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前班教學大綱
我覺得不用提前去學習,現在您就給孩子這種大力,以後你可怎麼辦呀,孩子會有厭學表現的。。。
Ⅱ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大綱怎麼寫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定向為包括幼師以及其他從事幼兒教育相關工作的人才。學前教育專業是當今學校的熱門專業,聲樂則更是其學生不可或缺的專業課。它在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後的幼兒園類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一名聲樂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創新,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需要的畢業生。
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堂教學現狀.
學生素質不一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有其本身的特點。它與院校技巧性很強的聲樂課比較,無論是從學生的生源、藝術素質、聲音條件,還是在教學目的的要求上都有很大區別。專業院校的聲樂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基本音樂素養和相應的理論知識水平,掌握一定的發聲技巧等,因為它是為各個文藝團隊培養專業演員而服務的。而學前教育專業就不一樣了,它的生源主要來自農村,學生基礎比較差,綜合素質總體不高,入學容易。學生的聲音素質、文化生活環境、對音樂的感受理解思維能力都不盡相同,要求我們聲樂教學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學習要求以及不同的評判標准。
無法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正因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素質不一,所以聲樂教學工作者必須對他們進行分類教學,方可達到理想的教學水平。但是長期以來,由於政策、資金、人員配置等種種原因,在其聲樂課堂教學中,一直都採取的是全班齊唱上課形式。課堂教學人數多、課程課時少,一班四五十名學生一起教,不可能進行單獨輔導,也無法針對性地解決個別的具體問題來實行因材施教,只能統一地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雖然也有些理論和帶有技巧性的個別輔導,但肯定不可能每個學生都兼顧到。由於學生聲樂水平的參差不齊,老師無法給予每個學生及時的輔導,聲樂素質水平好的同學會因此而使學習聲樂的興趣產生淡化或者轉移;素質水平較差的同學可能因為能力所限而力不從心,開始選擇放棄這一門課,直接影響到教學進度和質量。
學但不致用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注重「會唱」,忽略了最終的目的「會教」。上文說到過,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堂教學與專業院校的不同,不是以「會唱」為最終目的,而是為了讓學生參加工作後面對幼兒教學能「會教」。許多學生在學會了演唱技巧和欣賞能力之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輔導去學習面對幼兒的聲樂教學方式方法,忘記了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日後的幼兒教學做准備,典型的本末倒置。強調演唱技巧的提升,對聲樂藝術作品的掌握,都是為了以後的幼兒教學做准備的。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們應該在掌握聲樂的基本演唱技巧後,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兒童歌曲的學習和教學方法研究上,其聲樂課堂教育要適應幼兒園教學的實際需要。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手段.
循序漸進,先易後難由於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唱歌就是跟著老師唱,照葫蘆畫瓢就可以了,對聲樂的概念還是很陌生。針對此情況,聲樂課堂教學中就更忌全面介紹籠統教學,這樣學生們也只是囫圇吞棗,根本接受不了那麼多的相關內容,容易產生混淆,最終導致厭倦心理,連學習的興趣都會丟掉。
因此,課堂教學要採用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們在此過程中感受唱歌與聲樂本質上的區別。
雖然聲樂課堂教學面對的群體只是學前教育相關專業的學生,但在課堂上都把他們當作專業學生來教,並且因為他們以後也要從事教學工作,所以對他們進行專業訓練並傳授其一定的教學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才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就是日後的幼師或者幼兒園相關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掌握科學的發聲技巧,還要了解幼兒的發聲特點,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才能在H後更加熟練地開展工作。
因材施教,分級教學由於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聲樂的認識和相關素質各不相同,因此要求聲樂課堂教學工作者要因材施教。這里就可以用到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分級教學法。所謂分級教學,就是在了解每個學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特點,比如接受能力、反應能力、藝術素質等方面上,把全班學生劃分為上、中、下三個級別。
對於上級的同學,本身基礎較好,因而要加強對其的優勢培養,要求自然要高些,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後,還要補充教學更難的聲樂內容,同時老師多做指導、嚴格把關,促進他們對聲樂的積極性,使他們的聲樂水平更上一層樓。
而對於那些底子較差、聲樂素質偏低的下級同學,老師必須做到有耐心、有愛心、有恆心地指導。同時,應該秉承多鼓勵、多啟發、少責備、少忽視的原則,「氣可鼓而不可泄」,真正做到對學生事無巨細,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聲樂的意識,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聲樂的好處與老師的人格魅力,有利於他們自覺努力配合好聲樂課堂教學任務。根據他們現有的能力,在不脫離大綱要求的基礎上,多布置些簡單的兒童歌曲,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容易許多,也就更有學習興趣了,信心也增加了不少,最終能使聲樂水平提高不少。
最後,處於中游的同學會積極向上級同學看齊,並主動幫扶下級同學,使全班的聲樂水平都產生顯著的進步。這樣在學生們日後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能保證每個同學都具備合格的學前教育所需要的聲樂素質。
創新教學,用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現在,創新式教學普遍出現在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聲樂課堂教育工作者也應該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大膽嘗試新鮮理念與方法,打破舊有的古板教學模式,運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形象生動的語言來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知道,聲樂在教學過程中,光靠老師的耐心教和學生自 身刻苦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老師善用吸引人、感染人、生動形象化的文字語言,引發學生進行聯想,再加上老師准確的示範,才能使學生准確把握歌曲的藝術形象,掌握其技能技巧。
聲樂教育和其它學科一樣,不可能脫離相關門類而孤立存在。在進入該專業音樂教育階段,由於學生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的知識有了大致的認識、了解,因而在該階段聲樂教學應盡量抓住相應環節進行全面的知識滲透,使學生在聲樂課程之中領略其他文化知識的魅力。因此,我們要求聲樂學生不僅要掌握好發聲技巧,還必須具備音樂和文學及其他方面的修養,注意生活的積累,內心越充實,表現出來的內容才能越豐富,才能在以後的幼兒教學工作中進行得更加得心應手。
創新教學不應拘泥於過去單純的課堂教學任務,還應該多多善用現代社會的各種聲樂資源。比如課堂上試唱流行歌曲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理念。如今幾乎所有學生都會那麼一兩首喜愛的流行歌曲,從這個角度作為切入點,在課堂上與他們討論並演唱其中幾首,再從流行歌曲轉到課堂教學歌曲中來,就能將他們未盡的熱情與興趣全部轉到聲樂課的學習中來,這樣做既能激發他們學習聲樂課的興趣,又能間接地練習演唱基本功。
學生保持興趣,變被動為主動現代教學方法都在提倡學生興趣的重要性,興趣是學生學會學好聲樂課程的前提和關鍵。當學生對這些課程有著濃厚的興趣,其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會上去,變當初的被動接受聲樂知識為主動汲取,對其學好聲樂課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發出學生學習聲樂課程的興趣並使其長久保持下去,就需要老師起到的指引推動作用。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是指路人與鋪墊的作用,將過去那種在課堂上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其對聲樂課的濃厚興趣來自主學習聲樂知識,並營造躍躍欲試的學習氛同,敢學敢唱想學想唱,這樣歌唱的技巧就更易於被學生掌握吸收運用。
結語面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堂教學與一般的聲樂教學要求是不同的,它要求學生們既要掌握一定的聲樂技巧,同時也要求具有齊唱特點,還同時要具備教育幼兒的技能方法,是集多種所長為一體,相互結合的一種特殊形式。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堂教學需要我們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研究,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大膽使用創新教學理念與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聲樂素質,為
Ⅲ 學前班語文的教學大綱
一、語言教學方面
1、要求學生繼續學說普通話,在校活動中和教師或同學交談,都強調學生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學生交談時的發音和語調,發現錯誤立刻糾正。
2、進一步豐富詞彙,鼓勵和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在故事,兒歌當中體會、理解新詞語,並要求和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3、通過要求每人每月讀二篇故事或四首兒歌,使學生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說話,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同時教育學生要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傾聽別人講話,不打斷別人的話,發現異同,並從中學習好的講述方法。
二、拼音漢字教學方面
在這一學期中,我一邊努力培養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一邊 領著孩子們一起學習了6個單韻母、23個聲母、和7個整體認讀音節,我真的感到難度很大,盡管我用了各種激勵語言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可是有的孩子還是沒有興趣,掌握不了課堂所學的知識,但是漢語拼音教學是孩子們學習的基礎,不管有多大的壓力,讓學生必須掌握好漢語拼音,我用心去領會孩子們的心聲發掘孩子們的潛能。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輕輕鬆鬆學好拼音,邁好學習語文的第一步。下面是我在拼音教學中的幾點感受:
1、幽默搞笑的語言,在情趣中學拼音
學前班的孩子天真爛漫,在教學時我採用兒童的語言,所受的知識利於他們理解。如在教書寫拼音時。如果生硬的告訴學生拼音要寫在四線三格里,效果不佳。不如說小拼音住的房子有三層樓,分別是上格、中格、下格。對於寫在中格的字要「頭頂天,腳踩地」;住上、中格的字要「腳踩地,頭可不能頂到天花板,不讓要長『小角』……」學生在笑聲中怎能不牢牢的記住寫拼音的格式要求呢?
2、讓學生自編兒歌學拼音,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第一課時我是參照教參上的來教的,我讀一遍,學生跟讀一遍,直到學生記住為止。一節課下來,我讀的累,學生也不太積極。一次在讀兒歌「鴿子鴿子ɡɡɡ」時鄧珂插嘴大聲說:立正9, ɡɡɡ。我一聽挺形象,為什麽偏得強求孩子照老師的方法記何不嘗試讓孩子自己編兒歌來記拼音呢?以後在拼音課的教學中,我都是先指導,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嘗試編兒歌記住拼音字母,請編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教全班同學一起讀。這樣一來,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枯燥的拼音課變得有趣味性,還能發展學生的語言,而且因為是自己編的,記憶也很深刻。
3、動作演示法,區分形近字母。
b d、p q、f t、n h、m n,這些字母容易混淆,可用動作演示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它們的讀音和字形。如:區分b d、p q時,可讓學生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字形,然後讓學生將兩拳相對後向下翻,便演示出p q的字形。邊演示邊教學生說:「左拳b來右拳d,兩拳相對念b d;左豎朝上就念b,右豎朝上就念d;左豎朝下就念p,右豎朝下就念q」。通過這樣一種形式,使本來顯得很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而且也幫助學生區分了易混淆的字母。
4、巧設游戲,在游戲中學拼音。
根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可以將枯燥無味的復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摘花、摘蘋果,送信、爬山比賽、摘星星等游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
5、講故事法,揭示規則,突破難點。
如:在教學j、q、x與ü相拼時,去掉兩點的規則是學生最難掌握的內容。這個規則的講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來敘述。有一天j、q、x帶著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說:「你先擦掉眼淚,我們再帶你去。」小ü連忙擦掉眼淚,拉著j、q、x的手出去玩了。學生聽完故事,知道了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去掉。另外,教師還要強調,j、q、x從不和u相拼,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去掉但仍然讀ü,千萬不能讀成u。
三、由於教學內容比較乏味,幼兒在學習時積極性不太高,自主學習性較差,幼兒的合作學習意識不強,少部分幼兒對所學內容記不牢固。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努力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2. 想方設法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3. 積極探求適合幼兒學習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