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刀郎麥西來甫舞蹈的歌曲是誰唱的
新疆民歌
刀郎麥西來甫 原唱; 阿布都拉
翻唱 : 努.R
網路上普遍顯示群星
『貳』 賽乃姆和麥西萊普舞蹈音樂有什麼區別
賽乃姆在維吾爾語中是偶象、神象、美人、美女的意思,也可為女人的名字。專
在音樂中則是一種由屬多首歌曲(多至十餘首,少則七八首)聯唱的歌舞音樂的名稱。
喀什木卡姆的第一部分中穹乃格曼,就有賽乃姆,同樣也是舞曲,這種名稱和形式由來已久。
除木卡姆中賽乃姆以外,各地多有以地名命名的賽乃姆。
如伊犁賽乃姆、喀什賽乃姆、刀郎賽乃姆等等。
賽乃姆舞是廣泛流傳於維吾爾族中,以賽乃姆音樂為伴奏的舞蹈,並無規定動作和程式。
一般由男女成對而舞,人數不限,舞時歌者不舞,舞者不歌,隨著音樂情緒的發展而發展,最後總是在熱烈地快板中結束。
各地賽乃姆均以其音樂風格的不同而異,但一般舞蹈動作並無十分明顯的差異。
『叄』 民族舞蹈有哪些
樓主要什麼民族舞蹈?完整的劇目,還是組合,還是要了解哪個國家的民族舞蹈?
『肆』 心舞的復旦大學心舞舞蹈團
復旦大學心舞舞蹈團是在復旦大學研工部指導下的研究生五星級社團,致力於現代舞、芭蕾、古典舞、民族舞的校園推廣,旨在讓更多的人接觸舞蹈、走進舞蹈、愛上舞蹈 全稱:復旦大學心舞舞蹈團
建團時間:2008年 正式更名:2009年
所屬單位:復旦大學研工部
團隊理念:熱愛、溫暖、快樂、包容
舞種設置:古典、民族、芭蕾、現代
微博:復旦大學心舞舞蹈團 人人:心舞 復旦大學心舞舞蹈團累計學員四百人次,覆蓋了學校的各個專業和年級,絕大多數的學員都是零基礎入校,然後在校期間,通過舞團開設的學員班等途徑開始學習舞蹈,並逐漸熱愛上舞蹈。而舞團的演員隊伍累計達100人,演員班的劇目排練和團訓為有一些基礎的同學或優秀的學員創造了更大的提升空間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心舞自2012年秋季學期起開設四個學員班,分別是芭蕾形體班、古典身韻班、民族民間舞班和現代舞班。學員班不僅能夠提高同學的舞蹈技能,更能激發同學對舞蹈的熱愛,陶冶性情,提升氣質,很好的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生活。
心舞的演員班每學期會排練兩個成品劇目,演員每周需參加常規團訓與排練。從中學時的暫時放棄到大學時的重新拾起,從藝體國標出身到精準表現各民族風格特點,從對一個舞種完全沒有接觸到精彩演繹,很多演員在舞台表現與技術技巧上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從從未接觸過舞蹈到成為一名舞者,從台下的觀眾席到夢想中的舞台,一些學員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只要有興趣,只要有一顆熱愛舞蹈的心,心舞就是你成就舞蹈夢想,登上舞台展現舞蹈魅力的地方! 「吾、五、舞」復旦大學心舞舞蹈團五周年專場演出 2013年6月2日 復旦大學正大體育館
五年的光陰見證的不僅是心舞的成熟和發展,更見證了每一個舞者的成長。心舞將始終秉承「熱愛、溫暖、快樂、包容」的團隊理念,在推廣校園舞蹈文化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古典舞:浮雲秋霜,黃河,踏歌,扇舞丹青(獨舞),潯陽遺韻麗人行(五人),敦煌壁影,無雙(獨舞),桃夭,楚腰
民族民間舞:傣家的女兒傣家的雨,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鄉韻,行者(獨舞),跳弦 ,刀郎·麥西來甫 ,草原雄鷹(男群),風酥雨憶 ,掀起你的蓋頭來,傣家姑娘在水邊(四人),邵多麗(三人),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風鳴動(雙人),花兒,草原母親,Rosalia(西班牙舞)
芭蕾舞:天鵝湖(選段),芭蕾娃娃,飛翔的夢
現代舞:此致,After all,茉莉花,First goodbye(獨舞),Mad world,咸著也是咸著,寫給彼岸,心空間 1.2015段婧婷現代芭蕾工作坊
2.2014現代舞專場
2.2013上海交通大學「舞夜場」 525-F square聯合舞蹈公演 交流演出
3.2012上海高校送戲進社區——五角場站
4.2012上海高校送戲進社區——第二軍醫大學站
5.2009~2013歷年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晚會
6.2009~2012歷年復旦大學相輝節閉幕式演出
7.歷年社團節演出,迎新晚會,十大歌手演出
『伍』 誰觀看維吾爾族舞蹈 刀郎麥西來普 歌曲 唱歌的歌手是誰
分手需要練習的抄
播放
歌手:A-Lin
語言:國語
所屬專輯:以前, 以後
談起關於你的話題
終於可以不用缺席
甚至還表現得不再關心
從前你是傷的痕跡
現在不過是場回憶
忽遠 忽近
我怕的是低潮來襲
這城市哪裡夠隱密
藏住我突然想哭的情緒
寧願失去鬥志勇氣
好過和你冷戰推擠
這樣 誰輸得起
原來分手是需要練習的
等時間久了會變勇敢的
你慢慢出走 我漸漸放手
這不就是 我們要的自由
原來分手是需要練習的
等傷口好了會變輕松的
海闊天空 不殘留一點痛
回頭看怕懦弱 往前走怕墜落
但我一定能學會
在想你的時候 不難過
我怕的是低潮來襲
這城市哪裡夠隱密
藏住我突然想哭的情緒
寧願失去鬥志勇氣
好過和你冷戰推擠
這樣 誰輸得起
原來分手是需要練習的
等時間久了會變勇敢的
你慢慢出走 我漸漸放手
這不就是 我們要的自由
原來分手是需要練習的
等傷口好了會變輕松的
海闊天空 不殘留一點痛
回頭看怕懦弱 往前走怕墜落
但我一定能學會
在想你的時候 不難過
原來分手是需要練習的
等傷口好了會變輕松的
海闊天空 不殘留一點痛
回頭看怕懦弱 往前走怕墜落
但我一定能學會
在想你的時候 不難過
『陸』 請問跳新疆舞,應該注意些什麼怎麼樣才能跳好新疆舞大家有沒有好的舞曲作品,可以推薦一下嗎。
手鼓舞《摘葡萄》、歌舞《喀什賽乃姆》、大型舞蹈《多朗麥西來甫》、《拉克版》及《鼓權舞》、《天山女工》維吾爾族舞蹈,可分為自娛性舞蹈、風俗性舞蹈、表演性舞蹈 3類。自娛性和風俗性舞蹈中也帶有表演和宗教因素,所以你要多去了解新疆維吾爾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和宗教
『柒』 維族舞蹈共幾種是什麼
維吾爾族舞蹈,可分為自娛性舞蹈、風俗性舞蹈、表演性舞蹈 3類。自娛性和風俗性舞蹈中也帶版有表演和宗教因權素。現流傳於新疆各地的民間舞蹈主要形式有:賽乃姆、多朗舞、薩瑪舞、夏地亞納、納孜爾庫姆、盤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其他表演性舞蹈,用道具的有擊石舞、薩巴耶(鐵環)舞、燈舞等。模擬性的舞蹈有:山羊舞、老虎舞、駱駝舞等。這些舞蹈形式也多在麥西來甫中進行。
『捌』 維吾爾族傳統的舞蹈什麼
dance of Uygur nationality 中國維吾爾族抄自古居住在中國的西北部,有歷史悠久的文化藝術傳統。維吾爾族舞蹈繼承古代鄂爾渾河流域和天山回鶻族的樂舞傳統,又吸收古西域樂舞的精華,經長期發展和演變,形成具有多種形式和特殊風格的舞蹈藝術,廣泛流傳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地。
維吾爾族舞蹈,可分為自娛性舞蹈、風俗性舞蹈、表演性舞蹈 3類。自娛性和風俗性舞蹈中也帶有表演和宗教因素。現流傳於新疆各地的民間舞蹈主要形式有:賽乃姆、多朗舞、薩瑪舞、夏地亞納、納孜爾庫姆、盤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玖』 中國民間舞蹈動作原理與西方芭蕾動作原理不同的原因所在
以具體動作為例,簡術我國民間舞蹈動作原理與西方芭蕾動作zt
1.漢族
自古以來,漢族各種民間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廟會、迎神廟會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爭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稱贊。漢族民間舞蹈正是在這種技藝求精中不斷發展的。
(1)安徽花鼓燈。花鼓燈中的「盤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為上盤鼓、中盤鼓、地盤鼓。上盤鼓是蘭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擺成各種姿態的技巧表演。中盤鼓是蘭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雙人武功表演。地盤鼓是鼓架子單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滿地抓」、「豚跳」等。藝人們在展現技巧的同時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專長。他們常常在變幻莫測的拐彎和罕見的技巧中,洋溢著過人的才華和能力。例如懷遠的石敬禮(藝名「石猴子」、洪雲藝名「小水子」)、鳳台的武佩軒(藝名「氣死猴」),從他們的藝名就可以看出他們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矯健。
(2)山東鼓子秧歌。鼓子秧歌自古就有文場與武場之分,武場正是「鼓」、「棒」、「傘」大顯舞技的部分。舞者在跑動時步大身低,落腳生根,蹬腳揚塵,堅實有力;跳躍時則強調干拔與上竄,猶如「旱地拔蔥」。如果不能熟練地掌握道具技巧,不能掌握各種蹲、踢、跳、轉技巧,那麼鼓子秧歌的穩健瀟灑、淳樸剛勁的風格就很難體現。鼓子秧歌的發源地——魯北地區的惠民和商河,都靠近河北的武術之鄉滄縣和雜技之鄉吳橋。武術與雜技的影響,極大地豐富了鼓子和秧歌的技藝表演。
(3)還有諸如安塞腰鼓、廣東英歌、湖南花鼓、遼南高蹺、東北秧歌等漢族民間舞蹈都是技藝性很強的舞蹈。
2.藏族
藏族舞蹈中的熱巴,是技巧性很強的舞蹈,在民間是由世襲的流浪藝人表演的。其中鈴鼓舞是主要的表演部分。男藝人手持氂牛尾和鈴鐺,女藝人右手持單柄手鼓,左手持長鼓槌擊打。開始時,男女一起表演,男縱跳揮鈴,女旋轉擊鼓。當跳到氣氛熱烈時,就拉開場小進行技巧表演。先是女演員集體表演鼓技,有「頂鼓旋轉」、「纏頭擊鼓」、「扭腰打點」等技巧動作。表演完鼓技之後,鼓隊散開站立一旁,由男演員上場,在鼓聲伴奏下一個接一個應聲呼叫,抖肩起「法兒」,各自表演
不同的技巧動作,有「單腿跨轉」、「躺身平轉」、「躺身蹦子」、「踢腿跨脖」、「兔子跳」等。另外還要表演一些小玩意兒,如「滾毛」、「掄背」等。鈴鼓舞有很多套鼓點,每套鼓點均有一套各不相同的技巧動作。演員應場上鼓聲而舞,騰躍飛舞,在快速倒腳步中結束。又如藏族民間舞蹈中的「卓「,也是一種靠技巧表演來抒發情感的舞蹈,跳起來粗獷奔放,氣勢磅礴。
3.蒙族
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盅碗舞、筷子舞都是技藝性很強的舞蹈。太平鼓舞多在豐年節日由婦女表演,分集體舞和單人舞兩種表演形式。舞時,她們左手橫握鼓柄,右手持一帶穗木棍,邊擊邊舞。身段動作一般比較誇張,基本舞姿多是以腰為軸心的仰俯、傾、側,舞步奔放有力,富有彈性,雜有跳轉等技巧,技藝嫻熟者可同時舞耍四、五面鼓,在身體不同部位盤繞迴旋,帶有競技色彩。盅碗舞,亦稱「打盅子」。過去由男藝人表演,本世紀20年代以後,盅碗舞多由女子表演,動作舒展流暢,柔美端莊,高潮時多做「板腰」、「旋腰」等技巧,技藝高超者,還頭頂燃燈起舞。筷子舞多於喜慶歡宴的場合由男子單人表演。舞者原地單手或雙手握一把筷子,隨著腿部韌性屈伸,身體的左右晃擺,快而碎地抖動雙肩,兩臂鬆弛流暢地用筷子擊打手、腰、腿等各個部位。舞者時而轉身打地,時而蹲跳打腳,由慢轉快,最後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結束。
4.維族
盤子舞是維族舞中技術性很強,難度較大的一種舞蹈,盤子舞是表演性道具舞蹈「頂碗小碟舞」的俗稱,通常是由女子單人表演。表演時舞者兩手各持一小碟子,指挾手筷,和著音樂,邊打邊舞,邊舞邊轉。並在頭上頂著盛水的碗。另外,新疆多朗區的麥西來甫民間舞蹈中的旋轉技巧可堪稱一絕。快板部分由雙人對轉發展為競技旋轉,一時間各種跪轉、空轉、掖腿立轉、平轉紛紛登場,讓人眼花繚亂,驚嘆不已。
5.朝鮮族
象帽舞和長鼓舞都是朝鮮族舞蹈中富有特色且技藝性很強的舞蹈。舞者戴特別的頭盔,上有可以旋繞的長纓,舞時擺動頭部使長纓在頭頂、身側旋轉和飛舞。技巧越高,頭上的長纓就越長。舞者手中擊打著小鼓,以「喜鵲步」跳躍前進,如騰空遙射,如沖鋒向前,而頭上的長纓不斷旋繞。長鼓舞多為女性表演,後來男子也有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鍵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聲、花樣繁多的鼓點相映成輝。表演進入高潮,常作行進性的連續旋轉。技藝高超者,可轉幾十圈之多。
綜上所述,中國民間舞不僅有自己的技巧,而且其「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我們的技巧「資源」 從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原生態民間舞中的各種徒手動作技巧,一類是原生態民間舞中的各種道具性舞蹈技巧。這一點,從以上對漢、藏、蒙、維、朝五大民族富有特色的技藝性舞蹈的描述和分析中,便可見一斑。
二、中國民間舞技巧與中國古典舞技巧之關系
眾所周知,中國古典舞的技巧是在借鑒了戲曲、武術和芭蕾等藝術門類的某些技巧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中國民間舞中的許多技藝性舞蹈也是吸收了武術、戲曲、雜技中的營養後發展形成的。尤其是漢族民間舞蹈中的許多徒手技巧動作,如飛腳、蹦子、旋子、掃蹚、撲虎、疊肩、贊步等等技巧,它們都是古典舞與民間舞所共有的。由此可見,中國古典舞與中國民間舞的技術技巧的根源是相同的,只是同源不同流而已。為什麼人們總是習慣把這些技巧稱為古典舞技巧呢?我想也許有著先入為主的原因吧。中國古典舞系的學科建設比中國民間舞系要早,而且也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技術訓練體系。而中國民間舞系至今還沒有完善自己的技術訓練體系,在基本功訓練上基本依賴古典舞基訓教材。所以這些技巧就很自然地約定俗成地寫上了古典舞的姓氏。其實這些技巧是很難從中界定其歸屬的,只能說它們都是我們的民族技巧。如果非要有所界定的話,那隻有看其使用目的了。不應該是誰用的「早」就是誰的,而應該是誰用的「好」就是誰的,所謂用的「好」就是技巧的運用符合舞種的審美風格,符合舞蹈作品所表現的舞蹈內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三、中國民間舞技巧的定位
高爾基曾經說過:「藝術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豐富的感情也會陷於癱瘓。」他的這句話正說明了技巧的運用對藝術創作的重要性。技為藝而存在,而無技的藝卻無法存在。技巧對於中國民間舞來說,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民間舞中的技巧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是體現民間舞風格的重要表情手段。中國民間舞這門風格性很強的舞蹈表演藝術,怎能不需要高超絕妙的技巧呢?
在全國首屆荷花杯舞蹈比賽中,由著名民族舞蹈家海里且木.斯迪克編導的《頂碗舞》,一舉奪得了民間舞群舞項目的金獎。這個劇目之所以獲得巨大成功,關鍵在於它巧妙地運用了維族原生態民間舞盤子舞中的頂碗技巧。女演員們在表演中頭頂盛滿清水的小碗,在優美而歡快的音樂中,從容流暢地移動舞步和變化隊形,好似天山甜美的清泉流淌不息,好似草原繁花在風中飄盪。其高超絕妙的頂碗技巧和清新獨特的藝術風格,一下子征服了在場的所有評委和觀眾。
去年六月,我有幸觀摩了來自西藏的大型樂舞《珠穆朗瑪》,現在回想起其中的熱巴鼓舞,仍會讓我熱血沸騰、興奮不已。整個樂舞就是在女子熱巴鼓舞和男子辮鼓舞表演時推向高潮的。女演員們的熱巴鼓技巧簡直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不管是做頂鼓旋轉,還是甩鼓旋轉和擊鼓翻身,都是那樣的迅捷、利落、干凈、漂亮,引得在場觀眾一陣陣贊嘆和熱烈鼓掌。男演員們的辮鼓舞跳得更有氣勢,更有一種野性美。他們甩辮擊鼓、揮灑自如,節奏由慢至快,氣氛極為熱烈,正是精湛的鼓舞技藝加上濃郁的雪域風格所產生的強烈藝術感染力,讓我們心醉神怡、激動振奮。
上述兩個舞蹈都是符合民間舞技巧定位的好作品。它們都是通過道具性舞蹈技巧的合理運用,體現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與文化內涵。
四、中國民間舞技巧的發展趨向1.技巧風格化
中國古典舞技巧追求能力素質的極限展示,而中國民間舞技巧追求的是審美風格的完美體現。古典舞中的技巧同身韻可以是各自獨立的,而民間舞中的技術技巧是同舞蹈風格緊密相融、難以分開的。也就是說民間舞的技巧不是純技巧,而是風格化的技巧。中國民間舞的技巧發展趨向,應該是風格化技巧的強化與發展。風格化技巧既包括民間舞蹈中的各種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間舞蹈中特有的旋轉、跳躍、翻身等技巧。中國民間舞系副教授明文軍在《由廈門班畢業課想到的》一文中,曾提出過將道具的運用往極限上發展而構成民間舞技巧的教學設想。實踐證明,這種教學設想是科學的、可行的。我們的民間舞有許多極富特色的道具舞蹈形式,是可以去挖掘、研究和發展的。比如漢族的手絹、扇子、鼓、傘、棒;藏族的熱巴鼓、辮鼓、背鼓;蒙族的筷子、盅碗;朝鮮族的長鼓、象帽等等。還有民間舞中的各類旋轉,也是風格性很強的技巧。比如維族舞蹈中的各種跪轉、夏克轉、空轉、平轉,講求快速、多姿、戛然靜止,猶如鷹隼迎風迴旋。而朝鮮族民間舞蹈中的旋轉則講求平穩,優雅,猶如仙鶴悠然自得。
2.技巧情感化
民間舞中的技巧是與渲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場面氣氛緊密結合的,是民間舞者內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沒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難、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間舞中也會變得蒼白無力,毫無光彩。
我曾經從電視錄像中看過一些民間舞劇目,現在雖已記不起它們的名兒了。但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它們的「技巧性」都很強,表演中動則旋子3600,靜則控腿1800……。但這些技巧成了游離於舞者情感
和舞蹈風格之外的「無情之舉」,因而毫無藝術感染力可言,反倒讓人感到莫名其妙。對此而言,我比較欣賞的是雲南省歌舞團創作的男子三人舞《小伙、四弦、馬櫻花》,其熱情風趣、朴實無華的風格讓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這個劇目也安排了諸如倒踢紫金冠、小翻、搶臉等一些技巧,但這些技巧是在演員們情感的自然流露中,是在舞蹈情緒的層層推進中恰到好處地完成的。這種情感化了的技巧,極大地豐富了舞者的藝術表現力,增強了舞蹈的藝術感染力。
3.技巧藝術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民間舞從廣場向劇場的轉化,民間舞技巧的功能已不僅限於渲泄情感和渲染氣氛了,它將逐步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現人物心理、營造舞台意境的藝術化方向發展。
有人說,楊麗萍表演的民間舞根本沒什麼技巧,為什麼能獲得大眾的普遍喜愛和專家的如潮好評呢?其實仔細分析起來,楊麗萍那獨特的動作語匯的運用就是民間舞的藝術化技巧的最高體現。《雀之靈》中的舞蹈造型與動態,已不同於廣場原生態的傣族孔雀舞了。它通過藝術化地誇張與變形,將孔雀那高潔、超然的靈性進一步升華,創造出了一個似真似幻、虛虛實實的藝術仙境。正如於平教授所評價的那樣:「《雀之靈》的過人之處,在於它以『技』成『形』卻又不為『技』和『形』所累。當你在欣賞楊麗萍的《雀之靈》時根本發現不了技巧的痕跡,因為「楊麗萍是用『技以求道』的生命意識在創造『生之靈光』。在那翩躍翔舞的孔雀中,楊麗萍傾注了自己全部的人生感興、人生悟覺、人生意趣和人生睿思,使這一舞蹈獨白充溢著恬靜的生命和諧感與堅毅的生命自信心。」因此,我認為民間舞技巧運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將之藝術化,讓技巧的全過程完全隱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動之中,而不「顯山露水」,刻意為之。
中國民間舞系從1987年建系以來,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技術技巧訓練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績。潘志濤教授在民間舞技巧課的建設方面,很早就提出了諸如「碎步」、「打腿」等一些民間舞基本功,本身就是技術技巧的思路,引導了民間舞技巧教材的開掘。明文軍副教授則從分析民間舞蹈特有的道具性舞蹈技巧入手,從民間舞的審美風格出發,進而提出了民間舞技巧課應在突出民間舞的風格屬性的基礎上繼承與創新的教學思路。所謂「繼承」就是要對原生態民間舞蹈中的徒手動作技巧和道具性技巧進行科學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並用於教學。所謂「創新」就是在符合民間舞審美風格的前提下,大膽借鑒其他舞種,其他藝術門類中的技巧形式,用「他山之石」來完善中國民間舞之「玉」。他將這一教學思路貫徹在廈門班的教學實驗和教研工作中,並獲得了成功。廈門班在民間舞技巧課方面的成功經驗對中國民間舞技術技巧教學大綱的整理與完成,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拾』 麥西來普舞蹈中的節奏怎麼打
麥西來甫是舞蹈、各種民間娛樂和風俗相結合的一種歌舞形式。節奏主要是以切分音後為起拍,或者是弱起拍為特點,它的節奏型為:咚噠噠咚噠,咚咚噠噠噠,咚噠噠咚噠,咚咚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