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質量
1、通過抄「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襲策略和實踐研究」,確立正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師的課堂教學策略,完善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幫助學生獲得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為進一步提高我校義務教育階段的課堂教學成效,積累一定的科學數據並奠定相關的科研基礎。
2、「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研究」將通過對我校的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成因進行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通過對課堂教學成效的個案研究,尋找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為進一步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成效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3、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研究」,進一步明確和強化一種理念: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是完善教師自身的學習方式;沒有終身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就沒有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就沒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B. 如何補齊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短板
2018年8月,《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報告》,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這是我國首份義務教育質量檢測報告。
補齊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短板,要做好以下5方向工作: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針對監測發現的教師隊伍教育教學理念陳舊、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欠缺等問題,報告建議推進教師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提升生源質量、改革招生制度、提高教師培養質量等方面著力,吸引和選拔樂教適教的優秀青年進入師范院校和師范專業,為義務教育培養素質全面、業務精湛的教師。根據教師隊伍存在的真實問題和廣大教師的實際需要,抓好分級培訓,優化培訓內容,切實提升培訓質量。繼續重視教師師德、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加大教師在班主任、體育、美育、德育等方面工作的績效權重,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評方案。合理界定教師工作邊界,避免教師無限責任,減輕教師工作壓力,及時關心解決教師生活、工作中的問題。
5、提高教學資源使用率
報告指出,解決教學儀器設備使用率低的問題,首先要科學配置裝備,既要滿足教育教學需要,也要避免盲目追求高標准。其次,通過加大培訓,增強教師運用網路、電子化課程資源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按要求配備必要的教輔人員和實驗員,加強日常運行維護。最後,還要將學校教學資源使用情況納入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將教師教學資源使用能力納入教師考核,在考試評價中增加對學生動手操作環節的考查。
C. 義務教育的教育質量應如何進行提升
據報道,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這是我國首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基於監測結果,建議從七方面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
據介紹,監測中心基於監測數據撰寫了不同方面的結果報告,提交國家教育相關部門,為教育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同時,監測中心每年還為所有參測的省份和樣本縣(市、區)提供監測結果報告,並組織開展監測結果報告解讀會,推進監測結果應用。
D. 教學質量不過關的義務老師家長該怎麼辦
這其實很正常,因為義務老師畢竟不是一個真的。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可能會做法什麼內的,有些許不容妥當,但是你可以跟老師去談一談,就是你覺得應該怎麼教孩子會比較好。而且我覺得義務教孩子的話應該也不會膠粘劑很高的。
E. 李冰小學和中興鎮九年制義務小學哪個教學質量好點
我感覺第二個中興鎮九年義務制小學教的更好一點
F.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意義
監測的意義就在於提高人民的的素養,提升人民的素質
G. 義務教育的教學質量因為老師有償課後補習下降,談談你的看法
義務教育的教學質量,因為老師有償課後補習下降,有關部門應該嚴格整頓有償補課。如果提高了教學質量,那麼課後補償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從根本上要抓老師的教學質量,可以做每一個階段的考評,不要存在著人情打分,可以請外地的老師來本學校打分,不德才兼備的人就不要在這樣的崗位上待著。
有關部門應該工作到位,嚴查補課的事有些老師埋怨學生的整體素質太差,那麼就要和家長學生老師三方進行互動,需要家長來配合老師,學生也要一起努力,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的成績提高。這種事情就得坐下來相互聊一聊,知道彼此內心的真實想法,老師也能提高積極性。
補課是一個社會風氣問題,所以作為監管部門一定要做好監管。同時,家長們也要調整好心態,和老師做好溝通,這樣才能解決補課這件事。
H. 義務教育發展狀況好中有憂嗎
義務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奠基性工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按照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的部署和要求,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自2015年起開展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
據介紹,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在我國義務教育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指揮棒」和「體檢儀」的雙重作用,有利於扭轉部分地區以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和學生的主要標準的做法,發揮積極導向作用,還能對國家和地方義務教育質量發展狀況進行全面「體檢」,為診斷問題、分析原因、調整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針對學生參加校外輔導班和課業壓力的情況,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學生參加數學和語文校外輔導班的比例分別為43.8%、37.4%,八年級學生參加數學和語文校外輔導班的比例分別為23.4%、17.1%。三成以上學生感到很有學習壓力。
I. 什麼是義務教育質量檢測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依法監測、服務決策,科學評價、重在導向,准確診斷、探求規律的原則,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身心健康狀況以及影響學生發展的相關因素進行全面、系統、深入地監測。
准確地向國家報告基礎教育質量的現狀,為教育決策提供信息、依據和建議。通過監測數據和監測結果的發布,引導家長、教師、學校和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促進億萬中國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依靠北京師范大學在全國教育領域的資源優勢,組織、協調全國各相關單位、各相關領域科研力量,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專家隊伍,在實施全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同時,指導各地開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推動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網路的逐步建立。
(9)義務教學質量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基礎教育的實際狀況和基本國情,借鑒國際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經驗,現階段對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的六個方面進行監測:
1、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養。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在自尊、自強、遵紀守法、誠實守信、保護環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等思想品德和公民素質方面進行監測。
2、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身體形態、機能、素質、體育鍛煉和個人健康習慣等身體健康方面進行監測,同時也對學生的情緒、意志品質、個人行為習慣、與他人交流合作等心理健康方面進行監測。
3、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學習素養。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各學科的學業水平進行監測,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監測。
4、學生的藝術素養。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審美情趣、藝術欣賞與表現能力等方面進行監測。
5、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監測。
6、影響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與社會環境。從學生的家庭環境,教師、學校、課程等學校環境,以及與基礎教育有關的宏觀社會、經濟環境監測影響學生發展的相關因素。
J. 為何要對義務教育質量進行監測
據報道,《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已於近日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以下簡稱版監測中心)正式權發布,報告不僅將語文、數學、科學作為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重要學科,還將德育、體育、藝術納入監測領域,監測學科領域涵蓋面廣泛,凸顯我國監測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
不同於國際大型教育測評項目,我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標准開展,監測指標體系和工具全面體現國家課程標准基本要求,結果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國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准確掌握國家課程標准執行和落實情況。
監測不僅將語文、數學、科學作為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重要學科,還將德育、體育、藝術納入監測領域,監測學科領域涵蓋面廣泛,凸顯我國監測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