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古舞蹈柔臂的基本動律是什麼
柔臂的基本動律是由抄肩依次帶動、大襲臂、肘、小臂、碗、手的波浪運動,動作一定要連貫,柔美連貫的。
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與他們的狩獵、游牧生活有密切聯系。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態,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畫、烏蘭察布崖畫中,有著生動真實的表現。在古代,蒙古族還有很多模仿兇猛動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鷹)舞、熊舞、獅子舞、鹿舞等。這些舞蹈作為獨立的形式,大都失傳,但在薩滿舞中仍有反映。
(1)蒙古舞蹈基本動作教學拉臂擴展閱讀:
蒙古舞的特色:
蒙古族舞蹈有的古樸雄壯,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剛柔相濟,有的風趣幽默,有的舒緩曼妙,有的瀟灑明快。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人的純朴、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舞蹈與美酒有不解之緣。在民間,幾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興。說蒙古族是以歌舞為伴的民族一點都不為過。
2. 蒙古舞里拉背和柔臂是一樣的嗎
嗯,給我的感覺蒙古舞拉背和揉背是不一樣的
3. 如何報考舞蹈等級證,共分幾級
報考舞蹈考級的方法:
考生必須滿足完成五分之四課時的要求,如果滿足這個要求,可以讓持有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考級中心所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的教師進行推薦,然後分級報考。
舞蹈等級一共分為十三級,:
一級(4-5歲);
考試內容:
走步、音樂反映、擴指、手臂動作、彎腰、轉腰、前壓腿、雙吸腳、腳位、頭的動作、擺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戲。
二級(5-6歲);
考試內容:走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手位、勾綳腳、含胸和展胸、提腰和松腰、旁開腿、推指和繞腕、頭的動作、半蹲、蛙跳步、雞走步、游戲、模仿與想像。
三級(6-7歲);
考試內容:吸跳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波浪、彎腰、勾綳腳、吸伸腿、後吸腿、手位、松肩、半蹲、掂腳走、鴨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與想像。
四級(7-9歲) ;
考試內容:二拍舞步、三拍舞步、 單手位、波浪、壓跨、勾綳、前抬腿、後抬腿、抱端腿、壓腿、前踢腿、後踢腿、腳位、碎步、掰膀子、小跳、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五級(8-10歲);
考試內容:二拍舞步、雙手位、手腳動作、勾綳腳、小彈腿、旁抬腿、後彎腰、壓腿、前、旁大踢腿、後踢腿、前滾翻、腳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點步轉、小跳(二)、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六級(9-11歲);
七級(10-12歲);
八級(11-13歲);
九級(12-14歲);
十級(13-15歲)
半專業型級別:
第十一級(初級課)適用於14-16歲青年
第十二級(中級課)適用於15-17歲青年
第十三級(高級課)適用於16-18歲青年
(3)蒙古舞蹈基本動作教學拉臂擴展閱讀:
一、各級學生報考,須由獲得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考級中心所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的教師推薦。
二、參加考試的學生須分級報考。成績合格者,由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考級中心按所考級別頒發證書。
三、參加考試的學生,各級課程規定的課時數完成不足五分之四課時的學生不得參加考試。
四、參加考試的學生須交納考試費。
五、考生於考試前40分鍾報到。
六、考生進入考場前應佩帶好考試編碼。
七、課程每周一至兩次,須一年時間完成。報考舞蹈考級無起點級別限制,初級階段不要求級別連續,中高級階段不能越級,必須有級別的連續性。
八、考場內謝絕參觀,僅考試官及負責音樂伴奏的老師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