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春課堂教學目標

春課堂教學目標

發布時間:2020-12-23 13:19:28

❶ 如何確定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目標的

為了貫徹落實學校《2006-2007年度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綱要》,初中語文組以「有效課堂教學研究」為中心,精心計劃,勤於實踐,積極探索。26日下午,組內開展了觀課議課教研活動。這次的研究主題是「有效課堂教學研究」之一「目標明確」。

我們認為語文有效教學的基本准則有五條:1、目標明確;2、思路清晰;3、活動充分4、積累豐富;5、氛圍和諧。

教學目標是教師專業活動的靈魂,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目的」不是「目標」。規范的教學目標表述要注意四點:
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如「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等都是不規范的。
行為動詞必須是可測量可評價的、具體明確的。如教《海燕》寫「培養學生革命的大無畏精神、提高寫作技巧」就籠統了。
行為條件是指影響學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為評價提供參照的依據。如「通過什麼過程或在10分鍾內完成什麼任務」。
表現程度是學生學習之後與預期到的最低水準。

我們來看課例。這是游春香老師執教的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朱自清的散文——《春》。

老師首先出示教學目標(這個環節很有必要):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三個步驟:1、認知性朗讀,讀准字音,疏通字詞;2、感知性朗讀,理清文章思路;3、涵詠性朗讀,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風格和美感。教師確定的本次課目標是「3、涵詠朗讀」。

要評價教學目標,就要明確評價的標准。怎樣評價目標預設是否具體、准確、科學呢?或者說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有什麼樣的依據呢?

1、課程目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總目標」共有10條,分別從語文素養與情感態度、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學習過程和方法三個維度進行了闡述,這是貫穿九年的縱向目標。「階段目標」分別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作了闡述,這是橫向目標。目標的確定首先要找到縱橫交合的坐標點。

2、單元目標。語文教材的編排雖然沒有十分嚴格的邏輯順序,但要符合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符合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一冊教材由若干個單元構成,每個單元的目標既集中體現在課文的共性中,也分散體現在每篇有特點的課文中。忽視單元目標,會造成教學的盲目性、隨意性,會導致知能訓練的斷層和認知的盲區。

3、課文特點。課後練習基本上提示了該課的特點和教學目標,我們可以從練習的要求把握標向和標高。忽視課文特點,整個學段的教學目標會單一,會重復,會沒有載體,教學也會變得千篇一律。

4、學生基礎。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根本標准就是學生有無進步和發展。離開學生的基礎談目標設定,那是空談。學生的認知基礎、智能結構、興趣習慣等都是制定教學目標要考慮的因素。目標的設定要緊扣學生「最近發展區(跳一跳夠得著)」,如果拔高和降低標高,都會造成教學的低效或無效。

5、課時劃分。一節課可以只有一個中心目標,但學習一篇課文卻可能有幾個目標,怎樣將多個目標劃分到不同的課時中去落實,也是有講究的。目標太高、容量太大、環節過多,容易造成重點不突出,思路不清晰,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另外,教學目標要注重課堂生成。強調預設目標,也要關注生成目標,甚至可以說要通過「預設」去促進「生成」。因為學生開放性的存在,他們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興致積極參加課堂活動,從而使課堂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復雜性,課堂中常常有許多不曾預約的精彩。這就要老師獨具慧眼,駕馭課堂,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忽視生成目標,課堂變得僵化,缺少靈動,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發展會受到阻礙。

有了以上認識,我們就從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觀照《春》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了。

先看課標中關於「閱讀」要求的第一條:「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看單元提示語:「這個單元為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品味詩文有美的語言是一種藝術享受。要反復朗讀,再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揣摩、欣賞精彩句段和詞語,並將它們摘抄下來」

第三看課後練習:1、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感情的反復朗讀課文,直至背下來,並細心品味課文中描寫的江南春景。2、課文語言生動,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仔細揣摩下列詞句,回答問題。3、課文多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課文最後三段三個比喻表現了春天景象的什麼特點?你還能用別的比喻來贊美春天嗎?

第四看學生基礎:第一單元要求「提高朗讀能力,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第二單元要求「還要練習朗讀,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第五考慮課時分配。從以上幾點看來,本課用三個課時來學習比較合理,重點分別是朗讀指導、朗讀品評、涵詠運用。這樣安排由淺入深,思路清晰。

由此我們可以明確《春》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的坐標點應該是:美文的閱讀。因為是初一學生,所以要學習朗讀的輕重音、語速、語調等,講究抑揚頓挫,然後在朗讀中感知美的景物、感受美的情感,直到背誦。因為有第一課時的「正確朗讀」作基礎,本次課的「涵詠朗讀」就有了梯度。第三課時重點在朗讀中品味美的語言。因此,我們認為游老師的教學目標定位是恰當的。

如果教學目標需要更精確的話,則本課的教學目標可作如下表述:
1、第一課時——學生通過查字典、讀注釋,正確朗讀課文;通過反復練習,流利朗讀課文;教師講解重音、語速、音調等朗讀技巧後,通過練習,能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朗讀課文。(朗讀指導課)
2、第二課時——學生通過品味課文描寫的春天美景,感受美好情感,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大部分同學能背誦。(朗讀品評課)
3、第三課時——學生通過品讀,能指出體現課文語言的生動性的幾個表示行為動作的詞;通過老師講解比喻這種修辭方法,能對語言的形象性進行舉例說明(這是低限度),少部分學生能運用比喻寫句子(這是高標准,可測評——涵詠運用課)

❷ 春天在哪裡優秀教案設計一最新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找春天"的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科學知識,多角度欣賞、體驗春天的美麗,並能用不同的方式贊美春天。
2、知道禮貌是春風,友愛是陽光,生活中也有春天;學習在生活中講究禮貌,與他人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過程與方法:
1、鼓勵學生走到郊外,用眼睛尋找自然界的春天;用心靈感受生活,用語言描述生活中的春天。
2、用樂曲歌唱春天,在大自然中與春天親密接觸,在生活中留住春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欣賞春天的景色,在充滿生機的大好春色中,學生抒發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從而去感受自然的美和人與人之間春天般的關愛。
二、教學重、難點:
感受到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講究禮貌、相互關愛的快樂。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多角度欣賞、體驗自然界春天的美麗,並能用不同的方式贊美春天。
活動過程:

一、感受自然界春天的美麗
活動一:欣賞歌曲設疑入題
1、師扮演小燕子邊唱"小燕子"歌曲邊做動作。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我問燕子為啥來,燕子說,這里的春天最美麗。"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呀?你們知道我怎麼會到這里來呢?
2、學生交流。
3、是啊!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可是春天到底在那裡呢?(板書:春天在哪裡?)讓我們到下面的錄像里去找一找吧。
活動二:觀看媒體尋找春天
1、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誰能告訴大家春天在哪裡呀?(師把桃花發到誰手裡就由誰講)
活動三:交流展示分享成果
1、其實,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裡,老師讓你們利用休息的時間去找了春天,你們也一定找到春天了吧?說給大家聽聽吧!(檢查學生的觀察記錄。---月---日,柳枝長出了新芽。)
2、學生交流和展示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麗。
活動四:小組合作改編歌曲
1、春天就是這樣生機勃勃,讓人心曠神怡,來!我們為她編首歌吧。
2、出示: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裡,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裡,這里有()呀,這里有(),還有那()。
3、學生分組商量,根據自己看到的春天情景填詞後交流。
4、師生一起唱自編的歌曲。
(師:小朋友們編得好極了,把春天的美麗,春天勃勃的生機表達得淋漓盡致,太讓我激動了,我真想唱一首歌啊!出示:《春天在哪裡》歌曲,會唱嗎?讓我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吧!)
二、贊美自然界美麗的春天
活動一:討論交流歸納總結
1、我們找了半天的春天,小朋友們,春天到底是什麼樣的呀?
2、讓學生討論總結。
活動二:實踐操作贊美春天
1、學生分組用不同的方式贊美春天。
2、小結:春天是個如詩如畫的季節,春天是個萬物蘇醒的季節,春天充滿了勃勃的生機,春天讓我們精神煥發,小朋友們願不願意跟著燕子姐姐再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隨著音樂結束課堂教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懂得禮貌是春風,友愛是陽光,生活中也有春天;學習在生活中講究禮貌,與他人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活動過程:

一、回顧自然界春天的美麗
1、上一節課小朋友從各自的眼睛裡找到了春天,並把它編了一首歌,現在請小朋友再一次感受一下春天的美麗,來唱一唱自己編的歌吧。
2、學生唱自編的歌曲《春天在哪裡》。
二、感受生活中春天的溫暖
活動一:觀看錄像尋找生活中的春天
1、春天來了,大地一片桃紅柳綠,小動物們也紛紛出來感受著美好的春天,因為春天給大家帶來了溫暖。你們知道嗎?在我們人與人交往中也有春天,這個春天會讓人更加溫暖。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的一段錄像中就有一個這樣的春天,你們仔細看,找一找錄像里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
2、學生觀看錄像。
3、教師示範交流錄像中的春天,學生討論交流。
4、小結:是呀,桃紅柳綠是春天,禮貌友愛也是春天。老師要送你一句話:禮貌是春天,友誼是陽光,春天就在我們生活中。
活動二:判斷辨別鞏固認識
1、出示學生之間相處的事例。
2、學生進行判斷,並用表演的形式演一演。
3、拓展:學生表演自己生活中曾有的文明相處、互相幫助的事例。
三、留住生活中美好的春天
活動一:討論交流歸納總結
1、小朋友想把這美麗、溫暖的春天留住嗎?那你准備怎麼做?討論一下碰到這些情況你會怎麼做?[出示:見面要說("你好");分別要說("再見");別人有難(多幫助);受人幫助(要謝謝);無意傷人說("對不起");寬容他人說("沒關系");尊重他人常說("請")]
2、小組討論並交流。
3、齊讀板書。
活動二:體驗感悟加深認識
1、生活中的這個春天讓人感到溫暖,感到快樂。來,快讓我們畫畫這朵春天裡最美的花。
2、學生描畫,畫出心中最美麗的花朵。
3、把花朵送給幫助過自己的同學或最好的朋友,說出送花原因並會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三:學唱歌曲感悟提升
1、自然界的春天是美麗,但這美麗的情景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只有生活中的春天才會永遠讓人溫暖,今後只要我們在生活中講究禮貌,與他人互相關心,相互幫助,那麼春天就會留在這里。
2、表演唱《春天在這里》
3、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在生活中也有春天,春天就在我們中間。老師相信大家在找到春天的同時,更會找到生活的快樂。

❸ 古詩《春曉》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春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5個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能藉助漢語拼音讀准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古詩的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背誦並默寫課文,學會學習一般古詩。
2、過程與方法:利用課件引導生看圖,讀詩、品句進行總結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詩意,懂得愛惜春光。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愛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准備:教學軟體,實物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學習興越導入新課:
1、啟發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學生結合實際自由說)。
2、電腦演示:雨後春天早晨,鳥語花香的絢麗圖景,聽配樂朗讀古詩。
3、教師簡要介紹作者孟浩然(學生注意聽):《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他寫的田園山水詩很有名。
二、整體感知:
1、自讀古詩,要求讀准字音,讀得連貫,注意讀准下列字音:「覺」是多音字,在詩中讀jué,啼是二聲。(學生自讀初步感知)
2、指名說說詩中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邊讀邊思考)。
三、深入理解
1、結合插圖與實際理解前二句詩。
(1)邊讀、邊看電腦演示,邊想,這兩句詩大致寫什麼意思(看圖自悟,討論)。
(2)你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提示學生根據所查字義來分析)充分想像。
(3)結合討論,具體理解字詞。
(4)邊讀邊看文中插圖,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電腦顯示古詩,學生答出來詞義後,電腦再顯示答案,最後,屏幕上清楚地展示古詩及注釋,有助於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2、仿照上面兩句的學習方法,讀講後兩句。
四、准確把握。
1、自讀全詩,說說詩的意思。
2、指名讀。
3、指導朗讀:啟發談話:多美的春光啊!我們應帶著什麼感情朗讀這首詩呢?
(1)確定讀詩情感(贊美、喜愛)
(2)自己試讀
(3)和同學交流
(4)指名讀,讀讀評評,並配樂朗讀。
五、課外拓展:古詩中,描寫春天景色還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古詩?說一說大家自學一下,如《春夜喜雨》《詠柳》(學生自學,師點技)
六、總結方法:掌握了閱讀方法後我們就能自學古詩啦,望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多學古詩。
設計說明:
遵循學習古詩的一般過程和學生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牢牢抓住朗讀這條主線,充分發揮兩個畫面(電腦資料,學生頭腦中的生活畫面)的作用,完成教學任務,教學中,師充分利用電腦課件,將春天早晨的絢麗圖景展示出來,引導學生看圖,讀詞,品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本首詩並不難,因此我重視學習方法的教學,當堂課就安排一首難度相當的詩,讓學生從學習中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❹ 幼兒大班春日古詩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 在反復誦讀與想像感中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朗讀體會詩情。 三、教學難點: 理解詩意,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賞春 1、導語:天氣晴朗了,天空蔚藍了,草兒青了,山兒潤了,水綠了,風歡了,樹葉舞蹈起來了,春天又活蹦亂跳的來了。 2、課件展示,學生欣賞春天的美景。 通過視覺感受,激發學習的興趣,孩子們帶著對春天的嚮往,走入課堂。 (二)、詠春 1、如此鮮活的春天就在我們的眼前,同學們的腦海中有沒有也跳躍著一些關於春天的詞語呢?(學生自由說)

❺ 幼兒大班下冊主題三春天的聚會的教育目標及策略是什麼

< 剛送別了冬爺爺,春姑娘又邁著輕盈的步伐,悄悄地來到了人間做客。春天是多麼的美好,那層層白霧和處處的鳥語花香都征示了春天的到來。 春天濕漉漉的,無論是花朵還是小草都掛上幾顆春姑娘送的水晶珠,晶瑩透亮地閃爍著。一顆顆圓鼓鼓的露珠從葉片上滑落下來,滴在了土裡,滋潤了大地。在春天的早晨里,白霧如輕紗般地籠罩住整個城市,到處都變得朦朧一片,像是披上了一層輕紗。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了,變得那麼生機勃勃。當春雨落下時,彷彿給所有植物染上了鮮艷的色彩。瞧,小草給春雨染得綠油油的,在春光的沐浴下滿足地搖曳著,是多麼地可愛啊;花朵經過春雨的梳妝,變得美麗無暇,盡情地伸展著她那婀娜的身姿。一陣春風拂來,溫柔地撫摸著人們的發絲,一切都是那麼愜意。那清脆的泉水聲叮咚叮咚地奏著,鳥兒歡快地歌唱著,彷彿是歌頌著美麗的春天。 春天是一個奼紫嫣紅的季節,一個充滿活力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給人們帶來了溫暖的春風,萌發的新芽,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而寧靜。

❻ 春望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深入體會古詩詞的韻律。
2、記憶名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做到學以致用。
3、領略古詩詞的凝練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領略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理解詩歌內涵,准確把握詩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養學生品味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
難點:
1、理解詩句蘊含的情理
2、作者作詩的背景或心境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杜甫詩之沉鬱,無不令我們愛不釋手,浮想聯翩,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詩。
二、整體感知
1、藉助課下注釋、工具書,掃除文字、詞語障礙。
抵,值,相當;
渾,簡直;
簪,古人用來別發連冠的首飾。
2、了解作者寫作時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書 肅宗紀》載:這年正月,「安慶緒將伊子奇寇睢陽郡,張巡敗之」。二月,「李光粥及安慶緒之眾戰於太原,敗之」,「關西節度兵馬使郭英X()及安慶緒戰於武功,敗縷。慶緒陷馮翊郡,太守蕭賁死亡」,「慶緒將蔡希德寇太原」,「郭子儀及安慶緒戰於永豐倉,敗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九載,這年三月,「尹子奇復引大兵攻睢陽」,」安守忠將騎二萬寇河東,郭子儀擊走之」。整個春季三個月,戰爭不息。
三、理解詩的意境、內容
這首詩是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長安時所作。當時長安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滿目荒涼。詩人觸景生情,抒寫了傷亂的感慨。
詩的前四句寫春天的長安城的敗象,包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高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觸目驚心,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墜淚驚心。
前四句詩人俯仰瞻觀,由近而遠,由遠而近,從城到山河,由滿城草木到花鳥。感情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親人的慘威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更增一層悲哀。
四、問題探究
1、這首詩寫於國家危難之時,詩中都蘊含了詩人深深的愛國情懷。這首詩最能體現愛國深情的詞或句子是什麼?為什麼?
提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個「深」字寫盡山河破碎,人民離散。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因為感時傷懷,加之久別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對鳥語花香的春景,不但無心賞玩,反而落淚心驚。「濺」「驚」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動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淚水飛濺,鳥使我的心靈驚悸。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連三月」見戰禍之長。「抵萬金」極言家書難得。足見思家之苦。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苦痛無法排解,搔頭更增哀嘆。
2、詩歌的首聯寫了哪幾個形象?這些形象各有什麼特點,組成了怎樣一幅畫面?
明確:寫了國都、山河、城、草木四種形象。國破,山河依舊,城春,草木深。這是一幅淪陷中長安城的破敗景象: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使人滿目凄然。
3、頷聯寫了哪幾個形象,組成了怎樣一幅畫面?
明確:烽火連天,兵荒馬亂,「家書」承載著親人的牽掛和眷念。詩人盼望得到一封家書,然而終歸是失望,我們彷彿看到詩人滿頭白發如冰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
4、詩中常使用反襯手法,即以甲物之是來襯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開頭兩句就使用了這一手法,你能夠說說自己的理解嗎?
「國」是指都城,即長安——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繁華熱鬧可以想見。但是,目前的長安,惟有山河存在,這不就意味著過去的繁華都城已被叛軍糟蹋殆盡,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嗎?春天來了,城裡到處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著人煙稀少才讓草木叢生嗎?
5、如何理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的意思?
課本的註解是:「感時花濺淚」——感傷國事,看到美麗的花兒都禁不住落淚。「恨別鳥驚心」——傷心離別,聽到婉轉的鳥鳴都害怕。

❼ 幼兒園以春天為單元的音樂教育目標

目標
來1、能跟隨老師准確的自朗誦詩歌。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詩歌。
3、培養幼兒對春天的音樂和詩歌感興趣。
4、培養幼兒新學期音樂課堂的常規紀律。
大組:
1、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表演詩歌《春天是這樣來的》,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現詩歌內容。
2、培養幼兒對春天的音樂和詩歌感興趣。
3、培養幼兒新學期音樂課堂的常規紀律。
活動准備:
音樂視頻、黑板、春天和冬天的圖片
活動重點:
自信地展現詩歌,讓學生融入正確的課堂氛圍中。
活動難點:
准確記憶背誦詩歌。
活動過程:

閱讀全文

與春課堂教學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