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學生調查報告/研究報告
一、基本情況介紹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受交通運輸需求和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機動車保有量和機動車駕駛員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遞增,道路交通參與者的急劇增長給原本捉襟見肘的交通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和道路交通事故也乘虛而入。據公安部交管局公布:2005年我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死亡98738人人,傷殘469911人,直接經濟損失18.8億元,萬車死亡率為7.6,居世界首位,比交通高度發達的美國還高出2%之多。據有關部門統計,2005年度,我縣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1544起,死亡136人,傷殘881人,直接經濟損失163.992萬元,與2004年事故四項指數相比,分別上升了58.68%、下降8.11%、上升27.5%、下降9.7%,佔全縣所有安全事故四項指數的98%、92%、96%、95%,居各類型安全事故第1位。道路交通事故已經嚴重危及我縣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引發了一些社會不安定因素,將直接影響到我縣招商引資的軟環境建設,甚至有可能制約我縣經濟的進一步高速持續發展。 人口的增加,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駕駛員人數的增多,鄉村道路里程的延伸,導致我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日益嚴峻,現有的路面有效警力和交通安全管理模式遠不能適應迅速發展的形勢需要。 前影響我縣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雖然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使道路交通流量迅速增長,但是現有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還不適應迅速發展的人、車、路的需求。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影響我縣道路交通安全主要有以下原因:
1、人的因素直接影響我縣道路交通安全。
2、影響我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二大因素,車的因素。車是指機動車、非機動車。3、道路條件和道路環境是制約我縣經濟發展和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三大因素。 三、調查建議
從筆者本次調查結果來看,當前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人多、車多、路況復雜而路面警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要想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切實提高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車輛的安全行車性能,完善道路的基礎設施,筆者認為必須想方設法走出一條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之路。
走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之路,就要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門及相關政府部門要認真依法履行職責,及時研究、探索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長效機制,為保障社會和諧穩定,道路安全暢通,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交通環境。在此,筆者就推進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工作提出幾點初步建議:
1、完善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機制。要設立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對本行政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實行統籌協調,同時,制定交通安全的中長期戰略規劃,分析交通安全形勢,協調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汽車產業、交通運輸、道路交通基礎建設等工作。
2、建立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管理機制。一是建立行政首長負責制;二是建立部門協作聯動機制;三是建立群防群管工作機制。只有責任明確,機制科學,才能做到齊抓共管、綜合治理。
3、建立科學的交通安全宣傳模式。《道路交通安全法》關於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的措施有明確規定,要實現由交警一家唱獨角戲向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宣傳教育的轉變,使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實處。
4、建立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監督機制。要把各級政府、各個部門保障交通安全的情況納入目標管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幹部政績考核范圍,對於交通安全措施不得力,安全責任不落實,管理不到位,道路交通事故多發,事故隱患突出的的單位,要實行「一票否決」,追究有關責任人員行政和法律責任。
5、建立交通管理行業協會,開展行業自律自治。為強化對駕駛員的自我安全教育管理,應成立了機動車駕駛員協會,主要由機務、安全部門負責人組成,承擔駕駛員的日常安全學習教育,協助交警部門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宣傳教育和安全行車競賽活動。
四、結論
通過對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現狀的調查,我們不難看到我市的交通安全形勢十分嚴峻,道路交通事故依然是影響並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社會因素。為緩解我市的交通壓力,提高全市人民的交通安全意識,確保全市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創造安定和諧的經濟發展環境,就必須改善我市嚴峻的交通安全形勢。只有堅定不移地實施交通安全的社會化管理戰略,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市的道路交通環境,才能維護經濟發展所必須的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才能保證我市經濟進一步健康、快速、持續發展。
累死去.............希望我的答案能使您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