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教學校長的年度教育故事

教學校長的年度教育故事

發布時間:2020-12-31 03:39:06

『壹』 四塊糖果 讀了這個小故事,你喜歡陶校長這種教育學生的方法嗎為什麼

喜歡,因為這樣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很好的改正,心裡也不會有一種愧疚感,會讓學生的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貳』 買12本故事書雨七本科技書共48.6元一隻,三本故事書的假期,正好有五本科學售價教學校長,故事書和

設故事書的價格是X,則科技書售價是3/5X
12X+7*3/5X=48.6
X=3
3/5X=1.8
故事書售價3元,科技書售價1.8元

『叄』 那個教育家的三顆糖的故事。

不是三顆糖,應該是陶行之的四顆糖的故事。

四糖故事

陶行知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

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拓展資料: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表彰他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作出的貢獻。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肆』 教育技術學感人故事

教育技術,顧名思義,是應用於教育教學的一門技術,是為教育教學提供技術支持的學科,但很容易被我們理解為計算機多媒體教學,但是實際上它遠不止如此。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教育技術包括
1.教學環節的設計;
2.資料的整理以及教學活動的設計;
3.學習效果的評估等;
盡管現在我們國家的信息化的普及力度已經很大了,但是一直以來的招生人數很少,人氣一直比較低落。教育技術專業要學的課程比較廣泛。宏觀上來看,它涉及到基礎理論,包括計算機的課程如編程、網路、資料庫、人工智慧技術等,媒體課程包括視頻剪輯、多媒體課程、攝影技術等,所以它給人的感覺就是門檻不高、廣而不精。
而理論上它又沒有像教育學學的深,學技術又沒有計算機專業的精湛,所以在志願填報的時候錄取分數相比於其他專業而言低一些,而且還有很多的學教育技術專業的人不是很喜歡被調劑過來的,以前都沒有了解過。這就是教育技術學的現狀和基本情況。

哪些學生適合學教育技術專業?
教育技術學,要學習計算機的課程,所以該專業對於數學學科相對要求較高,如果數學確實不怎麼好,那建議你還是要慎重的選擇一下。另外最好是喜歡和熱愛教育,因為你將來上班的環境基本上就是學校的氛圍、環境,大部分畢業生都會進去教育行業和院校,所以還要要對教育的有興趣。

就業前景
從國家的政策層面來看,隨著數字化、網路化以及在線教育的發展,和國家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投入的重視,教育技術學的前景應該還是不錯的,總體來看有六個發展方向:
【6個發展方向】
1.當信息技術老師,因為師范方向大多數都是定向培養,畢業之後去中小學當信息技術老師,這個算非常對口的就業了;
2.計算機編程,前面已經講過了,教育技術要學很多計算機的課程,所以它將來也可以選擇去一些公司從事軟體開發,比如數據分析師、軟體測試工程師,這些方向也是不錯的;
3.媒體方向,由於教育技術也學到很多像多媒體技術,它可以將來進入到電視台、短視頻平台做新媒體運營或者編導;
4.教學設計,比方說去一些在線教育公司從事教學的調研、教學設計等工作;
5.教育咨詢師,去一些社會培訓機構、教育機構從事教育咨詢和教育服務和管理的工作,這個是相對較好的;
6.讀研讀博,將來留在高校的信息部門、電教部門或者是一些教育研究機構從事教育技術的開發、支持、研發工作。
以上就是它整個就業的去向。

院校開設情況
在本科階段,全國一共有160所左右的院校開設了教育技術學專業,比較好的像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
但是這裡面要注意的是:教育技術專業每個大學的培養方向有所不同,比如華東師范大學,師范類培養的是計算機方向,非師范類方向培養的是教學設計方向;
南京師范大學,它的師范方向培養的是計算機方向,非師范方向是視覺媒體方向;
華南師范大學,師范類方向是教學方向,非師范方向是計算機方向;華中師范大學又不一樣,它是師范和非師范方向都是培養計算機方向。

所以每個高校分類不太一樣,我們要稍微了解一下,這樣在選擇的時候更加的精準。

『伍』 圍繞陶行知校長的教育學生四塊糖的故事寫一篇評論


陶行知校長四塊糖的故事《讀後感》
看到學生做錯事情,他也沒有罵他,也沒有教訓他,完全用德行去感化,讓學生自動懺悔,自動承認做錯事情。校長獎勵學生,學生真的回頭,真的改過,這個力量太大了。如果校長發一頓脾氣教訓他、懲罰他,怨恨在心,嚴重的那生生世世都不會忘掉,這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麻煩可大了。校長有智慧,不罵他,不責備他,他承認有過失,馬上獎勵他,送一塊糖給他吃。短短的十幾分鍾當中,學生四種表現的態度,四次的獎勵,沒事情了,讓學生回去,沒有一句責備的話,這叫教育。現在誰懂得這個教育?中國古時候讀書人沒有不懂得的,厚德載物。真正把一個普通人教導成為聖人、賢人,這是教育的成功。所以打罵、責罰,那是失敗的教育,真正成功的教育是愛的教育。
學生做錯事情,為什麼做錯?把這原因找出來。
他看到這個學生跟同學打架,手上拿一塊磚頭,這還得了,這會出人命!被他看到了,立刻制止,告訴這個學生,半個鍾點之後到校長室來見他。這個學生離開了,校長再問別人,他們為什麼打架?是為了對方這個學生欺負一個女同學,他打抱不平。這么個原因他知道了,這個人很有義氣。半小時之後他回到校長室,看到學生站在外面門口,掏一塊糖給他吃,也沒有罵他,學生感到很驚訝。他說這塊糖獎勵你,我叫你半個小時來,你准時來了,你很守時,這應當要獎勵你。然後再說,我去調查,知道你這個事情做錯,你還很有義氣,打抱不平,這是很好的行為,再賞一塊糖給你吃。學生就感動了,立刻就承認錯誤,受感動。校長又掏一塊糖給他,獎勵他,你能夠懺悔,你知過能改,這很難得,這很不容易。沒有責備一句話,沒有任何處罰。學生感動的跟校長說,以後決定不會再犯這個過失。校長第四塊糖給他,勉勵他。再問,沒事了,你回去。這是中國愛的教育,神聖的教育,沒有一句責備的話,沒有一句批評的話。
人都有良心,要把他的良心喚醒,要讓他覺悟,要讓他自動回頭。他真回頭了,這學生我相信一生永遠不忘記校長的教訓。這個例子我相信感動天下許許多多人,校長有智慧,讓這個學生做出表法給大家看。像演一台劇一樣,演場戲給大家看,多少人覺悟,功德無量。所以在任何逆境里頭,你能夠沉住氣,不發脾氣,沖突不會發生,這是化解沖突最好的方法。佛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中國古人說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換句話說,人都是可以教的,沒有不能教的,問題你會不會教。如果會教,人人都是好人,人性本善,他怎麼不是好人!本來是好人,現在又遇到好的教育,他當然是好人。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陸』 關於教育的典故和故事

1、高斯解數學難題

1796年的一天,在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

行的兩道數學題,但青年發現今天導師給他多布置了一道題。第三道題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是要求

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他沒多想,就做了起來。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

力。青年絞盡腦汁,感到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解開這道題沒有什麼幫助。困難激起了青年的斗

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當窗口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見

到導師時,青年感到有些內疚和自責。他對導師說:「您給我布置的第三道題我做了整整一個宵,

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導師接過學生的作業一看,驚呆了。他的聲音都顫抖說:「這……真

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激動不已的導師,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

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做出來。」 導師讓他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書桌上鋪開紙,叫青年當著他

的面做這道題。青年很快就解開了這道題。導師激動地對青年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

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牛頓也沒有解出來,阿基米德沒有解出來,你竟然一個晚就解出來了!

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這道難題,昨天給你布置題目時,不小心把寫有這個題目的小紙條

夾在了給你的題目里。」後來,每當這個青年回憶這件事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

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就無法解開它。這個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2. 陶行知的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同學,當即制止了他,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陶行知到校長

室時,王友已等在門口准備挨訓了。沒想到陶行知卻給了他一顆糖,並說:「這是 獎給你的,因為

你很准時,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對王友說:「這第二顆

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停止了。」接著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我

調查過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遵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

良,並且有跟壞人做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王友感動極了,哭著說:「陶校長,你打我兩

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自己的同學......」陶行知這時笑了,馬上掏出第四顆糖:「因為

我正確地認識了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沒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3. 孟子的故事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

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

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

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

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4.陶行知喂雞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漢大學演講。他走向講台,不慌不忙地從箱子里拿出一隻大公雞。台下的

聽眾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麼。陶先生從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後按住公雞的

頭,強迫它吃米。可大公雞只叫不吃。怎麼才能讓公雞吃米呢?他掰開公雞的嘴,把米硬往雞的嘴

里塞。大公雞拚命掙扎,還是不肯吃。陶先生輕輕地松開手,把雞放在桌子上,自己後退了幾步,

大公雞自己就開始吃起米來。這時陶先生開始演講:「我認為,教育就像喂雞一樣。先生強迫學生

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願學的。即使學也是食而不化,過不了多久,他還是會把知識還

給先生的。但是如果讓他自由地學習,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一定好!」台下一時間掌

聲雷動,為陶先生形象的演講開場白叫好。

5.朱熹讀書

宋朝的著名學者朱熹,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及自然科

學,均有研究。他在讀書方法上,特別強調「循序而漸進」。究竟怎樣讀書呢?朱熹的方法是:「字

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漸進,則意志理

明,而無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說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弄明白它們的涵義,一句話一句話地搞

清楚它們的道理。前面還沒搞懂,就不要急著看後面的。這樣就不會有疏漏錯誤了。他說:「學者

觀書,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曉,不若退步,卻看得審。」就是說,讀書要

扎扎實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時還要頻頻回顧,以暫進的退步求得扎實的學問。

(6)教學校長的年度教育故事擴展閱讀:

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

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提

高實踐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

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

性的我意識思維...但同時,人有著自我意識上的思維,又有著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

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

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

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

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

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

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柒』 1.王友走出校長室後,心想什麼多答一些 2.讀了這個小故事,你喜歡陶校長這種教育學生的方法嗎為什麼

偶也是五年級的,也被這個問題難倒了……不過經過苦苦思考之後,終於回思考出來啦!
1、制止 驚異
2、疑答惑——驚異——感動——後悔
3、答:王友會想:陶校長真好,不但沒有批評我,還給了我4塊糖果,我一定不能再犯錯了。
4、答:喜歡。因為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講明了道理,可以說是事半功倍。我肯定,聽過陶校長的一番話後,王友肯定不會再犯了。
順便幫你把另外幾題的答案也寫上了,寫得不太好,還望見諒。

『捌』 一個關於教育的故事

一天,陶行知在校園里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學,陶行知立即內制止了他,並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容室去。
放學後,王友早早地來到校長室門口准備挨訓。這時,陶行知走過來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塊糖果遞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了,而我卻遲到了。」
王友驚愕地接過糖果,目不轉睛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一顆糖果遞給王友,說:「這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的時候,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勵你。」
王友更驚愕了,他不知道校長到底想干什麼。
這時,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王友的手裡說:「我已經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證明你很正直善良,並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
王友聽了非常感動,他失聲叫了起來:「校長,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塊糖果遞給王友,說:「你能正確地認識錯誤,這塊糖果值得獎勵給你。現在我已經沒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玖』 教育故事

一.無聲的教育:老禪師的育人技巧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里散步,看見院牆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翻牆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地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個時辰,果真聽到牆外一陣響動。少頃,一位小和尚翻牆而入,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師傅的責備和處罰。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很平靜的語調說:
「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戒煙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後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
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熏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煙全部取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 「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煙了。

三.一句話改變學生的命運:皮爾 保羅校長「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一句普通的話,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
此話出自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必塔小學校長皮爾 保羅之口,話語中的「你」是指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傑羅爾斯。小羅爾斯出生於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里環境骯臟、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影響,讀小學時經常逃學、打架、偷竊。一天,當他從又窗檯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台時,校長皮爾保羅將他逮個正著。出乎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說了上面的那句話並給予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
當時的羅爾斯大吃一經驚,因為在他不長的人生經歷中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為五噸重的小船的船長。他記下了校長的話並堅信這是真實的。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象一面旗幟在他心裡高高飄揚。羅爾斯的衣服不再粘滿泥土、羅爾斯的語言不再骯臟難聽、羅爾斯的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在此後的40 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於成了紐約州的州長。

四.寬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五.贊美是暗室中的一隻蠟燭
據氣象台的天氣預報,最近將有台風襲擊一座海濱小城。
小城裡的百姓驚慌起來,積極地投入到預防工作中。一位母親忙碌著,旁邊站著她的小女兒。
「這該死的台風……」,母親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詛咒。
「我喜歡台風」,旁邊的小女孩不同意母親的說法。
母親感到很詫異,因為台風破壞力極強,毀壞莊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不便並造成損失,可眼前這個小不點兒居然說她喜歡台風。
「孩子,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喜歡台風?」母親小心翼翼地問。
「上次台風來了,就停了電」,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電又怎麼樣?」
「晚上就會電蠟燭。」
「你喜歡點蠟燭嗎?」
「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風吹過的晚上)我點著蠟燭走來走去,你說我象小天使。」
母親頓時無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計,抱起小女孩,親吻著她的小臉蛋,湊近她的小耳朵並說了一句話??孩子,你永遠是天使!
六.開花的佛桌:給浪子回頭的機會
曾經有一個小和尚,極得方丈寵愛。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教授,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沒想到他在一夜之間動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從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後的一個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懺悔了,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里請求師父原諒。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放盪,不願再收他為弟子,說:「你罪孽深重,必墮阿鼻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桌子上開花。」浪子失望地離開了。
第二天,方丈踏進佛堂時,看到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方丈在瞬間大徹大悟,連忙下山尋找弟子,卻為時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開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
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讓奇跡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七.正人先正己
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有一位女士養了一隻珍貴的鸚鵡。這只鸚鵡非常美麗,可是它卻有一個壞毛病:經常咳嗽且聲音沙啞難聽,好象喉嚨里塞滿了令人作嘔的痰。女主人十分焦慮,急忙帶它去看獸醫,生怕它患上了什麼呼吸系統的怪病。
檢查結果證明,鸚鵡完全健康,根本沒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問起為什麼鸚鵡會發出那難聽的咳嗽聲,醫生回答說:
「俗話說,鸚鵡學舌。它之所以發出咳嗽聲一定是因為它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你們家一定有人經常咳嗽,是嗎?」
這時,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來,她自己有抽煙的習慣,所以經常咳嗽,鸚鵡只不過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聲模仿出來而已。
八.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頭熊在與同伴的搏鬥中受了重傷,它來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憐,便決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為熊擦去血跡、包紮好傷口並准備了豐盛的晚餐供熊享用,這一切令熊無比感動。
臨睡時,由於只有一張床,守林人便邀請熊與他共眠。就在熊進入被窩時,它身上那難聞的氣味鑽進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從來沒聞過這么難聞的味道,你簡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蟲!」
熊沒有任何語言,當然也無法入眠,勉強地挨到天亮後向守林人致謝上路。
多年後一次偶然相遇時,守林人問熊:
「你那次傷得好重,現在傷口癒合了嗎?」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傷痛我已經忘記,心靈上的傷口卻永遠難以痊癒!」

九.給每一株野草開花的時間
一位隱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勞,每年春天,台階上的野草剛探出頭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隱士決定出遠門,叫了一位朋友幫他看守庭院。與他相反,這位朋友很懶,從不修剪台階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瘋長。
暮夏時,一株野草開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氳著一陣陣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蘭花一樣,不同的是花邊呈蠟黃色。這位朋友懷疑是它也是蘭花中的一種,便采擷了一些葉子和花朵去請教一位研究植物的專家。專家仔細地觀察了一陣,興奮地說:
「這是蘭花的一個稀有品種,許多人窮盡了一生都很難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這種臘蘭的單株價至少是一萬元。」
「臘蘭?!」這位朋友驚呆了。而當那位隱士知道這個結果時,驚呆的人又多了一個,他不無感慨地說:
「其實那株臘蘭每年春天都會破土而出,只不過它剛發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開花,那麼幾年前就能發現它的價值了。」

十.永不凋謝的玫瑰
在前蘇聯的一所學校,校園的花房裡開出了美麗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學前來觀看,但都沒有人去採摘。
一天清晨,一個四歲的小朋友(就讀於該校幼兒園)進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當她拿著花走出花房時,迎面走來了該校的校長。校長十分想知道小女孩為什麼要摘花,便彎下腰親切地問:
「孩子,你可以告訴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給誰的嗎?」
「送給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訴她學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這就摘下來送給她看,希望她早點好起來,等奶奶看完了之後我會把花送回來。」
聽完孩子的回答,校長的心顫動了。他牽著小女孩的手,從花房裡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說道:
「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奶奶的,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的好孩子。」
這位校長是誰呢?他就是偉大的教育家、萬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蘇霍姆林斯

『拾』 教育故事

一.無聲的教育:老禪師的育人技巧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里散步,看見院牆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翻牆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地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個時辰,果真聽到牆外一陣響動。少頃,一位小和尚翻牆而入,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師傅的責備和處罰。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很平靜的語調說:
「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戒煙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後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
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熏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煙全部取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 「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煙了。

三.一句話改變學生的命運:皮爾 保羅校長「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一句普通的話,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
此話出自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必塔小學校長皮爾 保羅之口,話語中的「你」是指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傑羅爾斯。小羅爾斯出生於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里環境骯臟、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影響,讀小學時經常逃學、打架、偷竊。一天,當他從又窗檯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台時,校長皮爾保羅將他逮個正著。出乎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說了上面的那句話並給予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
當時的羅爾斯大吃一經驚,因為在他不長的人生經歷中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為五噸重的小船的船長。他記下了校長的話並堅信這是真實的。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象一面旗幟在他心裡高高飄揚。羅爾斯的衣服不再粘滿泥土、羅爾斯的語言不再骯臟難聽、羅爾斯的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在此後的40 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於成了紐約州的州長。

四.寬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五.贊美是暗室中的一隻蠟燭
據氣象台的天氣預報,最近將有台風襲擊一座海濱小城。
小城裡的百姓驚慌起來,積極地投入到預防工作中。一位母親忙碌著,旁邊站著她的小女兒。
「這該死的台風……」,母親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詛咒。
「我喜歡台風」,旁邊的小女孩不同意母親的說法。
母親感到很詫異,因為台風破壞力極強,毀壞莊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不便並造成損失,可眼前這個小不點兒居然說她喜歡台風。
「孩子,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喜歡台風?」母親小心翼翼地問。
「上次台風來了,就停了電」,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電又怎麼樣?」
「晚上就會電蠟燭。」
「你喜歡點蠟燭嗎?」
「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風吹過的晚上)我點著蠟燭走來走去,你說我象小天使。」
母親頓時無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計,抱起小女孩,親吻著她的小臉蛋,湊近她的小耳朵並說了一句話??孩子,你永遠是天使!
六.開花的佛桌:給浪子回頭的機會
曾經有一個小和尚,極得方丈寵愛。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教授,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沒想到他在一夜之間動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從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後的一個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懺悔了,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里請求師父原諒。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放盪,不願再收他為弟子,說:「你罪孽深重,必墮阿鼻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桌子上開花。」浪子失望地離開了。
第二天,方丈踏進佛堂時,看到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方丈在瞬間大徹大悟,連忙下山尋找弟子,卻為時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開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
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讓奇跡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七.正人先正己
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有一位女士養了一隻珍貴的鸚鵡。這只鸚鵡非常美麗,可是它卻有一個壞毛病:經常咳嗽且聲音沙啞難聽,好象喉嚨里塞滿了令人作嘔的痰。女主人十分焦慮,急忙帶它去看獸醫,生怕它患上了什麼呼吸系統的怪病。
檢查結果證明,鸚鵡完全健康,根本沒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問起為什麼鸚鵡會發出那難聽的咳嗽聲,醫生回答說:
「俗話說,鸚鵡學舌。它之所以發出咳嗽聲一定是因為它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你們家一定有人經常咳嗽,是嗎?」
這時,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來,她自己有抽煙的習慣,所以經常咳嗽,鸚鵡只不過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聲模仿出來而已。
八.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頭熊在與同伴的搏鬥中受了重傷,它來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憐,便決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為熊擦去血跡、包紮好傷口並准備了豐盛的晚餐供熊享用,這一切令熊無比感動。
臨睡時,由於只有一張床,守林人便邀請熊與他共眠。就在熊進入被窩時,它身上那難聞的氣味鑽進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從來沒聞過這么難聞的味道,你簡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蟲!」
熊沒有任何語言,當然也無法入眠,勉強地挨到天亮後向守林人致謝上路。
多年後一次偶然相遇時,守林人問熊:
「你那次傷得好重,現在傷口癒合了嗎?」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傷痛我已經忘記,心靈上的傷口卻永遠難以痊癒!」

九.給每一株野草開花的時間
一位隱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勞,每年春天,台階上的野草剛探出頭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隱士決定出遠門,叫了一位朋友幫他看守庭院。與他相反,這位朋友很懶,從不修剪台階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瘋長。
暮夏時,一株野草開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氳著一陣陣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蘭花一樣,不同的是花邊呈蠟黃色。這位朋友懷疑是它也是蘭花中的一種,便采擷了一些葉子和花朵去請教一位研究植物的專家。專家仔細地觀察了一陣,興奮地說:
「這是蘭花的一個稀有品種,許多人窮盡了一生都很難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這種臘蘭的單株價至少是一萬元。」
「臘蘭?!」這位朋友驚呆了。而當那位隱士知道這個結果時,驚呆的人又多了一個,他不無感慨地說:
「其實那株臘蘭每年春天都會破土而出,只不過它剛發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開花,那麼幾年前就能發現它的價值了。」

十.永不凋謝的玫瑰
在前蘇聯的一所學校,校園的花房裡開出了美麗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學前來觀看,但都沒有人去採摘。
一天清晨,一個四歲的小朋友(就讀於該校幼兒園)進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當她拿著花走出花房時,迎面走來了該校的校長。校長十分想知道小女孩為什麼要摘花,便彎下腰親切地問:
「孩子,你可以告訴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給誰的嗎?」
「送給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訴她學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這就摘下來送給她看,希望她早點好起來,等奶奶看完了之後我會把花送回來。」
聽完孩子的回答,校長的心顫動了。他牽著小女孩的手,從花房裡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說道:
「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奶奶的,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的好孩子。」
這位校長是誰呢?他就是偉大的教育家、萬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蘇霍姆林斯
滿意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教學校長的年度教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