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813音樂教育學都有那幾本書考研急需。。。謝謝。。
要看具體報考學校的規定。
不過可以推薦你幾本最權威的音樂教育書籍:《音樂學科教育學》曹理編著;《音樂教育與教學法》謝嘉幸、郁文武編著;《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尹愛青主編。
2. 曹理的人物簡介
先後抄參加國家教育科學襲及國家教委「七五」 、「八五」、「九五」重點科研項目,為中學音樂能力研究、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研究、外國音樂教育研究等專題組負責人。1958年始至今,多次參加小學、中學教材編寫工作,為《義務教育課程標准中學音樂》教材副主編。由其主編《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獲1995年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4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先後多次參加小學、中學、高師音樂教學大綱及教材編寫工作。由其主編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獲1995年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主編《中學音樂教學論新編》獲1998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主編《音樂學科教育學》獲2002年全國圖書獎,獲2000年第二屆新聞出版署全國教育圖書二等獎,北京市優秀圖書一等獎。1959年、1960年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1993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及人民教師稱號、1997年獲曾憲梓高等師范院校優秀教師二等獎。1983年、1989年、1993年先後多次獲得全國先進兒童工作者、北京市 先進工作者、北京市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及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享受1996年國務院頒發 政府特殊津貼。
3. 音樂教育學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後,音樂學科教育研究呈迅猛化發展態勢。德國經過19世紀末至20世紀60年代以來三次重大的音樂教育改革,為學校音樂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打下了穩定發展的基礎。1965年「聯邦學校音樂周」正式建立了「音樂教育研究」學科,其發展勢頭更猛。據統計,僅科隆大學「社會學研究檔案中心」與「德國社會科學信息中心」協作搜集1987年以來德語國家范圍內所計劃的、實施中的和已完成的音樂教育研究項目的資料就有500份,運用於「嚴格意義上適合音樂教育」的科學研究方法有1175種[7](p.4)。盡管這些研究在方法選擇與結果上往往大相徑庭,但卻推動了研究工作的發展。在現代音樂教育學的研究上也是如此。德國音樂教育家多弗萊因在大型音樂辭書《音樂的歷史與現狀》(簡稱《MGG》的第10卷《音樂教育學》卡塞爾1961年出版)中說「《普通音樂教育學》未能問世,這樣的著作似應力圖展示關於基本原理的科學研究,尤其要力圖描述出關於音樂教育學方面的各種多姿多彩的活動」。[6](pp.310-311)至70年代初,對普通音樂教育的研究已逐步深入。德國學者克勞斯·芬克爾(Klaus Finkel)在《音樂教育學目前的傾向和外觀》一書中,提出了音樂教育學的構想圖,按這個構想音樂教育學應由「主體分析」,包括個體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等;「對象分析」,包括音樂理論、音樂史、民族音樂學、音樂家美學等;「具體分析」,包括學習目標、教材研究、教學方法等三大部分組成。[1](pp.8-9)這個構想圖,實際上是引用了德國學者勞赫·海爾曼(Rauhe Hermann)在《音樂教育學與各門科學的聯系》一文中提出的設想。這篇論文收在德國音樂教育家席格里特·阿貝爾一施圖魯特(Sigrid Abel-Struth)主編的《音樂教育學》第6卷(全10卷,塑特出版社)中,這部書的第9卷還收入《作為一門科學音樂教育學的發展》(1970)[1](pp.9-10)。可見,當時德國音樂學科教育研究的狀況。
美國也是學科教育研究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出版了很多論著,不過這些論著往往不用「音樂學科教育學」的術語,而代以其它的名稱。如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家H·F·艾伯利斯、G·R·霍弗、R·H·克勞特曼合著《音樂教育的理論基礎》(1984年),是美國大學音樂教育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所使用的綜合性教科書。這本書涉及音樂教育在歷史、哲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課程論、測量評價等方面的基礎理論,這些基礎理論多取自廣泛而典型的學術研究成果,來自美國音樂教育實踐,並體現出現代教育研究方法在音樂教育領域應用的基本輪廓。從構成學科教育學應包括目標論、內容論、方法論、評價論等不可或缺的四要素的內容來看,這本書也符合這方面內容的要求。
日本是音樂教育學研究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主要表現在學科教育理論建構日趨系統、完整,陸續有一些專著問世。如浜野政雄《音樂教育學概論》(音樂之友社,1967年),作者力圖從實際的立場出發,尋求音樂各方面的原理,系統地抓住其全貌。又如供田武嘉津《音樂教育學》(音樂之友社,1974年),作者謀求從哲學、教育心理學、音樂學及史學觀上有系統地把握音樂教育學,以及閏間豐吉《音樂科教育學概論》(音樂之友社,1985年)等。為了紀念日本音樂教育學會成立10周年和20周年,由日本音樂教育學會編寫出版了《音樂教育學的展望》(音樂之友社,1979年)和《音樂教育學的的展望Ⅱ》(音樂之友社,1991年),對音樂教育學的內容做了較全面的論述。
提及世界范圍內音樂學科教育研究的發展還應充分研究國際音樂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cation,縮寫ISME)的作用。為了促進世界各國的音樂教育,1953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音樂理事會創建了國際音樂教育協會。自1953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會議,自1968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專家討論會,還不定期的舉行專家討論會。具體的做法是,組織國際會議和專家討論會,商討全球音樂教育問題;促進國際間各層次音樂教育工作者聯絡,與音樂家、音樂表演、作曲、民間音樂、青年音樂家以及音樂圖書管理人員等有關國際、各地區、各國有關組織合作,在音樂教育方面做進一步研究。
在我國,伴隨新學制而產生的音樂學科教育研究發端於19世紀末。1897年清政府創辦了南洋公學師范院,首開「教授法「課程。1904年清政府明令規定師范生要學習「教育法」和」「各科教授法」。1907年中、小學正式設置了音樂課程,定名為「樂歌」、「唱歌」課。「五四」運動前後,我國各科教學法課程建設得到了發展。蔡元培先生的「五育並重」、「美育救國」等主張,推動和促進了藝術教育的發展。1922年的「壬戌學制」,採納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學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張,一字之變,說明學科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與「學」的雙邊關系??范院校設置了藝術教育課程,其中包括「歌唱教學法」課程。僅從當時政府機構教育部先後頒布的《初級中學音樂課程綱要》(1923年6月4日)、《小學音樂課程標准》(1932年10月)、《修正高級中學音樂課程標准》(1940年9月),就可以看出當時音樂教學法研究的水平。
1939年,當時政府機構教育部頒發了《師范學院分系必修及選修科目施行要點》,正式將課程定名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目的在於糾正師范教育中只重視教法研究而忽視教材研究的問題。1946年當時政府機構教育部頒布的《修正師范學院規程》,進一步明確規定分科教材教法是專業訓練科目,並對具體內容作出明確規定。在此期間,我國一些音樂教育家結合介紹國外音樂教學理論和方法,相繼寫出一批音樂教學法研究的著作,對我國音樂教育學科建設做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1950年8月頒布《北京師范大學暫行規程》,明確規定中學教材教法為該校的公共必修課程。此外,還規定中等師范學校必須開設小學教材教法課程。1952年7月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印發的《師范學院教學計劃(草案)》中對開設此課做了明確規定。1957年教育部在修訂教學計劃時,將「教學法」課程恢復定名為「教材教法」課。教學內容被規定為:了解中小學教材過程中的經驗與問題進行研究。50年代中期,學習蘇聯中小學和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法,翻譯出版了一批音樂教學法著作。當時音樂學科教育研究對象主要是唱歌教學的方法,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要教學任務以及程式化的五段教學模式等。從理論研究的角度看,這一段的音樂學科教育研究偏重於具體教學經驗的介紹或信息的傳播,其研究領域過於狹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音樂教育得到健康的發展,音樂學科教育研究蓬勃地開展起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教育學門類下將「教材教法」研究定為二級學科,確定了學科教育研究的地位。1979年6月,教育部頒發了全日制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同年12月在高師藝術專業教學座談會上確定高師開設《中學音樂教材教法》課程。1986年底,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我們不但要建立自己的教育學,還要建立自己的學科教育學。翌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教材教法研究」更名為「學科教學論」。1986年,國家教委藝術教育委員會成立,隨後制定了《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1986-2000年)》,這就為我國音樂學科教育研究邁上新台階打下了基礎。1980年後,陸續出版了一些研究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著作。此外,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教育委員會多次舉辦了「全國國民音樂教育改革研討會」,對推動音樂教育的深化改革,促進音樂學科教育研究,影響越來越大。
《中國音樂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等國家和地方性音樂教育專刊的創辦,以及全國性音樂學術刊物音樂教育專欄的設置,為進一步開展音樂學科教育研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總之,20世紀80年代末以前的幾十年,是我國音樂教育學的萌芽、積累、醞釀、准備時期。近十幾年來教育學、心理學、音樂學、音樂美學等學科的新發展,為音樂教育學的構建奠定了理論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收進了國外的各種音樂教育理論和音樂教學法體系,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啟迪了我們的思想,轉變了音樂教育觀念,為音樂教育學的構建准備了思想基礎;蓬蓬勃勃的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鍛煉培養並形成了一支音樂學科教育研究的隊伍,其中有一批長期從事音樂教材教法研究並具有較高的音樂教育理論與修養水平的學者,成為音樂教育學構建的組織基礎。
這一時期,我國出版的有關音樂教育各種問題的研究文獻為數不少,尤其與音樂教育教學實踐相關內容的文獻更不勝枚舉。但是突破以往音樂教材教法的局限,拓寬和深化音樂學科教育研究的范疇,著力探索音樂教育活動對人的全面發展的影響及規律,從宏觀上研究音樂教育理論,向音樂學科教育學發展的研究還亟待加強。音樂學科教育實踐呼喚著音樂學科教育研究向更高層次發展和升華。1986年前後,我國的一些學者陸續發表了國外音樂教育學研究現狀的介紹和對音樂教育學體系和結構的設想方面的文章。1988年國家教委藝術教育主管部門組織醞釀藝術教育科研課題時,再一次提出進行有關音樂教育學研究問題。同年年底,由曹理負責組織成立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研究」課題組。1989年8月此課題被列入國家教委教育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中國學校藝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第三階段研究課題。課題組以橫跨全國七省市的高師擔任音樂教育教法課程的教師為主要成員,先後組織五次課題研討會,撰寫了近40萬字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曹理主編,繆裴言、廖家驊副產編,1993年上海教育出版,獲1995年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為了組織起來更有效地、更系統地進行音樂學科教育研究,1990年12月,以高師教師為主成立了中國音協音樂教育學學會。
中國音樂教育學學會的成立,實現了我國學科教育研究的一次飛躍。10年來,音樂教育學學會與中國音樂教育學學會等學術團體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充分發揮了協調效應的作用,成為推動我國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一是組織了音樂學科教育研究的多種學術活動。堅持了年會制度,進行專題研討,組織學術交流活動。這些活動緊緊圍繞本學會發展的目標展開,主題更加集中,研究的問題更加專門化,研究的方法更加靈活,注重實效,如中外音樂教育比較研究、音樂課程建設研究、民族音樂教育研究等。二是集合了學術研究的隊伍。這個學會的成員以高師或其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擔任本課程的教師為主,開展學術研究的「共同語言」較多,在音樂學科教育研究上比較有特色。學會成員,從開展課題研究時只有兩名副教授,發展到現在以教授、副教授為主,有的還是博士研究生導師或碩士研究生導師。他們其中大多數人具有獨立完成音樂學科教育科研課題的能力,承擔了省市級的科研項目,並能與其他人合作完成國家級的科研項目。
如國家教育科學「八五」重點課題項目「普通學校美育理論與實踐」,其中學校音樂教育分為三個子課題:「中國當代普通學校音樂教育理論實踐」,課題負責人姚思源;「中國近現代普通學校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課題負責人伍雍誼;「外國學校音樂教育研究」,課題負責人曹理。音樂教育學會的一些成員分別參加了以上的三個課題研究,課題成果以叢書形式體現。三是加強了學科課程建設的研究。在第10屆年會上圍繞21世紀全國音樂學科教育學的建設與發展主題進行了專題研討,總結過去,展望並規劃未來。出版了提供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學習本課程的教材——音樂教學法、音樂教學論、音樂學科教育學。四是擴大了對外交流。舉辦了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等培訓班。邀請美國學者來華講學,介紹美國幼兒音樂教育發展的現狀等。
近十年來,我國音樂學科教育研究,空前活躍,取得了豐碩成果。從廣度看,1993年國家教委藝術委員會主辦「全國音樂教育優秀論文評選」,至今舉辦了三屆,參選論文總計達4604篇,影響十分廣泛,而且呈迅速上升的趨勢,第三屆參選論文(2177篇)是第一屆參選論文(887篇)的2.45倍。各種學術刊物、學術會議發表的有關音樂教育教學研究方面的論文每年平均有300餘篇。這說明音樂學科教育研究有著十分廣闊的群眾基礎。從深度看,出版冠名「音樂教育學」和「音樂教育」的專著有10餘部。作為音樂教育學學科群出版的其它著作也有幾十部。
音樂教育學的學科發展方興未艾。它有著較大的發展餘地。它是一門十分年輕的學科,還顯得較為稚嫩薄弱,有待我們不斷地去豐富、完善面向21世紀的音樂教育、音樂學科教育研究面臨著一個又一個新問題,諸如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音樂教育如何定位?在構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過程中,如何形成更加完善的音樂教育體系?如何針對21世紀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制定音樂課程的標准、教材、教法?高師音樂教育如何為基礎教育服務?高師的音樂學科教育學課程應如何改革?如何培養和提高本科的師資和科研隊伍的水平?音樂教育如何推進本土音樂文化與外來音樂文化教育及本國各民族音樂文化的結合,進行跨音樂文化研究?如何搞好傳統音樂文化教育與現代音樂文化跨時代的融合?如何在重視搞好本土、本民族音樂文化的同時,吸收共享世界其它各國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等等。這些問題有待在音樂教育學的研究中進一步解決。
4. 推薦一些有關音樂教育的書,最好有優質課案例的
《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
作者: 曹理
出版日期: 1993年09月第1版
主題詞: 音樂教育專-教育學 教育學-音樂教育
分類:藝術圖屬書館>音樂>總論
《普通音樂教育學概論》
作者: 曹理
出版日期: 1990年06月第1版
主題詞: 音樂教育-教育學 概論 教育學-音樂教育 概論
分類:文化、科學、教育、體育圖書館>教育>初等教育>各科教學法、教學參考書
5. 陝西師范大學的音樂教育學研究生都考什麼專業,
陝西師范大學音樂專業研究生2011年份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和學術型研究生兩種,
1、學術型研究生專業目錄
中國古代音樂思想研究 陳四海
聲樂 田大成、張智斌、張向俠、姚青、張敏、朱 磊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王衛東
中國古代音樂文獻 陳四海
舞蹈 程鵬民、李永明、劉麗蘭、王棟
05鋼琴 楊洪冰、范立芝、張新梅、李鶯
06民族管弦樂
笛、簫 王 鶴
笛、塤 劉寬忍
二胡 賈 嫚
合唱指揮 王擁軍
學科教學論(音樂教學) 姚青 趙露
參考書目
"張洪島:《歐洲音樂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2月版
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袁禾 :《中國古代舞蹈史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5月版
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綱》,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5月版"
"陳四海:《思無邪—中國文人音樂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2002年2月版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3月版"
錢仁康:《音樂作品分析》,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唐滿城、金浩 : 《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9月版
李永明 :《芭蕾舞及教學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復試參考:
050402音樂學
01方向復試 聲樂演唱、視唱練耳、英語口語
"02方向復試多聲部音樂技術理論(筆試)、鋼琴演奏、英語口語
"斯波索賓等:《和聲學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1月版
瓦爾特•辟斯頓:《和聲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1月版
吳式凱:《和聲藝術發展史》,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陳銘志:《賦格曲寫作》,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
"03方向復試中國古代音樂文獻(筆試)、樂器演奏或演唱(自選)、英語口語"
"陳四海:《中國古代音樂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
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3月版
04方向 "舞蹈作品表演:在芭蕾舞、中國民間舞、中國古典舞、現代舞中自選兩個舞種;
舞蹈基本功與基礎教學能力:包括軟開度、旋轉、彈跳、技巧;英語口語。"
05方向 鋼琴演奏、視唱練耳、英語口語
06方向 笛、簫、塤、二胡演奏、視唱練耳、英語口語
07方向 合唱指揮、鋼琴演奏、英語口語
"08方向復試
音樂教育學(筆試)、演唱或演奏、英語口語"
"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上海音樂出版社
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首都師大出版社2001年6月版
戴定澄:《音樂教育展望》,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09方向復試 中國傳統音樂概論(筆試)、樂器演奏(自選)、英語口語"
袁靜芳:《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050401藝術學
"01方向復試
中國古代音樂思想論(筆試)、綜合面試、英語口語"
"陳四海:《中國民族音樂概論》,陝西旅遊出版社2000年9月版
陳四海:《中國古代音樂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
6. 首都師范大學音樂教育考研復習資料,書本
這只是2012年研究考試的筆試部分的指定參考書,在面試時還要閱讀以下參考書目版:
曹理:《音樂學科教權育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曹理:《中學音樂教學論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安國:《音樂課程標准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安國:《從實踐到決策》,花城出版社,
曹理:《新課程音樂教學案例選評》(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
日]浜野政雄:《新版音樂教育學概論》,教育科學出版社,
曹理:《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及評析》,上海音樂出版社,
王安國:《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
繆裴言 林能傑: 《日本音樂教育發展概況》 上海教育出版社
劉沛:《美國音樂教育發展概況》劉沛 上海教育出版社
楊燕宜 謝嘉幸:《德國音樂教育發展概況》 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旦娜 尹愛青 修海林:《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 上海教育出版社
楊立梅:《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 楊立梅 上海教育出版社
蔡覺民 楊立梅 :《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 上海教育出版社
7. 武漢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理論研究生考試專業科目看哪幾本書
1、《音樂心理學來》(第二版)自羅小平 黃虹著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8年11月
2、《音樂學科教育學》 曹理 何工著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年
3、《音樂教育與教學法》(修訂版) 謝嘉幸郁文武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0月
4、《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尹愛青著人民音樂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聯合出版 2007年9月
5、《音樂課程標准》(全日制義務教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
此外,還要對視唱練耳科目,加強學習。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找武漢音樂學院視唱練耳專業課老師輔導學習,不要小看了這一考試科目,很多人主科都過了,但是有一些栽倒這一科目上,武漢音樂學院的視唱練耳專業在全國能排名前三。
8. 關於音樂教育的書籍。
答-您是教3-6歲的孩子嗎[有一本適合這年齡段的孩子的書-動植物總動員-90首童謠故事和90首童謠鋼琴曲]。
9. 上海音樂學院 音樂教育 研究生
音樂教育綜合來理論:
曹理:源《音樂學科教育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余丹紅:《音樂教育手冊》,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馬東風:《音樂教育史研究》,京華出版社;
劉沛:《音樂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上海音樂出版社;
林華:《音樂審美心理學》,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皮連生:《教與學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
沃爾夫岡•馬斯特納克:《音樂教育學導論》,余丹紅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
哈羅德•愛伯利斯:《音樂教育原理》第二版,劉沛等譯,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