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同濟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在交通學院學習的幾年間,感受到了很多老師的風采,只好先說說我院的一些老師的課程了。首先是智能交通的楊曉光教授。楊曉光教授,「於我國恢復高考的1978年9月考入同濟大學道路與橋梁工程系,1982年7月本科畢業並留校任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後在職攻讀同濟大學交通工程方向碩士與博士學位,並於1994年應國家教育部選考派遣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資助、留學日本京都大學交通工學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9月學成回國繼續任教」。
前面是他的簡歷,那麼就說說具體的感受,聽了楊曉光教授的課,會讓人對整個智能交通系統有一個很清晰明了的把握,讓人對整個科學問題怎麼思考、提煉和解決有更深的理解,總之,楊老師的課會讓你站在宏觀的高度來理解問題,不會局限於細枝末節。
❷ 傳統教育的優點與缺點是什麼
1.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
(1)有利於師生情感的交流;內
(2)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3)是幾千年教學容模式精華的結晶;
(4)有利於教師的教學創新。
2.傳統教學方法的缺點
(1)以教定學,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存在;
(2)以本為本。忠實地執行教材,教材上怎麼寫,教師就怎麼講,使教材成為禁錮學生自由創造、大膽創新的枷鎖;
(3)教路單一。傳統課堂教學教師的「教」,是照本宣科,教師只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節外生枝」;
(4)學法單一,目標單一,問題單一,評價單一,過程單一等。
傳統的教育系統是由教師、學生和教材這三個要素構成,在現代化教學環境下還要多增加一個要素,這就是教學媒體。
對教學系統的控制主要來自教師,而學生這個學習主體未能參與控制。傳統的教學模式採取教師傳授知識的方法,學生一般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它不僅主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把教師的主導作用任意誇大並絕對化。
❸ 淺述如何通過第二課堂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一定要謹慎的,慢慢考察慢慢觀察一段時間後再做決定,基本情況是這樣。創業也要堅持和毅力,不斷的堅持和努力還有方法才可。
❹ 上海理工大學怎麼樣啊
上海理工大學挺好的,是一所省部共建大學,上海市重點大學,教學質量也很高。
上海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研究型大學;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重點建設大學、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單位。
學校確立了創新創業教育在工程人才培養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全程化、全覆蓋的「課堂教學-創新實驗-項目訓練-企業孵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學校在國內率先開設創業實驗班和創業管理第二專業,同時,作為上海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首批四家受理點之一,累計培育146個項目,成活率近62.3%,獲得了一大批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及全國性大獎。
2018年上海理工大學推出師生學術共同體交流計劃,為學生隨導師出境交流提供政策和經費支持。每位教師到境外進行學術研究和交流時,最多可以帶4名學生,學校為每名教師和學生提供最高1萬元經費資助。
(4)創新創業課堂教學特色擴展閱讀:
教學建設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在人才培養平台方面,擁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以及省部級平台51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市級精品課程44門。
學校持續推進專業國際認證、中國工程教育認證等,2013年在國內首個以純本土專業通過德國工科專業權威認證ASIIN認證;截至2019年6月,學校共有9個專業通過國際認證,7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1個專業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