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觀看積極心理學視頻講座後的收獲或體會
您可以參考:
積極心理學心內得體容會
http://wenku..com/link?url=_IND1ipCHVUYGRVZ0ubBrPD_F-gg_--NU-yb4EO_eMlFsS4pEnQe
Ⅱ 如何在學生教學中發揮教育心理學的積極作用
越來越多的教師反映,現在的學生難教。學生學習不主動,教師說淺了學生不以為然,說深了又易對學生心理造成傷害而導致學生過激行為,學生不信任教師,不尊敬教師。很多年輕教師為之苦惱,往往把責任歸咎於家長的寵溺和嬌慣,而忽視了導致這一切行為的根本原因――人的心理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影響教育活動的心理因素
教師的怠教情緒。教師在長期的工作壓力下,常常感到疲勞,在與領導和同事及學生和家長等關系的相處中,難免會發生矛盾沖突而引起挫折感,最終導致焦慮、易怒、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等情緒狀態。在認知上覺得工作枯燥、機械重復、瑣碎,前途暗淡,沒有希望;在情感上對工作失去興趣,厭倦,情緒波動大,經常感覺抑鬱、焦慮和煩惱等;在意志上倦怠,不願鑽研;在行為上按部就班、敷衍了事。由於經常感到壓抑、焦慮,普遍對工作缺乏進取心,難以接納學生,對待同事也常常持多疑的態度。教師帶著這樣的情緒從事教學,很難感受到工作帶來的樂趣,教師生涯註定漫長而痛苦。
學生的厭學情緒。學生喜歡學習的原因,一是喜歡學習的內容,二是認同施教的人。從廣義上說,一切使人獲得知識、技能、道德、情感、價值取向的提升的活動形式,都可歸於學習的范疇,如閱讀、聽音樂、做游戲等等,以及不斷改革的學校教育,然而從接受程度上,學生顯然對自由的、自主的教育形式更感興趣。傳統教育的特點是重目標、輕養成,在不斷的完成教育目標的壓力下,學生每天接收的是快餐式、速成式的教育,沒有發現-嘗試-研究的過程,沒有體驗失敗的學習活動,沒有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師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生為了完成任務而學,原本充滿奇妙和情趣的教學活動,變得枯燥、無趣,學生只能「迫於無奈」而學習,結果可想而知。
學生的厭學情緒與教師的情緒、態度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我國有很多的家族式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父輩、祖輩一直從事教育工作,用一生的時間去關注教育的發展與變革,承襲下來的經驗與職業情感是短短幾年的學校教育難以相比的。盡管教育的道路充滿艱辛與困難,但在他們看來,也處處充滿驚喜,甚至在若干年後,會獲得更高的回報。相反,沒有了對教育的職業認同感,教師只能在重復、瑣碎的工作中逐漸迷失、麻木,變成不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機器人。學生是不會向自己不喜歡的人學習的,從而表現為不尊敬、不服從、不認同。
二、教師學習心理學對教育活動的積極作用
有利於塑造教師人格魅力,促進和諧師生關系。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優秀教師的重要標志。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師生關系融洽,親和力強,學生愛戴,教育效果好。教師始終以愉快而安詳、沉穩而冷靜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感到親切、溫暖,散發出熱情、豁達、誠懇的人格魅力,樹立自己的威信。同時,教師對學生正面的影響也會得到學生積極的回應,使師生間和諧的氛圍持續影響整個教學活動。
有利於培養學生優良、健康的人格。教師學習必要的心理學知識,才能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幫助學生不斷強化積極的自我意識,使他們積極參與人際交往、社會交往,將教育要求內化為自身願望,培養良好人格。
有利於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指導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學生為什麼不愛學習,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交往,為什麼教過幾遍的東西記不住,教師掌握必要的心理學知識,了解教育規律,了解人的發展的規律,許多在教育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困惑即可以迎刃而解,從而找到更有針對性、更為有效的教育方式。
有利於對學生成長中的困惑及危機及時進行疏導與干預。高中生、大學生輕生事件,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學校及教師首當其沖成為普遍關注的矛盾焦點。許多教師抱怨職業安全危機,認為教師越來越不好當了,家長、社會更是把責任推到學校。而事實上,教師在整個教育活動中確實擔負著一定程度的心理疏導的職責。教師只有掌握了一定人的心理發展的規律,才能形成對心理危機的敏銳嗅覺,及時了解是壓力過大、情感糾葛,還是厭世情緒對自殺的誘惑,從而果斷進行干預。
三、如何調動積極的心理因素
教師要善於把愛傳達給學生。很多教師能夠做到愛學生,但是沒有人能做到愛所有學生,更多的時候,教師是在表演對學生的尊重、認同與一視同仁。教師要做的,就是調控好自己的情緒,同時把這種或真誠,或表演出來的愛傳達給學生,這是教師的職責。教師的激勵、肯定即便言不由衷,也會在一個人的成長中發揮難以估量的作用,甚至若干年後,學生對這種心靈的觸動仍會心懷感恩,影響一生。
順應規律開展教學,事半功倍。在實際教學中,許多知識的學習離不開記憶,而記憶的唯一途徑就是重復,記憶的唯一催化劑就是情感,牽動情感的記憶最穩定深刻。了解了這一點,教師要做的,無非就是設計若干方式,或游戲,或朗誦,或競賽,或表演,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愉快的重復、興奮的重復、痛苦的重復、感動的重復。
成長比學習更重要。如今社會競爭激烈,為了找到一份工作,許多學生拚命學習,卻越來越沒勇氣面對未知的將來,表現出社會經驗不足、依賴性強、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點,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極端之路。因而學校、教師、家長除了關心學生的成績外,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時刻掌握他們的心理動態,幫助他們進行心理調節,多用生活經驗磨礪他們的意志,粗壯他們的神經。健康的成長才能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有了積極向上的心態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才會有目標有動力,才會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Ⅲ 為什麼要把積極心理學應用在教學中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我們認為,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出發,我國今後的心理教育和咨詢工作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汲取營養。(1)借鑒積極心理學的主張,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大多數普通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重視他們的生活和發展,去關注他們的創造力、勇氣、樂觀、信心、信心、希望、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使具有天賦的人其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2)應該用一種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潛能、動機和能力,要向上看,向善看,相信個體的主體能動性。(3)在社會各界的協同配合與努力下,著手大力培育良好的社會環境。(4)變事後式咨詢和治療為事前的發展式咨詢和預防。果真這樣的話,由於社會競爭加劇和節奏加快所導致的個體精神壓力和各種問題心理和行為由於事前的防範得當而必將大大減少。反過來說,如果問題出現了,由於有了較好的社會大環境,加之由於事前的發展式咨詢和預防、個體的積極態度,問題也會易於解決,預後效果也將會更好。總之,主動地借鑒積極心理學的有關主張,用以指導心理教育與咨詢工作,這樣會更有利於心理教育與咨詢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積極心理學的價值取向強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廣泛干預的作用。鼓勵教師在課堂中實施積極心理學,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融合到各學科教育中,幫助發展學生的積極心理,關注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形成互動多維的交叉網路。由此提供預防問題行為發生的有效的課堂環境,使這種干預能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功能,為學校心理咨詢提供新的預防模式。積極心理學啟發我們重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本質,從而進行工作方向、內容及對象關系的轉向,促進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平衡與回歸,使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素質朝良性而和諧的方向發展,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知道了目前學校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和對積極心理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之後,我們似乎看到了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學校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學生光明的未來。為了學生能夠更好、更健康的發展,我們應該積極的倡導和推進積極心理學影響下的學校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發展。
Ⅳ 教師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現在心理學發展的主流面,要想運用得好就要系統的學習他的實操性,回這方面可以參考下中科院心答理所的管理者心理資本開發與培養在職研究生課程,學習後就能很好的應用了。比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更有價值。
Ⅳ 電影心靈捕手的觀後感 要有關積極心理學的方面,求大神
《心靈捕手》
圍繞一個青年,
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但是卻在高等數學方面
有著幾個人天賦的叛逆天才展開。威爾·杭汀
(Will Hunting)
,是位絕頂聰明
卻叛逆不羈的年輕人。
平日除了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大樓的清潔工作之外,
便是
與三五好友在酒吧喝酒、泡妞、整整哈佛的聰明小孩;一人獨處之時,就一目十
行各式人文與科學的新知。
某天解開看數學系藍勃教授所留下的數學難題,
隨即
引起學校師生們的驚異;
在與他人打架滋事,
並宣判送進少年觀護所之後,
藍勃
教授便費心地將他保釋出來,
要求他參與數學研討與接受心理輔導。
藍勃教授期
望威爾能重視並發揮自己的天賦異稟,不再惡作劇、耍蠢、吹擂而耗費生命;不
過,
威爾卻毫無不在意,
經常耍弄前來為他輔導治療的心理專家。
藍勃教授在無
計可施的情況下,
只好求助於他的大學好友尚恩出馬,
開導並救助前途岌岌可危
的威爾。
尚恩本著信任是突破心防的重要關鍵,
不彼此信任就無法坦誠相待的信
念,不以作之師而以作之友的心態傾聽威爾對知識求問、人際互動、愛情探索、
人生信念以及親情傷害等知性問難與情緒宣洩;
日漸撫慰他受創的心靈,
幫助他
重新拾回對人的信任,
並鼓起勇氣向女友表達愛意。
在此同時,
難忘喪妻之痛的
尚恩在與威爾彼此角力互動的過程中,
受到來自威爾莽撞的生命力沖擊,
亦逐漸
開啟因喪妻而封閉的心房,重新追尋情感的歸宿。因此影片名為《驕陽似我》
,
是從威爾的角度來說的,
而將其翻譯為
《心靈捕手》
顯然是在說心理咨詢師尚恩。
男主角威爾是個無可否認的天才,他可以把法官和哈佛高材生辯的啞口無
言,
還一連氣走了五個心理咨詢師,
這也體現了他叛逆不羈的一面。
似乎我們每
個人都曾在一定的年紀有過叛逆,
這是沒有這么深的程度。
至少我是這樣的,
曾
經非常希望自己活的張揚恣意,
可以不受到任何的約束,
並且嘲笑那些循規蹈矩
的人。但是這種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消失,並且被現在的我認為幼稚。
那麼現在我們把視線返回到天才威爾的身上,
這個桀驁不遜又聰明絕頂的年
輕人確實需要有人來拯救。藍勃教授在發現他的數學天分後就開始了這個工作,
為他找心理咨詢師,
威爾是不肯配合的,
甚至氣走了五個咨詢師。
最終遇到了尚
恩,威爾從小被親生父母遺棄,後來又受到養父的虐待,缺乏家庭的愛和管束,
因此他其實是對任何人都不信任的。
那麼尚恩是如何打開威爾的心扉的呢。
他不
是站在一個醫生或者師長的角度來說教,而是以一個朋友的態度來和威爾交談。
包容威爾的粗魯和無禮,
同時也把自己的經歷與威爾分享,
他這樣做無疑是成功
的,至少在最後我們看到了威爾對他的關心和不舍。
在尚恩為威爾做的幾次咨詢中,
其中一次他一直一句話
「這不是你的錯」
來
逼問威爾,
威爾面對他的逼問從最開始的不在乎到痛哭流涕,
和尚恩僅僅抱在一
起痛哭流涕,
終於能拋棄過去所帶給他的包袱。
我看到了關於這個電影的一篇影
評,題目叫做《天才為什麼要墮落》
,其中說威爾的狂妄,不過是對痛苦的防禦
罷了。
這防禦是一道牆,
令威爾只敢與書本建立關系,
而不敢與世界直接建立聯
系。
不管他有多聰明多驕傲,
實際上也只是一個自卑迷茫需要關愛的孩子。
想一
個普通人一樣。
心理咨詢
(counseling)
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
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
企求解決問題的求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隨著現代化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越來
越快,
人們所面臨的壓力和困境越來越多,
而心理咨詢,
可以幫助人們挖掘心理
潛力,提高自我認識、走出心理陰霾。而對於心理咨詢師和咨詢者之間的交流,
相互的信任是最起碼的基礎,
真誠和平等的關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尚恩在拯救威
爾的過程中也讓自己找到了救贖
Ⅵ 學習積極心理學的好處
肯定有的。 一、認識內外世界 學習心理學,可以加深人們對自身的了解。通過學習心理學,你可以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出某些行為,這些行為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心理活動,以及自己現在的個性、脾氣等特徵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學習了遺忘規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以往的背單詞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了感覺的適應性,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了。 同樣,你也可以把自己學到的心理活動規律運用到人際交往中,通過他人的行為推斷其內在的心理活動,從而實現對外部世界的更准確的認知。例如,作為教師,如果你了解了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以及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條件,你就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了。 二、調整和控制行為 心理學除有助於對心理現象和行為做出描述性解釋外,它還向我們指出了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變化的規律。人的心理特徵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對自身和他人的行為進行預測和調整,也可以通過改變內在外在的因素實現對行為的調控。也就是說,可以盡量消除不利因素,創設有利情境,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積極行為。例如,當我們發現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質和習慣時,就可以運用心理活動規律,找到誘發這些行為的內外因素,積極地創造條件改變這些因素的影響,實現自身行為的改造。再如,獎勵和懲罰就是利用條件反射的原理,在培養兒童的良好習慣和改造兒童的不良行為與習慣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直接應用在實際工作上 我們上面已經提到,心理學分為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兩大部分,理論心理學的知識大部分是以間接方式指導著我們的各項工作的,而應用研究的各個分支在實際工作中則可以直接起作用。教師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學的規律來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或者利用心理測量學的知識設計更合理的考試試卷等;商場的工作人員利用消費和廣告心理學的知識重新設計櫥窗、陳設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顧客,如現在街上流行的"打折風"就是一個應用實例;再如經理利用組織與管理心理學的知識激勵員工、鼓舞士氣,等等。這方面的應用很多,各位讀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體會和利用。
Ⅶ 積極心理學 如何運用到生活和學習中
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和快樂。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隨時都要調整好心態,永遠與自己的昨天比,今天就會快樂和幸福,相信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