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考舞蹈專業的對形體有什麼要求
我今年考的就是舞蹈專業
形體不是考的
是看的
或者是測量
如你的身高
上下身比例內
臂長等
但這只容是個別學校要求的
你以前學過舞蹈沒
如果有基礎
那再很努力一年
應該還有希望
舞蹈其實也不是太難考
如果你基本功好
在考試中會占很大的優勢
⑵ 形體課的基本內容
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基本站立姿勢、步伐、手位、腳位練習,腳步動作舞蹈組合練習以及把桿墊上等一系列基本功練習。老師應針對不同的練習播放相適應的音樂,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更易投入的環境,使他們能自由而充滿激情的享受練習過程。學好的組合、舞蹈分組編排表演,同學們一起觀賞、交流評價。氣氛愉快熱烈,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另外一定要加強課後練習,由於形體訓練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訓練過程,因此,僅僅依賴每周上課訓練的時間是不夠的,教師布置課外練習,引導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1、站立
站立是最基本的姿態,它必須安排在教學課的開始階段。站立的基本姿態要求表情自然、明朗,收下額,閉嘴,挺胸,收小腹,腰部、頸部挺直。臀部略突出,兩臂自然下垂,手略呈圓形。食指、掌指關節接近伸直,中指在褲縫處,但不觸及;兩腿並攏,腳跟靠攏,腳之間夾角位為 45 度,但如膝蓋並不攏,可增至 6度。身體重心通過兩腳中間腳弓前端的位置上。從側面觀察,假設靠牆站立,除腳跟、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肌腹(腿肚子)及臀部觸及牆壁外,其餘部分均不得觸及。正確的站立姿勢可防止駝背、扣胸。
2、 步法
步伐練習包括各種簡單的走步、跑、跑步、跳步等。步伐主要介紹走步、華爾茲步,以便使學生學習正確的步伐及優美的華爾茲步。
3、手形、手臂的基本姿態
手形
(1)芭蕾手指。從手腕到指尖為一圓滑的弧線,後三指輕輕靠攏,食指與中指相錯靠攏,大拇指與食指平行,並在一個面上。
(2)掌。即手掌,在徒手操中五指並攏伸直手的姿勢。
(3)拳。是拇指與食指、中指相接觸成一環狀,其他手指輕屈的自然姿勢,也稱半握拳。
(4)五指張開。五指用力伸張,並在一個面上,手臂上舉時,手腕內扣些。
手臂的基本姿態
(1)手臂由 7 個基本部位,1~7 位(略)。
(2)常用的手臂位置包括側平舉、前平舉、上舉、斜上舉、斜後舉等。
4、波浪
所謂的波浪是身體各關節的依次屈伸,展現出柔韌連綿不斷的波峰,傳遞推移。波浪運動,其運動特點有明確的發力點,並逐漸波及到終止點。通過反復練習,可以發展身體各關節的
靈活性,肌肉韌帶的柔韌性及身體的協調性。波浪運動主要包括手指波浪,手臂波浪,胸波浪,髖波浪,軀干波浪,向前、向後全身波浪,側波浪及波浪組合等。
5、 頭部
頭部姿態練習可在屈、伸、繞的基礎上,採用與手臂練習相結合的合練習,以避免由反復進行頭部運動帶來的枯燥感。
6、胸部
胸部姿態練習是重中之重,動作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可以採用徒手操或器械進行練習。
練習一:徒手或持啞鈴振臂擴胸,強調振臂擴胸時盡力挺胸收腹,還原時胸部放鬆。
練習二:俯卧撐,根據練習者的情況做難度不同的練習,女生可作跪式俯卧撐,男生可做俯卧撐。要求下落時挺胸、收腹,屈肘幅度視臂力大小自定。
7、腰腹部
練習一:坐在地上,雙手斜後撐,做雙腿交替上舉動作,腳面、腳背綳直。
練習二:仰卧舉腿,仰卧在墊上,雙腿上舉 45 度,然後還原,要求慢起慢落。
練習三:兩人一組,一人俯卧,手背於腰,起上體,另一人坐在俯卧同學的後腳跟上。
8、腿部
腿部姿態是線條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肢並攏時,大腿、雙膝、小腿內側應貼緊。實際上許多同學達不到這個要求,因此應採用一些針對性的練習。
練習一:矯正 X 型腿或 0 形腿的練習,用一條寬 10crn 的白帶,沿線行走,要領同前面 2,2.1 走步的要求。
練習二:把桿壓腿(前、側、後)、耗腿、搬腿。
練習三:墊上半劈腿,縱、橫劈腿。
練習四:行進間踢腿。
以上練習都可以在音樂伴奏下完成,通過音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⑶ 形體訓練的要求、方法和目的是什麼
形體訓練
簡介
形體是一項比較優美、高雅的健身項目,主要通過舒展優美的舞蹈基礎練習(以芭蕾為基礎),結合經典、身韻、民間和各個民族的舞蹈進行綜合訓練,可塑造人們優美的體態,培養高雅的氣質,糾正生活中不正確的姿態。可以說它是所有運動項目的基礎。
起源
形體訓練起源於芭蕾、舞蹈、體操的基本功訓練。
適宜人群
適宜人群:適合的人群比較廣泛,尤其適合女性。
定義
形體訓練是一個外來語,還未見到權威的定義。目前比較典型的意見有兩種,即狹義和廣義。
狹義的形體訓練把它定義為形體美訓練。
廣義的形體訓練認為,只要是有形體動作的訓練就可以叫做形體訓練,這樣各式各樣的動作都可以稱為形體訓練,甚至某些服務行業的程式化動作,比如迎賓、端菜、送菜、禮儀姿勢等,也被稱為形體訓練。
我們認為用形體美訓練作為來定義形體訓練比較確切,這也符合大多數形體訓練者意願。她們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體力進行訓練,絕不僅僅是為了活動一下身體,娛樂和游戲更在其次。對自身體態美的塑造才是最終目的,具有強烈的目的性。
作用
一、形體訓練能改善神經系統和大腦功能
神經系統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由腦與脊髓組成,而周圍神經系統則是由腦和脊髓發出的神經纖維組成。整個神經系統是人體主要的機能調節系統,人體的各器官、系統的一切活動都是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進行的。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人體對內外環境的變化產生相適應的反應,使內部與周圍環境之間達到協調統一,從而使人體的生命活動得以正常進行。
形體訓練,是外環境對機體的一種刺激。這種刺激具有連續、協調、速度、力量的特點,使肌體處於一種運動狀態。這種狀態下中樞神經將隨時動員各器官及系統使之協調、配合肌體的工作。經常參加形體訓練,就能使神經活動得到相應的提高。除此之外,形體訓練還要求動作要迅速、准確;而迅速、准確的動作又要在大腦的指揮下來完成。腦是中樞神經的高級部位。形體訓練時,腦和脊髓及周圍神經要建立迅速而准確的應答式反應,而腦又要隨時糾正錯誤動作,儲存精細動作的信息。經過經常、反復不斷的刺激,提高人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從而使大腦更加聰明。所以說,經常參加形體訓練,可以加強肌體神經系統的功能和大腦的工作能力,使之更加健康和聰明。
二、形體訓練能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
心血管系統即心臟與各類血管所組成的,並以心臟為動力的閉鎖管道系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血液循環系統。形體訓練主要由運動系統即骨骼與肌肉運動參與完成。運動系統在進行工作時要消耗大量的氧氣、養料(又要排泄大量的廢物),在消耗的同時又要不斷地補充供給大量的新鮮氧氣及養料,與此同時還要排泄大量的廢物。這一繁重的任務,只有依靠體內的閉鎖的管道系統——心血管(循環)系統來完成。
人體在處於安靜狀態時,平均心率為75次/分,而心臟的每博血液輸出量大約為50一70毫升,每分鍾輸出量約為4.5升左右。在強烈的肌肉運動時,可以達到安靜時的5一7倍,這就勢必使心肌處於激烈收縮的狀態。經常的刺激會使心肌纖維增粗,心房、心室壁增厚,心臟體積增大,血溶量增多,從而增加了心臟的力量。由於心肌力量的增加,每博射出的血量增多,心跳的次數相應減少,在平時較為安靜的狀態下,心臟能夠得到較長時間的休息,從而減輕心臟的工作負擔,使心臟永蕉青春。
訓練內容
基本站立姿勢,手位腳位練習,腳步動作舞蹈組合練習以及把桿墊上一系列基本功練習。主要練習人的基本姿勢,即訓練正確的立、坐、卧和走、跑及頭面部的姿態和表現。基本姿勢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人各種運動行為的美。日常生活中,有些年輕人往往忽視形體訓練,因此經常出現身體不正,弓背含胸,端肩縮脖,腿彎曲等不健康的體態。通過形體訓練,從實際出發有針對地練習一段時間,就會練就出一個健美的形體姿態。另外,人的頭面部姿態是表達人類豐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過形體訓練,對性使它能有正確的姿勢與表現,以便充實頭面部姿勢和神態的美。人的形象美需要其外在表現和內在修養和諧統一,健身俱樂部的套操中的形體訓練,不僅利用了芭蕾、舞蹈、體操舒展的動作訓練了人體的優雅姿態,而且也傳播了它們高雅的藝術精髓,培養了人的內涵修養,使人的精神和形體之美達到統一,有助於提高練習者現代氣質和高雅風度。
⑷ 我大二,下學期要開形體課,想知道大學形體課都要練什麼很難么都有哪些要求,需要提前准備什麼嗎
形體課是指一門通過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訓練的方法為主要手段,結合音樂針對人的基本姿態進行的身體活動練習,主要目的是融健身、健心、健美為一體,塑造優美體形及姿態和加強形體美的審美教育課程。形體課是以健美練習,姿態練習,協調練習為主要手段,來改變體形的原始狀態,提高人體運動系統的靈活性,控制力和表現力,培養高雅氣質,並向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一門專業課。經過系統形體訓練的學生,一般身體勻稱,舉止得體,行如風,坐如鍾,立如松,睡如弓,落落大方,充分體現學生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形體課主要內容包括形體訓練、初級藝術體操(包括「把桿」「芭蕾手位」「基本步伐」「華爾茲組合」等)、韻律操、健美操、墊上組合練習。
基本內容
(1)基本姿態練習
人的基本姿態是指:坐、立、行、卧。當這些基本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時會給人一種感覺,如:身體形態所顯示的端莊、挺拔於高雅,給人的印象是賞心悅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動的全部)。由於一個人的姿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通過一定的訓練,可以改變諸多不良體態,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時屈膝晃體,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質訓練
形體基本素質練習時形體訓練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練習中可採用單人練習和雙人配合練習兩種形式。通過大量的練習,可對人體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進行訓練,以提高人體的支撐能力和柔韌性。為塑造良好的人體形態,改善形體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形體基本功練習的內容較多,在訓練時,應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負荷,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基本形態控制練習
基本形態控制練習是對練習者身體形態進行系統訓練的專門練習,使提高和改善人體形態控制能力的重要內容。是通過徒手、把桿、雙人姿態等大量動作的訓練,進一步改變身體形態的原始狀態,逐步形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體動作的靈活性。這部分練習比較簡單,個別動作要求比較嚴格,訓練必須從嚴要求,持之以恆。
基本要求
⑴課前必須做好准備活動。
⑵上課時要穿有彈性的緊身服裝或寬松的休閑服、體操鞋、舞蹈鞋或健身鞋。
⑶上課時不能佩戴飾物,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⑷課程要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切忌忽冷忽熱、斷斷續續。要持之以恆,力求系統的掌握形體訓練的有關知識和方法。
⑸要保持訓練場的整潔和安靜。
⑹在做器械練習時,要有專人指導和幫助,特別是聯合器械的運用,要注意訓練的安全。
⑺在課前和課後要注意補充適當的水,同時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
⑸ 形體課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基本內容
(1)基本姿態練習
人的基本姿態是指:坐、立、行、卧。當這些基本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時會給人一種感覺,如:身體形態所顯示的端莊、挺拔於高雅,給人的印象是賞心悅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動的全部)。
由於一個人的姿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通過一定的訓練,可以改變諸多不良體態,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時屈膝晃體,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質訓練
形體基本素質練習時形體訓練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練習中可採用單人練習和雙人配合練習兩種形式。通過大量的練習,可對人體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進行訓練,以提高人體的支撐能力和柔韌性。為塑造良好的人體形態,改善形體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形體基本功練習的內容較多,在訓練時,應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負荷,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基本形態控制練習
基本形態控制練習是對練習者身體形態進行系統訓練的專門練習,使提高和改善人體形態控制能力的重要內容。
是通過徒手、把桿、雙人姿態等大量動作的訓練,進一步改變身體形態的原始狀態,逐步形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體動作的靈活性。這部分練習比較簡單,個別動作要求比較嚴格,訓練必須從嚴要求,持之以恆。
形體課的必要性:
1、改善和調整不良身體姿態,使形體健美而勻稱
在生長發育階段的體形並沒有得到妥善的關注和科學方法的訓練,以至出現不理想的提醒,如:駝背、X型腿、O型腿、外八字腳等,由於這些姿態是從小形成的,糾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要引用科學系統、嚴格地專門性形體訓練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練習,以至形成動力定型。
2、 培養學生「美的意識」,提高審美能力,使其養成注重形體美的習慣
形體訓練是進行美育教育的良好手段,能教會學生怎樣的去欣賞美,怎樣的去表現美,形體訓練的每個動作組合都配合節奏鮮明、輕松活躍的音樂,能培養學生的韻律感,陶冶情操;
通過准確的動作,優美的姿態達到訓練的目的,使學生懂的什麼是美的動作,美的儀表,美的心靈,提高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⑹ 形體課的內容
形體課的基本內容:
(1)基本姿態練習
人的基本姿態是指:坐、立、行、卧。當這些基本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時會給人一種感覺,如:身體形態所顯示的端莊、挺拔於高雅,給人的印象是賞心悅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動的全部)。
由於一個人的姿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通過一定的訓練,可以改變諸多不良體態,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時屈膝晃體,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質訓練
形體基本素質練習時形體訓練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練習中可採用單人練習和雙人配合練習兩種形式。通過大量的練習,可對人體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進行訓練,以提高人體的支撐能力和柔韌性。
為塑造良好的人體形態,改善形體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形體基本功練習的內容較多,在訓練時,應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負荷,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基本形態控制練習
基本形態控制練習是對練習者身體形態進行系統訓練的專門練習,使提高和改善人體形態控制能力的重要內容。是通過徒手、把桿、雙人姿態等大量動作的訓練,進一步改變身體形態的原始狀態,逐步形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體動作的靈活性。
這部分練習比較簡單,個別動作要求比較嚴格,訓練必須從嚴要求,持之以恆。
(6)舞蹈形體教學要求擴展閱讀:
形體訓練的作用:
1、神經功能
形體訓練,是外環境對機體的一種刺激。這種刺激具有連續、協調、速度、力量的特點,使肌體處於一種運動狀態。這種狀態下中樞神經將隨時動員各器官及系統使之協調、配合肌體的工作。經常參加形體訓練,就能使神經活動得到相應的提高。
2、心血管功能
形體訓練主要由運動系統即骨骼與肌肉運動參與完成。運動系統在進行工作時要消耗大量的氧氣、養料(又要排泄大量的廢物),在消耗的同時又要不斷地補充供給大量的新鮮氧氣及養料,與此同時還要排泄大量的廢物。
這一繁重的任務,只有依靠體內的閉鎖的管道系統——心血管(循環)系統來完成。
3、矯正形體
在生長發育階段的體形並沒有得到妥善的關注和科學方法的訓練,以至出現不理想的提醒,如:駝背、X型腿、O型腿、外八字腳等,由於這些姿態是從小形成的,糾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要引用科學系統、嚴格地專門性形體訓練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練習,以至形成動力定型
⑺ 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基本站立姿勢、步伐、手位、腳位練習,腳步動作舞蹈組合練習以及把桿墊上等一系列基本功練習。老師應針對不同的練習播放相適應的音樂,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更易投入的環境,使他們能自由而充滿激情的享受練習過程。學好的組合、舞蹈分組編排表演,同學們一起觀賞、交流評價。氣氛愉快熱烈,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另外一定要加強課後練習,由於形體訓練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訓練過程,因此,僅僅依賴每周上課訓練的時間是不夠的,教師布置課外練習,引導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1、站立
站立是最基本的姿態,它必須安排在教學課的開始階段。站立的基本姿態要求表情自然、明朗,收下額,閉嘴,挺胸,收小腹,腰部、頸部挺直。臀部略突出,兩臂自然下垂,手略呈圓形。食指、掌指關節接近伸直,中指在褲縫處,但不觸及;兩腿並攏,腳跟靠攏,腳之間夾角位為 45 度,但如膝蓋並不攏,可增至 6度。身體重心通過兩腳中間腳弓前端的位置上。從側面觀察,假設靠牆站立,除腳跟、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肌腹(腿肚子)及臀部觸及牆壁外,其餘部分均不得觸及。正確的站立姿勢可防止駝背、扣胸。
2、 步法
步伐練習包括各種簡單的走步、跑、跑步、跳步等。步伐主要介紹走步、華爾茲步,以便使學生學習正確的步伐及優美的華爾茲步。
3、手形、手臂的基本姿態
手形
(1)芭蕾手指。從手腕到指尖為一圓滑的弧線,後三指輕輕靠攏,食指與中指相錯靠攏,大拇指與食指平行,並在一個面上。
(2)掌。即手掌,在徒手操中五指並攏伸直手的姿勢。
(3)拳。是拇指與食指、中指相接觸成一環狀,其他手指輕屈的自然姿勢,也稱半握拳。
(4)五指張開。五指用力伸張,並在一個面上,手臂上舉時,手腕內扣些。
手臂的基本姿態
(1)手臂由 7 個基本部位,1~7 位(略)。
(2)常用的手臂位置包括側平舉、前平舉、上舉、斜上舉、斜後舉等。
4、波浪
所謂的波浪是身體各關節的依次屈伸,展現出柔韌連綿不斷的波峰,傳遞推移。波浪運動,其運動特點有明確的發力點,並逐漸波及到終止點。通過反復練習,可以發展身體各關節的靈活性,肌肉韌帶的柔韌性及身體的協調性。波浪運動主要包括手指波浪,手臂波浪,胸波浪,髖波浪,軀干波浪,向前、向後全身波浪,側波浪及波浪組合等。
5、 頭部
頭部姿態練習可在屈、伸、繞的基礎上,採用與手臂練習相結合的合練習,以避免由反復進行頭部運動帶來的枯燥感。
6、胸部
胸部姿態練習是重中之重,動作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可以採用徒手操或器械進行練習。
練習一:徒手或持啞鈴振臂擴胸,強調振臂擴胸時盡力挺胸收腹,還原時胸部放鬆。
練習二:俯卧撐,根據練習者的情況做難度不同的練習,女生可作跪式俯卧撐,男生可做俯卧撐。要求下落時挺胸、收腹,屈肘幅度視臂力大小自定。
7、腰腹部
練習一:坐在地上,雙手斜後撐,做雙腿交替上舉動作,腳面、腳背綳直。
練習二:仰卧舉腿,仰卧在墊上,雙腿上舉 45 度,然後還原,要求慢起慢落。
練習三:兩人一組,一人俯卧,手背於腰,起上體,另一人坐在俯卧同學的後腳跟上。
8、腿部
腿部姿態是線條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肢並攏時,大腿、雙膝、小腿內側應貼緊。實際上許多同學達不到這個要求,因此應採用一些針對性的練習。
練習一:矯正 X 型腿或 0 形腿的練習,用一條寬 10crn 的白帶,沿線行走,要領同前面 2,2.1 走步的要求。
練習二:把桿壓腿(前、側、後)、耗腿、搬腿。
練習三:墊上半劈腿,縱、橫劈腿。
練習四:行進間踢腿。
以上練習都可以在音樂伴奏下完成,通過音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⑻ 形體舞蹈編排中需要注意的要點有哪些
形體訓練指導
鍛煉前的身體檢查與評定
健康檢查一般包括 :
(1)身體形態檢查
目的:是了解自身身體形態在生長發育的程度需要做那些改進,並經過一段訓練後,對照檢查效果.
常用的形態測量指標:身高,體重,坐高,肩寬,腰圍,臀圍,上臂圍,腿長等指數.
(2)身體成分檢查
目的:主要是檢查人體含量和分布,通過測定肥胖程度,確定是否需要及制定運動方案.
(3)生理機能檢查
目的:是了解目前身體各系統機能處在什麼水平,為制定鍛煉計劃提供依據,還可以評定運動效果,檢查運動後疲勞和恢復的程度.
通常以測量運動前後的心率,血壓,和肺活量等作為評定指標.
2.形體訓練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3.合理安排鍛煉的時間和運動負荷
每次1~1.5小時,每周練習的次數至少2次以上.
參加形體訓練要有恰當的生理和心理負荷量.准備活動要安排輕松自如,由弱到強適度的練習,一般以10~15分鍾為宜.使運動時最大心率保持在的70%-80%最為合適,訓練結束後要做調整.
4.形體訓練應重視全面鍛煉
(1)力量與速度,耐力,協調,柔韌等素質相結合,促進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2)動力性與靜力性練習相結合,大肌肉群與小肌肉群相結合,促進全身肌肉群勻稱發展.
(3)負重練習與徒手聯系相結合,促進身心的協調發展.
(4)全身與局部的練習相結合,既要針對身體某部位進行強化訓練,又要兼顧身體的全面發展.
(5)主動性部位運動與被動性部位運動相結合.
(6)無氧運動與有氧運動相結合.促進心肺和肌肉功能的協調發展.
5.講究動作與呼吸的協調配合
在用力時或肢體伸展時用鼻子深深地吸氣,在運動還原或肌肉放鬆時用口充分地呼吸,呼吸要深,要有節奏.練習時呼吸以自然為准,既呼吸與動作有節奏地協調配合.
6.練習以培養良好形態為主,選擇多樣化的練習形式
7.要注重合理的營養和膳食結構
⑼ 舞蹈形體訓練基礎的內容簡介
王詩漪編著的《舞蹈形體訓練基礎》主要選擇和運用了中國古典舞的身韻和身法訓練,是為各大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幼師專業)提供的舞蹈課程中基本功訓練部分的教材。由於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特性決定了其舞蹈課程非專業性的同時而又要求學習內容嚴謹規范,並可以根據幼兒教育的需要具有傳統特點和可變性,因而選取了以中國古典舞為主的訓練方法,通過對專業?國古典舞訓練素材的分析和篩選,通過地面練習,把桿練習,中間練習以及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基本練習循序漸進地訓練身體各個關節的靈活性以及肌肉韌帶的柔韌性,掌握基本的直,綳,開的要領,克服身體的自然體態,獲得正確的直立感。學習有關舞蹈的基本知識,術語,常用舞姿,培養節奏感和身段的協調性。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地面素質訓練、把桿素質訓練、中間素質訓練、古典身韻訓練。
⑽ 形體訓練課程教學大綱及內容
1.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
(1)基本姿態練習
人的基本姿態是指:坐、立、行、卧。當這些基本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時會給人一種感覺,如:身體形態所顯示的端莊、挺拔於高雅,給人的印象是賞心悅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動的全部)。由於一個人的姿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通過一定的訓練,可以改變諸多不良體態,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時屈膝晃體,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質訓練
形體基本素質練習時形體訓練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練習中可採用單人練習和雙人配合練習兩種形式。通過大量的練習,可對人體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進行訓練,以提高人體的支撐能力和柔韌性。為塑造良好的人體形態,改善形體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形體基本功練習的內容較多,在訓練時,應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負荷,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基本形態控制練習
基本形態控制練習是對練習者身體形態進行系統訓練的專門練習,使提高和改善人體形態控制能力的重要內容。是通過徒手、把桿、雙人姿態等大量動作的訓練,進一步改變身體形態的原始狀態,逐步形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體動作的靈活性。這部分練習比較簡單,個別動作要求比較嚴格,訓練必須從嚴要求,持之以恆。
2.形體訓練的基本要求
⑴訓練前必須做好准備活動。
⑵訓練時要穿有彈性的緊身服裝或寬松的休閑服、體操鞋、舞蹈鞋或健身鞋。
⑶訓練時不能佩戴飾物,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⑷訓練要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切忌忽冷忽熱、斷斷續續。要持之以恆,力求系統的掌握形體訓練的有關知識和方法。
⑸要保持訓練場的整潔和安靜。
⑹在做器械練習時,要有專人指導和幫助,特別是聯合器械的運用,要注意訓練的安全。
⑺在訓練中和訓練後要注意補充適當的水,同時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