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轉變幼兒舞蹈教學的理念
課前准備充分,是教師形成教學最佳心態的重要條件,這也是教師獲得課堂教學自信心的基內礎。其次,進行教容學要投入。教師一旦走上講台,就要純凈雜念,快速進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用教學激情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教學藝術去煥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得體地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等體態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染學生的情緒,與學生一道分享數學知識高尚的情趣。
Ⅱ 舞蹈教學法的體會心得
記得,在教育界批評「注入式教學法」(填鴨式教學法),提倡「啟發式教學法」時,舞蹈界「口傳身授」這一傳統的舞蹈教學方法往往受到懷疑,甚至被置於「注入式」之列,其實,我覺得經過科學地分析和研究當代舞蹈教學方法並對未來進行一番預測,就會發現「口傳身授」並非專屬「注入式」,它同樣可以是「啟發式」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學特有規律的。應該說,舞蹈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它需要有特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當代和未來的舞蹈教學中,在出現其它科學方法(如電化教學、電腦教學,甚至是網路教育)的時候,「口傳身授舞蹈教學法」仍然是一種主要的或重要的教學方法。並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成為主要的舞蹈教學方法。
那麼,「什麼是口傳身授教學法」?從文字上看,它包括教師的口頭講解和以身示範兩個方面,由於舞蹈藝術是一種人體有韻律的運動,人的語言是不可能作出全面解釋的,它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特性,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承認。因此舞蹈教學自古以來就沿用「身授法」。中外都是如此,包括產生在當代的「現代舞」,也採用這種教學方法。「身授法」中「身授」就是實踐,邊做邊講,邊做邊體會。舞蹈教學中,理論永遠要伴著實踐,邊做邊講,邊做邊體會。在普通教學中,最需要強調理論聯系實際,避免從書本到書本的弊病。這一問題在舞蹈教學中恰恰相反,手不舞,足不蹈,不算舞蹈,光說不做不能是舞蹈課。可以說,舞蹈課就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課,並且應是理論與實踐聯系的最緊密的課,因此,我們肯定「口傳身授法」,是舞蹈的最基本的教學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學規律的。
口傳,即口頭傳遞的方式,包含講述,解釋,語言滲透等多方面涵義,這種口頭傳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講解動作。無論是教授新動作,還是復習老動作,舞蹈教師都要通過講解或伴以講解。如動作名稱,動作要領,動作規格和標准。做這個動作容易犯的毛病,怎樣克服與糾正這些毛病等等,這裡麵包含許多解剖學,動力學,物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也有語言方面的知識。
2、傳遞知識。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舞蹈教師免不了有許多提示和講解。甚至在學生動作過程中,舞蹈教師也會不時發出許多指令,提示或評論。學生把教師的話連同音樂一起接受過去,這不僅是對學生感觀的全面鍛煉,同時還是傳授各種舞蹈種類的知識,也包含與其它舞蹈種類的比較,還有關於對音樂的理解與感覺等等。
3、滲透思想。所謂思想, 包括世界觀,品德,藝術觀和為人的標准等等。這方面往往不是教師有意准備的,而是下意識的外露,比如在學生發生遲到,不按規定穿戴練功服,舞鞋,不聽老師講話等違反紀律的現象時,教師會說出許多不同的話來。並會同時流露出許多表情。在同學之間發生矛盾,爭吵等情況時,教師會把不同的言語說給學生聽。這種時候,教師本人的品格、為人,對事物的看法與處理方法,甚至是習慣語言,都會滲透給學生。學生會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師的言行。
由此看來,舞蹈教師在有足夠的舞蹈修養之外,也要有相當的語言修養。為了完成「口傳」這一任務,舞蹈教師尤其是要使自己具有較高的思想品德,有豐富的舞蹈及各種知識。同時要鍛煉自己的口才,使自己具有足夠的語言表達能力。
舞蹈教師在舞蹈教學中,要有什麼樣的語言表述能力呢?也就是說,舞蹈教學對教師的語言表述有什麼要求呢?
1、准備:無論講解動作還是傳遞知識,舞蹈教師的語言最怕似是而非。
一個學生完成其動作時長期不得要領,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為在最初教學時教師的語言不準確,從而學生產生錯覺和誤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越努力越糟,如果教師的語言准備夠充分,不僅可以避免誤解,而且有助於完成學習進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語言表述能否准確,除要有扎實的語文基礎,善於使用語言外,還要學好舞蹈教學法課。
2、生動:語言的生動性對舞蹈教師來說是非常需要的,因為它可以喚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減少舞蹈訓練中的痛苦成份。舞蹈教師語言的生動,主要是要善於運用形象性語言。比如,舞蹈時,要學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枯樹枝」來形容僵硬的手,學生們一聽到「注意手」的話時,就會想起「枯數枝」,誰也不願自己的手像「枯樹枝」那樣難看,當然在形容難看的動作時,切忌挖苦,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產生逆反心理。假如學生的情緒不好,特別是與教師有某種對立情緒時,更不能挖苦學生。
3、精煉:教師的話要盡量准確、簡單,不能羅嗦,否則學生的興趣就會降低,興奮不起來,影響教學質量,而且,當學生運動後,熱身變冷,肌肉便開始收縮,對訓練是十分不利的。
4、親切: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不能過於嚴厲,過於生硬,學生易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師要有耐心。
身授:即示範的方法。示範,是由教師親自塑造讓學生可以盡量容易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師的手法,含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舞蹈的動態形象,一是舞蹈老師本人的形象。
舞蹈動態的形象示範,要經過兩個過程:
一、第一過程要全面示範,全面把動作做出來,手、腳、身體和面部都同步進行,它給學生的印象應當是美好的總體印象。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對舞蹈動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時,也對老師產生尊敬喜愛的心理,使教師的威信一開始就牢固的樹立起來。
二、第二個過程要使動作逐步簡化,有時可以用手比劃。這樣做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對學生智力的提高具有極大好處。開始是模仿,要求學生模仿得越象越好。當學生逐步掌握了身體運動規律後,模仿的對象開始淡化,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想像。當教師逐步過渡到很簡化的示範時,學生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他自己了。
舞蹈教師在施行口傳身授教學法的「身授時」,一方面要堅持舞蹈進修課,堅持練功,保持較好的體型和體力,保持身體應有的舞蹈所需要的協調,另一方面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和文化修養。培養新世紀全面發展的花朵,自己首先應當全面發展。
(這是教學的方法)
Ⅲ 舞蹈教育的意義和目的
什麼是舞蹈?舞蹈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舞蹈是一門科學,它和其它的文化一樣。有著悠久古老的傳承從原始社會開始有了人類也就開始了胚胎性的藝術,這種藝術交織在最原始、最簡單的生產勞動中,是生產勞動的一部分,也是原始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舞蹈,就是最早出現於人類社會中的一種胚胎性藝術,舞蹈教育在那時也就產生了。舞蹈是藝術的一種,又要特別強調出舞蹈與其他藝術種類的種差來,這種種差就表現在:』它是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那麼舞蹈的定義也就不難理解了:舞蹈是一種以經過提煉、組織、韻律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運用人體動作的姿態、表情和動作流程等構成畫面,創造形象,從而表達某種思想情感的藝術。
我們知道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總要求。而舞蹈教育的目的寓於教育目的之中。1.它提高受教育者的藝術鑒賞力和參與力:值得提及的是,在這種教育中,不可忽視幼兒的舞蹈教育。這是由於舞蹈藝術的思維方式是從動作思維開始的,幼兒的舞蹈天性最強。在普通學校片面最求升學率的現象,使得學校年級越高美育越少,致使我國普通人中,舞蹈意識與年齡形成反比,年齡越小舞蹈意識越強2.形成健康心裡,建立健全人格。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加入舞蹈教學的意義 當今社會提倡素質教育,反對那種單一的,強灌的應試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大力推廣藝術教育,而小學教育中的藝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藝術是人類的一種語言,而且還是世界性的語言,是人類最具號召力的表現形式。在這里我要提倡的是藝術中的舞蹈教育。舞蹈教育屬於藝術教育、情感教育,也是美育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美國哲學家蘇珊.朗格說:「舞蹈是一切藝術之母」;英國哲學家羅賓.科林伍德:「舞蹈不僅是一切藝術之母,而且是一切語言之母」中國文豪聞一多說過:「舞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可見舞蹈這一科學的重要性和可接受性。我們應該打開思路,真正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在推廣素質教育中不能把專業目標與全面發展對立起來,要認識到只有全面發展,專業才能向更高方向前進;為了學好專業,更應該全面開發學生的一切潛能,使他們的先天得到充分發展,正在這種情況下,「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成為中國教育戰線共同尋求的一個方法。增強推廣舞蹈教育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門課程;我們應正確對待舞蹈這一門科學。
Ⅳ 舞蹈教學主管如何分配,如何完成,主題思想
舞蹈編排步驟
折疊找主題、音樂
有時,這兩個步驟又是相反的。可內能我們聽到某容首樂曲,有了創作舞蹈的沖動,然後根據這個音樂表現的主 編舞家容一菲題進行舞蹈編排。
不管是哪種步驟,一定要注意主題的確定。所以必須解剖音樂,了解音樂的背景及表現的情感後再將其以舞蹈的形式展現,而音樂就是其舞蹈靈魂所在,一個沒有主題的舞蹈,就像一篇沒有中心思想的文章,是沒有靈魂的。
折疊找主題動作
找到合適的主題,合適的音樂之後,老師們常常會陷入無動作填充舞蹈的困境。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確定一個或幾個主題動作。這個主題動作可以是從舞蹈確定的主題上來,也可以是來自對音樂的感受。
切忌沒有主題動作的想到一個動作又一個動作的串連起來。不僅創作出來的舞蹈會空泛,而且舞蹈也缺乏連貫性和可看性。
折疊伸出小節動作
找到主題動作之後,根據主題動作的運動規律我們可以繼續創編出幾個小節動作來。通常,幾個小節動作加上隊形的變換,一個簡單的舞蹈已經基本成型了。
Ⅳ 舞蹈培訓機構的教學理念
1、專業統一專業的舞蹈培訓班,培訓的內容是統一的,也就是專業的統一。很多舞蹈學校以盈利為目的,偏重娛樂和休閑,開設了各種藝術沾邊的課程,但這種舞蹈學校通常都是大班教學,焦點多會放在年度匯報演出、孩子人數多少上面。如果你希望孩子不浪費時間,掌握些真的本領,那就替她選擇一家專業統一的舞蹈培訓班吧。
2、教師能力 我一直強調的一個觀念是,教師影響著孩子的未來一生。如果從小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日後則很難改掉。選擇舞蹈學校時查看一下舞蹈教師的資格證書以及和老師溝通一些舞蹈專業知識是很有必要的。或者查看一下教師的獲獎情況或者舞蹈作品情況。我想各位家長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浪費時間在一個沒有能力的地方吧,所以在教師能力方面要好好把關一下。
3、班級人數我做過一個統計,一名老師最大的上課接受孩子的能力在15人左右,一個班孩子的數量越少,孩子得到的關注越多。有很多家長覺 得孩子少的班級,氣氛一定不好。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小班教學也有利於教師的課堂管理,一次少教些學生,個性指導的時間就會長一些。每個孩子都該享有老師的指導和糾正。您難道覺得可以同時照顧得了10個寶寶嗎?其實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個舞蹈班級人數那麼多孩子也是沒有辦法真正的學到的, 班級人數少的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4、學校氛圍培訓班的環境、氣氛對孩子的學習舞蹈會有很大影響。舞蹈培訓班氛圍應該是老師和藹可親,學校環境干凈整潔溫暖 。學生具有正能量,活潑可愛。老師服裝必須是專業的教學服裝,孩子也是統一的體操服或者統一的舞蹈上衣和褲子。這樣的學習環境,才是孩子和家長喜聞樂見的氛圍。
5、硬體設施很多種舞蹈給孩子發育尚不健全的骨頭和關節造成沖擊,各位家長需要看看舞蹈教室到底有沒有這些必備的東西哦~教室內必須有把桿、鏡子、防護墊子、音箱。地面可以為地膠、地板。家長千萬注意不要去混合水泥地和瓷磚地的培訓班,對孩子來說受傷的機率將會比別的孩子多50%。培訓班必須有:家長休息區、衛生間、更衣室、沐浴室、獨立的櫃子、安全出口、消防用具 (教室光線要好,沒有異味;培訓班內必須通風,沒有安全隱患。) 硬體設施的好壞,關繫到孩子的安全問題,孩子來到培訓班是為了成長,不是為了給自己埋一個安全隱患。
6、招生要求一個好的舞蹈培訓班,不會因為孩子人數不足亂招人,一般在試課的時候都會給孩子來一個基礎的身體檢查(摸摸骨骼、看看手腳的靈活性)。 還有一種情況,好的培訓班不會說把年齡相差大的孩子放置在一個班級湊人數,所以各位家長需要注意了,好舞蹈培訓班不會求著你的孩子留下學習舞蹈,她們會告訴你孩子在這種基礎情況下是否能學舞蹈。 這才是對孩子的負責任的態度。7、教學理念舞蹈培訓班的教學理念決定了孩子學習的方向,有許多培訓班就是為了學期的期末匯演而開班,這種想法沒有長遠性, 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學不到真功夫。一般好的舞蹈培訓班會有自己的一套教學理念以及主打品牌,各位家長在選擇的時候可以根據你的想法找一個符合自己理念的學校。
Ⅵ 舞蹈的教育意義
少兒舞蹈與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規律,都是以人體為工具,通過人體動作的語匯,表達一定思想感情的動態藝術。但與成人舞蹈相比,少兒舞蹈的動律更為歡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兒的「童心」與「童趣」,蘊含著孩子們對於「真善美」的感受與親和力。少兒舞蹈教育對少兒的智力發展、道德養成、意志品質的培養、身體素質的提高、審美能力的培養等,具有課堂教育所無法代替的積極作用。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略談幾點體會。
一、有利於促進少兒智力的發展。
少兒舞蹈非常符合孩子們愛動、愛跳的特點,也很符合少兒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來認識事物的心理特點。孩子們在動作、節奏、娛樂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對於外界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舞蹈動作是無聲的語言,孩子們常常依靠豐富的想像和心靈的感悟去表現這些動作的內涵。而這些動作又能激發、啟迪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開拓創造性的思路。
在少兒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我並不單一滿足於教會孩子一個技巧、一段組合,而是給孩子們留下一個創造性的空間。?例如,?我曾以一段抒情的音樂,配之以《雪花》的命題,讓孩子們自編自演,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結果,每個孩子都跳出了對雪花的不同感受,或贊美,或喜愛,或突出其寒冷,或強調其蕭瑟……這種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幫助孩子們完成了從平面形象到立體形象的升華轉換。它能培養孩子們的形象思維,訓練其敏銳的觀察能力,使學生的感知、聯想、想像、幻想等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二、有利於培養少兒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意志品質
舞蹈是一門整體藝術,少兒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進行排練或演出的,整齊的隊形,劃一的動作,常常是衡量整體美感的標准之一。如果有一個孩子不認真,動作不協調,就會影響甚至破壞畫面的美感。通過這種步調一致的訓練,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養成一種自覺守紀律、主動關心幫助他人、注意集體協作的行為習慣。
少兒舞蹈還能培養孩子們活潑的個性和堅強的毅力。少兒,特別是當代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親人的寵愛,在公眾場合可能會有內向害羞、嬌氣任性的毛玻而舞蹈是當眾表演的,這種藝術活動有著現場即時進行人際交流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徵,激發學生進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過參加排練、外出演出、集體活動,許多學生克服了性格內向、膽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參加藝術活動,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開朗活潑的個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門殘酷的藝術,在舞蹈訓練過程中,有些動作必須付出痛苦和艱辛才能完成。這就需要孩子們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因此,有些比較嬌弱的孩子,經過刻苦的訓練,他們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煉。
三、有利於提高少兒身體素質,增強形體與氣質美感
舞蹈是人體動態造型美的精華,科學、協調的舞蹈訓練,會提高學生身體各部分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兒童的骨骼發育,增強孩子們的消化機能,增進食慾,提高身體素質。
在我所教過的學生中,有一些孩子原來曾有「駝背」「摳胸」「端肩」等不良習慣,我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們自覺地改變這種不良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的這種習慣,能被有效地糾正。受過舞蹈訓練的孩子,都有儀表、舉止端莊得體的特點。這種形體特點,又會使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充滿自信樂觀,為他們以後得體地待人接物打下一個基矗經過舞蹈訓練的少兒,能讓人感受到我們民族的一代新人挺拔向上、大方活潑的形體和開朗美好的氣質,有助於培養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激發民族自豪感。
四,有利於培養少兒良好的審美感覺
舞蹈通過調動人體動作、表情、姿態、情感內心體驗等多種心理和生理機能,為孩子們提供和構築了富於童心的審美欣賞與審美創造空間。少兒舞蹈以它獨到的寓教於樂的方式,可以潛移默化,使孩子們習慣於熱愛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憎厭一切假、惡、丑的行徑。可通過舞蹈的具體形象來認識繽紛的世界,認識真善美,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追求美的能力。長期以來,在我們民族傳統的兒童教育觀念中,往往片面地強調使孩子們「乖」、「聽話」、「靜」,而不大注意培養兒童的動態美感和動作美造型能力。因此,在強調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今天,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發揮少兒舞蹈教育在培養健全的新一代外形與內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Ⅶ 舞蹈教學主管如何分配,如何完成,主題思想
教學質量管理
1.教學管理: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根據教學規律與特點,通過計版劃、組織、決策、控制、權評價等一系列職能活動,對教學工作全過程進行的管理,它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教學管理系統
(1)決策與執行系統:由校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導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組成。
校長與副校長組成這個系統的決策中心(或指揮中心),主要任務是確定教學管理工作的目標和重點,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對服務教學的各種資源進行調遣,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
教導主任及其負責下的教導處是教學計劃的的執行者和決策方案的組織實施者,具體對教學工作進行管理。
年級組長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本年級教學工作管理,協調本年級日常教導工作。
教研組長的主要任務是:組織本組教師學習,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抓好本組教學常規管理。
備課組長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本年級集體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