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師怎樣做教育研究心得體會
一、 充分認識成為學習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意義
在學習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及新疆發展與穩定的重大決策部署》、《自治區黨委七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尤其是近日召開的《市委九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後,我看到了在中央對新疆建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新疆及首府進行諸多重大戰略部署和整體規劃,從各項部署與精神中預示出未來我區、市將有一個翻天覆地、舊貌換新顏的變化,這是前所未有的,是新機遇,更是新挑戰,它帶給我們每一個人希望和信心,而在此之外,我們更加意識到更新觀念,摸准時代脈搏,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是多麼緊迫,與時俱進成為學習型教育工作者對今後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養方向的准確定位又是多麼重要。「教育人」普遍培養成為學習型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地區發展進步的重要基礎。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知識創造、知識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因素。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不加強學習、不提高學習能力,勢必落後於時代。各條戰線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切實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和自覺性,更加重視和善於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順應時代發展,實現知識的不斷更新。只有這樣,才能敏銳把握時代前進脈搏,科學判斷世界、全國以及本地區發展大勢,提高推動改革發展的能力,更好地培養出適合時代需要的人才,使我區乃至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
二、樹立事業心,增強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
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規劃發展綱要》我們看出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因此,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教師不單單是 「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範,尊重信任」。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訓練來要求。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熱愛關心學生」是真摯的師愛,是教師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實踐中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現了教師對祖國、對人民、對黨的愛,體現了教師的獨立人格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三、培育教師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
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於對事業的忠誠,他們不是僅僅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並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築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他們應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教師時時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主義,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遵守校紀校規,以模範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在教書育人中一定要用自己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
總之,作為教育工作者,通過學習,要進一步明確努力學習提高的方向,肩負起時代和社會賦予我們的重任,緊緊抓住和充分用好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在更高層次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觀念、開拓思路,嚴格塑造自己,努力成為新世紀合格 「教育人」,推進我區教育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