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少兒舞蹈教學法
少兒舞蹈是由少兒表演或表現少兒生活的舞蹈。少兒舞蹈是對兒童進行德、智、體、美、勞綜合教育的重要手段。 少兒舞蹈培訓的特點是邊歌邊舞,形象直觀,易於被兒童理解和接受。
少兒舞蹈對兒童的身體素質、情感、審美、注意力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明顯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
在幼兒園開展舞蹈教育,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一種理想方式。在舞蹈教學中,注重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使孩子們不僅能發展身體,得到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的訓練,而且還能發展思維和情感,在意志、思想品德、個性等方面得以全面培養和拓展。
(1)少兒男生舞蹈教學擴展閱讀:
少兒舞蹈分為少兒國際舞蹈與形體舞蹈兩種,通過規范化、系統化的教學系統,以科學系統的形體芭蕾訓練為基礎,學習世界各國代表性舞蹈、了解世界各國的藝術,提升學生的藝術氣質和藝術視野。
國際舞蹈通過啟蒙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對舞蹈、聲樂的熱愛。同時啟迪幼兒的藝術天賦,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從而達到培養少兒形體美與藝術氣質的目的,這也是當下最適合少兒也是受家長們歡迎的少兒舞蹈形式。
少兒舞蹈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培育孩子們良好的姿態以及高貴的氣質,增強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培育身體對節奏的敏感性,給孩子美和藝術的熏陶,開發他們的藝術潛能。
同時,培養和增強兒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提升兒童的學習效果,實現兒童學習成績的提高,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❷ 舞蹈的少兒教學
舞蹈教師在教學中採用的方法,不應該是主觀隨意的。正如其他學科一樣,應該依據教學對象的年齡、能力所要教授教材的內容和要求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舞蹈初學者一般多是十歲左右的少年。由於年齡的特徵,他們的模仿能力理解能力強,他們善於模仿教師的舞蹈動作,卻不易理解教師對動作所作的理論講解和分析。因此,對於初學的少年兒童應該更多地採用直觀教學(即教師給學生以反復的動作示範)。此外,初學者做動作時往往自我知覺比較遲鈍,不善於按照教師的要求自覺地對動作進行自我糾正。因此,教師要耐心細致地一個人一個人地、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學生動作上的差誤。
一般來說,有兩年以上舞蹈訓練基礎的學員或學員,通過實踐對舞蹈動作的理解有了提高,對自身訓練時動作中存在的毛病進行自我糾正的能力亦相應提高。這時,教師除了做必要的示範外,應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必要和適量的舞蹈動作理論分析,使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向理解認識飛躍,促成舉一返觸類旁通。此外,教師可以加強訓練中的口頭提示,幫助學生及糾正動作,以節省時間。作為舞蹈教師,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學對象和所要教授的舞蹈內容,制定與兩者相適應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當教學方法同教學對象相適應時,學生就能較快地、正確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動作,也會較自覺地及時糾正自己練習舞蹈動作時出現各種毛病,教學質量會顯著提高。下面談談幾種具體教學方法。 (1)教授新動作時,教師首先應當給學生正確的示範,同時要求教師講清動作規格和要領,說明動作的形態和用力的方法。教師在講解時語言要簡練,要精講多練,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反復練習上。
(2)動作規格和概念要有步驟地提出。教授新動作時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將全部要求一股腦兒交給學生。這樣做不僅學生記不住,而且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般來說學生掌握一個新動作往往是先會做,然後做到較好,最後才能達到精美,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須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以跳躍為例:初學時要首先使學生掌握跳躍動作起落的正確方法,然後要求旋轉方法的正確,即起法與重心正確,然後逐步要求舞姿、速度和旋轉數量。一些簡單動作的規格與要領可用幾天時間全部提出,如手的位置、腰的動作等。有的動作則要經過幾周才能全部提出,如踢蹁蓋腿轉身、點步翻身。而有的動作甚至用幾年的時間進行連續訓練,不斷地提示,如飛腳、大蹦子等。一個舞蹈動作的教學程序,教師要精通,才能胸有成竹,方能在訓練的不同階段提出合理的要求,使學生不步驟地去掌握每一個動作。
(3)要選擇有效的訓練步驟。教授一個新動作往往要經過若干然後達到「完成體」,即經過由簡至繁、由易到難的過程。步驟過於繁瑣或者一開始即練習「完成體」顯然都是不適當的。前者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容易造成動作機械、不連貫的毛病;後者會使學生難以正確地完成動作。教學中應避免這兩種傾向。教師制定的訓練步驟要根據教學對象的年齡、能力、理解力來設計。例如探海轉可分三個步驟來教授:第二步做探海碾轉練習;第二步涮腰後停在探海舞姿上再接碾轉(也可在控制中練習);第三步涮腰探海轉「完成體」。又如紫金冠跳在具有中間踢紫金冠能力的基礎上可分為兩步:第一步帶單起雙落輔助動作的雙起單落後腿跳(也可稱為「空法兒」練習);第二步做帶單起雙落輔助動作的紫金冠跳。
(4)教授新動作或開技巧「法兒」,教師要認真備課。學生往往是先入為主。一個動作初學時養成的毛病,以後改正極為費力,甚至難以改正。例如:翻身動作容易出現塌腰翹臀的毛病,如果一旦成為習慣,爾後是極難糾正的。每一個新動作初學時是否正確掌握規格與方法,對學生以後能否很好掌握這一動作、繼而上升到精美的程度關系極大。教師在教授新動作前一定要熟記動作的規格和要領。
(5)教授新動作和新組合時都是要將節奏及動作記在腦子里。上課時不要當著學生的面不斷地翻備課本來進行教學。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十分影響教學效果。何況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榜樣,而教師是要求學生記住動作和節奏的。
(6)教授新動作時可先解說動作的做法,然後解說節奏,也可以由教師口數節拍讓學生練習,然後再配上音樂練習。某些較難的技巧,如串翻身、飛腳、旋子等,可先不配單薄進行練習,待達到一定水平後再配樂練習。
(7)教授一個新動作後(即使僅僅是動作的某一步驟),教師要在教室中選擇一個能縱觀全班學生練習動作的位置,觀察學生掌握動作的進程,以便對學生在練習動作時出現的問題和毛病及時指點、糾正。 糾正動作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所謂「有重點」就是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看見什麼毛病就糾正什麼毛病,這樣會造成課堂教學雜亂無章,使教師在忙於糾正動作中處於被動狀態。教師糾正動作一定要打主動仗。
(1)有計劃。教師在上課前必須預見到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毛病(基於對前一節課的分析),在備課時就計劃好:這堂課重點糾正什麼毛病,哪些動作需做細致的糾正,哪些動作在練習過程中口頭提示即可,哪些學生要重點糾正等。
(2)有重點。通過對重點動作和重點人的糾正,給其他學生作糾正錯誤動作的範例,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能從他人的毛病中汲取教益,從教師的糾正與指導中獲取自覺糾正動作的教益。對重點要揪住不放。對教師計劃重點糾正的毛病可以在一堂課中自始至終嚴格要求,鍥而不舍。如拔背,可以從把桿練習到中間練習,從第一個動作到最後一個動作,始終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在對某一重點動作進行重點糾正時,要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即便發現了其他毛病、弱點,心中有數。在課前就計劃好在課堂上對哪個學生重點糾正,並通過對重點學生糾正,示範全班。
(3)邊做邊提示。經過了重點糾正的動作或毛病,為了求得鞏固,教師可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再口頭提示。口頭提示語言要精簡,要有的放矢。為此教師要同學生建立共同的語言,即教師的一個字,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眼色,學生都能心領神會,遵照進行。
(4)嚴格要求。沒有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就沒有質量。但是,嚴格要求並不是說提出要求越高越好,教師提出的要求應該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有些要求是學生一開始訓練就可以做到的,如旋轉練習中甩頭、留頭。有的要求是學生較快掌握的,如手動眼隨。這時就一守要求學生務必做,要使學生感到,不達到要求教師是不罷休的。有的要求學生不可能很快達到,如正確的連續點步翻身。如果要求學生立即做到,是不合理的。我們所說的嚴格要求一琛要符合舞蹈教學的規律,違背了這一規律,既達不到教學效果,也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信心。
(5)及時找原因。有的動作或技巧學生多次做還做不好時,教師要及時找出原因,究竟是學生能力不足還是完成動作的方法不對。如果是學生能力不足,可以暫時擱置這一動作或技巧,先做些輔助能力的練習;如果是動作的方法不對,則幫助學生找到完成動作的正確方法。能力與方法兩者缺一不可。只有能力沒有正確的方法不能做好動作;反之,只有方法沒有能力,也不奏效。
(6)糾正動作要著眼於動作的方法與用力是否正確,不能從外形出發。如要求學生下肢動作「開」,不能只看學生腳是否打開,要看大腿是否外旋;要求學生腿伸直時要看腿部肌肉是否充分伸長;翻身動作的手臂圓了,但是否存在塌腰翹臀等毛病。
(7)動作重復練習時要提出新的要求。教師不馭是用每天教授的動作去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要用對動作的要求去吸引學生,使他們感到在每一堂課中總是有的要求,新的收獲,直是學無止境。教師要做一名帶領學生攀登藝術高峰的引路人,即使學生在攀登高峰時付出巨大的努力,又使學生在辛勤的努力中不斷加強繼續前進的興趣和動力,使學生看到在這攀登藝術高峰的歷程中,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無限風光在前頭。 舞蹈是時間與空間的藝術,是用身體和節奏表現思想感情的。因此舞蹈教師在教學中要用生動的形象去指導和啟發學生,給學生反復地示範動作。教師示範要有充沛的感情與熱情,示範動作要力求准確無誤、節奏鮮明。示範包括單一動作和組合動作,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局部動作示範,但局部示範應盡可能減少。此外,也呆以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做,或者選一些學習優秀的學生示範。
教學方法是依據教學規律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因此,教學必然隨著實踐的不斷深認識的不斷提高而日趨完善。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也認識是無止境的,教學方法的發展也是無限的。
體能是指舞者機體的運動能力,是舞者掌握各類舞蹈技巧的基礎,它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運動素質等內容。其中運動素質(諸如:力度、軟開度、靈敏度、耐力等)是構成體能各要素中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首先,要了解兒童。所謂了解兒童,就是要了解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從生理的角度上來看,兒童骨骼較軟,容易變形,彈力小,收縮力差,容易疲勞,而他們的大腦發育很快,容易興奮,而且彈跳力較好。所以,在兒童舞蹈教學內容的選擇時,就會考慮到兒童身體發展的自然規律,動作力求舒展,短促有力,節奏歡快,從而表現出了他們活潑可愛的性格。在上課中我發現,6歲以下的孩子,在做壓胯練習、壓腰的練習時,其軟度非常好,但感覺孩子在做動作時有氣無力,松鬆散散的。為了解決發現的問題,我在音樂的選擇上,兒童舞蹈教學要抓緊兒童特點選一些節奏鮮明、動感很強而且歌詞琅琅上口的音樂來配合練習,當孩子們在聽到音樂時,我先不刻意強調規范動作,而是先交流,我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這音樂聽起來是高興呢,還是難過?是有勁的呢,還是聽著就想休息?這時孩子會你一言我一語地來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描述他對音樂的感受。這樣讓孩子們聽覺上把音樂的位置感找著,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去根據音樂做一些形體動作。比如在做地面壓腿時,我讓孩子們坐在地上,根據他們聽的音樂感覺去做,這時教師不要過分強調動作的規范,比如腳直,上身立等,然後從他們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指出問題、改正問題。
其次,要通過教學的舞蹈內容解決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兒童好奇、好動、好模仿,易幻想,內心感情易外露,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我認為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實踐經驗中,採用擬人化的動物動作,具有童話或科學幻想的舞蹈形式,用短小、形象、生動活潑、故事性強的舞蹈特點,培養兒童對舞蹈的興趣,使他們感到親切易學、易接受,並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所謂兒童舞蹈就必須從內容上反映兒童的生活和他們的情趣,而不能是成人舞蹈的再版。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必須表現兒童的喜、怒、哀、樂,並加以提煉,成為反映兒童生活的舞蹈。 (1)暖身伸展運動(05-10分鍾)
(2)有氧舞蹈內容(20-40分鍾):Jazz、Salsa、Funk、Hiphop內容。
(3)專門舞蹈練習(05-10分鍾):腹、臀、臂、腰、髖、腿的力量或其它 。
(4)放鬆和伸展運動(5-10分鍾)
課程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可以開學習課程,創編課程,表演課程等 (1)神經沖動的強度與頻率。
(2)肌肉對於神經沖動的反映力
(3)除上述之外,肌肉的形態組織結構不同,也會影響力量素質的提高。如:紅白肌纖維組織不同,肌纖維的數量與長度也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再如:血睾酮水平與血皮質醇水平,均是影響力量素質提高的因素。
❸ 少兒舞蹈教學 教好幼兒舞蹈的幾種方法 詳細
少兒舞蹈教學 教好幼兒舞蹈的幾種方法 少兒舞蹈教學在舞蹈藝術的園圃中,少兒舞蹈堪稱為一朵嬌嫩可愛、自然成趣的小花,它盛開在城鄉各地,在紅磚青瓦之中,在翠霧綠蔭這下,散發著宜人的清香。少兒是人生最美的時期,性格活潑,好奇好模仿,並且有強烈的求知慾。如何針對孩子的特點,培養他們辨別美與丑的能力?如何培養...他們美的思想、觀念的情操?這是少兒舞蹈教學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少兒舞蹈教學中要注意運用生動活潑,適合少兒接受的舞蹈形象,在生活美、自然美和藝術美方面進行培養。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少兒舞蹈教學呢?下面談談我教學的淺見。 一、少兒舞蹈教學中的音樂選擇 舞蹈音樂應悅耳動聽,旋律流暢,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啟發少兒展開豐富的聯想,能發展兒童對音樂的感性力、記憶力、想像力和表現力,陶冶幼兒的性情和品格。音樂的節奏要鮮明、強烈,能引起兒童的動感。節奏的強弱、動靜、停頓等都應鮮明。音樂形象應生動具體,樂句最好是整齊的,這有利於少兒對舞蹈形象、情感的表現和抒發。並且少兒思維又要比較具體形象,他們對事物的愛憎直接表現在言行舉止上。例如,少兒舞蹈《一分錢》,通過兒童的口,敘述他拾到一分錢交到警察叔叔手中這一件小事。曲調天真活潑,充滿幼稚雅。歌調完整毫無說教的味道,卻非常自然地體現了拾金不昧的美德。音樂形象喚起了孩子對美的嚮往,從而達到了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藝術作品的表演中,少兒的道德感、理智感、實踐感和美感都受到各種程度的啟迪。所以選擇形象鮮明、樂曲短小、簡單易懂、節奏性強、旋律優美、有感染力、易被少兒接受和激發其情緒的高尚音樂,是搞好少兒舞蹈教學的重要前提。 二、少兒舞蹈教學中的動作設計 在設計少兒舞蹈表現的動作時,應考慮到少兒的年齡特點,注意少兒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了解少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少兒實際動作發展和接受水平。少兒處在生理上發展時期,骨骼較軟,易變形,肌肉纖細,彈力小,收縮力差,易疲勞,這些特點決定了少兒動作的平衡力、控制力都較差,所以應選擇簡單、生動、明快、富有少兒情趣和生活氣息,具有形象性,能反映少兒天真、活潑的性格和內心世界的動作。他們好動、好奇、好模仿,有時會出現下意識的手勢動作,所以少兒舞蹈還應以模仿、律動、歌表演、集體舞動作為主,去表達他們的內心情感變化。比如小鴨一搖一擺、小兔子一蹦一跳,生活中拍拍手、跺跺腳、跳一跳是少兒舞蹈動作的原型。這些動作來自少兒本身的生活,少兒做起來也親切。又如少兒舞蹈《我有一隻小木槍》,此舞表現的是一群活潑的幼兒在愉快游戲中,模仿解放軍的操練、打靶等軍事活動,老師根據孩子們日常游戲中的形象動作,及少兒喜歡模仿解放軍的操練、射擊、打仗等心理要求,把動作加以提練,變得活潑、誇張。設計少兒舞蹈動作時,還要考慮到少兒的自然素質,克服其不足,力求舒展、開放、動作鮮明歡快,豐滿又有朝氣,充分把握少兒思維形象具體性、好奇性、幻想性和模仿性。發揮其長而避免其短,使他們的表演動作更有感染力。 三、少兒舞蹈教學中隊形與角色的安排 舞蹈是一門整體藝術,少兒舞蹈常常是以整齊的隊形統一動作來進行排練或演出的。所以少兒舞蹈教學的隊形變化簡單明顯。無論表演舞還是娛樂性的集體舞,都不宜太繁瑣、復雜。如果有一個孩子不認真,動作不協調,就會影響甚至破壞畫面的美感,如一個順時針大圓圈內再加一個逆時針小圈,或橫線前進、豎線推進等都是少兒可以接受的,盡量少用那些歪、斜等不規則的對形。在角色的安排與變化上應簡單好記、角色單一,故事情節與人物不宜太多,使舞蹈隊形既豐富明了又簡單合理。 四、少兒舞蹈教學要注意把詩歌、音樂、舞蹈融為一體 少兒舞蹈是詩歌(文學)、音樂、舞蹈三位一體的一種綜合藝術。三者共同的使命是表現孩子們的思想感情,通過這種表現再打動孩子的情感。所以少兒舞蹈教學中,教師應把音樂、舞蹈、文學融為一體,必要時可用語言補充,使歌、舞、語言相互依存、相互補充。歌表演之所以很受少兒喜歡就是運用了這一點。比如:《老鼠畫貓》中:"小老鼠,來畫貓,哎喲眼睛要畫小…"孩子們邊唱邊拿畫筆畫貓,同時學老鼠畏縮的動作來走路,這樣動作就具體化、形象化和生動化。補充了單調表現的不足,使兒童語言、音樂和舞蹈融為一體,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感染力。搞好少兒舞蹈教育還必須廣泛加強其他藝術修養。如美術、音、兒童文學等。美術對舞蹈構圖、色彩、服裝設計、化妝等都有好處。好的歌詞、音樂對少兒舞蹈的內容、情感表達和幫助兒童對舞蹈的理解也十分有利。 少兒舞蹈猶如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陶冶著兒童的心靈,我們要仔細洞察孩子們美麗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稚朴情感。廣泛收集、提煉他們天真、形象的動作,吸收為少兒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這樣,創作出的舞蹈才會被少兒喜歡和接受,少兒舞蹈教學才能推陳出新,不斷完善。舞蹈與幼兒愛心教育孩子們的心靈純凈如水,孩子的生活無憂無慮,這是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的最佳時期,將愛心教育融入舞蹈的形式,讓孩子通過舞蹈真實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再讓孩子通過舞蹈來表現無限美好的生活,從而激發幼兒愛親人、愛大家、愛社會、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如舞蹈《泥娃娃》,描述了一個沒有爸爸,沒有媽媽,也沒有家的泥娃娃,誰來關心、誰來愛護它呢?通過這個舞蹈使幼兒體會到自己有爸爸、媽媽,有家,有人關心,有人愛,生活得多麼幸福,而泥娃娃是多麼可憐,從而激發孩子的同情心,自發地表現出關心、愛護的情感,在表演中可以看到孩子愛的情感的自然流露,類似的舞蹈還有很多,都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幼兒明白自己得到了許多人和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關心、愛護,自己也可以去關心、愛護大家,在得到的同時學會如何去回報,獻出自己的愛心。 教好幼兒舞蹈的幾種方法幼兒歌舞是用動作、音樂、語言和美術等綜合手段來反映幼兒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教育藝術。好奇、好問、好動、愛模仿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幼兒的思維是形象思維,幼兒歌舞恰恰能夠適應幼兒的這些特點,也能夠滿足他們具體要求。在幼兒舞蹈教學中就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1、綜合教學法 由於幼兒天生活潑好動,已經能夠按自己的意識去做某件事,無興趣的事他很難去做,所以在這時舞蹈教師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學內容去吸引住這些意識隨意的幼兒,把隨意變為有意那麼就可以採用綜合教學法,把說、唱、跳結合在一起,內容一定要生動形象。 2、示範法 教師要准確、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兒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示範時還要伴隨著語言的講解,面向幼兒做鏡面示範。如幼兒應伸左手,教師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願望和熱情。 3、語言講解法 語言講解要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如轉動手腕這一動作,如果按動作要求講,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轉,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兒學做起來即無興趣又很費力。但是如果告訴幼兒,現在你到果園里抓住了樹上的一個大蘋果,想把蘋果摘下來必須轉動手腕擰一下。或者練習站立時,如告訴幼兒站直,它可能會站不好那麼你告訴他們象小棍一樣或象鉛筆一樣,他們會做得很好。所以說語言講解法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4、游戲法 游戲法是運用游戲的形式和口吻進行輔導的一種方法。 舞蹈學習也應該讓幼兒感到是一種游戲活動、是一種娛樂。如學習鴨走步,教師就可以扮演鴨媽媽,讓幼兒當鴨寶寶,請鴨寶寶跟著鴨媽媽學本領,還可以戴頭飾或穿上服裝。還有小碎步,可用雞媽媽帶小雞練
❹ 少兒舞蹈教學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一、根據少兒抄活潑好動襲的年齡特點,突出少兒舞蹈教學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激發兒童學習舞蹈的興趣。
二、舞蹈教學內容要豐富,既能起到培養他們素質能力的作用又能達到訓練的目的。
三、在舞蹈學習中,培養他們良好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四、科學的訓練方法是我們達到教學目的的重要保證。
五、鼓勵創造美,讓少兒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巧妙的運用舞蹈語匯表達出來,從而提高兒童的觀察力,激發創作靈感和表演激情。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和引導。
❺ 幼兒舞蹈教學基本步驟 (基本功和課程)
幼兒舞蹈教學首先是身體素質的訓練 比如勾綳腳、腹背肌,接著是軟開度訓練 就是壓腿、壓垮、下腰、下叉這些,等這些基礎都做完可以變排適合兒童的小組合 這個組合就看你是什麼風格教學了 兒童舞、民間舞或者芭蕾舞都可以
❻ 男孩子適合學什麼舞蹈
舞蹈是一種高雅的表演藝術,男孩子適合學哪類舞蹈?街舞、曳步舞等等都適合男孩子去學習。
街舞
街舞是嘻哈文化的一部分,表演性、競爭性都非常強,所以常常會見到一群熱愛街舞的青年們聚在一起進行battle。
這是一個比較潮流的舞種,在很早之前多個地方的青少年就已經開始練習街舞,跳舞可以強身健體,符合全民健身活動的宗旨。
曳步舞是一項體能消耗很大的舞蹈,需要花費精力去長時間進行練習,要增加體能多鍛煉,堅持練習基本功,把基本功練習扎實以後每一次動作就會顯得比較標准,前期嘗試節奏慢一點的進行跟歌跳舞到了後期可以嘗試節奏感快一點的歌曲。
學習曳步舞先要熟練掌握基礎舞步,然後再學會找自己的風格,堅持練習會讓你的舞姿變得更加標准。曳步舞注重腳步動作,需要進行卡點,踢踩跳跺是基礎的動作,這些動作可以很好的展現年輕人的朝氣。
總結
男孩子就應該蹦蹦跳跳充滿活力,展現應有的青春狀態。學習跳舞可以增加自信,讓身體協調性變得更好,男孩子適合學習爆發力比較強的舞蹈,就像街舞和曳步舞這些舞蹈一樣,充分展現個人魅力。
❼ 求少兒舞蹈教學視頻急!!!
土豆上就有哇!
❽ 少兒舞蹈教學技巧有哪些
少兒舞蹈教學技巧:怎樣指導孩子學習舞蹈教孩子學習舞蹈,一般的家長都缺乏這方面的能力,家長在指導孩子學習舞蹈前,應首先對舞蹈這種藝術形式、舞蹈對兒童身心發展的獨特功能有所了解。 舞蹈是一種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基本質特徵是手舞足蹈地表現人的情感,它的基本要素是動作的姿態、節奏和表情,由所構成凝聚在律動之中的空間流動的美。家長指導孩子學習舞蹈,參加舞蹈活動,主要是通過舞蹈的創作、訓練和表演,對兒童進行德、智、體、美的教育,開發他們自身的潛在能力,對我童性格、氣質風度、身體、情操的發展打下扎實而健康的基礎。 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學習舞蹈,吃苦受累不說,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這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舞蹈內容豐富,形式生動活潑,符合兒童好奇、好動、好模仿的天性,可全面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有利於兒童智力開發;孩子從小參加包括聽、唱、想、做及舞蹈方隊、隊形、表情、節奏在內的各種實踐,通過舞蹈訓練將體操、武術、健美操、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戲曲舞蹈等藝術融為一體進行練習,通過新鮮、生動的藝術形象的感受,有助於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模仿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創新力。同時舞蹈訓練常常要使孩子出大力,流大汗,動作要反復訓練,無形之中也培養了孩子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所以,舞蹈訓練有著許多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獨特功能。 當家長對舞蹈這種藝術形式有了解之後,年輕的父母可適當購置一點必要的舞蹈書籍,可參照教材示範教孩子學習舞蹈,也可購置一些教孩子學習舞蹈的電腦軟體、電視節目錄像帶等。如果條件許可,孩子又特別喜歡和嚮往舞蹈藝術,家長可帶孩子進入藝校學習舞蹈,或請舞蹈家教教孩子學習舞蹈。 兒童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生動為主要特點。所以,形象優美、動作生動的舞蹈配以富於詩情畫意的音樂,立刻能使兒童產生喜愛和嚮往之情,激發起兒童學習舞蹈的慾望。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喚醒孩子的心靈,在示範、講解時,要盡量把最准確、最優美的表情、動作顯示給孩子,讓藝術的魅力使孩子陶醉在美的海洋之中。 青少年兒童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比較喜新厭舊,所以,對待幼兒及學齡初期(小學生)兒童,家長在指導孩子學習舞蹈時,在基礎訓練階段,必須要加強趣味性,家長(或指導教師)可與孩子共同做舞蹈游戲,排舞蹈小品,活躍孩子的學習氣氛,豐富其想像力。在學習進程的按排上,可將民族舞蹈、芭蕾舞、體操等交叉安排,以便使孩子能為斷的有新鮮感,有利於孩子對舞蹈藝術的融會貫通。 在指導兒童訓練過程中,家長容易忽略的一點其實也是舞蹈藝術的生命力所在,那就是「情」。舞蹈不是一系列動作的機械組合,而是通過動作來傳情達意。所以,家長要啟發孩子在領會舞蹈藝術的真諦,用心靈在表現動作,用動作釋放心靈,釋放思想。要鼓勵孩子積極思考,體驗生活,展開理想與想像的翅膀,大膽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