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老教學樓該不該拆

老教學樓該不該拆

發布時間:2020-12-14 17:42:05

① 上世紀50年代的舊教學樓該不該拆

這個年份的建築肯定算不上文物。如果質量不好也許就是危房了。而且那個年代的房屋一般採光都不夠好。如果沒有什麼紀念意義,要拆也沒什麼不可以吧。

② 舊教學樓該不該拆作文

這個事情有兩種角度可以看,一種是理性的角度,一種是感性的角度,這些都是存在版的,一種的擔權心教學樓時間久了,怕出現一些問題,提學生感到擔憂,一種是感情色彩,就是這個教學樓陪了我們那麼久了,多少都是有些不舍的,這個事情一定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解決,因為畢竟這個東西有時候會威脅到學生的生命,我覺得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了,所以我覺得還在教學的情況下要拆

③ 請從對於建於五十年代的教學樓同不同意拆寫信,高中作文

譚千秋男,中共黨員,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生前系東方汽輪機廠所屬東汽中學學生工作處主任,四川省特級教師。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強烈地震,當時,正在上課的譚千秋迅速組織同學們向樓下疏散。當他得知有幾個同學還沒有離開,立即返回教室。危急時刻他奮不顧身撲了上去,用雙臂將4名高二一班的學生緊緊地掩護在身下。5月13日晚上,當人們從廢墟中將他的遺體扒出來時,他的雙臂還是張開的,趴在講台上。他被追授全國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英雄等榮譽稱號。

主要事跡

地動山搖。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冰雹般的磚瓦、灰塵、樹木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頓時噴涌而出;他咬著牙,拚命地撐住課桌,如同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定格為永恆。2008年5月13日22時12分,當搜救人員從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的廢墟中搬走壓在他身上最後一塊水泥板時,所有搶險人員都被震撼、落淚。

他叫譚千秋,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被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譽為「英雄不,精神千秋!」

村裡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譚千秋出生在祁東縣步雲橋鎮岩前村。他的父母老實善良,有5個兒女,他排行老大,由於家境貧寒,每頓飯都是以紅薯、豆子等雜糧為主,只有一點點米飯,他總是將米飯讓給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紅薯。

譚千秋深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他學習非常刻苦,村民都將他作為「勤學楷模」教育孩子。為學好英語,他將英語單詞寫好貼在牆上,睡覺時就記,記不上就點亮燈看一下再記。1975年夏,他高中畢業回家務農,但他沒有放鬆學習,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體工,晚上學習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點冷水敷在臉上。兩年後,他成了一名代課教師。

1978年夏,譚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學。1982年大學畢業,主動報名到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當了一名「支邊」教師。

譚千秋成家立業後,考慮到三個弟弟都在農村,他一人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還花錢為家裡裝了電話,並竭盡全力幫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譚繼秋在家種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幾千元買了一台三輪車跑運輸。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車翻人傷,花去了幾千元醫葯費。舊債未還,又添新債。譚千秋聞訊後,立即給弟弟寄來2000元錢,還寫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沒事就好,並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車禍對譚繼秋身體影響很大,但為了生計,不得不到雲南打工,譚千秋便寫信鼓勵弟弟,還在信中夾寄了40元錢。譚繼秋和二弟都沒房住,兩兄弟建了房,譚千秋給每位弟弟資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親不幸患上骨髓癌。譚千秋立即回老家召開家庭會,他體諒弟弟都在農村,家境不好,便主動要求負擔父親的醫療費。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個借口:「我在家時間少,平時你們照顧父母很辛苦,就給我一個盡孝的機會吧!」兄弟們拗不過他,只好同意,父親住院花去醫療費2萬多元,他一人承擔。

譚千秋工資不高,生活非常節儉,他衣著樸素,大熱天連冰棒和礦泉水也捨不得買,口乾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他幾年才回家一次,因車費太貴,來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將這些錢省下來支援家裡,幫助別人。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譚千秋為人正直,富有愛心,很有正義感。還在念小學,他就特別喜歡幫助別人,如果在放學時下雨,他一定會把雨傘讓給沒帶傘的同學,自己則淋著雨回家。

岩石村現任村支書譚永生與譚千秋是小學同班同學,關系很好。一次,譚永生和另一個同學打架,他正好路過,譚永生叫他來幫架。沒想到他跑過來,不但沒幫譚永生,反而將他們拉開:「都是同學,不好好相處,打什麼架啊!」隨後,耐心地做兩人的工作,直到他們握手言和。

高中畢業後,村裡許多村民不識字,他便向村幹部建議,辦起了掃盲夜校。他主動當起了教師,白天出工,晚上義務為村民上課,手把手地教村民寫字,學文化,他讓不少一字不識的村民能看懂報紙,懂得如何科學種田。

譚千秋多才多藝,會吹笛子,拉二胡,寫歌詞……為活躍村民的文化生活,他與幾個年輕人組成村文藝宣傳隊,晚上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表揚村裡的好人好事,批評賭博、不尊老愛幼等社會不良現象,成為村民喜愛的一道「文化大餐」。有一天晚上,他和譚永生參加村裡的文藝表演,來不及吃晚飯,便帶上兩個紅薯:「來,快吃,我剛從家裡吃過了。」第二天,譚永生才從他弟弟那裡得知,他當晚在家裡根本沒吃晚飯。

譚千秋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村裡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對學生非常關心,哪怕是操場上有一顆小石子,他都要撿開,怕學生玩耍的時候摔倒。哪位學生有困難,他就盡力相助;學生沒吃飯,他會將學生叫到自己家裡做飯給學生吃;學生身體不舒服,他會掏錢帶學生去醫院看病,被同事們譽為「最疼愛學生的人」。他經常教育弟弟妹妹要樂於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總是去幫助別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養了五個貧困孩子上學!他的人格魅力還深深地影響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她說一定要用法律為眾多受害者討回公道。

譚千秋經常教育學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會責任感。」1982年6月大學畢業後,學校準備讓他留校任教。當學校領導徵求他的意見時,他主動請纓:「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學校也需要人才啊。」領導反復做他的工作。當他得知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急需教師時,便立即申請到那裡去,一個月後,他如願以償地分配到該校工作,在那裡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個朋友准備把譚千秋調回衡陽,待遇從優,被他婉言拒絕。父母見他離家太遠太孤單,極力勸說他回來,他便耐心地對父母說:「湖南培養了我,四川養育了我,還是在四川多干幾年再說吧。」後來,汕頭、韶關有關單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還是選擇留在四川,為自己的學生獻出了生命。

④ 老城區學校教學樓拆除重建需要退讓嗎

一所1000平方米的學校,建築成本最低50萬元,而按照最高的抗震標准建設,則達到300萬元,上下相差六倍
國家之前的指導原則是「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這應該在此次學校重建中被廣泛採納。
重建一所「震不垮」的學校所需成本「版本」各異,上下最多相差6倍。這就意味著建一所1000平方米面積的抗震學校,作為成本絕大部分的建工費用花費從40萬到300萬元不等。
記者通過一家跨國公司了解到,一所地處震區的鄉村希望小學的建設大體費用明細:「地上建築500元/平方米;平整地基80元/平方米;拆除舊建築50元/平方米;操場混凝土澆築230元/平方米;排水溝2244元/平方米。」這所剛投入使用的小學,在地震中也僅有屋頂的輕微損毀。
按照這樣明細單計算,重建一所1000平方米的學校,核心建築每平方米花費630元,建工費用63萬元。此次,該公司也在災區選址重建學校,並計劃將技術標准在原先基礎上提高。最終若是一所1000平方米的學校,建工成本大概為80萬元左右。按照這樣的標准,配備一個學校所需的軟硬體,還有一些必備的實驗室,大概預算也可以控制在100萬元以內。這一初步規劃已經得到當地主管部門的認可。
但是很多有意重建學校的企業並不滿足於這一標准,隨著對抗震系數的提高,建工成本也會隨之增加。
上海綠地集團工程人員在震後數日內的簡單估算,一所擁有1000平方米面積教學樓的學校建造成本在100萬元以內。按照這家地產公司的經驗,一般學校公共建築的標准高於住宅的600元/平方米造價,在上海大概在750元/平方米。
該公司董事長張玉良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此次採取的鋼結構,完全可以抵抗八級地震,但是建工成本也有所上升。在傳統運用中,類似結構的建築成本比混凝土結構高30%。之後,經過其技術人員的多次估算,該公司在都江堰已經敲定的一所重建學校,2000平方米的面積,僅硬體方面可能大概就需要400萬元的花費。雖然更精確的建工成本還沒有出爐,但是花費應該在1500元/平方米上下。
若是按照上述標准建成一所擁有1000平方米教學樓的學校,不算配套設施,大概需要150萬元的花費。
上海綠地集團總建築師胡京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若是採用普通的混凝土結構建造學校,要抗八級地震,抗震烈度要達到11度左右。那就意味著,3000元/平方米的建築成本也不為過。而現在,已經出現了要用2000元/平方米到3000元/平方米預算來重建學校的地產企業,雖然設計方案還沒有完全敲定。
這樣的一所學校,若擁有1000平方米教學面積,最高預算大概為300萬左右。
「我們按照1500元/平方米計算,捐建一所總面積1.4萬平方米的九年制綜合學校,其中教室面積7000平方米,學生宿舍5000平方米,此外還包括食堂和辦公樓,總預算為2000萬。」一家確定援建彭州當地一所學校的企業對本報記者明確說。該企業通過企業家的朋友圈子,匯集了各方人力,包括承建方、律師、會計師以及審計師。
「按照我們現在的估算,重建一所在災區市中心一個人或是企業名義命名的學校,大概需要50萬元的費用。」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認為,重建工作落到實處究竟應該由誰來具體各司其職,還沒有完全理順。他們將在善款籌集之後交由四川當地政府,由他們來決定在哪裡建校,以及施工標准與規劃。
有關學校重建的規則仍在修訂中。若是按照現在差別巨大的成本核算,50萬元,最多可以蓋出1250平方米,最少可以蓋出166.67平方米面積的學校。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稱,學校建築是根據國家規定的本地區抗震設防裂度設計的,四川教育行政部門提供的材料表明,成都地區當時設計的烈度標准為7度,汶川也是7度,德陽是6度。王旭明明確,「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制定提高學校校舍建設的標准和抗震標准。制定新的標准基本原則是所有新的校舍建設標准必須要高於當地一般民用建築的建設標准。」
「國家之前的指導原則一般是『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這是否也可以在此次學校重建中被廣泛採納?」一家援建學校的企業對《第一財經日報》坦言。

⑤ 舊教學樓該不該拆作文

校有一座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從這里走出去一批批優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學者專、作家、主持人屬。如今,這座矮小、簡陋、老舊的教學樓已經不能滿足學校現代化的發展需要。考慮到它的特殊性,學校想保留,但有人認為學校用地有限,修繕、養護還要花錢,建議著眼發展,將其拆除。為此,學校很猶豫。不少師生和校友表示非常關注,曾在此樓就讀過的某知名作家還專程趕回母校拍照留念,並積極爭取留住它。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該校校長、該知名作家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小林」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⑥ 教學樓拆還是不拆的書信作文怎麼寫

留住學校的靈魂

庄學培(泉港二中校長)

親愛的作家朋友:

您好!得知您專程回母校,與老房子合影留念,並積極爭取留念它。我非常感動,我也是「守舊派」,我堅決站在您這一邊。

當前,教育話題層出不窮,人們對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因為它事關千家萬戶。「拆與不拆」成為問題,折射出不同知識背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對教育的認知態度不同。

毋庸置疑,當今中國,教育為人們所共垢的就是它的同質化。千校一面,千師一面,千生一面。「錢學森之問」猶縈繞於耳:我們為什麼培養不出優秀人才?回答錢老的問題非我所能,但求新趨利、求快搶眼不應為基層學校所汲汲。老百姓眼中的優質學校不應與高大上的現代化建築劃上等號。

「大學非大樓之謂也」,先賢之言猶在耳畔。中等學校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陳地,也呼喚大師和大作為。中學校舍的拆與建不僅要關照現實,更要尊重歷史。君不見,時下中國各大城市正悄然興起復古風,古城古街古牌坊一夜競名。為何?雖與經營城市、謀求商業利潤最大化息息相關,但也可側面看出主政者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良苦用心。學校有老房子,就像家裡有老人一般。家有一老,勝似一寶。我們更應像對待雙親一樣對待那些被歲月浸染得斑駁發黃的老房子,那裡有校友們心裡可安放的「鄉愁」。

親愛的作家朋友,您是作家,您對文化的理解可能更為深刻一些。我多想借您的妙筆去呼籲:給老房子多一個「存活」下來的理由吧!人生最無奈的莫過於「物是人非」,許多身邊的物件,比如樹木和石頭,它們依舊蒼郁堅硬,可是人卻雙鬢斑白、年華不在。老房子之所以可貴可愛,因為它記憶每個學子的青蔥歲月,它記憶每個教工的晨昏作息,它記憶每一段辦學的興衰榮辱。

學校的靈魂是人的靈魂,靈魂是內在的,顯示於外的就是物態。北大著名的「一塔湖圖」,那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知識聖地。清華有著名的「清華園」,那是多少遊客希望駐足留影的地方。老房子留住了,它能夠留住像您一樣傑出校友的心。說真的,我現在仍痴迷於民國時期那些老派的校長和教工們,他們可算是名流,然而他們不為簡陋的辦學條件所困。他們聚於白馬湖畔而成白馬湖派,他們遷徙於西南聯大而留下西南遺風。他們以天為幕、以地為席,他們憑他們的精氣魂,同樣在物質貧乏的歲月里寫下豪邁宏大的教育詩篇。

人會老,樓房也會「老」。人生病就得治病,樓房破舊就得修繕。親愛的作家朋友,我相信你的熱忱能感動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願在您的努力下,您的母校樓房能修舊如舊,並且能裝備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讓舊房煥新彩。願你的赤誠,能感化那些堅持拆房的人們,讓他們懂得,留住老房子,留住學校的精神財富,就是留住根,留住魂。只要魂在,學校的美麗故事就能代代相傳。

順頌

撰安!

小林

2016年4月9日

⑦ 上個世紀留下來的古老的教學樓,該不該拆

要看教學樓的質量了

按照規定,一些老舊的建築需要才拆除的

有安全隱患

上個世紀留下來的有好多年

看具體的教學樓質量來拆

⑧ 對於教學樓要不要拆除,寫給校長的一封信

給校長的一封信

敬愛的校長:
您好!我是六(1)班的一份子——xxx。經過我們班的一致決定,想認領校園里的一棵樹作為我們這屆六(1)班的一棵班樹,一棵屬於我們的記憶之樹。
我們這個班級,是一個快樂的集體,每個課間,操場和教室里都會傳來歡聲,洋溢笑語,是一個幸福的集體。無論是高段,還是低段都會有人羨慕我們班。首先肯定會羨慕我們有一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老師,然後羨慕我們有那麼多「精神糧食」——書,最後會羨慕我們的作業負擔少。我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上次放完煙火,有那麼的垃圾要掃,可但憑幾人之力怎麼能做好?於是我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工具沒了就用手撿......
畢業來臨,今後我們也將展開新的旅程,到了七年級終究要分為好幾個班,但是記憶是不可磨滅的!那些歡樂、悲傷、難忘的......我們過去的點點滴滴都會印在腦海里。
記憶用什麼才能喚醒呢?身邊的任何一個物品都可以喚醒,但我們覺得樹比較好。校園里的樹有很多:綉球、櫻花、紫荊......最後我們覺得還是雪松比較合適。現在已經定好了,中學教學樓前從左往右數第一棵雪松作為我們班樹。它正直、挺立!我們也要像班樹一樣有毅力、堅強不屈和正直的品質。我們已經為這棵樹去好了名字:丹心。這個名字是出自古詩名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含義是忠誠的心。而且樹也是最無私最忠誠的,總是會靜靜的等待著人們。當然我們也不會白白認養,我們會捐出一點點肥料錢。雖然不多卻是我們集體的一點心意。
這棵樹將會帶著我們的記憶和笑聲茁壯成長。望校長批准。

⑨ 我在一個民辦學校當老師,但是租用的教學樓要拆遷(合同還有3年),

學校解僱,可以要求學校按工作年限支付補償金,每工作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閱讀全文

與老教學樓該不該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