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班社會植物產品找朋友教案
設計背景
1、為激發幼兒喜歡與小朋友交往,樂意與他人交流的情感。凝造幼兒和諧快樂相處的氛圍,讓他們喜歡上幼兒園並學會與他人有禮貌的交流與相處。
2、因為地處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小朋友居多,適當的在活動中教會少數民族小朋友一些簡單的交流以及禮貌用語的漢語發音。
3、促進幼兒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各種活動,有初步的自信心和獨立意識。
4、培養幼兒能夠有禮貌的與他人交流認識老師、小朋友。感受集體生活樂趣,享受與同伴分享、游戲的樂趣。培養幼兒對父母、老師、同伴的積極情感,學習基本的交往技能。讓他們學會關心愛護他人。
活動目標
1、 初步激發幼兒與他人交往的興趣。鼓勵幼兒主動認識新朋友,促進同伴間的友好合作和交往。
2、 引導幼兒在與他人交往中,能准確使用禮貌用語。
3、 體驗與同伴的交往中獲得的愉快情緒。培養幼兒喜歡集體生活的情感,初步體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學習與同伴分享,將重點詞語「你好」「再見」「朋友「有機的滲透到社會領域。促進幼兒漢語口語能力的發展。
重點難點
1、 教師要引導幼兒在聽懂兒歌的基礎上學習唱兒歌。
2、 教會他們新學禮貌用語的准確發音。
活動准備
1. 錄音機或VCD機,歌曲《找朋友》,錄音磁帶或光碟。
2. 動物手偶或掛飾。(以當地常見小動物為主)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1.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小朋友們請看,他是誰呀?」
2. 教師:「(出示一個「小牛」的手偶),今天我們要和小牛一起玩游戲。「
(二) 展開部分
1. 教師:「小牛看到新朋友,有些怕生,但是他還是很想和新朋友一塊玩。他會怎麼和新朋友打招呼呢?」
2. 教師引導幼兒與「小牛」,用「你好」「再見」「好朋友」等禮貌用語打招呼。
教師:「小牛,面對你的新朋友,請大聲的打招呼吧。」
教師(出示小牛手偶,做出與小朋友打招呼的動作,教師模仿小牛對小朋友們說簡單的問候語。):「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小牛。」
3.教師教幼兒說:「你好,小牛。我們是你的新朋友。」
『貳』 中班科學會爬的植物教學反思怎麼寫
活動目標:
1.觀察爬行植物,認識幾種常見的攀爬植物,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特徵。
2.藉助提問的線索,學會有序的觀察觀賞植物和果蔬類爬藤植物,了解爬行植物的攀爬特性。
3.能認真的觀察植物,快樂的表演小手爬。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收集各種爬行植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兒歌【螃蟹歌】
二、教師模仿螃蟹爬
師:小朋友,你來猜一猜,這是誰在爬阿?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會爬?
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啟發幼兒仿編兒歌。
三、觀察【幼兒用書】感知各種爬行的植物
師:除了動物會爬,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會爬的植物呢!你知道哪些植物會爬嗎?
四、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感知各種爬行的植物
(1)幼兒自己看圖閱讀畫面,在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看到的爬行植物。
(2)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探索爬行植物攀岩爬牆的特徵。
師:看圖說說,圖上有什麼?你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它長在什麼地方?
師:這種植物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生長的?
師:你覺得它爬的高嗎?如果沒有牆,沒有支架它能爬上去嗎?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攀爬植物,說說:這些攀爬植物是依靠什麼爬上去的?
這些植物的末端有什麼?猜一猜,看一看這個卷須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師:小動物是用腳右路或爬行的,爬行植物末端的卷須就是植物的小吸盤,它們不停生長並緊緊地吸住牆體和支架向上攀爬。
『叄』 幼兒中班觀察常見的動植物教案
中班:動物朋友 教學目標 1, 初步了解不同動物的外表特徵。 2, 幼兒能通過表格的形式做簡單記錄。 3,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懂得關心愛護小動物。 活動准備( 1,不同的動物圖片若干(外表特徵主要為:羽毛、鱗片、毛發、殼) 2,一張全體幼兒觀察記錄表。(以圖呈現) 3,故事《大頭兒和小頭爸爸-------小鴿子》書或碟。 活動流程 引起動機——歌曲的引入,集體教學----- 動物圖片,觀察記錄-------觀察記錄表格,小結-------故事教學-----故事《大頭兒和小頭爸爸-------小鴿子》書或碟。------活動結束-----延伸活動 活動內容 一引起動機:以上節課的《大自然的朋友》的歌曲引入,「小朋友我們除了人類是我們的朋友,在自然中動物和植物也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老師給小朋友介紹幾個可愛的動物朋友? 二.主要活動 1.拿出動物的圖片,介紹它們是自己的好朋友,它們和我們人類的外表一樣嗎?展示四種不同特徵的小動物,請幼兒說出圖片上動物的名字,並說出它們和我們人類的外表一樣嗎?它們 的外表各是什麼樣子?並找出它們外表不一樣的地方。(毛、鱗片、毛發、殼)你有哪些動物好朋友?它們的外表有什麼不同? 2。在請幼兒想一想,還有那些動物和它們有相似的地方。如:(孔雀有羽毛,老虎有皮毛,蛇有鱗片,蝸牛有殼等) 3.教師給每位小朋友發一張動物圖片,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手中小動物的外表是什麼樣子? 4.仔細觀察過後,教師與幼兒一起做觀察記錄,將你的動物好朋友的外表是什麼樣的?記錄在名字與圖交叉的表格上,在對應的格子中打√。 5.小結:請小朋友告訴老師你為什麼要這樣填寫表格。(告訴 幼兒如果你對這種動物不熟悉,請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多看看有關這個動物的書或資料,將正確答案轉告老師)。
『肆』 中班教案有毒的植物
一、活動目標:
1、教育孩子認識什麼是食物中毒。
2、使孩子認識食物中毒的危害及知道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二、活動課時:1
三、活動准備:
食物中毒情景表演、演示儀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孩子知道病從口入,教育他們有正確的飲食習慣。
難點:用自己的話能敘述自救方法。
五、活動過程:
1、導入語:
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看一個表演,看看有誰,在干什麼?後來怎麼樣了?
(2)、幼兒觀看一小朋友表演,內容大致如下:
小朋友手裡拿著一包膨化食品,說:「我今天在商店裡買了一包膨化食品。」然後,打開食品袋吃這包食品,接著假裝肚子痛。
(3)、引導幼兒討論:
師:這位小朋友怎麼了?是什麼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觀點。
幼兒:吃了這包食品就肚子痛了。
幼兒:老師,我有一次吃了一個爛蘋果,後來也肚子痛的,還拉肚子了呢。
小結:看來小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想不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啊?
2、物中毒有哪幾種呢?師逐一介紹
( 1)、夏天,天氣炎熱,各種病菌繁殖最快,這時候人如果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就會得痢疾、霍亂、傷寒等病。這種中毒叫細菌性食物中毒。
(2)、中毒還有化學性的食物中毒。如:吃了沾有殘留的農葯的蔬菜就會引起中毒。
(3)、吃了有毒的動植物,也會這樣中毒,這種叫做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後,對人體健康有什麼損傷呢?凡食物中毒,對人體的健康損傷是很大的,輕的可損傷腸、胃,嚴重的還會損傷肝、腎等器官,有的還可能會留下終身的病根……後遺症。
3、發生食物中毒之後你 應該怎樣做呢?
(!)馬上用手指輕攪喉嚨,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
(2)、多喝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讓有毒的物質快速排出體外。
(3)、若出現發燒、上吐下瀉等症狀,應立刻去醫院。
『伍』 幼兒園中班科學植物也出汗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抄更多的植物。
2、為植物做卡片。
3、欣賞幾種有趣的植物
4、種植一種喜歡的植物。
5、介紹植樹節。
【活動重難點】為植物做卡片、種植一種喜歡的植物。
【活動准備】幾種植物的圖片(梅蘭竹菊)、一盆含羞草、有關植物(如豬籠草)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小朋友,你們認識哪些植物?
2、小朋友們請把你們認識的植物畫出來,並把它們介紹個大家。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植物的圖片,你們來看看是什麼植物?(出示植物的圖片)
二、活動進行中
1、讓小朋友根據圖片說出梅蘭竹菊分別有哪些特徵;
2、介紹梅花、蘭花、菊花分別在哪個季節開放;
3、帶小朋友在幼兒園以及周圍參觀植物,介紹植物特點;
4、回到到教室中,拿出帶來的含羞草給小朋友觀賞、觸碰,看含羞草因觸碰而收縮的有趣過程;
5、給小朋友觀看有關植物的視頻,如豬籠草食蟲過程等。
三、回家任務
1、讓小朋友在家長的幫助下為幼兒園里的植物製作介紹卡片,掛到相應的植物上;
2、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進行種植。
四、活動後續
1、觀察小朋友們種植的植物,一段時間後帶到幼兒園,大家共同欣賞;
2、鼓勵小朋友們在每年的植樹節都進行植樹活動。
『陸』 幼兒園中班課(植物和自然的關系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 知道環境對植物的生長有影響。 2. 了解植物適應環境的一些特性。 3. 知道植物具有和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特徵。 能力培養 1. 通過觀察、比較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對觀察和研究進行記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保持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 2. 對身邊的事物及自然有著探究的慾望。 3. 願意了解大自然的奧秘,喜歡研究有關植物的知識。 重點難點 分析植物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特徵。 教學方法:觀察法、比較法、分析法、實驗法 教學准備 實驗准備:對比實驗(仙人掌與萬年青的耐旱情況)所需器具與材料; 植物:仙人掌、萬年青、透明塑料袋等; 圖片:沙漠、高山、草原、熱帶雨林、池塘生態圖; 視頻:有關的生態系統介紹; 文字資料:溫室的環境條件等。 課時安排:3課時(第一課時,比較兩種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外形特徵,課本第27-30頁的內容;第二課時,分析植物的形態特徵與環境,課本第31-33頁的內容;第三課時,觀察身邊的植物,課本34-35頁的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生物包括哪些種類。 2、復習植物生長的需要。 提問:生物生長需要什麼? 3、引出課題 (板書課題) 【意圖:由於上一單元與這一單元沒有聯系,生物的知識學生是在五年級時學的,時間隔得比較久,教師通過復習可以幫助學生回憶,為這一單元的學習做准備。】 二、 觀察仙人掌與蓮 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幾種環境中的植物。 2.對比觀察仙人掌和蓮生活的環境條件和外部形體特徵, 並把觀察結果填寫在表格里。 3.匯報交流觀察結果。 4.試著分析仙人掌和蓮的形態如何適應各自的生存環境? 先小組討論、交流,再全班一起匯報。 (交流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對植物葉子的蒸騰作用不是很明白時,教師可以展示課前做的仙人掌和萬年青的對比實驗。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課後回去做這個實驗。) 5.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將仙人掌和蓮這兩種植物的生活環境對調,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匯報、交流。 小結:植物的外部形態結構是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 【意圖:通過對仙人掌和蓮這兩種植物的形態結構及其生長環境的觀察比較,將植物的外形和它們的生活環境聯系起來。】 6.鞏固 小組交流:選擇一種旱生或水生植物,分析它在形態上是如何適應環境的? 匯報交流 三、拓展 思考:葉子小的植物比葉子大的植物耐旱嗎? 1、出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2、交流。 四、作業 1. 是否葉子小的植物比葉子大的植物耐旱?為什麼?
『柒』 中班安全教案植物不能隨便模設計思路
一、活動目標:、觀察植物的外形特徵,知道很多植物不能隨便摸。2、通過閱讀幼兒用書和掛圖,了解一些植物雖然沒有刺,但也不能隨便摸。二、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1、出示各種植物圖片,請幼兒選擇自己覺得安全的植物教師:(1)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好多美麗的植物哦你們喜歡這些植物嗎? (2)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什麼植物可以和我們小朋友做朋友,是安全的,什麼植物不能隨便觸摸,是危險的?(3)請你選擇你覺得危險的植物貼到這個畫「X」的黑板上(4)你選的是什麼植物?為什麼選這個植物呢?(5)剩下的植物沒有刺,好像是安全,是真的安全嗎?2、教師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了解有些植物看起來安全,但可能引起過敏或中毒。教師:我們的書上也有這些植物,我們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3、結合教學掛圖,組織幼兒討論,提煉幼兒的閱讀經驗。教師:(1)這些植物下面有什麼標志?這個標志是什麼意思?有一個小女孩碰了這個植物,她的胳膊怎麼了? (2)誰認識老爺爺手指著的這盆植物?老爺爺會對小女孩說些什麼呢? (3)你們猜小女孩會說些什麼,小女孩又會怎麼做呢?4、教師總結教師:現在我們知道了,植物雖然看上去沒有危險,如果我們不好好和它們相處,它們也有可能傷害我們。所以,我們在弄不清楚這些植物的特點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亂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