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碩士和學科教學的關系問題
1、學科教學是教育碩士的一個專業,教育碩士是一種專業學位。
2、教育碩士有幾個專業內,可以選容擇學科教學,一般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等具體方向,根據興趣和基礎自己選擇。
3、招收學科教學專業的學校大多是師范大學,主要培養各學科高職中職的師資。
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2. 教育碩士和學科教學有什麼區別他們都是專碩嗎
一、性質不同
1、教育碩士:以課程為主,同時也要求撰寫論文的職業性學位。
2、學科教學:是以實際教學能力和教學理論為培養目標的一個碩士專業,主要以就業為主,與學術研究的碩士相區別。
二、要求不同
1、教育碩士:需要學習十二門必修課和選修課。課程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兩大部分。
2、學科教學:學習掌握各門學科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規律以及學科內容、教學方法與學生心理發展相互關系的教育心理學分支。
三、學科科目不同
1、教育碩士:政治理論、外國語(英語、日語、俄語)、教育學心理學(綜合)、專業課,共計5門。其中,政治理論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時間自行安排;外國語(英語、日語、俄語)、教育學、心理學全國聯考,統一命題、統一考試。專業課考試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考試同全國聯考同時進行。
2、學科教學:所有中小學教學計劃所列的各門學科,諸如語文、數學、外語、體育、歷史、地理、音樂、美術、自然科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均包括在內。可以把中小學分開研究,成為「小學各科心理學」和「中學各科心理學」等。也可以對各科分別進行研究,構成其本身獨立的學科心理學體系,如語文教學心理學、數學教學心理學、外語教學心理學等。
3. 考研.學科教學(語文)和小學教育哪個是專碩
首先學科教學(語抄文)和小學教育都是屬於專碩啦
333教育學綜合專業課一推薦參考書如下:
全國333
教育學原理
十二校連編《教育學基礎》
中國教育史
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外國教育史
張斌賢主編,王晨副主編:《外國教育史》,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學
陳琦、劉儒德主編:《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 糾結研究生是考小學教育還是學科教學
首先你本科是什麼專業?以後想做什麼工作?
如果本科是小教,而且小教有版具體的方向權(語文、數學或者英語的話,而且以後也想去小學當該科目的老師),那麼選擇對應的學科教學某專業就好
如果沒有學科優勢 建議可以考小教專業
專業課一333教育學綜合推薦參考書推薦如下:
全國333
教育學原理
十二校連編《教育學基礎》
中國教育史
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外國教育史
張斌賢主編,王晨副主編:《外國教育史》,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學
陳琦、劉儒德主編:《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 如何選擇教育學還是學科教學
考教育學還是學科教學生物的問題,無非就是你考學碩還是專碩的問題!學碩是三年制,學版費一年八千權;專碩兩年,學費一年是一萬多。總的學費是差不多的!根據你的情況,無論是選擇學碩還是專碩都是可以的,因為你有學科背景呀!學碩的就業更廣一些,除了中小學生物老師,可以讀博,進高校,或者去研究所等等!!專碩的話以後就業方向就是中小學生物老師啦!具體選擇什麼,根據自己就業方向,你如果選擇學碩的話,具體方向應該是課程與教學論生物方向,不要糾結啦
6. 學科教學研究生是學什麼的
1、學科教學是教育碩士專業的一個方向。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分設學科教學和教育管理兩個培養方向。
2、教育碩士與教育學碩士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學位。前者是職業性學位,在我國被稱為專業學位,後者是學術性學位。專業學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與學術性學位有所不同。學術性學位的培養方式以研究性為主,學位課程只要求學習三到四門,最後以研究論文為主要成果。
3、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則以課程為主,同時也要求撰寫論文,一般需要學習十二門必修課和選修課。課程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兩大部分,公共課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外國語。
(6)學科教學到學科教育擴展閱讀:
專業課依學科教學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學科教學——語文」的專業課為:語文教學論、語文教育改革與研究、中國語文教育發展史、漢語言文學研究。但兩者在學位上處於同一層次。
強調學術性和理論性屬於學術型學位論文。 為了適應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多渠道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國務院學位辦公室自1997年以來,逐步為在職人員設立了各種專業學位,已有MPA、法學碩士、教育碩士、MBA等 10多個專業學位。
碩士學位證書都是由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統一印製的。碩士專業學位和統招研究生獲得的碩士學位是等價的,只是類型不同。專業學位的碩士論文必須結合本專業的工作實際來撰寫,屬於應用性學位論文,統招碩士生的學位論文強調學術性和理論性,屬於學術型學位論文。
7. 學科教學屬於教育學嗎
屬於。學來科教學是以實自際教學能力和教學理論為培養目標的一個碩士專業,主要以就業為主,與學術研究的碩士相區別。
教育學考研屬於我國正規研究生考試中的一個一級學科專業。其擁有二級學科諸如教育學原理、教育史、比較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學前教育學、特殊教育學等。
二級學科之下,還分為諸多教育學方向,如教育學原理二級學科下面常見的專業方向有:教育基本理論與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政策與法學,家庭教育,德育原理等。
(7)學科教學到學科教育擴展閱讀:
學科教學就業方向
1、普通高校
這是教育學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學、比較教育學、教育哲學等理論性比較強的專業的主要的去向,但現在碩士生進高校越來越難,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學歷,所以考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讀博士的准備了。
2、中小學校
隨著中小學教師待遇的不斷提高,再加上教師這個職業本身比較穩定,越來越多教育類專業尤其是課程與教學論的碩士畢業生開始進入中小學校。
3、特殊教育機構
特殊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具備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識和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他們畢業後主要在特殊教育機構及與特殊教育相關的機構從事特殊教育實踐、理論研究、管理工作等。
8. 課堂教學應該怎樣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教育
一、高效課堂的局限性
高效課堂的理論基礎是三個關鍵詞:效果、效率、效益。但實際上人們最為關注和可以量化的是效率,所以高效課堂會不自覺的引導人們關注知識學習的高效率:高效課堂=學習的知識/學習的時間。這就產生了我們經常聽到的衡量高效課堂的一些標准和措施,如「大容量、高效率、快節奏」、「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等。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努力追求課堂高效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將高效作為課堂追求的唯一目標或者是主要目標,必然會忽視學生精神及生命成長的需要,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可持續發展,進而影響到創新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因此,我們認為,高效課堂雖然極大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但高效課堂是有局限性的,不能說是我們追求的理想課堂。
二、魅力課堂的基本內涵
自2012年開始,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專家曾軍良校長提出了魅力課堂的概念,並在實踐過程中對魅力課堂的內涵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界定,初步構建了魅力課堂理論。
「魅力課堂」是基於尊重學生美好天性,激發學生精神動力,努力讓課堂迸發五彩的魅力光芒,讓學生感知快樂的心理體驗,從而推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創新發展的改革行動。
「魅力課堂」以尊重人的生命發展需要為出發點,目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注入動力,從而激發學習活力,達到學習高效目標的。因此,魅力課堂改革更加關注過程的魅力,更加充滿了人性的溫情。
魅力課堂是「引力場」、「思維場」、「情感場」,並最終走向人的「生命發展場」。這樣的「魅力課堂」,將努力使學生的學習是基於內在興趣和需求的推動,強大的內驅力使學生學習成為一種生命成長本身的需要。
「魅力課堂」的目標追求是提升「三力」,即提高課堂學力,激發學習活力,增強教學魅力。並逐步將課堂從「知識傳授型課堂」向「激情、溫暖、美麗、思考、開放、分享的課堂」轉變,讓課堂成為師生快樂成長的殿堂。
「魅力課堂」是一種理想的課堂境界,是教師對理想課堂的追求,我們要逐步探索「提高課堂學力」的途徑,探討「激發學習活力」的辦法,深究「增強教學魅力」的策略。
「魅力課堂」追求一種理想的教育境界。在這種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是真正的尊重、成全、關注;學生擁有足夠的思考空間,思維高度活躍,表達充滿自信,教師和學生都進入了一種主動成長的境界。
「魅力課堂」追求以愛育愛、以情激情的精神世界。教師心懷真愛,讓學生在愛中成長,在愛中懂得愛、珍惜愛、理解愛、學會愛、付出愛,在教育的過程中生發出不竭的愛;教師有激情,只有教師充滿激情,才能激發學生的激情,才能催生靈動的思維,才能燃起智慧的火花。
「魅力課堂」激活了師生成長的動力,改進了師生關系,提升了師生的幸福指數,教師的魅力也大大增強,育人的質量也得到全面提升。
三、魅力課堂與高效課堂的共同價值追求
魅力課堂和高效課堂改革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在課堂層面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二者都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產物,都是學校綜合課程改革的一部分。魅力課堂不排斥高效,魅力課堂和高效課堂有很多共同的價值追求,高效課堂的探索為魅力課堂的構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素材,可以說魅力課堂是在繼承高效課堂精華基礎上的發展。
我們將魅力課堂和高效課堂加以認真研究和對照,不難發現:二者都反對灌輸式教學,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課程理念;都重視師生的角色定位,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合作者;都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以及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都重視對學生的多元評價;都強調與生活實踐的接軌和課程的校本化改造;都強調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不同層次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都強調課堂的開放與生成;都強調學科特點,重視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形態。這些都是魅力課堂和高效課堂的共同價值追求。
9. 考研:學科教學(歷史)屬於教育專業,還是歷史專業啊
學科教學(歷史)屬於教育專業,為教育學類屬下的歷史教育專業。
學科教學(歷史版)為教育碩士權學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基礎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層次人才。
(9)學科教學到學科教育擴展閱讀:
1996年4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決議設置教育碩士專業學位,並於1997年開始招生試點工作。包含教育管理、學科教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思政、語文、歷史、英語、音樂、體育、美術)、小學教育、現代教育技術等15個學科領域。
學科教學(歷史)學科其培養的學生具有較深的歷史學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歷史教學實踐技能,以及一定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並能熟練地勝任中學歷史教學工作的高素質專業教師。
該學位獲得者要掌握某門學科的堅實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同時還要懂得現代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學科教學或教育管理的理論及方法,具有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學科教學或管理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10. 學科教學 和 學科教學論 的區別
學科教學:
是以實際教學能力和教學理論為培養目標的一個碩士專業,主要以就業為主,與學術研究的碩士相區別。
學科教學論:
是研究如何使有關課程與教學的一般理論跟學科教學實際情況相結合,來指導學科教學實踐,並且在學科教學實踐基礎上研究有關的一般理論,對有關的一般理論進行整合、補充、發展和完善的學科,其核心是以實踐為目的的理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