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好音樂教學工作建議及意見
1、切實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學校成立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師德師
風建設回的規答章制度,嚴格規范教師的師德行為和品行操守,
學校結合實際、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師德師風教育。
2、切實加強教師業務學習。一是落實好教師的培訓;二是落實好教研學習
制度,做到業務學習有計劃、有專題發言人、有專題發言稿存檔、有記載;三是
落實好教師自學,每位教師建立業務學習摘記本,並注重實用、真實,克服流於
形式現象。
3、切實加強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管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
用。
4、切實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和教育教學技能。
5、切實抓好教學管理人員和英語、美術、音樂、體育、自然、科學、計算
機等專任教師的專業培訓工作,提高專業水平。
6、切實做好教師合理分配、流動,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師資源
Ⅱ 小學新教師音樂教學隨筆 如何管理好音樂課課
由於口抄頭表達的"不定型襲性",它的修正要比書面寫作的修正容易得多。它允許學生說錯,允許相互糾正,自我更正,隨時修正。而其中暴露出的問題通過師生及時點評,大家也可以共同吸取教訓,避免同類問題在作文中重復出現。
Ⅲ 哪些大學有音樂教育學和藝術管理學
大學里的這些專業都是太監專業。
這倆專業最好的學校,當然是音樂學院了,音樂學院除外的話(任何一個音樂學院的這些專業,只要不是新成立的民辦學校都要比最好的綜合性大學的同專業好出幾十倍。),
音樂學院的專業肯定不好考。音樂教育,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的都行。中央音樂學院的這個專業很不好考,而且各方面不如前面幾個。所以基本上PASS掉了。
基本上按照這個順序排下來的。二類的就是綜合性大學(不乏名牌),師范大學的音樂教育專業,不過質量就差很多了。
比如說上海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可以有獨立的音樂教育系,系部的設置,而普通的大學是做不到的。
再者教學水平上,音樂學院和普通大學的差別可以是高中和幼兒園的比較。正規專業院校的教學水平高,教出來的學生的水平普遍比普通大學的老師的水平還要高一些。
還有一點,這倆專業,就業的話,不是專業院校的話,估計夠嗆了。
專業院校音樂教育(音樂學),課程的設置,種類,能學到的東西都很多。而那些師范大學的話,說是什麼也學不到也不為過,對比一下。
專業院校,音樂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以後就業的方向是很廣的,而師范大學,幾乎是沒法就業了,去了師范大學,也就能會個樂器,懂點樂理,別的什麼也做不了。
因為一般的音樂學院的音樂學,除了規定的課程外,還有作曲,指揮,等等的針對性的發展方向的專修……普通大學做不到,教學資源差太多了。
不可能就是特別膚淺的,僅僅完成規定的教科書。而師范大學幾乎就是如此,你想自己努力,哈哈,去圖書館看看就知道了,那是不現實的想法。
一樓北京的,當然說北京的學校好。
我是客觀的說,要是排名一下的話,上海,星海(廣州),沈陽,武漢,中國,川音,中央。
華東師大都比首都師大的專業強一大截。比華東師大強的學校至少不下10個吧。
先不說,上海和北京,你選哪個?願意一輩子北漂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後幸福的生活?
Ⅳ 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樂器課堂hiyue
樂器課堂hiyue
2016年07月28日
音樂對人的素質的影響是極深遠的,在培養人的問題上,音樂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為了上好音樂課,根據當代學生的心理特點,並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音樂課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是至關重要的。如何開展職業中專學校的音樂教學,將音樂課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音樂教育對於人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不乏科學家創造發明受益於音樂的趣事。我們在進行素質教育時,沒有音樂教育是不可行的,再加上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自偏遠農村,從小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有的連基本樂理都不知道,更不用談高深的交響樂。有的學生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曲作者是誰都不知道,嚴重欠缺的音樂教育對學生成長、成才是不利的。進行音樂教育是一項勢在必行的工作。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是小提琴愛好者,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也是音樂愛好者,前任副總理李嵐清是歐洲音樂史的專家,這些事例說明一個人的成功是離不開音樂教育的。
二、組織情趣教學
音樂教育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對陶冶情操提高科學素養,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推進素質教育為音樂教育的發展開辟廣闊的天地,音樂教育正面臨著建國以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國經濟的不斷繁榮,為音樂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音樂教育愈來愈被全社會重視的今天,音樂工作者要不斷地提高自我的素質,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們常被抽象的音樂知識性和單調的技能訓練所困擾,學生就喪失對音樂的興趣,我們可以使用一些音樂律動,使他們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對於刻板的音樂節奏訓練,就可把節奏訓練設計為「有聲」練習,節奏配合拍手、跺腳、捻指,拍肩等輔助動作,把枯燥變為豐富,學生自然而然的在游戲中就掌握了應該掌握的節奏。
三、寓教於樂
音樂教學要兼顧學生的興趣愛好,盡力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作為一個教師,最終的目的是要教書育人。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是板著面孔的政治說教和強制高壓,而應該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寓教育於娛樂之中,作為一個音樂老師尤其如此。本人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除了正常的音樂教學外,為了密切配合學校的中心工作,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每當新生到校,我總要教新生學會唱由我作詞作曲的「校歌」,以便讓新生了解學校,愛校如家;培養學生「令行禁止紀律嚴明」的氣質,我總要教《軍中綠花》、《軍營男子漢》等歌;讓新生到新環境安心學習和睦相處,我總要教新生學會電視劇《紅十字方隊》主題歌「相逢是首歌」;讓學生樹立社會公德,知榮明恥,我總要教學生唱會胡錦濤作詞的《八榮八恥歌》;營造全校學生尊師重教的氣氛,我總要教唱《師頌》;當將要走上就業崗位時,我要教學生唱吳奇隆首唱的《祝你一路順風》,送上老師對學生的念念不舍之情和深深的祝福!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情感體驗
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它是人對待外界事物的態度,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從藝術價值上看,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是最容易激發和調動情感的,並能很好地體現個人的修養。情感體驗是可以獲得和培養的。情感體驗是引導式與自然流露相配合,與音樂緊密相聯,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產生了情感的呼應,就有了對音樂知識內容的積累,對音樂興趣的提高,從而尋找到適合於自己,並與自己性格相吻合或有差異的音樂去聆聽,感悟。音樂雖然是聽覺藝術,然而在音樂欣賞中如果能結合視覺功能,發揮視聽能感的作用,創設音樂情景,那麼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會更容易些,更深刻些。視聽結合,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不僅感受到音樂美,還享受到劇情美,背景美,語言美,形體美。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和情感同步。老師要走出單純演講的角色,成為學生的激勵者、促進者、指導者、協調者,而不是一個好與壞,錯與對的評斷者。才能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創新,才能做到積極參與教學。學生的求知慾望極強,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
五、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
通過科學的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激勵教師進取,完善教學管理,推動音樂課程的建設與發展。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隨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的「優」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欣賞樂曲《瑤族舞曲》時,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因材施教,給每一個學生創造得「優」的機會。對於表現出色的學生,教師會問一些很專業的問題「:樂曲的主題旋律是什麼?三個主題旋律的速度是怎樣的?」而對於平時不喜歡回答問題的同學,教師就會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請同學們注意傾聽樂曲的速度變化,聽到用手勢表示,如:漸慢時伸出一個手指,漸快時伸出兩個手指。」一旦發現學生能夠正確表達樂曲的意思,教師立刻送給學生一個激勵性的動作或肯定性的語言。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既使學生系統的掌握了所學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音樂大門的開啟,要靠教師選擇好鑰匙。情感的調動和培養則是教學中最好的選擇。音樂教學要貼近學生,音樂教師則應同學生一起享受喜怒哀樂。音樂教育對人們的智能開發、性情的養成所產生的綜合影響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是可以培養人積極向上的精神,純潔優雅的風格,能使人心靈得到凈化,人格得到提升。
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Ⅳ 音樂教育學與藝術管理學
個人認為藝術管理前景大些,但音樂教育畢業後有教師資格證,
選專業時應根據版個人的性格和理想來定,權
音樂教育出來大部分就是教學生,而藝術管理就業面較廣,在音樂公司、文化公司之類的地方都可以發展。
不論哪個專業,大概都是北京的較好,如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藝管星海和川音也不錯。
Ⅵ 如何實施中學音樂課堂管理
音樂課不同於其它文化課,這就需要音樂老師下大功夫,就像我們音樂教學中,必須要嚴格把關,但不是單一死板,而是可以隨著學生、教學進度等靈動變化的教學方法或課堂管理技巧。其中教學設計的安排,教學內容的豐富,教師個人教態的表現,課堂中的課堂常規要求等,這些都是關乎到音樂課好差的重要元素。只有做好這些工作,學生才更喜歡上音樂課,更樂意投入到教學內容的音樂海洋中,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情緒高漲。學生的種種良好表現,就會直接優化課堂紀律,優化課堂管理,課堂管理才更容易操控。 1.備好課
最佳的課堂管理訣竅是讓音樂課能夠真正吸引學生。怎樣才能讓課堂內容吸引學生呢?那麼教師在課前首先要充分做好備課工作,為每一節音樂課做好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一定要考慮好每一個教學環節中的教學任務和活動內容。是不是符合學生心理,能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抓住,能不能激發起學生對每個教學環節的興趣。
2.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課堂中那些愛表現的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其他大部分學生,卻只能被動觀看。如果教師沒有對那些觀看的學生實施巧妙的管理,那麼沒有參與活動的學生可能會做一些與教學無關的活動。那麼很可能影響表演的學生,嚴重的甚至影響教學的進度。每一位學生都希望被關注,教學只有滿足了每一位學生的需要,學生才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3.嚴格遵守課堂常規
俗話說的好「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音樂課堂也要有屬於自己的課堂常規,必
須要求學生嚴格遵守。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學生,應當嚴格的地方便當嚴格。」教師平時要注意音樂課堂常規的管理,對學生的要求,要有連貫性,長期性。不能只求一時嚴格,但求長期督促強化。 4.構建和諧課堂
增進師生情感交流,是學生能夠輕松學習的有利因素。而我們管理的目的也正是要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樂於學習音樂。音樂課堂教學管理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使師生關系民主和諧。要處理好師生關系,首先教師本身必須要有正確定位,了解自己在音樂課堂上所起的作用。
只有正確把握這些教學中的「剛」和「柔」,才能為優化課堂管理做好基礎工作,在這樣有利的條件下,教師與學生之間才能更好的合作學習,促進課堂學習效率。
Ⅶ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是什麼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3.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5.重視音樂實踐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6.鼓勵音樂創造
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對音樂創造活動的評價應主要著眼於創造性活動的過程。 7.提倡學科綜合
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於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10.完善評價機制
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應善於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管理的作用。
Ⅷ 音樂學和音樂教育專業都開設哪些課程
《音樂學抄專業》開設課程:音樂史、音樂學理論、中外民族民間音樂、教育學、美學、作曲技術理論、鋼琴或其他樂器演奏等。
《音樂教育專業》開設課程:樂理、視唱練耳、聲樂、鋼琴(含中外器樂)、和聲基礎、中外音樂史與音樂欣賞、合唱指揮、歌曲寫作、曲式分析、藝術概論、舞台表演、舞蹈、教育學、心理學、小學音樂教學研究、現代教育技術等。主要實踐環節有:畢業實習、采風、藝術實踐(展演)、就業指導、畢業設計(論文、音樂會)。
(8)音樂教育教學管理擴展閱讀:
《音樂學專業》培養目標
該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具備一定音樂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能在高、中等專業或普通院校、社會文藝團體、藝術研究單位和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影視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編輯、評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Ⅸ 音樂教育管理主要學什麼
音樂教育大都是用於老師教學, 上音院校可能專業比較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