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學拉丁舞半年,學校的老師換了三個,學校還說學拉丁舞換老師有好處,是這樣嗎
建議您去旁觀幾節課看看效果 其實換老師是兩面性的,有好有壞,以為孩子專接觸的老師越多,接觸的屬舞蹈感覺就越多,慢慢的協調性就會相對比一個老師教的要進步的快 但是經常換老師的弊端就是孩子學到的舞蹈不是很完整,到最後沒有一個自己拿手的舞蹈 其實我覺得挺好的,這樣孩子學到關於不同舞蹈的東西多 而家長可以在家裡給孩子布置任務,看住孩子專注練習一個舞蹈,這樣就一專多能了
2. 教師教學風格有哪些
教學風格類型:
1、立法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創造和提出規則,依照自己的方式教學,喜歡並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2、執行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按照既定的規則、程序解決問題,喜歡按事先計劃好的活動進行教學;
3、批判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判斷和評價事實、程序和規則,喜歡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分析或評價任務。
4、整體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面的全局性、抽象性的問題,偏好總體性、概念性、觀念性的教學任務。
5、局部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細節性、具體性的教學任務,完成工作時能夠深思熟慮;
6、激進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超越現有的規則和程序,不喜歡一成不變的教學任務;
7、保守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熟悉的教學任務、教學情境,喜歡遵從傳統的教學方式。
教學風格形成的基本模式:
1、模仿。模仿是形成教學風格的第一步。每個教師,都要模仿他人的教學風格。但模仿的目的不是為了照搬,而是為了熟悉他人的教學藝術,有的教師模仿的多一些,有的相對少一些,模仿的目的,是對不同教學風格有所了解,不斷熟悉,但切忌「東施效顰」,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
2、選擇。在熟悉眾多的教學風格後,根據個人的特點、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主要依據個人興趣、愛好、特長、心理、生理條件去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發展的模式。
3、定向。選擇了某種教學模式之後,就應該對自己的教學風格的發展方向做初步設計,並在教學實踐中向這一方向努力。
4、創新。向確定方向努力的過程,就是創造具有自己特色的高層次的教學風格的過程。這種創造是自覺地將教學藝術運用於教學實踐,將各種教學要素融為一體,並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