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
人體肌體組織主要為有機化合物:由碳、氫、氧、氮元素組成,也含有少量的硫、鉀、鈉、鎂、氯是體液和細胞質中的成分;鈣、磷、鎂是構成骨骼、牙齒的重要元素。1.2 調節生理功能人的血液總是恆定在微鹼性狀態,(PH值為7.35~7.45),鉀、鈉、元素起著巨大作用。人有敏銳的味覺離不開元素鋅。人體肌肉維持緊張與弛緩的平衡狀態,心臟保持一定的節律,離不開元素鈣和鎂。1.3 參加酶的活動酶是人體活細胞產生的一種生物催化劑,催化生物體內各種生物化學反應的進程。它的結構比化學催化劑復雜得多,效率也較之強百萬倍,乃至千萬倍。人體內有2000多種酶、酶的催化作用是單一的,但多種酶的作用又是連續的。它們將食物分解成營養素,然後或者組合成肌肉、血液等新的肌體組織,或者經體內加工後貯存備用,或者將它們變成熱能,用來維持體溫和腦力、體力勞動所需的能量。酶還可對老化的或死亡的組織、新陳代謝的產物和進入身體的有害物質進行清理,參加酶活動的元素有鐵、銅、鋅、鎂、鈷、鉬六種。這些元素不足時可使酶的活性降低,使體內生物化學反應紊亂。1.4 運送氧的任務血液中的血紅素與二價鐵結合形成血紅蛋白,隨著血液在全身的循環,血紅蛋白擔負著把肺部吸入的新鮮氧氣輸送到大腦和全身各組織細胞中,供其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當人體內鐵不足時,就會患缺鐵性貧血,大腦和全身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氧,就會使人感到頭暈、疲乏無力、心跳氣喘。1.5 參與人體中激素的活動人體內的激素是由內分泌細胞產生的一種物質,它起控制和調節體內各項生命活動的作用。但很多激素需要微量元素參與才能有效的起作用。例如胰島素需要鉻和錳參加,才能有效的調節人體血糖濃度。2 人體中的常量元素人體中的常量元素有碳、氫、氧、氮、硫、氯、鈣、鎂、鈉等11種元素,占體重的99.9%。碳、氫、氧、氮是組成人體有機質的主要元素,占人體總重量的96%以上,還有少量的硫(0.25%)也是組成有機質的元素。鈣占人體重的1.7%左右[6],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血液中佔0.1%。離子態的鈣可促進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使傷口處的血液凝固。鈣在其它多種生理過程都有重要作用,如在肌肉的伸縮運動中,它能活化ATP酶,保持肌體正常運動。缺鈣少兒會患軟骨病;中老年人出現骨質疏鬆症(骨質增生);受傷易流血不止。鈣還是很好的鎮靜劑,它有助於神經刺激的傳達,神經的放鬆,它可以代替安眠葯使你容易入眠,缺鈣神經就會變得緊張,脾氣暴躁、失眠。鈣還能降低細胞膜的滲透性,防止有害細菌、病毒或過敏原等進入細胞中。鈣還是良好的鎮痛劑,還能幫你減少疲勞、加速體力的恢復。成人對鈣的日需要量推薦值為1.0克/日以上[7]。奶及奶製品是理想的鈣源,此外海參、黃玉參、芝麻、蠶豆、蝦皮、乾酪、小麥、大豆、芥末、蜂蜜等也含有豐富的鈣。適量的維生素D3及磷有利於鈣的吸收[8、9]。葡萄糖酸鈣及乳酸鈣易被吸收,是較理想的鈣的補充片劑。成年人體中磷的含量約為700克,80%以不溶性磷酸鹽的形式沉積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主要集中在細胞內液中。它是細胞內液中含量最多的陰離子,是構成骨質、核酸的基本成份,既是肌體內代謝過程的儲能和釋能物質,又是細胞內的主要緩沖劑。缺磷和攝入過量的磷都會影響鈣的吸收,而缺鈣也會影響磷的吸收。每天攝入的鈣、磷比為Ca/P≈1~1.5最好,有利於兩者的吸收。正常的膳食結構一般不會缺磷。鎂在人體中含量約為體重的0.05%,它是生物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人體中鎂50%沉積於骨骼中,其次在細胞內部,血液中只佔2%,鎂和鈣一樣具有保護神經的作用,是很好的鎮靜劑,嚴重缺鎂時,會使大腦的思維混亂,喪失方向感,產生幻覺,甚至精神錯亂。鎂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主要催化劑,又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所以攝入足量的鎂,可以防治心臟病。鎂又是人和哺乳類動物體內多種酶的活化劑。人體中每一個細胞都需要鎂,它對於蛋白質的合成、脂肪和糖類的利用及數百組酶系統都有重要作用。因為多數酶中都含有VB6,必須與鎂結合,才能被充分的吸收、利用。缺少其中一種都會出現抽筋、顫抖、失眠、腎炎等症狀,因此鎂和VB6配合可治療癲癇病。鎂和鈣的比例得當,可幫助鈣的吸收,其適當比例為Mg/Co=0.4~0.5。若缺少鎂、鈣會隨尿液流失,若缺乏鎂和VB6,則鈣和磷會形成結石(膽結石、腎結石、膀光結石)是不溶性磷酸鈣,這也是動脈硬化的原因。鎂還是利尿劑和導瀉劑。若鎂大過量也會導致鎂、鈣、磷從糞便、尿液中大量的流失,而導致肌肉無力、眩暈、喪失方向感、反胃、心跳變慢、嘔吐甚至失去知覺。因此對鈣、鎂、磷的攝取都要適量,符合比例,就能保證你健康長壽。鎂最佳的來源是堅果、大豆和綠色蔬菜。男人比婦女更需要鎂。鈉、鉀、氯是人體內的宏量元素,分別占體重的0.15%、0.35%、0.15%,鉀主要存在於細胞內
人體微量元素健康普查項目簡介
(一) 鈣:
1.①成人正常值:男:988.3(µg/g)女:1080.3(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813.2(µg/g) 女:885.4(µg/g)
2.鈣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鈣缺乏容易引起軟骨瘤質、骨質疏鬆、佝僂病,坐骨神經痛、齲齒、白發、肌肉痙攣,心肌功能下降,心臟病,生殖能力下降,經痛、神經興奮性增強,精神失調、記憶力下降,易於疲勞過敏反應,增加腸癌患病率,高血壓,骨骼畸形,痙攣。
3. 鈣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營養高鈣素、螺旋藻、鈣酵母。食用含鈣高的食物。
②食物療法: 貝殼類、黃豆、牛乳、堅果、海帶、牛肉
(二) 鎂:
1.①成人正常值:男:75.3(µg/g)女:73.6(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64.0(µg/g) 女:65.7(µg/g)
2.鎂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鎂缺乏容易引起心肌壞死、心肌梗塞、並發生代謝性鹼中毒、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胃腫瘤,關節炎、胃結石、白血病、糖尿病、白內障、聽覺遲鈍及耳硬化症,器官衰老症,骨變形,膜異常,結締組織缺陷,驚厥。
3. 鎂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硫酸鎂、氯化鎂、醋酸鎂、天門冬氨酸鎂、螺旋藻
②食物療法: 荷葉、香蕉、黃豆、蕃茄、綠豆、紅小豆、蕃石榴、蜂蜜、燕麥
(三) 鋅:
1.①成人正常值:男:124.3(µg/g)女:131.2(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110.0(µg/g) 女:112.3(µg/g)
2.鋅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鋅缺乏容易引起食慾不振、味覺減退、嗅覺異常、生長遲緩、侏儒症,智力低下、潰瘍、皮節炎、腦腺萎縮、免疫功能下降、生殖系統功能受損,創傷癒合緩慢、容易感冒、流產、早產、生殖無能、頭發早白、脫發、視神經萎縮、近視、白內障、老年黃斑變性、老年人加速衰老、缺血症、毒血症、肝硬化。大多數疾病和癌症病人血鋅含量降低。
3.鋅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鋅生寶、鋅補晶、高鋅蛋。
②食物療法: 牡蠣、豬肝、魚類、高鋅雞蛋、板栗、核桃、紅棗、黃鱔、海參。
(四) 鐵:
1.①成人正常值:男:38.20(µg/g)女:32.30(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32.05(µg/g) 女:27.25(µg/g)
2.鐵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鐵缺乏容易引起貧血,使細胞色素和含鐵酶的活性減弱,以致氧的運輸供應不足,使氧化還原、電子傳遞和能量代謝過程發生紊亂,免疫功能降低,影響生長發育。四肢無力,精神卷怠,食慾不振,神志淡漠,容易感冒,吞咽困難、臉色蒼白,頭痛心驚,口腔炎,肝癌。
3.鐵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鐵補晶、螺旋藻、血之鐵、含糖氧化鐵
②食物療法: 豬血、瘦肉、波菜、貝類、動物的肝、心、腎、蛋黃、黑棗、黑木耳。
(五) 銅:
1.①成人正常值:男:10.10(µg/g)女:11.40(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11.85(µg/g) 女:11.70(µg/g)
2.銅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銅缺乏容易引起營養不良、貧血、中性白細胞減少症,中樞神經系統退化,骨骼缺陷,血清膽固醇升高,心血管損傷,不育,免疫功能受損,潰瘍,關節炎,毛發褪色、變硬、捲毛綜合症,動脈異常,腦障礙,生長遲緩,情緒容易激動,冠心病。
3.銅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乙酸銅、檸檬酸銅、1%的硫酸銅溶液,食品加入銅鹽,食補。
②食物療法: 河蝦、牡蠣、穀物、動物肝臟、魚類、乳品、蝦皮、蓮子、黑芝麻
(六) 錳:
1.①成人正常值:男:4.27(µg/g)女:4.85(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3.88(µg/g) 女:4.12(µg/g)
2.錳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錳缺乏容易引起營養不良、生長緩慢、骨和軟骨異常,軟骨痕瘡,智力呆滯,腦機能減退,神經紊亂、生殖功能受抑。糖耐量降低,暫時性皮炎,先天性畸形,頭發和胡須脫色,內耳失衡、癩癇,遺傳性運動失調、肝癌。
3.錳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補充乙酸錳、檸檬酸錳,溪黃茶、高錳藤婆茶
②食物療法: 大豆、茶葉、麥類、紫菜、莧菜、粟、核桃、荷葉、黑木耳、海帶。
(七) 鍶:
1.①成人正常值:男:2.18(µg/g)女:2.63(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1.84(µg/g) 女:2.10(µg/g)
2.鍶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鍶缺乏容易引起骨折難癒合,副甲狀腺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的抽搦症,血鍶明顯減少。白發,齲齒,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3.鍶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口服溴化鍶、碘化鍶、乳酸鍶、水楊酸鍶。
②食物療法: 小麥、麵粉、穀物、山楂、海參、紫菜、黑棗、萵苣、黑芝麻。
(八) 鉻:
1.①成人正常值:男:0.82(µg/g)女:0.96(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0.96(µg/g) 女:1.01(µg/g)
2.鉻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鉻缺乏容易引起當鉻降低時,胰島素缺乏輔助元素,活性下降,血糖增加,同時膽固醇增加,而蛋白質合成不足,葡萄糖耐量降低,胰島素功能失常,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病、糖尿病及高血糖症,血脂升高,末稍神經疾病和腦病,冠心病、膽石症。
3.鉻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補充氯化鉻、醋酸鉻和高鉻酵母、葡萄糖酸鉻、鉻酵母。
②食物療法: 人參、黃芪、雞、魚、海產、貝類、海藻,海參、羊肉、南瓜。
(九) 鉬:
1.①成人正常值:男:0.38(µg/g)女:0.49(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0.31(µg/g) 女:0.38(µg/g)
2.鉬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鉬缺乏容易引起營養不良綜合症,生長阻礙,尿酸清除障礙,心血管病,胃潰瘍、腎結石、食管癌、痛風性關節炎、陽萎、齲齒。
3.鉬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鉬酸鈉、倍力添營養液
②食物療法: 粗糧、動物肝腎、扁菜、黃豆、蘿卜纓、核桃、綠豆、紅棗、黑芝麻
(十) 鈷:
1.①成人正常值:男:0.06(µg/g)女:0.06(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0.04(µg/g) 女:0.05(µg/g)
2.鈷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鈷缺乏容易引起惡性貧血、神經退化,乳汁停止分沁,消瘦,氣喘、心血管病,脊髓炎,眼壓異常,青光眼。
3.鈷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補充維生素B12、氯化亞鈷、乙酸亞鈷,鐵—鈷鉻合劑靜脈注射液。
②食物療法: 海參、墨魚、海帶、蓮子、豬肉、黑棗、黑芝麻。
(十一) 硒:
1.①成人正常值:男:0.65(µg/g)女:0.75(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0.37(µg/g) 女:0.49(µg/g)
2.硒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硒缺乏容易引起心血管病,關節炎、嬰兒猝死綜合症、蛋白質、能量缺乏性營養不良,溶血性貧血、染色體損傷,白內障,糖尿病性視網膜病,癌症,大骨節病,克山病,高血壓,肝臟壞死,心肌病,缺血性心臟病,胰腺炎,肌肉萎縮症,多發性硬化症,衰老,白肌症。
3.硒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施用亞硒酸鈉、硒酵母、高硒蛋。
②食物療法: 泥鰍、雞肝、海蟹、大蒜、大豆、蘑菇、田雞、蠶蛹
(十二) 鎳:
1.①成人正常值:男:0.84(µg/g)女:0.76(µg/g)
②兒童正常值:男:0.24(µg/g) 女:0.34(µg/g)
2.鎳缺乏時有那些症狀?
鎳缺乏容易引起肝硬化、慢性尿毒症,腎衰竭,肝脂質、磷質代謝異常,糖元代謝低下,減少氮的利用,降低鐵的代謝。
3.鎳缺乏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氯化鎳注射液、口服鎳鹽。
②食物療法: 黃瓜、茄子、洋蔥、海帶、金針菜、紅棗、蓮子、牛肉
(十三) 鉛:
1.①成人允許值:男:7.14(µg/g)女:7.42(µg/g)
②兒童允許值:男:7.35(µg/g) 女:7.82(µg/g)
2.鉛過多時有那些症狀?
智力低下、易激動、多動、注意力短暫、功擊性行為、反應遲鈍、貧血、心率失常、糖尿、腦炎、神經炎、高血壓、死胎、流產、不孕、癌症、影響維生素D、Ca(鈣)、Zn(鋅)、Cu(銅)的吸收。
3.鉛過多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排鉛口服液、青果鋅、甲殼素、千千靈。
②食物療法: 海參、海蜇、海帶、紫菜、刺梨、獼猴桃、沙棘、水果
(十四) 鎘:
1.①成人允許值:男:0.42(µg/g)女:0.36(µg/g)
②兒童允許值:男:0.22(µg/g) 女:0.20(µg/g)
2.鎘過多時有那些症狀?
嚴重影響兒童智力發育,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危害胎盤發育,致略率高,略形類型多,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蛋白尿、腎炎、腎結石、動脈高血壓、毒血症、癌症、衰老。
3.鎘過多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甲殼素、青果鋅、千千靈、補充鈣和鋅。
②食物療法: 海蠣、羊肉、蘑菇、干棗、核桃、大蒜、海帶、水果
(十五) 鋁:
1.①成人允許值:男:56.4(µg/g)女:76.2(µg/g)
②兒童允許值:男:53.4(µg/g) 女:69.20(µg/g)
2.鋁過多時有那些症狀?
現已明確將它劃入有害元素。胎兒生長停滯、致略、腦損傷、早老性疾呆症、神經性和行為性退化、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加速人的衰老。
3.鋁過多時如何治療?
①保健療法: 甲殼素、青果鋅、千千靈。
②食物療法: 海蜇、海帶、黑芝麻、大蒜、芹菜、山楂、水果
B.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這個問題太籠統,人就是由很多的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有機體。非金屬的如碳、氫專、氧、氮屬、磷、硫等,金屬元素如鐵、鎂、鈣、鋅、鈷、錳等。其實,金屬元素在某種場合下起著類似維生素(有機小分子)的作用,沒有它們,生化反應的酶(一類蛋白質)就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人體就不能正常運轉;維生素人體不能合成,要從食物中攝取,但維生素不是元素的概念,是一類有機小分子;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如賴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等)也必須從食物中獲得,他們也不是元素的概念,是另一類有機小分子;對人體健康最重要的不要忘了我們消化道的微生物,在人體代謝紊亂的時候,不要忘了服一些益生菌,本人推薦「培菲康」。在一般情況下,請遠離抗生素。祝適時鍛煉保健康!
C.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有關的關系。
缺鐵性貧血輕則出現頭暈、乏力失眠,重則可損傷各個器官,影響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危及人類健康。
一 原因細分析:
⒈ 食物結構不合理——鐵的含量及吸收率因食物種類而異。研究證實,動物性食物的鐵吸收率高,而我國人民的膳食結構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容易造成鐵的缺乏。
⒉ 人體對鐵的需求量增加——嬰幼兒、生長期兒童、孕婦等對鐵的需求量較正常人增加10%~30%,此時如不注意適量補鐵,將會引起鐵缺乏及缺鐵性貧血。
⒊ 鐵的丟失過多——少女的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達20%,造成她們高發的原因有:
⑴ 少女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機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相應增加。
⑵ 少女期出現初潮,一次月經平均失血量為50~60毫升,會損耗鐵20~30毫克,而少女期體內的內分泌系統尚不平衡,容易引起月經量過多,失血現象較重。
⑶ 有些少女刻意追求形體美,節食、限食、挑食、偏食、厭食等不良習慣導致少女期的營養失衡,引起鐵的攝入量嚴重不足。
二 預防有實效:
盡管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甚高,但只要人們加以重視,預防在先,能夠有極大的改善。預防措施簡易有效,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鐵質較豐富的食物攝取量,如動物肝臟、血、肉類。新鮮綠色蔬菜中有豐富的葉酸,葉酸能參與紅血球的生成,改善貧血症狀。青春期少女必須科學合理地安排飲食,糾正偏食、挑食等不良習慣。預防貧血,除了補充鐵質之外,還要均衡地攝取蛋白質和能促進人體吸收鐵質的維生素C。
預防缺鐵性貧血是個人、家庭及全社會的一項緊迫任務,定期進行貧血普查,預防貧血這一疾病的發生。
碘缺乏病包括地區性碘缺乏和相,生產出人體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甲狀腺激素。如果地區性對性碘缺乏兩大類。地區性碘缺乏是指某些地區如大陸地區,尤其是山區的地表面水土缺乏碘元素,導致植物缺碘—動物缺碘—人類缺碘的病態生物鏈。碘在人體經過甲狀腺加工缺碘就會使缺碘地區的人發生碘缺乏病,例如兒童智力低下,地方性甲狀腺腫大,地方性克汀病(聾、啞、矮、傻、呆);相對性碘缺乏是指孕婦、胎兒、嬰幼兒、青少年等碘元素特需人群,因他們的身體需碘量較大,如果未及時補充碘元素,就會發生相對性碘缺乏。碘缺乏病可引起婦女不孕症、懷孕流產、早產、或胎兒畸形、死胎、新生兒死亡。成活的嬰兒需要及時補碘,否則,也會發生兒童智力低下、甲狀腺腫大、甚至發生呆小症(克汀病)。
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元素,占人體重量的1.5%,一般成年人,體內總鈣量約1公斤,其中99%分布於骨骼和牙齒之中,構成人體骨架、對人體起著支撐作用,同時鈣參與體內很多生理生化的代謝,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保持體內正常的酸鹼平衡,維持正常的凝血功能。當飲食中含鈣量過低時,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那麼機體將動用「庫存」,將骨骼中的鈣溶解出一部分,進入血液以保持機體的生理生化代謝的需要。天長日久,體內鈣的缺乏或不足必然給人體造成一系列的病症,嚴重威助著人類的健康。
1、嬰兒、兒童及青少年正是身體、骨骼快速生長發育階段,對鈣的需要量相對較多,若不能攝入足夠的鈣,毫無疑問將會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正常發育。據醫院兒科門診統計,大約60-70%兒童有不同程度的佝僂病,常表現為煩躁、厭食、夜間啼哭、頭發黃而稀、出牙遲、學步晚,嚴重者骨骼發育畸形、雞胸、X型腿、O型腿、身材矮小,部分孩子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很差,智力發育障礙等。兒童齲齒也是由於缺鈣所致。兒童缺鈣,終生受害。
2、孕婦、產婦缺鈣將直接危害兩代人的健康,胎兒時期是整個骨骼和牙胚形成期,孕婦攝入足夠的鈣質是保證自身健康和胎兒健康的前提條件。如果每日攝入的鈣不足那麼將會動用母體骨骼中的鈣,以滿足胎兒發育的需要。尤其懷孕後期,孕婦需要的鈣質將大大增加。孕、產婦缺鈣可出現腰酸背痛、手足麻木、腿抽筋,懷孕後期,孕婦需要的鈣質將大大增加,而攝入相對不足,孕婦容易發生高血壓綜合症,產後易發生牙齒松動,甚至脫落,並容易留下關節疼痛的後遺症。孕婦缺鈣還會影響胎兒的骨骼發育,嚴重者將發生先天性佝僂病。產後缺鈣則乳汁分泌減少,含鈣量低,影響嬰兒骨骼進一步發育,並且還將繼續損害乳母骨骼的健康。
3、中老年缺鈣會引起過早衰老及一系列病症。主要表現為骨質增生、骨質疏鬆、骨折、牙齒松動或脫落,關節炎、頸椎病、腰酸背痛腿抽筋、駝背、變矮、手足麻木、皮膚瘙癢、糖尿病、動脈硬化、肝膽、腎結石等都與缺鈣有關。由於骨骼中鈣質等礦物質的丟失、骨變薄而松軟、極易發生骨折。對老年同志的健康造成極大威助。60歲以上老年人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症,只不過有些人在年輕時愛好運動,骨峰質較高,在老年後骨鈣脫失得較緩慢,因此骨質疏鬆症的程度較輕,而有些人年輕不愛運動,骨密度本來就不高,因此進入老年期後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而且較為嚴重。
4、值得重視的是,新近的科學研究發現,每天攝入的鈣過低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原因。通過補充鈣質可以降低血壓,約有40%的高血壓病人在補充鈣質以後血壓顯著降低,原因是高鈣飲食可以抑制體內致高血壓因子(甲狀旁腺產生的多肽物質),從而引起血壓的降低。農村、山區由於飲用地下水或山泉水(含有較高鈣鎂離子)硬度較高,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相對城市居民較少;動物實驗證明低鈣飼料喂養的動物40%的比例發生高血壓、而高鈣飼料組無高血壓發生,同時將低鈣飼料組也換成高鈣飼料,三個月後,血壓升高的動物的血壓可以恢復到正常。
5、鈣缺乏者血液多傾向於酸性,首先易引發濕疹或蕁麻疹等皮膚病變,女性則表現為皮膚粗糙、黑斑、雀斑等,進一步發展則變為過敏性體質或極度神經質,非常容易發生疲勞、肩部、頸部疼痛而發生頭昏眼花,通過補鈣可改善女性皮膚,使之細膩光潔嬌美。
鋅與人的生理功能的關系,從碳酸酐酶的分離成功於1940年第一次得到證明。現知人體中含鋅的酶(包括碳酸酐酶、醇脫氫酶、羧基肽酶、DNA多聚酶、醛縮酶、過氧化物歧化酶),及非酶蛋白質不下70餘種,這類酶依靠幾個鋅原子的存在(一般一克分子含鋅1~4g原子)而發揮其活性作用。此外,還有另一些酶(如精氨酸酶、組氨酸酶、卵磷脂酶、烯醇化酶)則需要鋅激活。
(1)鋅與內分泌系統 鋅影響內分泌系統功能。人和動物缺鋅都表現性腺功能低下,可能是與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減少或睾酮生成障礙有關;也有作者曾觀察到缺鋅的鼠性腺發育不良。早年的研究提到加鋅於垂體後葉提取物中,可延長其對蛙抗利尿作用,晚近的實驗表明,牛垂體提取物與鋅保溫,則GH、TSH、LH、FSH及ACTH釋放增加。鋅極易與胰島素連結成復合物,延遲和延長其降血糖作用;在細胞水平上,鋅可能與胰島素的釋放有關。另一方面,血中激素濃度可影響血、尿及組織中鋅的濃度,例如GH濃度增高(如肢端肥大症時),則尿鋅排泄增多,血鋅降低;GH不足則導致相反的結果。其他多種激素如雌激素、催乳激素、腎上腺皮質酮、甲狀腺素、甲狀旁腺激素等分泌的改變也均對血鋅濃度發生影響。
(2)鋅與免疫功能 鋅對機體免疫功能,包括胸脾的發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以遲發型皮膚過敏反應為指標的細胞免疫等,也有重要作用。鋅促進淋巴細胞有絲分裂,對肥大細胞、巨噬細胞、粒細胞以及血小板有抑制或調節其功能的作用。
鋅促進DNA、蛋白質、膠原的合成,故能促進生長發育(包括骨骼生長),並有助於傷口癒合
D. 如何創設情境導入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這一課
化學元素與健康
人體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組成人體的元素有60多種。其中有鈣、鈉、鉀、鎂、碳、氫、氧、硫、氮、磷、氯等11種屬必需的定量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頭20個元素內,另有鐵、銅、鋅、錳、鈷、釩、鉻、鉬、硒、碘等十餘種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鈣、鈉、鉀、鎂四種元素約占人體中金屬離子總量的99%以上。它們大多以絡合物形式存在於人體之中,傳遞著生命所必須的各種物質,起到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當膳食中某種元素缺少或含量不足時,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下面介紹幾種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
氮是構成蛋白質的重要元素,占蛋白質分子重量的16%~18%。蛋白質是構成細胞膜、細胞核、各種細胞器的主要成分。動植物體內的酶也是由蛋白質組成。此外,氮也是構成核酸、腦磷脂、卵磷脂、葉綠素、植物激素、維生素的重要成分。由於氮在植物生命活動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因此人們將氮稱之為生命元素。植物缺氮時,老器官首先受害,隨之整個植株生長受到嚴重阻礙,株形矮瘦,分枝少、葉色淡黃、結實少,子粒不飽滿,產量也降低。蛋白質是生物體的主要組成物質,有多種蛋白質的參加才使生物得以存在和延續。例如,有血紅蛋白;有生物體內化學變化不可缺少的催化劑——酶(一大類很復雜的蛋白質);有承擔運動作用的肌肉蛋白;有起免疫作用的抗體蛋白等等。各種蛋白質都是由多種氨基酸結合而成的。氮是各種氨基酸的一種主要組成元素。
鈉和氯在人體中是以氯化鈉的形式出現的,起調節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和維持體液平衡的作用。人體每天必須補充4~10g食鹽。
鈣是一種生命必需元素,也是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大量金屬元素,含量僅次於C、H、O、N,正常人體內含鈣大約1~1.25kg。每千克無脂肪組織中平均含20~25g。鈣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它參與人體的許多酶反應、血液凝固,維持心肌的正常收縮,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鞏固和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缺鈣會引起軟骨病,神經鬆弛,抽搐,骨質疏鬆,凝血機制差,腰腿酸痛。人體每天應補充0.6~1.0g鈣。
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鐵的攝入不足會引起缺鐵性貧血症。
磷是人體的常量元素,約占體重的1%,是體內重要化合物ATP、DNA等的組成元素。人體每天需補充0.7g左右的磷。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會影響兒童的生長和智力發育,造成呆小症;會引起成人甲狀腺腫大。
為了人體的健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的平衡,特別是要注意上述元素和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如銅、鉀、鎂、氟、硒、鋅等)的補充,以保證某些生理功能的正常。
下面是各種元素與其生理功能及日常來源的對照表:
元素
生理功能
來源
鈉
維持血漿的酸鹼平衡
食鹽。
鉀
酶的激活劑
蔬菜(植物生長需要鉀,在植物中含有較多的鉀)。
鈣
骨骼等硬組織不可缺少的元素,還與肌肉的收縮有密切的關系,它參與人體的許多酶反應、血液凝固,維持心肌的正常收縮,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鞏固和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
食物中含有較豐富的鈣(但要注意不要與會與鈣生成不溶於水的物質一起食用):動物骨、雞蛋、魚蝦和豆類等含鈣豐富。
鎂
酶的激活劑
綠色蔬菜(葉綠素中含有較豐富的鎂),豆類,蝦蟹
鋅
缺鋅會引起營養不良,生殖系統失調,還對酶有一定的活性作用和對蛋白質有一定的穩定作用。
豆類、瘦肉、米、面
銅
銅是很多酶的活性元素,可促進細胞成熟、催化體內氧化還原反應,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並協同造血,缺銅會引起貧血和發育不良。銅的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是協助DNA的復制。
動物肝臟、綠葉蔬菜、軟體動物等都含有較豐富的銅
鐵
鐵是構成血紅素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把氧氣輸送到全身各個細胞並把CO2排出體外,缺鐵會引起貧血症。
動物肝臟、蛋黃、海帶、紫菜、菠菜(吃含鐵高的物質忌飲茶)。
磷
磷在人體內主要分布於骨骼、牙齒、血液、腦、三磷酸腺苷中,其中三磷酸腺苷是人體能量倉庫。
肉、蝦、魚、奶、豆等。
碘
甲狀腺素的組成成分,缺碘會引起粗脖子病。
海帶、紫菜、海參。
氟
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缺氟會引起齲齒,但氟過量會引起「氟骨病」和「斑釉病」
含氟牙膏
硒
是某些酶的成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缺硒會導致心血管病,還會導致溶血性貧血和克山病。
海米、肉類、動物肝臟、大米、大蒜、芥菜等。
E.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有密切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體缺鈣--引起甲狀腺腫大 B.人體缺氟--
A、鈣主要存在於骨胳和牙齒中,人體缺鈣,幼兒青少年會患佝僂病,老年人會患骨質疏鬆,所以錯誤. B、人體缺氟會患齲齒,過量會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所以正確. C、缺鋅會引起食慾不振、生長遲緩、發育不良,所以正確. D、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組成成分,缺乏會患貧血,所以正確. 故選A. |
F.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關系
人體微量元素健康普查項目簡介
(一) 鈣:
1.①成人正常值:男:988.3(
G. 下載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V2.0)種子的網址好東西大家分享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V2.0)種子下載地址版:
H.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化學元素與健康
人體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組成人體的元素有60多種。其中有鈣、鈉、鉀、鎂、碳、氫、氧、硫、氮、磷、氯等11種屬必需的定量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頭20個元素內,另有鐵、銅、鋅、錳、鈷、釩、鉻、鉬、硒、碘等十餘種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鈣、鈉、鉀、鎂四種元素約占人體中金屬離子總量的99%以上。它們大多以絡合物形式存在於人體之中,傳遞著生命所必須的各種物質,起到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當膳食中某種元素缺少或含量不足時,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下面介紹幾種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
氮是構成蛋白質的重要元素,占蛋白質分子重量的16%~18%。蛋白質是構成細胞膜、細胞核、各種細胞器的主要成分。動植物體內的酶也是由蛋白質組成。此外,氮也是構成核酸、腦磷脂、卵磷脂、葉綠素、植物激素、維生素的重要成分。由於氮在植物生命活動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因此人們將氮稱之為生命元素。植物缺氮時,老器官首先受害,隨之整個植株生長受到嚴重阻礙,株形矮瘦,分枝少、葉色淡黃、結實少,子粒不飽滿,產量也降低。蛋白質是生物體的主要組成物質,有多種蛋白質的參加才使生物得以存在和延續。例如,有血紅蛋白;有生物體內化學變化不可缺少的催化劑——酶(一大類很復雜的蛋白質);有承擔運動作用的肌肉蛋白;有起免疫作用的抗體蛋白等等。各種蛋白質都是由多種氨基酸結合而成的。氮是各種氨基酸的一種主要組成元素。
鈉和氯在人體中是以氯化鈉的形式出現的,起調節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和維持體液平衡的作用。人體每天必須補充4~10g食鹽。
鈣是一種生命必需元素,也是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大量金屬元素,含量僅次於C、H、O、N,正常人體內含鈣大約1~1.25kg。每千克無脂肪組織中平均含20~25g。鈣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它參與人體的許多酶反應、血液凝固,維持心肌的正常收縮,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鞏固和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缺鈣會引起軟骨病,神經鬆弛,抽搐,骨質疏鬆,凝血機制差,腰腿酸痛。人體每天應補充0.6~1.0g鈣。
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鐵的攝入不足會引起缺鐵性貧血症。
磷是人體的常量元素,約占體重的1%,是體內重要化合物ATP、DNA等的組成元素。人體每天需補充0.7g左右的磷。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會影響兒童的生長和智力發育,造成呆小症;會引起成人甲狀腺腫大。
為了人體的健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的平衡,特別是要注意上述元素和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如銅、鉀、鎂、氟、硒、鋅等)的補充,以保證某些生理功能的正常。
下面是各種元素與其生理功能及日常來源的對照表:
元素
生理功能
來源
鈉
維持血漿的酸鹼平衡
食鹽。
鉀
酶的激活劑
蔬菜(植物生長需要鉀,在植物中含有較多的鉀)。
鈣
骨骼等硬組織不可缺少的元素,還與肌肉的收縮有密切的關系,它參與人體的許多酶反應、血液凝固,維持心肌的正常收縮,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鞏固和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
食物中含有較豐富的鈣(但要注意不要與會與鈣生成不溶於水的物質一起食用):動物骨、雞蛋、魚蝦和豆類等含鈣豐富。
鎂
酶的激活劑
綠色蔬菜(葉綠素中含有較豐富的鎂),豆類,蝦蟹
鋅
缺鋅會引起營養不良,生殖系統失調,還對酶有一定的活性作用和對蛋白質有一定的穩定作用。
豆類、瘦肉、米、面
銅
銅是很多酶的活性元素,可促進細胞成熟、催化體內氧化還原反應,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並協同造血,缺銅會引起貧血和發育不良。銅的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是協助DNA的復制。
動物肝臟、綠葉蔬菜、軟體動物等都含有較豐富的銅
鐵
鐵是構成血紅素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把氧氣輸送到全身各個細胞並把CO2排出體外,缺鐵會引起貧血症。
動物肝臟、蛋黃、海帶、紫菜、菠菜(吃含鐵高的物質忌飲茶)。
磷
磷在人體內主要分布於骨骼、牙齒、血液、腦、三磷酸腺苷中,其中三磷酸腺苷是人體能量倉庫。
肉、蝦、魚、奶、豆等。
碘
甲狀腺素的組成成分,缺碘會引起粗脖子病。
海帶、紫菜、海參。
氟
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缺氟會引起齲齒,但氟過量會引起「氟骨病」和「斑釉病」
含氟牙膏
硒
是某些酶的成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缺硒會導致心血管病,還會導致溶血性貧血和克山病。
海米、肉類、動物肝臟、大米、大蒜、芥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