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師資格證考試面試都考什麼
教師資格面試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回答規定問題、試講以及答辯,時間分配為:5分鍾回+10分鍾+5分鍾的形式,答下面分析一下各部分主要考察我們考生的要素在哪裡:
首先,教師資格面試的第一步結構化,也就是所說的回答規定問題,大多數考生對這一部分還是會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
在這一部分,老師會從題庫中抽取兩道題目,並進行提問,緊接著由考生回答。
結構化問題主要考查的是考生是否有正確的教育理念,所以在答結構化的問題中考生需要在自己的回答中隨時滲透新課改的理念以及一些正確的教育觀念。在答結構化的問題考生也要做到答應所問,三觀正,邏輯通,語言順。
㈡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目的是來指教育所要培養的自人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要求,即解決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形體教育教學擴展閱讀:
教育目的不同於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規格。教育目的是對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培養標準的總體要求,而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是某一層次、類別教育或某一專業的具體要求。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的制訂不應違背教育目的,但又不等於教育目的。
同時,教育目的也影響、制約著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總之,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是一般與特殊、普遍與個別、總與分的關系,依次為: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㈢ 美術藝術生畢業後可以從事哪些職業
大家都知道,歐美國家在藝術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培養了眾多世界級的藝術大師。這也成為了國內眾多藝術生選擇出國留學的原因之一。藝術生出國留學不僅僅只有利,當然也有不利的一面。今天,我們就一起談一談藝術生出國留學利弊有哪些。
藝術生出國留學利弊——利
一、生活方面
1、出去幾年,你可以領略國外的優美風光並開闊了眼界,而且在國外生活工作幾年之後你可能就有了西方國家那種先進的思想理念,這種理念的意義毫無疑問會對你的生活和工作有很深遠的影響。
2、出國對你的毅力和獨立生活能力是一種極好的鍛煉,能很好的培養你吃苦的精神,也許出國這幾年就能讓你擁有一輩子的頑強品質。
3、出國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其他國家。呼吸清新的空氣,體會人文的關懷,這將是你在國內無法效仿、無法品味的一種經歷。留學生活會極大地開闊你的視野、真實體驗多元文化、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坦然面對勝利和失敗的心態,並且有助於你以更全面的眼光理解人性和社會,還會讓你更加關心和熱愛我們的祖國。 二、學習方面
1、在國外學習專業選擇多樣化。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國外大學開設的專業非常廣泛,很多專業在國內還是空白,或者國內同等專業不被國外普遍承認。二是在中國,報考研究生時大多仍然要求有本科同專業的背景,而去國外讀碩士則比較靈活,不需要學術考試,而且轉專業比較方便。
2、讀書效率是國外大學和國內大學之間比較顯著的差異。一方面,發達國家在教育方式、理念、教學設施上比較先進。另外一個優勢是時間,我們知道,國內大學的標准讀書時間是本科4年,碩士3年,而在澳大利亞、英國、紐西蘭,新加坡等國,本科僅需三年,碩士只需一年,這就大大降低了留學的機會成本。 三、工作方面
很多人出國留學是為了改變現狀。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已經在國內擁有非常好的工作,但是他們渴望一份在職業發展上的超載。盡管收入頗豐,但是他們鑒於企業中的競爭壓力,認識到要保持持久的競爭力需要不斷地充電和學習。或者他們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職位高度,覺得再難以向上突破了,這時候選擇出國深造可謂是恰逢其時。還有一些希望改變現狀的人,是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滿意,希望通過留學獲得一個相關的海外學位後轉行到自己喜歡的行業去發展,這也是可行的。
藝術生出國留學利弊——弊
1、首先這是一種賭博,賭注是你的青春,父母的期待,有可能是父母一輩子的積蓄,你會感到很大的壓力,而且你要在這種壓力下度過好幾年。
2、國外的生活可能會和你所想像的差別很大,許多歐洲國家人口稀少,冷清的街道,低矮的平房,甚至像是農村。
3、國外的高消費往往會讓你囊中羞澀,你總是得去挑選別人看不上的便宜貨。
4、生活上的不習慣到處都有。
5、你會發現你很難和外國學生打成一片,你很難容入到他們的生活。
6、毫無疑問,不論在哪,窮人往往是不會讓人尊敬的。在國外,你的身份地位要比別人低,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7、某些外國人有很強的排外情緒。
8、國外大學都是寬進嚴出,你會發現畢業總是那麼艱難,甚至有些時候你會想到放棄。
以上就是對藝術生出國留學利弊的介紹。想出國留學的藝術生千萬不要被這些不利的因素打敗,克服不利的方面,相信你在藝術留學的過程中會收獲很多。
更多藝術留學相關咨詢,關注美行思遠藝術留學網,或者咨詢美行思遠藝術留學顧問!
閱讀此文章的人還閱讀了...
㈣ 舞蹈形體課怎麼上 我們是中專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形體課讓我們班主任上,可是我對舞蹈是外行。
形體課是指一門通過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訓練的方法為主要手段,結合音樂針對人的基本姿態進行的身體活動練習,主要目的是融健身、健心、健美為一體,塑造優美體形及姿態和加強形體美的審美教育課程。形體課是以健美練習,姿態練習,協調練習為主要手段,來改變體形的原始狀態,提高人體運動系統的靈活性,控制力和表現力,培養高雅氣質,並向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一門專業課。經過系統形體訓練的學生,一般身體勻稱,舉止得體,行如風,坐如鍾,立如松,睡如弓,落落大方,充分體現學生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形體課主要內容包括形體訓練、初級藝術體操(包括「把桿」「芭蕾手位」「基本步伐」「華爾茲組合」等)、韻律操、健美操、墊上組合練習。
編輯本段形體課的基本內容
(1)基本姿態練習 人的基本姿態是指:坐、立、行、卧。當這些基本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時會給人一種感覺,如:身體形態所顯示的端莊、挺拔於高雅,給人的印象是賞心悅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動的全部)。由於一個人的姿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通過一定的訓練,可以改變諸多不良體態,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時屈膝晃體,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質訓練 形體基本素質練習時形體訓練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練習中可採用單人練習和雙人配合練習兩種形式。通過大量的練習,可對人體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進行訓練,以提高人體的支撐能力和柔韌性。為塑造良好的人體形態,改善形體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形體基本功練習的內容較多,在訓練時,應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負荷,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基本形態控制練習 基本形態控制練習是對練習者身體形態進行系統訓練的專門練習,使提高和改善人體形態控制能力的重要內容。是通過徒手、把桿、雙人姿態等大量動作的訓練,進一步改變身體形態的原始狀態,逐步形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體動作的靈活性。這部分練習比較簡單,個別動作要求比較嚴格,訓練必須從嚴要求,持之以恆。
編輯本段形體課的基本要求
⑴課前必須做好准備活動。 ⑵上課時要穿有彈性的緊身服裝或寬松的休閑服、體操鞋、舞蹈鞋或健身鞋。 ⑶上課時不能佩戴飾物,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⑷課程要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切忌忽冷忽熱、斷斷續續。要持之以恆,力求系統的掌握形體訓練的有關知識和方法。 ⑸要保持訓練場的整潔和安靜。 ⑹在做器械練習時,要有專人指導和幫助,特別是聯合器械的運用,要注意訓練的安全。 ⑺在課前和課後要注意補充適當的水,同時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
編輯本段形體課的必要性
1、改善和調整不良身體姿態,使形體健美而勻稱 在生長發育階段的體形並沒有得到妥善的關注和科學方法的訓練,以至出現不理想的提醒,如:駝背、X型腿、O型腿、外八字腳等,由於這些姿態是從小形成的,糾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要引用科學系統、嚴格地專門性形體訓練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練習,以至形成動力定型。 2、 培養學生「美的意識」,提高審美能力,使其養成注重形體美的習慣 形體訓練是進行美育教育的良好手段,能教會學生怎樣的去欣賞美,怎樣的去表現美,形體訓練的每個動作組合都配合節奏鮮明、輕松活躍的音樂,能培養學生的韻律感,陶冶情操,通過准確的動作,優美的姿態達到訓練的目的,使學生懂的什麼是美的動作,美的儀表,美的心靈,提高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編輯本段形體課開設現狀
由於學校的辦學能力不同,而形體課又需要專門的教室和設備(例如:音響、墊子),所以形體課在各個學校開設的現狀也不盡相同,有的學校形體課教學場地簡陋,沒有統一規范的教材,缺少專業的師資力量,課的教學效果不佳,一些學校往往流於形式,而沒有達到形體課的教學目的,更有部分學校甚至沒有條件開設形體課。 目前全國學校形體課教學尚無統一內容,在這方面已經明顯滯後於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編寫內容充實又適合於學生的形體課教材是當務之急,借鑒有關經驗,以增進學生對形體課的了解和興趣為目的,通過該科目教學,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因此形體課教材可利用其豐富的教學內容(基本功訓練、中國舞、中國民間或民族舞、芭蕾舞、健身健美操、競技健美操、交誼舞、還有時尚的街舞、拉丁舞、搏擊操、瑜珈等形式的多種內容),多樣手段(模仿,個體創造,集體編排、表演比賽等),寬松組織形式,較好地滿足了學生們愛美的心理需求和追求新穎的性格特點,使得學生上形體課的興趣盎然,勁頭十足。
編輯本段形體課開設的前景趨勢
形體課教學是一項很有教育意義的工作。通過形體課的「動手動腳」,可以抑制學生,特別上是獨生子女性格中的許多弊端[1]弱點,在塑造健美的形體,提高了柔韌性、協調性、靈敏性、節奏感合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與人交往、溝通、協調的能力,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潛在素質,同時,可以加強學生從主觀意識上進行自我形體鍛煉的意識,掌握一些科學必要的鍛煉方法。形體課的開設,是符合社會發展,學校體育與終生體育接軌,學校體育與國際體育接軌等需要的。形體課在中學的開展必將得到重視,普及和完善。
㈤ 什麼是戲劇教育教表演的
戲劇教育,可以是「聲台形表」的綜合藝術,聲樂、台詞、形體、表演,綜合課程,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
㈥ 青島濱海學院怎麼樣
戀愛,校規命令禁止男女過於親近,禁止互送禮物。白紙黑子的校規
我沒騙你哦~~~。所以男女一般都是天黑晚自修下課,男的送女的回寢室。白天都有紀檢部的人盯著,雙雙出沒的較少,有也不敢牽手什麼的。吸煙么,,,暫時不知道。頭發是很嚴格的,不準染,不準燙,只准拉直,對了,還有男的好像不許留長發,最好板寸。。。這是最低的底線了。女生高跟鞋可以穿,但是超過膝蓋3cm還是5cm的{具體忘記了}褲子不許穿,每天白天和傍晚有紀檢部人檢查、早上6點15全校晨跑,晨跑體育部專門每個班人點名,缺人就過失單一張,通報班主任。跑步過程中懶散的,口號不整齊的,過失單一張,通報班主任。對了,還有最最不能忘記的是,天天帶校牌,不能呆在外衣里,只能戴在外衣的左胸口位置上。嗯···還有脖子,手腕上不許帶任何配件。玉佩,紅繩通通拿掉。{就是因為這爛規定,害我一根帶了6年的紅繩都丟失了!!}
一周只有周日可以出校門,平時請假班主任請好,上升到系主任,系主任同意才行,而且時間剋扣的很狠,一天變半天,半天變幾個小時。。。寢室只有該在寢室的時候才會開門,其他時間一律不準進去。所以你在濱海根本就享受不到沒課回寢室呆著,或者乾脆不起床的待遇。
被子,說到被子,我就來氣,天天在寢室疊被子,別的學校就軍訓疊下,濱海天天疊,年年疊,跌到你畢業位置。跌不好又是過失單通報班主任。嗯,食堂么,個人感覺比較貴,一個番茄雞蛋5快5!!我高中都吃兩個菜,現在就只能吃一個菜,還這么難吃這么擠,這么熱。
每天聽新聞聯播,還強制性用黑筆或藍色筆記錄十條內容,字數還有要求,{我都是亂寫的,都沒聽過},每天傍晚普通話訓練,身子坐正,手放在雙腿上,坐上不準有任何東西。有人在後面監督著。
之所以濱海被稱為青島第二監獄大概就因為如此。事事受限,時時有人監督。
我是受不了這個學校的,所以讀了一個月就退學回家復讀,申請退學的時候,系主任還說我退學就不能參加近三年高考了,還要我主動不要學費就馬上把我電子檔案消除,這樣我才能報考大學。結果怎麼樣,我還是高考了,還上了比較好的學校。
這是我真實體驗,毫無虛假,騙你不是人。。。但是,我是南校的,北校區會不會好點就不知道了
㈦ 結合藝術史的知識和代表性的藝術個案論述西方藝術範式的內在轉型
藝術教育的研究範式,是解釋藝術教育研究中被研究者公認的信念、方式、技術、方法及研究過程中共同建立和遵循「藝術教育共同體」發展邏輯問題。為了把我們的考察和研究對象定位在一個歷史的、社會的、文化的、多元的情境中,筆者選擇以美國藝術教育為視角、梳理藝術教育的本質主義研究範式產生的思想淵源和特點,反思西方藝術教育的本質主義研究範式的理論問題。並對我國藝術教育界起到借鑒、監督和促進作用。
一、藝術教育的本質主義研究範式產生的思想淵源
本質主義研究範式的主要思想基礎源於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結構」為主旨的教育思想。人們在他的《教育過程》中首先發現了「科目結構」(Structure of the discipline)這一術語。布魯納根據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創立的結構主義心理學應用於中學課程改革,提出了頗有創見的教育思想。在此理論的基礎上,60年代以後逐步形成的本質論以美國藝術教育家艾斯納(Elliot W.Eisner)和格內爾(W.D.Greer)為代表。其中布魯納觀念的實踐者美國藝術教育家巴肯(M.Barken)起到了重要作用,巴肯在尋找藝術課程發展要素與科學知識相同的結構形式的實踐中,試圖在藝術家與科學家之間建立平衡。他認為藝術有權成為科目,作為科目的藝術教育包括畫室學習、藝術批評和藝術史,這也是艾斯納所提出的四種藝術領域知識均衡論的理論基礎,艾斯納在巴肯的思想理論基礎上,把藝術知識分為藝術創作、藝術批評、藝術史和美學。布魯納和巴肯兩人的理論都對艾斯納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科目中心的基礎上,艾斯納提出了本質主義藝術教育範式,對當代西方藝術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藝術教育的本質主義研究範式特點
本質主義研究範式強調藝術教育的本質性價值,倡導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藝術只有成為獨立的學科才能保住在學校教育中的合法地位。西方掀起了以學科為指導,以課程革新為中心的教改運動。西方藝術教育範式從重視「自我表現」和「創造性」轉向幫助學生獨立從事藝術學科結構的探討,也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藝術,從而使本質主義藝術教育觀有所發展。
本質主義者認為:「藝術最重要的貢獻正是那些只有藝術本身才能做出的,而且任何一項將藝術首先作為其它目的服務工具的教育計劃是在沖淡藝術實踐,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在剝奪兒童從藝術中所受的益處。」 (1) 藝術不應屈尊服務於其他目的,藝術在學校課程中的地位得到了重視和提高。W·迪文·格內爾的觀點與艾斯納相近,格內爾倡導DBAE大綱,並在《一種以學科為基礎的美術教育:將美術作為一種學科的研究方法》一文中首次使用了「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The Discipline——BasedArtEcation)的術語,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簡稱DBAE。它實際來源於60年代出現的教育觀念,卻揉進了巴肯、艾斯納在60年代提出的藝術創作、藝術批評、藝術史教學思想。本質主義研究範式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藝術教育方法論,為藝術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這些思想當時除了在學術雜志上有所宣傳外,並沒有應用到教學中。進入20世紀80年代,美國保羅·蓋蒂信託公司出資成立蓋蒂藝術教育中心,蓋蒂藝術教育中心在60年代以學科為中心的理論基礎上,提倡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即DBAE),推行正規系統的藝術教育,幫助學校在實踐中發展充實本質主義藝術教育思想。
DBAE有三個主要特徵:1、學習領域涵括美學、藝術批評、藝術史和藝術創作四個方面。2、教學內容由簡至繁作螺旋式遞進。3、嚴格的書面課程設計,實施系統化教學。DBAE具有嚴謹的課程中心導向。它不僅重視形象的製作,更重視對形象的理解。它要求把創作、欣賞、理解和評價幾方面統合於同一教學單元,體現在總課程中,進行系統化、連貫性的教學。在DBAE的學習領域中,藝術創作是讓學生通過實踐學習製作,學習技巧和組織等;藝術批評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欣賞,發展他們對形象的分析、演繹及判斷能力;藝術史的學習使學生通過對作品、作者、時間、人文背景的認識,加深對歷史文化的了解;美學則是讓學生通過對美的本質、美的經驗、藝術在人類活動中的地位等探討,加強學生的判斷能力,建立理論學習的基礎。DBAE的做法起到努力調節並可以幫助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了解他們的世界,擁有成功生活技能,具有生活的熱情和豐富的想像力(2)。
三、西方藝術教育本質主義研究範式理論的反思
從上述分析,筆者認為2 0世紀80年代產生的本質主義研究範式是融合了藝術教育中的實用主義與本質主義兩方面的觀點,並將艾斯納的本質主義方法論整合起來,從文化視角范疇講,屬於文化藝術教育研究範式,同時也標志著一種新的文化藝術教育理念的產生。
本質主義研究範式對藝術教育的積極作用是強調一種均衡的綜合藝術課程。本質主義研究範式中的DBAE不僅僅是一門課程,而是全球文化教育的融合。DBAE課程的目的不是培養學生成為藝術學科的專家,而是讓人們從事與藝術有關系的相關活動,如人類學家,文化歷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