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把養成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中
1、陶冶功能,即指人們在毫無強制的情況下不知不覺地受到感化和教育的功能。教育規律告訴我們,潛移默化中完成的教育,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起到陶冶學生情操,深化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的作用。當然,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在日常的情感教育中,經過日積月累的熏陶的人,往往會形成一種完善的心理結構和心理定勢,它會對人的全部精神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
2、動力功能,就是指教師的情感具有對學生情感施加影響和感染力。教學實踐表明,單靠學習目的或其他外部條件來促進學生學習是不能持久的。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是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教師如果能以創設教學情境為中介,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就能在激奮的教學情境中,引起學生認識的飛躍,喚起求知慾望,並能使學生在心理上造趁成一種懸念,並以自身全部的心理能力參與其中。也就能使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等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有位教育家說得好,思想、觀念、信仰一旦插上情境的翅膀,喻理和情境一旦合成美妙的氣氛,就使學生產生巨大的學習驅動力。
3、強化功能,即教師的情感具有鞏固或改變學生行為的功能。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刀光劍影式的咄咄逼人的教學方式,即使道義上公正,也是會引起接受者的不快或緊張反應,往往不能經深層思考而遭抵制。情感教學,即能使學生的學習行為因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得以鞏固,即為正強化;又有使學生的因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而發生改變,即為負強化。這一功能一旦能正確運用於教學之中就能起到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積極向上的社會性動機的作用。
4、協調功能,即能不斷調整師生關系的攻能。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僅是傳收知識、發展功能、提高覺悟的活動,而且同時也伴隨著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毫無情感交流中,學生思維被動,沉默寡言,甚至提心吊膽,怎麼能有良好的求學心態?為此,作為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精心實施情感教育,想方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創造一種情緒,創造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融洽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