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音樂課堂質量發言稿
乾縣梁村鎮西陽坊完小--張俊濤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因為有上級領導對教學工作的重視和對我的信任,今天有機會來到這里與大家一起討論、學習、交流,我感到很榮幸。下面我高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一點點看法。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這是作為教師的我們常論的話題,也是長時間困擾教師們的一個問題。上級領導切實地抓住這一關鍵問題讓大家在一起討論、學習,我個人覺得很實際。因為這樣,能讓我們有機會向其它學校、其它教師們學習。從中得到一些啟示。讓我們在教學工作中思路更開闊一些,教學方法更靈活一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這樣的活動本身就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很重要的途徑。這樣的交流學習活動讓我們在思想上、意識上對「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怎樣教育好學生」這些我們教師常掛嘴邊的問題,在老師們的交流與討論中有一些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促使我們在行動上多去下工夫、花力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個人覺得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在教學總體目標上要重興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
教學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學習興趣。只要學生對某樣東西或課程感興趣,就會有一種動力促使他們去學習。因此,教學中應當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願望,使他們樂學,但學習興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習效果,取決於他們能否獲得成就感。所以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對學生應一視同仁,特別是一些落後生,要通過多種激勵的方式。如:物質激勵、情感激勵、任務激勵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體驗成功。
二、在課堂上重語言環境
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特別是語文課,要注重朗讀訓練,通過朗讀體會含義,抒發情感,活躍課堂氣氛。)小學生好動,模仿能力強,表現欲強,所以創設一個適宜的語言環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在課堂教學方式上重實踐,重參與
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學生必須通過體驗、參與、實踐,才能獲得語言能力的發展。在課堂上通過聽、做、說、唱、玩、演等多種方式(適合於各學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採用恰當的、有激勵性的教學評價
教師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表揚、鼓勵比批評、指責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另外,表揚與批評都要根據具體情況及每個人的個性而有針對性地採用。如對較優秀的學生,適當的批評可能會更有效,而對一貫受訓的學生,贊許則更有顯著作用。對自信心差的學生則應多鼓勵、表揚,而對過於自負的學生,則應提出更多的要求。
五、交流互動
象今天這樣的交流學習活動,是我們教師間的交流活動,這樣的方法我們把它用於教師與學生。平時多開展一些活動,創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能夠認識學生的情感需求,能對他們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有時也可使他們在思想情感上接受自己,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因此,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採用適合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採用以激勵為手段的評價方法,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與學生多交流,這樣,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哪種教學手段、哪種教學設備,我認為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但真的做起來,具體工作繁雜而多變,讓我們教師本身難以應付。我們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我覺得,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很多,我想,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方法。走出去,多聽,多看。吸其精華,去其糟粕,互相學習,不斷嘗試,教學質量會不斷提高。
⑵ 學校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交流發言題目
細節出精品執行定成敗——大成鎮中心校加強學校管理提升教學質量經驗交流材料大成小學地處宣漢縣西大門,與通川區接壤。教師流動特別大,優秀的教師難留住,年輕教師特別多,村小比較多各村共23班級,與中心校共44個班,任教老師相對不足。學生留多更大,家庭好的,有條件的到城區就讀,蒲家八字口、魏家、羅江的學生也慕名而來,來的都是成績特別差的。每個年級「0」分生近10人。多數學生家長外出打工,留守學生比例很大。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特別是「雙差」生和貧困生,隨著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思想情緒波動大。這一切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很大難度。在教育已經走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學校靠什麼求得生存與發展並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靠教學質量,靠生源。學校重視內部管理,重視校風建設,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重視教學研究和課程建設,努力實施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學校以育人為根本、以質量為生命、以校風為靈魂、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師為關鍵、以後勤為保障、以領導為標桿,通過目標管理,品牌建設、管理模式改革、用人機制改革等一系列舉措,教師整體素質顯著提高,教育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素質教育別具特色,特別是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回憶這一年來我校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建章立制,規范教學行為,健全約束機制學校面對大成的教育現狀,結合各教學點實際,完成可行性調研報告《大成鎮教育現狀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並完善了一系列規范教學促進教學管理的量化考評制度,陸續出台了《大成鎮中心校常規教學評價細則和評價標准》、《大成鎮中心校關於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方案》、《大成鎮中心校教學獎勵方案》、《大成鎮中心校教學質量檢測辦法》、《大成鎮中心校畢業班管理辦法》、《大成鎮中心校各教學點量化考評方案》、《大成鎮中心校
⑶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交流會發言稿
說心裡話作為語文老師,有時候真的很困惑,因為語文所考的題型越來越活,越來越覺得讓人難以把握,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樣辦呢?語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從一點一滴做起。
一、 提高教學質量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著手
每年的九月一號,我和大家一樣都會接到一個新的班級,面對著一張一張新的面孔……培養每一個孩子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計劃便在我的心中孕育而生。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想法和做法給了我很大的啟迪,他的「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始終貫穿於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多年來,每一屆畢業生的表現都讓我更加堅定的朝這一目標奮斗。根據多年的經驗,每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基本上在第一學期剛開始的一個月,我就能幫助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習慣,關於生活常規習慣將要花費一個學期甚至一學年的時間,才能在學生的身上內化成規律。當然,不排除有反復現象的出現,因此要反復抓,抓反復。學生的習慣養成了,整個班級的面貌煥然一新,學生真正做到了「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這一積極、向上的思想,流淌在學生的血液中;內化在學生的行動上。此時,學生樂於學習,教學質量何談上不去,很快在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就能見成效,以後將穩步提升,到來年的畢業考試時,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升學。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我的理解是,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教給他們適合、有效的學習方法。每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規律,語文老師就要培養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習慣,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具體的說就是培養學生養成「讀」與「寫」的習慣,教給學生「讀」與「寫」的方法。如,幫學生養成課外讀書的好習慣,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⒈藉助讀書筆記促進學生讀書。教學時,我要求學生每天至少讀半個小時的書,做到每晚自查,不讀書不睡覺;聯系家長定期抽查、督促;每周一我都會檢查、批改學生一周三篇的讀書筆記,及時了解學生這一周都讀了那些書,摘抄了哪些內容,談了怎樣的感受,並挑出好的和差的進行評價、交流。通過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學生的讀書習慣很快就能養成,同時在讀書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還養成了樂於讀書的好習慣,真是一舉兩得,同時書讀的多了,語感有了,語流有了,閱讀、習作能力提高了,語文質量何談不提升。⒉藉助課內現有的資源推動學生讀書。如:六年級上冊11課《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為了上好這一課,開學的第一天我就布置學生開始讀「男孩子必讀的書」——《魯濱遜漂流記》,在我的帶動下全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借書、買書、讀書、寫讀書筆記、交流,整個班級掀起了讀《魯濱遜漂流記》的熱潮,學生比著讀,趕著讀,以讀這本書為榮,一篇篇佳作(讀後感)不斷出爐。當然,教學這一課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像這樣利用課內向課外延伸的閱讀,在教學中舉不勝舉,在這里不多贅述。⒊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讀物,並利用閱讀課交流、匯報,激發學生讀書熱情。每周周一下午的第三節課是我們師生共同制定的閱讀交流、匯報課,這節課也是學生們最嚮往的,課中學生們津津有味的講著書中的人物、事件、故事情節;交流著作品的好詞、好段、以及寫作方法……那一個個不甘落後、口若懸河的盡頭真令人叫絕。為了,在閱讀課上有好的表現,他們個個在課後卯足了勁暗下功夫。因此,提升語文教學質量,語文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你的學生愛上語文這門學科,愛上語文學科必勝的法寶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愛上讀書。總而言之,習慣養成了何談質量不提升?
二、 提高教學質量要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
學生的語文素養說到底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字」、「詞」、「句」、「段」、「篇」的指導與訓練。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字、詞教學」,通過讀文,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推進對「生字、新詞的音、形、義」的掌握,通過推進字、詞的理解進而推進對課文的閱讀,閱讀中要重視「句子」的教學,通過啟發、點撥學生一遍一遍的去讀,去感悟其內涵,有些難理解的,學生參悟不透的,教師要通過助讀的方式給予幫助,在理解句子的同時重視「段」與「篇」的教學,讓學生讀懂內容,讀懂形式(段與篇的章法結構即習作方法,同時注意修辭、語言與寫作的表達),注重「讀」與「寫」的結合。讀書要讀出大意,讀出寫法,讀出作者的心思成為作者的知音。因而,小語課堂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理解、感悟祖國的語言文字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通過語言文字去讀懂內容,去讀懂情感。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就要求教師要重視方法的點撥,重視讀書方法的指導,在讀中去感悟,去表達,把「讀」、「背」、「說」、「講」、「寫」相結合,從而讀出詞句本身的內涵並讀出讀者自己的感悟,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感有了何愁「說話」與「寫作」,語感有了何愁語文素養的形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任務是教師引導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形成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必須經歷的過程,是字、詞、句、段、篇經歷理解的過程。因此,語文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調動不同的方法、手段指導學生主動學習,把選擇權教給學生,如從內容、角色、方法的選擇上,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地方進行質疑……因而,教師的教應是為了學而教,教的過程應是讓學生主動經歷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抓住讀與寫的指導,讀的過程要教給學生讀的方法,要學生明白讀的目的,讀的時候要及時點撥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到作者的內心深處。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讀書要得法,要范讀,要分析去讀,水到渠成之後讓學生把情感融入其中,讓學生入情入境去讀,讀出內涵,讀出習作方法,在此基礎上給予方法上的指導進行拓展閱讀,有效地進行課內外結合,進行說話和習作的訓練。無論是讀書、說話、習作都應該圍繞課文的中心,都應該為了深化文章的中心而服務;寫應以文章為範例,教師抓住範例進行習作指導,並能給合生活實際進行習作的遷移。用李靜老師的話來詮釋閱讀教學,讀文能讓學生得到心靈的洗禮;讀文能讓學生學會作者的習作方法。小語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分配是: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讀文懂文意習文法。對於小學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僅僅40分鍾,作為語文教師在課前一定要花費充足的時間去解讀教材;搞清楚所上的這節課到底教的是什麼,訓練的是什麼,提高的是什麼等等。讓你所教的知識在學生心中進行內化,並能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所運用的方法、手段、思路;讓學生離開課堂也能夠自覺地去讀,去寫。當讀與寫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和規律時,何談語文學習不高效?
三提高教學質量要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
我所教的學生,他們在課堂內外口中、心中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努力,我能行!」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緊,再來一遍,老師相信你!」每每接到一個新的班,我總是對學生們說:「孩子們,不管你過去成績怎樣,那已經成為歷史只能代表你的過去,老師不看你的過去,在老師的眼裡你們大家是一樣的,所以我只看你的現在和將來,在以後的日子裡老師將和你共同努力,一起進步,我保證我一定會一碗水端平!」「我們在坐的大家和老師一樣,智商多在90—120之間,沒有特別聰明的也沒有特別愚笨的,那為什麼你們的差距會很大呢?根據多年的經驗,學習不太好的學生可能是因為你的學習習慣還沒養成,可能是學習方法的不對路等等。相信老師一定會幫助你把前幾年丟失的時間找回來,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行!」一個人最大的心裡障礙是「戰勝自己」,只要幫助學生克服內心對學習的不自信因素,學生經常能夠嘗到收獲的滋味,早讀課上他就能大聲閱讀、背誦、記憶了;課堂上他就能調動全身每一個細胞愉悅的參與到學習中來,40分鍾緊緊地跟著老師走;課後他努力地投入到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中去,早早的提前預習明天老師要講的知識……孩子們在課堂內外達到了每每學習都能身心入境的地步,學習質量還能不提高嗎?平時的教學中,只要孩子們有進步,我就會適時的表揚他們,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堅定了,學習還成問題嗎?就拿現在這個班的葛春楠來說吧,1—5年級時她都是有名的特差生,考試成績經常是一位數,最多的能考到二三十分,她五年級的老師不止一次的告訴我,「太差了,沒辦法,就那樣啦,不要在她身上費心思了」。開學初我曾一度為分到她這樣的特差生苦惱了一番,然而僅僅通過半個學期的督促、鼓勵,她的期中語文成績竟然突破了她的歷史最好紀錄達到了50.5分。總結試卷時,我美美的表揚了她,「自從葛春楠來到王老師班,她就成了老師最喜歡的同學之一,此次期中考試她沒有辜負王老師的期望,雖然她是班級唯一一個沒考及格的孩子,老師最想送給她掌聲,因為她的進步最大,王老師期待著她更大的進步,老師相信她一定行,加油!」我的話音未落,班中掌聲雷動,加油聲響徹整個校園。這時葛春楠的臉上洋溢著喜悅、成功、自信……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很強母語的教育課程,它是陶冶人性、建構靈魂、完善心智、促進生命個體成長的搖籃。所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語文教師責無旁貸,語文教師要實現專業成長是必然選擇。語文教師自己要勤學多讀,培育自己的語文氣質,積極參與學習研究,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讓自己成為學生喜歡的語文教師。學生喜歡語文,才會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好基礎,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矗
⑷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一年級教學質量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引導和訓練學生踏實認真的學習版態度,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權學習習慣,同時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受益.注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在課前課後我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聽講和認真作業的好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自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