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生命安全教育
在學科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是一種責任,語文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承載著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語文課程標准也在呼喚人文關懷。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充滿人文關懷、具有生命意識的課本資源,創造性地進行生命安全教育,使學生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諧的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安全教育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義,那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實施生命安全教育呢?
一、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挖掘安全教育內容,適時傳授安全知識。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氣息。識字寫字教學中,語文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挖掘其中的安全教育內容。
如:在教學「燈」字,給「燈」字組詞,學生說到紅燈、綠燈時就是一個很好的交通安全知識傳授的契機,老師就可以引導他們認識交通規則,使他們知道「紅燈停,綠燈行」。又如:在教學生字「警」時,指導學生掌握讀音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火警電話和匪警電話嗎?」這樣將火警電話119和匪警電話110這些知識順理成章地傳授給了學生。又如在教學「江」、「河」、「湖」或「游泳」等字詞時可以告訴學生,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情況下,不可以玩水或者游泳,這是一個很好的防溺水教育機會。
一個字很微小,但只需要語文老師做個課堂的有心人,捕捉文字背後的安全內涵,那麼安全教育就會「潤物細無聲」。
二、在課文教學中向小學生傳授安全救護方法,提高他們的救護能力。
在課文教學中,語文老師要時時留意課文中的一些細節,在教授語文知識的同時傳授給學生安全救護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救護能力。
❷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
健康包括身體安全和心理健康安全 我們可以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滲透教育內 如 描寫春天的容單元 我們可以相機教育學生在春遊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和具體注意事項 再比如關於團結友愛的單元教學時 可以引導學生注意同學之間要互相理解 互幫互助 也可以專門通過口語交際課、綜合性學習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❸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安全教育領
小學語文的滲透教育是通過練習來完成的。
❹ 如何將安全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掬月在手的博客
對小抄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他們掌握安全知識,提高他們的安全防範能力,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是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的具體體現。只有具備豐富的安全知識、較強的安全防範能力、安全意識濃厚的人才才是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因此,安全教育就是教師工作職責。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除了上好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認真開展靠安全活動以外,還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小學生實施安全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享有「網路全書」的美譽
❺ 如何將安全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掬月在手的博客
隨著社會的復進步,各制種安全隱患越來越多,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尤其是小學生,他們人小,應變能力差,安全教育對他們就顯得特別重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在教好書的同時,還注意對孩子們進行安全教育,讓他們提高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讓每個孩子具備較豐富的安全知識和較強的安全防範能力。
❻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滲透安全教育
正教育本身就是培養生命的事業,而語文旦碃測度爻道詫權超護學科有著較內強的人文性特徵,可以更自然地容讓學生了解生命,關注安全。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為切入點,探討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保證他們在美美的年齡盡情享受生命的美好。近年來,校內校外安全事故頻頻發生,給學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抵禦危險的能力,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當從日常教學入手,挖掘教材
❼ 安全教育怎樣滲透在初一語文課堂中
針對中小學生安全意識薄弱、安全知識缺乏等實際,近年來,學校把對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作為抓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教師把安全教育納入正常的教學范圍,重點加強上下學交通安全、預防溺水、飲食衛生安全、消防安全、應對自然災害、防範校園傷害等知識的教育。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實施,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正漸漸模糊,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的。我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適時從語文教材中挖掘安全教育教材對學生實施安全教育。
一、在語文教學中挖掘教材向學生傳授安全知識,提高他們的救護能力。
在課文教學中,語文老師要時時留意課文中的一些細節,在教授語文知識的同時傳授給學生安全救護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救護能力。
在教學《司馬光砸缸》有意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當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假山下的缸里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一同玩耍的小朋友怎麼做的?誰的方法最好。」學生答道:司馬光。同學門都為司馬光臨危不亂、機智果斷地舉石砸缸救人的行為稱贊不已。我問道:「如果小朋友掉進的不是可以砸破的瓦缸而是水池什麼的,那些大聲哭喊找大人的小朋友的做法你覺得又怎麼樣?」同學們聽後沉默不語。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聲哭喊引起附近大人的注意或者找大人來救人才是有效的救人方法。我和學生由此總結到:如果我們不能自救時向其他人呼救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時,可以抓住文中關於阿曼達等14名兒童被埋在垮塌教室的三角形空間里得以生還的描寫,告訴學生在遇到地震、房屋倒塌這樣的緊急事故時,在室內的人應盡量往房間的角落裡避讓,減少垮塌對自己砸傷的安全救護知識。
在學習《我的戰友邱少雲》時,抓住「這時候邱少雲只要從火里跳出來,就地打幾個滾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撲滅。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過去,扯掉他身上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戰友。」這兩句話,設計了一個小問題「如果你們在平時遇到別人或自己身上著火應該怎麼救?學生發表了許多自救和救護的有效辦法。最後孩子們還辦出了手抄報,有的學生將主題定為「如何在火災中逃生」,有的圖文並茂得給大家介紹滅火器的用法,還有的學生在網上查了各種火災發生的原因,並教大家如何預防火災的發生。
二、聯系生活中的例子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語文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為了讓學生養成關心生活的好習慣,我在語文教學中常常就社會上出現的熱點問題讓孩子們展開討論,甚至不惜作為話題作文,放在作文課上進行訓練。這也為我提供了很多進行安全教育的機會。
在我國,中小學生的比例佔全國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一。據統計,每年中小學生因溺水、交通事故、火災、踩踏、食物中毒、校園暴力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大約有40多人,也就是說,每天會有一個班的人數消失。當孩子們聽到這個數字時無不瞠目結舌。我讓孩子們分組調查生活中的隱患有哪些?值得高興的是他們不僅僅找出了這些存在的安全隱患,而且還找出了一些解決的辦法。現在,班上有好多孩子會在家長要闖紅燈時及時制止,每天去操場做操時他們也會乖乖的等樓梯上不擁堵時的再下。有一次,在樓梯上看到我們班的一個小女孩隨手撿起了一個香蕉皮,我本以為是養成了講衛生的好習慣,問了才知道,原來她更擔心有人踩到香蕉皮會從樓梯上滑倒。
其實要避免這類事故並不難,只要我們能夠從思想上重視起來,時刻把安全記心中,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即使有再急的事也要隨時銘記生命安全,為自己,為他人,共防安全隱患,珍愛生命,茁壯成長。
三、寓教於樂,在小學語文綜合活動中豐富安全教育文化。
語文綜合性活動,孩子們都比較喜歡,語文老師除了要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安全教育教材對孩子們進行安全教育外,還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滲透。比如,可以動員孩子們廣泛閱讀關於安全知識的書籍,積累安全知識,收集安全故事;可以組織孩子們辦安全知識手抄報,組織安全知識競賽;還可以鼓勵他們創作安全知識兒歌、順口溜、相聲、小品、快板等。這樣既寓教於樂,又豐富安全教育文化。總之,在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安全教育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語文教師在鑽研教材時要為安全教育留一席之地,只有「安全教育,警鍾長鳴」,才能杜絕安全隱患,讓學生平安地學習,快樂地學習。
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盡量避免隱性安全隱患。
近年來,有很多校園傷亡事件,產生的原因都是孩子存在心理陰影。像著名的「馬加爵」事件,和「校園投毒」事件。身為一個語文老師,我們還肩負著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的重大使命。於是,我在語文教學中也側重於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比如講《落花生》一課的時候,我讓學生抓住「有用的人」幾個字,展開討論:「什麼是有用的人?」、「如何才能成為有用的人?」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預防孩子心理問題的產生。在學習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時,我設計讓孩子們用一塊布蒙上眼睛繞教室一周,看看能否順順利利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結果他們沒有一個可以順利完成任務。再讀課文時他們無不為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卻能憑著自己的毅力戰勝困難、刻苦學習的海倫·凱勒而嘆服。他們從海倫凱勒身上學到了:要熱愛生活、珍視生命,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要勇於和困難作斗爭,要充滿信心地去追求理想,終將會成為強者。諸如此類的教育,在此我不再一一列舉。雖然,孩子們是懵懂的,這些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會有顯著地外在表現,但是其在安全教育上的價值不亞於上述措施。
總之,我們應該在完成語文教學的同時設法進行安全教育,讓孩子們掌握安全知識,提高安全防範能力,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力所能及的預防隱性安全問題。
❽ 如何在美術課堂中滲透生命安全教育
小學美術教來學中有意識地融入生命教育自應是美術教師的職責與任務.首先應挖掘小學美術教學中生命教育的資源,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結合德育,升華生命教育.僅有如此,才能夠使學生產生安全認識,尊重,珍愛生命的態度,激揚精神生命.樹立學生正確的生命觀,從而善待生命,塑造人格,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