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中三維教學目標指的是什麼
1, 知識與技能、過程抄與方襲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國家對基礎教育教育質量指標所作的基本規定,是新課程標准為描述學生學習行為變化及其結果所提出的三個功能性的基本要求,簡稱三維目標。
,2, 知識和技能目標,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即學生通過學習所要達到的結果,又叫結果性目標。這種目標一般有三個層次的要求:學懂、學會、能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如何獲取知識和技能的程序和具體做法,是過程中的目標,又叫程序性目標。這種目標強調三個過程:做中學、學中做、反思。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是學生對過程或結果的體驗後的傾向和感受,是對學習過程和結果的主觀經驗,又叫體驗性目標。它的層次有認同、體會、內化三個層次。
Ⅱ 小學美術教學三維目標是什麼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活動,激發創意,了解美術語言及其表達版方式和方法;運權用各種工具、媒材進行創作,表達情感與思想,改善環境與生活;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提高審美能力,了解美術對文化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獨特作用。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舉,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Ⅲ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三維目標怎麼寫
1.知識與技能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然後根據具體課程定每個目標,可以參考課本教材及優秀教學設計
Ⅳ 需要用到 王大根 《論美術教學三維目標的設計》 作為文獻,有沒有朋友知道出處出版社日期等信息
王大根副教授
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月版----美術教學論
專著《學校美術教育目的論》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主要著作:
1. 專著《學校美術教育目的論》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青年專項重點研究課題––––美術教育的目的性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獲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優秀美育學術成果二等獎
2. 專著《人物速寫技法》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出版
3. 專著《美術教學論》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點教材,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
4. 主編《新課程初中美術教學案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4年出版
5. 主編《高中美術新課程理念與實施》海南出版社2004年出版
6. 合著《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解讀(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7. 合著《走進新課堂―美術新課堂案例與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8. 合著《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9. 合著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研修手冊-美術課程標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10. 合著國家教育部「十五」規劃項目「兒童美術心理發展的研究」,《迎接視覺文化挑戰的美術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
11. 編著《美術教案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12. 專著《幼兒美術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13. 合著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一般課題(BLA010109)-「美術教育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實驗研究」課題《美術教育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14. 合著「教師教育新行動論叢」《美術教師教育的願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Ⅳ 在美術課程的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目標的涵義是什麼
而體驗式是落實三維目標的理想選擇。一、 前期研究的基本步驟1.確立子課題組,制定子課題方案自課題立項後,我們課題組便成立了各科子課題組,子課題組依據課題總體方案設計了各學科的子課題方案。2.各子課題組進行研究前的調查、分析課題前測對於研究的效度以及最終成果的取得,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各子課題在研究前設計了問卷調查表,在學生自然的狀態下,比較全面科學的完成相關練習,並把結果記錄下來進行了分析,使我們的研究更關注學生生命的成長,與我們課題研究最終的目標更加吻合。3.制定各科體驗式教學目標體系教學目標是教師對教學結果的一種預設。作為構成教學諸多要素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它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宿點。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課時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恰當,教學過程中目標的達成度如何,將直接決定一堂課的教學效果,進而決定教學質量。《課程標准》中確立的目標比較籠統,給一線的教師留有自主開發的空間,因此,我們各個子課題組在學習本學科課程標准後,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及我校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了各科體驗式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目標體系。4.確立體驗式教學落實三維目標的預案範式《漢語大詞典》上解釋「模式」的意義為:事物的標准樣式。廣德明、郭芙蓉、鄭香蘭編著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論》中把教學模式概括為「 教學模式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理論指導下,為組織教學活動而設計的各種類型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由此,教學模式從靜態上看是一個結構、框架,從動態上看是過程、方法。正因為教學模式是標准樣式,因此可為教師做出指示,提供策略,具備便於操作的形式。在經過課題組商討以及根據本課題研究的本質特徵,我們初步確立了教學預案的模式,以備教師平時教學時沿用。5、制定體驗式教學落實三維目標課堂教學評價表課堂教學評價有利於課堂教學改革成果的完善與發展。通過教學實踐,可以對一種新的物理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實驗改進等方面進行檢驗與完善。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可以使評價人與授課教師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其中的優點與不足,對不合理部分及時地進行分析、研討,尋找解決的策略,從而使該教學改革實驗在不斷地被檢驗的過程中得到修正、發展和完善,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它的功能。由此,我們依據課題研究的導向,制定了體驗式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課堂教學評價表,並在平時的教研活動中運用,即檢驗課題開展的情況,又在檢驗中不斷完善我們的評價體系。二、初步成效一)初步構建新的理論和實踐策略課題實施初期,我們課題組通過搜集資料,學習理論,了解已獲得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現狀,並通過學習,使教師樹立「讓學生在體驗中發展」的教學理念。在此基礎上,初步構建新的理論和實踐策略。確立了體驗式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基本涵義,即體驗式教學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讓學生進行充分的體驗,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式。創設情境、充分體驗、全面發展是體驗式教學的三要素,而充分體驗是關鍵,全面發展是目的,只有通過學生的充分體驗,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這種全面發展包括知識與技能的發展,過程與方法的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制定了在體驗式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為整體性原則,融合性原則,層次性原則。主要策略為目標呈現整體化、具體化、准確化、融合化;目標達成的內容的情境化,方式的體驗化,效果的發展化;目標評價多元性、發展性、差異性;目標設置階段化、具體化。(二)逐步融入日常教學,指導有效備課我們的課題從研究初始,就已經在各學科全面鋪開,因此與日常教學息息相關。有效的教學始於有效備課,因此我們從體驗引導、體驗活動、設計意圖等三個層面設計了體驗式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預案模式,要求各科教師在每一個教學單元中至少有一個內容按這樣的方式備課。並請老師在備課時不斷依據自己學科特色、學生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在同年級組展開討論、研究,然後將原先確立的預案模式予以補充、改進,以真正指導有效備課。目前課題組已積累了各科體驗式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教學百餘份。(三)立足教研陣地,形成初步的評價體系科研課題有效開展應該指導學校的教研工作並立足於教研。自課題開題以來,我們課題組就開始醞釀體驗式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評價體系,經過反復的修改論證後,已經初步形成一個評價體系,並作為各學科的課堂教學研討評價依據開展課堂教學評價。在評價反饋中,指導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真正做到以科研促教學。並在教研活動中不斷完善評價體系。由於有了評價反饋,教師對自己的日常教學也不斷反思。(四)建立博客,搭建課題研究的交流平台為使課題研究者的學習交流達到全員、全面的程度,本學期,我們專門建立了體驗成長的課題博客,目前博客上有理論學習、方案、各學科的目標體系等,為教師課題研究提供導向與參考,同時也是對課題研究成果的展示,研究產生的問題還可以交流。(四)引領有效教學,實現師生雙贏在體驗式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課題研究,最終能讓學生得到發展。由於我們的課題涉及各學科,因此課題實施一年來,我們發現我們已經取得了教於學的雙贏:學生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教師業務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三、 後期研究的設想歷時一年多的研究與實踐,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課題研究的觸角已經伸向每一門學科,研究人員涉及全體教師,也與平時的日常教學工作緊密相連,但是缺乏主題性,與教研活動聯系還不夠緊密;每一堂課每一環節都要與研究課題相關似乎有些牽強;課堂教學評價表過於單一,體現的是各學科的共性,缺乏個性。因此,根據這些問題及方案預定計劃,我們後期研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設計體驗式教學落實三維目標的典型情境 各學科根據學科特點、教材特點以及不同年段學生特點設計一些典型情境,並在實踐中檢驗、反思,從而轉化為一定的可操作的手段。各學科根據總體課堂教學評價表形成具有本學科特色的評價體系 課題組制定的評價表有些籠統與泛化,體現共性,個性不足。因此,各學科有必要根據本門學科特點進行修改,形成具有學科特色的評價體系。真正實現教科研一體化 任何課題的成效都反映於日常教學之中,束之高閣的研究無益於學生的成長,同樣缺乏主題的研究也是泛泛而談。因此,通過教研組活動的方式來進行課堂實現方式的研究,主要是各學科通過上研討課的方式,形成各學科體驗式教學有效落實三維目標的課堂類型以及操作策略。並對體驗式教學中三維目標如何整合進行透徹的研究。一番耕耘,一番收獲,在研究的路上總是充滿汗水,也不乏遺憾。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們會繼續修正課題實施方案,求真務實,積極進取,做行走大地的思想者,做腳踏實地的實踐者,向著理想教育的目標不懈追求,向著「為教育插上翅膀,讓生命的夢想自由翱翔」的理想教育情態而奮斗。
Ⅵ 在美術課程的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目標的涵義是什麼
新課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每一門課程都提出要對以下三個目標進行了有機整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目標既各有內涵,又有機地統一在新課程目標中,反映了新課程目標的多元性、綜合性與均衡性。
(一)知識與技能
知識的含義
知識存在不同的類型與性質,包括具體知識和抽象知識,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所謂陳述性知識,它也可稱為描述性知識,主要說明事物的性質、特徵和狀態;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一種關於如何去行動的知識。
基礎教育課程的知識目標除引導學生獲取所需要的有關知識外,就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水平來說,至少應該包含著知識的了解、知識的理解和知識的應用三大目標:
1、知識的了解。它包括再認或回憶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徵等。
2、知識的理解。它包括內在邏輯聯系,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展等。理解既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中小學教學所要達到的知識目標。要達到對知識理解要注意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程度,加強學生對事物的意義的理解,重視學生對事物屬種關系的理解等等。
3、知識的應用。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知識應用是指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解決客觀現實中一切有關識記問題的過程。狹義的知識應用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依據獲得的知識去解決同類課題的過程,又稱知識的具體化。知識的應用它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則,進行總結、推廣,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聯系等。
技能的含義
技能是個體通過練習形成的順利完成某項活動所必需的完善的動作方式或心智活動方式。與此相對應的技能目標就是操作技能目標和心智技能目標。
1 操作技能目標。操作技能也叫運動技能或動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具體實際動作按合理、完善的程序構成的操作活動方式。它包括在原型示範和具體指導下完成操作,對所提供的對象進 2 心智技能目標。心智技能是指由參加認知活動的心理過程按合理、完善的程序構成的心智活動方式,其中抽象思維活動方式是其主要部分。它包括在新的情境下運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適用性等。
總之,知識與技能目標是由許多子目標按一定層次構成的有機整體。要全面實現知識目標,必須明確知識的類型與性質以及所要達到的知識的理解目標、鞏固目標與應用目標。要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心智技能的訓練,實現心智技能目標,達成操作技能目標,以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過程與方法
「過程與方法」的基本要義一般應是:要十分地重視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發現、總結和掌握知識的規律和學習方法。教師不要一味地進行終結性的結果評價,要十分地注重進行形成性的過程評價。概言之,即是注重讓學生經歷過程,掌握方法。
強調「過程與方法」,其實質就是強調必須增強學生的主體性;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在「過程與方法」中,我們應注意麵向全體,讓所有的學生都經歷過程;讓學生經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隨機地進行創新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的最高境界應該說就是創新性的思維。在評價時,我們也應注意要在民主性評價中讓學生全員參與「過程」;在延時性評價中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過程」。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去發展,去分析,去論證,然後給以適當的評價或點撥。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概而言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基本要義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對象和現象的刺激所產生的或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在教學過程中,應在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渲染教學氛圍,提高學習興趣。
「態度」,是指人對客觀事物或事物的發展過程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指向,包含對於事情的基本觀點和採取的相應行動。良好的學習態度是一種與高級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較為穩定和深刻的情感現象。
「價值觀」,是和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是人們對客觀世界所持的判斷標准。
當然,「情感」、 「態度」、「價值觀」三者之間通常是緊密相連的,態度常源於情感,情感萌生出態度,而對價值的取嚮往往取決於一個人的情感和態度,有怎樣的情感和態度常常就會有怎樣的價值取問。(
Ⅶ 3D建模師屬於什麼專業,那所大學主打
屬數字媒體專業。或動漫遊戲專業。
向傳媒類的大學都有課程開設,或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院校也有開設。
具體看一下游戲動漫專業。游戲動漫專業是依託數字化技術、網路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對媒體從形式到內容進行改造和創新的技術,覆蓋圖形圖像、動畫、音效、多媒體等技術和藝術設計學科,是技術和藝術的融合和升華。
主幹課程
設計構成、素描(速寫)、maya動畫製作、影視後期合成、影視後期剪輯、動畫運動規律、動畫劇本創作、影視編導、結構學等
學習內容
(1)動漫美術基礎:幾何體結構素描,靜物結構素描,人物結構速寫練習;Photoshop初步使用。
(2)原畫設計基礎:動漫美術的概述,美術透視,構圖、形式美法則;結構素描與造型訓練,人物動態速寫,明暗素描的形體塑造; Photoshop基本工具,濾鏡,色彩原理,色彩設定方法,圖片效果製作;Illustrator11工具基本操作應用,矢量圖的繪制。
(3)道具與場景設計:動漫道具、靜物寫生,道具原畫設計與繪制;場景原畫創意與繪制,山、石、樹、建築等的繪制方法; Photoshop場景原畫的色彩設定,Illustrator11的場景繪制。
(4)動漫角色設計:動漫角色概述,人體結構解剖詳解,五官、頭部動態、肌肉結構繪制;男、女角色原畫創意與繪制;動物結構解剖簡述,卡通動物與怪物、人性化動物與怪物概述;動物與怪物原畫創意與繪制; Photoshop角色原畫色彩設定,Illustrator11的角色繪制。
(5)二維動畫設計:了解Flash的各種功能,動畫製作基本原理;掌握元件、庫、圖層以及時間軸等相關要素的使用方法;結合效果音、背景音樂以及利用媒體流使視頻持續播放;動漫分鏡的使用,故事板的表現形式,應用鏡頭手法技巧。
(6)3D基礎知識:3Dsmax概述與基本操作,窗口操作與工具條的使用;模型創建基礎,燈光與材質編輯器的使用,UV展開與UV編輯器的使用。
(7)3D道具與場景設計:三維卡通道具建模,三維游戲道具建模、UV與貼圖繪制;三維卡通場景建模,材質球在場景中的的編輯技巧;三維游戲場景建模、UV展開與貼圖繪制。
(8)動漫三維角色製作:三維卡通動物、怪物,男、女角色的創建,角色材質編輯器的運用;三維游戲動物、怪物,男、女角色的創建,UV展開與貼圖繪制。
(9)三維動畫、特效設計:3Dsmax中的骨骼創建及蒙皮的綁定設計;創建IK控制骨骼,權重處理,表情設計,人體、動物骨骼安裝使用;動畫編輯曲線的應用,動畫類型與動作規律的使用。
(10)三維動畫項目製作:結合所學二維、三維知識創作畢業作品
Ⅷ 美術教學中如何落實三維目標
長久復以來,由於受傳統教學中重知識輕制能力、重結論輕過程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扮演著知識佔有者和輸出者的角色,學生是被動接收知識的容器,掩蓋了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本文從現代教學新課標的要求出發,就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做到以學生為本提出幾點見解與認識。關鍵詞:中學數學,傳統教學,理念,方法,內容,過程。一、 中學數學教學的課標標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