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滲透跨越式教育理念
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我國已有不少年頭了,實踐證明,在教育實踐中充分應用信息技術,能有力地促進教育思想、教育內容和教育體系的改革,推動教學方法的更新,並將更有力地推動教育手段的科學化、現代化。我們學校在北師大的專家指導下,三年前就進入了跨越式教學試驗。我們作為語文跨越式試驗教師,在兩年多教學實踐中,對低年級如何實現網路環境下的語文跨越式發展進行了探究、積累。
一、 更新觀念,注重自主建構
語文新課標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沒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終將是走回傳統的模式,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從教育思想、基礎知識上、基本技能不斷培訓提升。如何推進教育信息化和提高教育質量,網路環境下的跨越式發展試驗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教研的契機。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識字、閱讀、作文要做到三位一體。前20分鍾,完成課程目標時要抓住重點、難點,適當點撥,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讀中理解、讀中感悟,體驗情感。後20分鍾以自主學習為主,擴展閱讀和寫話都與教學目標有關,讓學生知識得以鞏固、遷移、拓展,最後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二、 利用資源,落實自主學習
跨越式資源是豐富的,不但包含了體裁不同、形式各樣的題材,而且與課文的主題、教學目標有關,深具實效性和科學性。這樣的學習內容,不僅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面大大增加,而且使學生各種能力得到綜合性發展,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開辟了一片天空。跨越式教學實驗中,尊重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權,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
「識字通」資源,以學生自主識字為主,對生字有擇重性的學習,比泛泛而學的效果明顯。教師檢驗學習效果,可根據生字的不同特點進行抽查。如有的字音易讀錯,讓孩子拼讀;有的字義難解,可組詞、造句,放到語言環境中理解;有的方便記憶,可出字謎、編兒歌和順口溜等。
「資料城」,以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為主,再讓學生討論交流,既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合作能力。在閱讀中學生能輕松大量地識字,知道字在語境中的意思和用法,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鞏固和深化,學生的語言運用效果明顯。
「寫話」是學生在對學習內容充分感悟之後、自主選擇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教師可以給一定的標題,促使學生深層次加工老師的提問;也可以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題目,讓學生自由地寫作,激發了孩子們寫作的熱情和靈感。
三、 交流提升,實現讀寫跨越
《語文課程標准》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新型的學習方式,在利用跨越式資源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我們還要注重合作探究,讓孩子們在交流中提升語文的能力,實現質的跨越。
『貳』 跨越式閱讀的教材在哪裡買北師大何克抗教授團隊的專著。
跨越式閱讀的拓展材料是經跨越式課題學校的一線教師和課題組成員在項目過回程中收集、創編、積答累並整理出來後給課題學校使用的,是內部材料。
何克抗教授等主要的專著有《語覺論》《兒童思維發展新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書店有售。前兩本比較偏學術偏理論,建議一線教師讀一讀後一本。
另外,課題組還出版了《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案例設計與點評》,有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也就是一共三本書,這三本書前半部分有一定的理論介紹和實踐操作模型介紹,後半部分主要是來自跨越式課題校的許多教師各年級各不同課型的教學設計案例,相信這三本書對一線教師的幫助會很大。
『叄』 求《教學系統設計》何克抗版本電子版或者PPT!有的話麻煩發一下
同樣要,請發到[email protected]
感謝!
『肆』 如何實現PPT幻燈片的跨越式播放
三種方式:
1、對左側第二張幻燈片點擊右鍵,選擇隱藏幻燈片即可。
2、增加篇幅,將第三張放在第一張後面,如果需要演示第二張則把第二張放後面,再顯示第三張就再加一張第三張即可。
3、可以用滑鼠動作記錄軟體
『伍』 余勝泉的代表成果
曾主持(或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泛在學習的資源組織模型及其關鍵技術研究》、博士點基金項目《泛在學習環境下的學習資源進化研究》;教育部基礎二司委託項目《技術革新未來教學的探索研究》、國家教育體制機制改革項目《建設面向農村的教育開放學院,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教育部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多媒體作業系統研究》、《評價分析和數據挖掘工具》;國家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中的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多媒體課件點播系統研究》;國家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中的研究項目《國家遠程教育支撐系統開發》、《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研究》;大型區域性教育信息化發展研究項目:《佛山市城域教育網路設計與實施》、《東莞市城域教育網路設計與實施》、《廣州市荔灣區區域性教育信息化建設及其應用方案設計》、《深圳市南山區城域教育網路應用系統總體設計》、《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綜合信息平台總體設計》、《北京市石景山區域性教育資源建設與整合》;大型教育信息化應用研究項目《高等教育出版社立體化出版技術規范與支持環境研究》、《手持式網路學習系統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研究》、《基於「一對一」數字終端的未來學習創新》、《平板電腦教學應用及其支持技術研究》、《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運動員遠程教育系統開發項目技術咨詢》項目;國家「十五」教育發展規劃重點課題《網路環境下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探索試驗》、國家「十一五」教育發展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一對一環境下的教學效率提升研究》等有影響的教育信息化項目。在各類雜志與大型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CSSCI收錄專業核心刊物上發表60多篇,SSCI/SCI/EI收錄論文6篇。部分論文在國內產生過重大影響,具有很高的引用率,出版學術專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路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方法》、《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師專業發展——新技術與新理念》、《教學軟體設計指導手冊》,參與編寫教材5部、出版科普著作4本,多媒體軟體光碟4套,主持開發得到廣泛應用的教育信息系統6套。著有個人詩集《意像軌跡》,獲第四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次,排名第二。
代表性成果包括:(1)自1999年起,設計開發「4A網路教學平台」,截至2012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立體化教學網中注冊的學習卡數超過一億。(2)在學習對象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一種能更好的支持非正式學習形態、滿足泛在學習需求、更好的支持學習資源的群建共享的新型學習資源描述和封裝的機制——「學習元」(Learning Cell),這種新的資源組織形式應當滿足可進化發展、認知網路聯接與共享、支持隨需學習、可協同編輯、具備對環境和用戶的適應性等要求。(3)在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有效推進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方面,開展有200多所學校參與的教學改革試驗,出版了專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路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在業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4)記錄與自然共鳴的個人詩集《意像軌跡》。
主要研究方向:移動教育與泛在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路學習平台、區域性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生態等。
講授課程:《教育技術新發展》(研究生);研究生招生方向:知識媒體、教育技術基本理論、數字化學習環境與資源;博士生招生方向:計算機教育應用、教育技術基本理論。
主要參與的研究工作
1.2005.12~20010.12:承擔中央電教館規劃重點課題《手持式網路學習系統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研究》,主管部門中央電教館,合作單位是諾亞舟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負責人余勝泉;
2.2005.6~2006.7:承擔佛山市教育局的《佛山市信息技術課程考試系統設計與開發》,主管部門是佛山市教育局,負責人余勝泉;
3.2005.4~2006.6:承擔佛山市禪城區教育局的《新課程探究性教育資源建設》,主管部門是佛山市禪城區教育局,負責人余勝泉;
4.2005.5~2006.5:承擔北京市石景山區教委的《學科主題資源網站建設與區域性教育資源整合》,主管部門是北京市石景山區教委,負責人余勝泉;
5.2004.4~2004.12:承擔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學資源立體化建設規范的研究與網路課程開發模板的設計》,主管部門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負責人余勝泉;
6.2004.4-2004.12:承擔佛山市《佛山市幹部在線教育系統設計與開發》(FS40112009D)主管部門是中共佛山市委組織部,負責人余勝泉;
7.2002.7~2004.6: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波譜庫總體系統建設及水體波譜分庫建設與應用示範項目子項《波譜資料庫總體方案設計與技術實現》,主管部門是科技部,負責人余勝泉;
8.2002.4~2003.4:承擔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網路教育關鍵技術及示範工程」中的子項《評價分析與數據挖掘工具研究》,主管部門是科技部,負責人余勝泉;
9.2003.9-2005.9: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研究課題《基於網路環境的基礎教育跨越式創新探索試驗》,主管部門是教育部,項目負責人為何克抗、余勝泉。
10.2005.9-2008.9:《廣州市荔灣區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試驗研究》,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層次整合,在小學英語、語文、信息技術學科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以及跨越式教學法實施研究,實現這三個學科教學的跨越式發展,項目負責人為何克抗、余勝泉。
11.2003.9-2005.9:《佛山市禪城區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試驗研究》,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層次整合,在小學英語、語文、信息技術學科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以及跨越式教學法實施研究,實現這三個學科教學的跨越式發展,項目負責人為何克抗、余勝泉。
12.2002.12-2008.12:《深圳市南山區信息技術環境下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研究》,該項目主要通過在南山區實施信息化教學指導、教育資源整合等措施,整體推動南山區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項目負責人為何克抗、余勝泉。
13.2002.10-2005.10:《廣州市東山區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研究》,在小學英語、語文、信息技術學科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以及跨越式教學法實施研究,實現這三個學科教學的跨越式發展,項目負責人為何克抗、余勝泉。
14.2001.12-2002.12:承擔國家遠程教育工程中的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多媒體作業系統研究》,項目主管單位是教育部科技司,該項目已於2003年7月經通過教育部科技司組織的專家驗收,項目負責人為沈復興、余勝泉。
15.2001. 2-2002.2:承擔北京師范大學青年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網路教學研究》,項目負責人為余勝泉。
16.2001. 2-2001.10:承擔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研究項目,項目負責人為余勝泉。
17.2001. 6-2001.12:承擔學科四結合總課題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秀綜合課例》研究與開發項目,項目負責人為余勝泉。
18.2001.5-2002.4:《東莞地區教育信息網路設計與實施》,該項目主要內容是建設東莞地區教育信息網路中心,並開發東莞辦公自動化系統、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網路教學系統、教育資源管理系統、網路信息系統。項目負責人為何克抗、孫波、余勝泉。
19.2002.2-2002.10:《佛山地區教育信息網路二期工程設計與實施》,該項目主要對佛山教育信息網路中心的硬體設備進行全面升級、統一開發佛山地區學校的教育信息系統、教育行政管理系統、教育資源管理系統、網路教學系統,並對佛山地區的學校主幹教師進行全面的教育技術培訓,項目負責人為何克抗、余勝泉、孫波。
20.2002.4-2002.6:《珠海市教育信息網路總體規劃》,設計了整個珠海市全市教育信息網路的規劃方案,項目負責人為余勝泉。
21.2000.12-2002.12:承擔國家遠程教育工程中的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多媒體課件點播系統研究》,項目主管單位是教育部科技司,該項目已經通過教育部科技司組織的項目驗收,項目負責人為何克抗、余勝泉。
22.2000.12-2002.12:主持現代遠程教育標准研究項目:《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規范研究(資源、管理系統、課件互換標准)》,項目主管單位是教育部科技司,該項目已經通過教育部科技司組織的項目驗收,項目負責人為余勝泉。
23.2000.4-2001.6:承擔國家遠程教育工程中的研究項目:《國家遠程教育支撐系統開發》的研究,在國內最早設計開發了一套基於WEB的網路教學平台,何克抗、余勝泉主持,本人為項目實際負責人,負責總體設計與開發;該項目已經通過教育部高教司組織的項目驗收以及教育部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24.1999.9-2001.6:承擔國家遠程教育工程中的研究項目:《國家遠程教育工程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的研究,教育部於2000年4月將該項目轉為正式研究項目,何克抗、余勝泉主持,本人實際主持編寫《國家遠程教育工程資源建設技術規范》,該技術規范已於2000年5月由教育部正式發布;
25.1999.9-2000.9:創辦免費的在線學術雜志《教育技術通訊》,目前該在線雜志已成功發布三十多期,並獲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211建設項目支持。該雜志已在教育技術界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贊同,項目負責人為余勝泉。
26.1999.8-1999.11:主持開發《基於WEB的通用題庫系統》,採用ASP(Active Server Pages)和COM組件對象模型技術開發,後台採用SQL Server資料庫。該系統獲首屆中國互聯網路應用程序設計大賽(Intel公司與中國電信主辦)教育教學類一等獎。本人負責系統的總體設計,組織與監控整個開發過程。
27.1999.1-2000.9:國家「九五」重點攻關項目《佛山地區教育信息網路設計與實施》,該項目有三個重點目標:一是建設覆蓋整個佛山地區的教育信息網路,建設佛山教委的信息中心;二是開發佛山教委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統;三是開發網路教學的支持系統。何克抗、孫波、余勝泉主持,本人負責系統的總體設計,並實際主持教學支持平台的開發。
『陸』 什麼是跨越式教學
跨越式教學是來指教師根據學自生身心發展的水平、需要與可能,超越知識積累的某些固定的程序,跳過某些知識序列,打破某些知識的順序,大跨步式地引導學生學習那些對於學生來說較重要和較新的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跨越式教學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壓縮式跨越,「三步並作兩步走」,每個階段都經過,但快速完成,提前進入新知識領域;另一種是跳過式跨越,學習序列出現中斷,留下一段未曾問津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