⑴ 評價教師教學有那幾個方面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整體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對組成教學活動的各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而不能以點代面,一概而論。
由於教學系統的復雜性和教學任務的多樣化,使得教學質量往往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來,表現為一個由多因素組成的綜合體。
要求
1、 明確多次評價的目的和評價對象,以解決評價的方向性問題。
2、 明確每次評價的內容,評價的具體目標。
3、 明確為評價而准備的條件。
4、 對評價資料進行客觀、科學的判斷。
評教作用
1、激勵作用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2、調節作用
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3、教學作用
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⑵ 1.《教師專業標准》的基本內容有哪幾個維度
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
一、專業理念與師德
(一)職業理解與認識
1、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規。
2、理解職業教育工作的意義,把立德樹人作為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
3、認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特性,注重自身專業發展。
4、注重團隊合作,積極開展協作與交流。
(二)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
5、關愛學生,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護學生人身與生命安全。
6、尊重學生,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採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引導和教育學生。
7、信任學生,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三)教育教學態度與行為
8、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的理念,將學生的知識學習、技能訓練與品德養成相結合,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
9、遵循職業教育規律、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
10、營造勇於探索、積極實踐、敢於創新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人文素養、規范意識和創新意識。
1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職業習慣。
(四)個人修養與行為
12、富有愛心、責任心,具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之才的堅定信念。
13、堅持實踐導向,身體力行,做中教,做中學。
14、善於自我調節,保持平和心態。
15、樂觀向上、細心耐心,有親和力。
16、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二、專業知識
(一)職業背景知識
1、了解所在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相關行業現狀趨勢與人才需求、世界技術技能前沿水平等基本情況。
2、了解所教專業與相關職業的關系。
3、掌握所教專業涉及的職業資格及其標准。
4、了解學校畢業生對口單位的用人標准、崗位職責等情況。
5、掌握所教專業的知識體系和基本規律。
(二)課程教學知識
6、熟悉所教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
7、掌握所教課程的理論體系、實踐體系及課程標准。
8、掌握學生專業學習認知特點和技術技能形成的過程及特點。
9、掌握所教課程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三)通識性知識
10、具有相應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11、了解中國經濟、社會及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
12、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
13、具有適應教育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知識。
三、專業能力
(一)教學設計
1、根據培養目標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
2、基於職業崗位工作過程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情境。
3、引導和幫助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4、參與校本課程開發。
(二)教學實施
5、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6、運用講練結合、工學結合等多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實施教學。
7、指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技術技能訓練,有效調控教學過程。
8、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實施教學。
(2)教師教育教學標准擴展閱讀:
《專業標准》是國家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合格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范,是引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准則,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養、准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據。
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人必須由經過系統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專業人員來擔任。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是履行
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還要具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經歷或實踐經驗並達到一定的職業技能水平。
⑶ 教師教育質量評價標准
(二)文化素質標准
教師的文化素質是指教師通過學習和積累而具有的文化修養和知識含量,以及由此進一步形成的專業教育教學所必備的知識體系和結構。
教師的文化素質包括學科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相關學科知識。據此制定的評價標准,就是文化素質標准。
1、具有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對所教學科的內容體系要努力做到嫻熟精通,對其理論與實踐問題有所研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能作出科學的回答:對本學科的歷史變遷、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有所了解,具有相應的任教學歷資格。
2、具有必備的教育理論知識,通曉教育學、心理學的一般理論,初步懂得和掌握教育規律;能夠運用教育原則和方法開展教育活動,並有熟練的教育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知識,適應新形勢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具有較為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對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各門學科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愛好,並達到一定的水平,能適應知識相互滲透、綜合發展、不斷拓寬的需要,適應開拓學生知識視野的需要,並根據這些需求不斷調整和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
(三)能力素質標准
教師的能力素質是指教師完成教育活動所具有心理條件和實際本領。它包括教育教學能力、觀察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教育組織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據此制定的標准就是能力素質標准。
1、具有教育教學能力。能夠根據教學大綱,認真制定教育教學計劃,掌握教學進度;認真確定和編排教學內容,深入細致地鑽研和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整體結構和邏輯體系,弄清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根據學生實際,合理處理教材,依據教學目的、科學特點、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恰當選擇教學方法;能根據學生的年齡、個性等特點,採取靈活有效的方法,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具有觀察了解能力。能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情緒和身體狀況,並作出准確分析判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能透過學生的各種外顯行為、表象、察覺和窺視出學生內心世界的活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
3、具有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准確清晰,具有科學、簡潔凝煉,具有邏輯性;生動活潑,具有形象性;通俗易懂,具有大眾性;抑揚頓挫,具有和諧性。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字跡清晰,具有可認性;文字工整,具有規范性;板書清楚。具有藝術性;寫作流暢,具有可讀性。
4、具有實際操作能力。隨著現代化教育手段
⑷ 國家教育部對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有什麼規定
我想綉一對胸小,什麼對中小校教師的必須按規定時間不得課外輔導
⑸ 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一、 學生為本
尊重小學生權益,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二、 師德為先
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三、 能力為重
把科學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四、 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對這些基本理念的認識
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既是美術知識、技能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者,又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啟發者和培養者。要完成這樣的使命,教師必須要具備完成這些任要有務的素質和條件。作為一名新世紀的美術教師,應具備:1、要愛崗敬業,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2、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新課程下的美術課趨於向綜合式,美術教師必須要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較高的文化素質。3、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4、美術教師要有較強的美術動手能力和美術創作能力。5、美術教師要研究《教育學》、《心理學》,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提高教育理論水平。6、美術教師還要多看、多讀、多寫,提高美術論文寫作能力。我認為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應該不斷提高和發展自己,擔當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上的差別,表現在專業部分,他認為學科知識在小學教育階段相對於中學作用更小,過程和手段對小學教育更加重要;差異性、兒童觀、教學設計是小學教師專業迫切需要的部分。從內容上看,他覺得小學教師有6個維度,而中學教師是4個維度。從實質上來看,對於小學教師而言,兒童的活動、過程很重要;而中學教師中,教育教學知識應該建立在學科基礎上。在我看來,中小學教師的一個區別在於不同認知年齡的教育對象。小學老師面對的是一群心智還不完全、對社會沒有了解、天真無瑕的孩子,而中學老師面對的是一群已經開始有自己思想,叛逆、大概知道何為對、何為不對的學生。中學生們會主動學習,知識層面與結構都比小學生們要好得多、健全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