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記是什麼中的一篇,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專著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
《學記》是中國古代一篇教育論迴文,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答《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一般認為是戰國晚期思孟學派的作品,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樂正克。
一、《學記》思想內容
《學記》全文共1229個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內容相當豐富、精闢、深刻,是中國先秦時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的概括和總結。《學記》是以《大學》為其政治基礎,以《中庸》為其哲學基礎的。
其內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及師生關系、教師問題等方面。《學記》專門對教育與政治的關系、學制、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原則方法等有關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做了比較系統而精闢的概括和理論上的闡述,含有豐富的教育思想。
二、作者簡介
樂正克(約公元前300—前200年),姓樂正,名克,戰國時魯國人,思孟學派的重要人物,孟軻的學生。樂正克在教學方法上提出了問答法、講解法、練習法、比較推理法。
『貳』 禮記學記是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什麼問題的論著
《學記》【1229字。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回、教學問題的論著。是答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關系】
『叄』 世界上最早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是學記還是論語
是《論語》。如來
子曰:「學自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而不思則岡,思而不學則貽」,「舉一而不能反三,可以已!」,「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等,都是論述教育的。
相對而言,《學記》是孟子所著,要晚於《論語》,所以最早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論語》。
『肆』 論語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專著
論語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專著。
上述錯誤,正確為:專
《學記》屬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其主要內容包括教育作用與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與教學管理、教育教學原則與方法等幾大部分,被認為是「教育學的雛形」。
『伍』 中國歷史上最早論述教育與經濟發展關系的人是
孔子
孔子在《論語 子路》中記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回:「既庶矣。又答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在次回答了庶富教的關系,首先是「庶」,要有較多的勞動力;再而是「富」,要使人民群眾有豐足的物質生活;最後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理論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紀。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先論述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的教育家,認為先要抓好經濟建設以建立物質基礎,隨之而來的就應當抓教育建設,國家才能走上富強安康之路。
『陸』 中國最早的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是
學記抄 《學記》,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先秦中國的教育經驗。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
『柒』 西方古代第一本專門論述教育的著作是
昆體良的《淪演說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專著。《論演說家的教育》又譯作《雄辯術原理》。
《雄辯術原理》主要探討有關雄辯術的各種理論問題。系統總結了作者一生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針對羅馬教育當時存在的各種弊端,較為全面地提出了雄辯家教育的基本原則和設想,尤為詳盡地闡明了有關教學的理論。
古羅馬的昆體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他出生在西班牙,其父在羅馬教授雄辯術,頗有名聲。昆體良少年時隨父親到羅馬求學,受過雄辯術教育。他當過10年律師。公元70年被任命為一所國立拉丁語修辭學校的主持人。由於在雄辯術方面的造詣以及在辦學上的卓越成就,當羅馬帝國在公元78年設立由國家支付薪金的雄辯術講座時,他成了該講座的第一位教師。昆體良在拉丁語修辭學校工作了二十年左右,大約在公元90年左右退休。
『捌』 西方歷史上最早論述教育問題怎麼的著作
其敘述具吸引力,使讀者逐步走進歷史千變萬化的故事中。每個故事專結束的時候,讀者可屬以回味幽默文字背後的歷史教訓,這些都值得世人去探索和觀摩。
折疊編輯本段作者介紹
作者文聘元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主要著作為普及性讀物《西方文化大故事》系列,分別為《西方科學》《西方歷史》、《西方文學》、《西方藝術》和《西方哲學》。
『玖』 我國最早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是
我國最早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是《學記》。
《學記》,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先秦中國的教育經驗。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
《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主張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學順序,並且提出一條積極性的教育原則,即要在學生不良的行為沒有發生前,引導他們向善的方面發展。並指出在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要取長補短。《學記》賦予教師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尊師的思想。
拓展資料: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 ,它比捷克大教育家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它從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學校制度、教育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至師生關系、教師問題等方面,做了比較系統而精闢的概括和理論上的闡述。其中很多東西,不僅是教育史上的首創,而且經過兩千多年教育實踐的檢驗,即使放在現代教學理論的范疇中,也仍然閃爍著生命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