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

發布時間:2020-12-22 20:04:00

㈠ 皆成教育智慧課堂使用指南下載

一、智慧課堂的定義
對智慧課堂的定義總體上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基於「智慧」的語義學定義,與「智慧課堂」對立的是「知識課堂」;另一類是從技術的視角定義。皆成教育的定義側重於後者。
所謂「智慧課堂」,是依據知識建構理論,基於動態學習數據分析和雲加端的應用,所構建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智慧課堂是大數據時代翻轉課堂2.0發展的最新成果。

二、智慧課堂的關鍵要素
關於對智慧課堂定義的理解,需把握五個關鍵要素:
(1)在理念上,以知識建構教學理論為指導
依據知識建構理論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按照知識建構螺旋上升的特點,圍繞課前、課中、課後的教學閉環創設包括情景、協作、交流和意義構建的理想學習環境,實現智慧課堂的目標。
(2)在技術上,基於大數據的學習分析技術
對教學過程中生成的海量數據,用現代化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工、挖掘和分析,基於數據分析的教學決策區別於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型和方法。此外,數據的分析過程也是自動化的,並可根據需求實時反饋分析結果。
(3)在途徑上,採取全過程動態學習分析和智能推送
通過課前預習測評深化學情分析,優化教學設計,便於精準教學;通過課中隨堂測驗數據分析和即時反饋,改進教學策略,調整教學進程;通過課後作業數據分析和資源推送,實施針對性輔導,實現個性化的學習支持。
(4)在應用上,實現「雲+端」的教與學應用
採取「雲+端」的服務方式,部署智慧課堂的信息技術平台——智慧教室。其主體由微雲伺服器、端應用工具、雲平台等組成,通過教室內多種終端設備的無縫連接和智能化運用,打破了傳統意義教室的黑板、講台和時空概念,具備動態學習數據的採集和即時分析功能,實現了教與學的立體溝通與交流,使傳統課堂發生了結構性變革。
(5)在發展上,是大數據時代翻轉課堂2.0發展的最新成果
翻轉課堂的基本要義是基於教學視頻的應用將傳統教學流程顛倒過來,從「先教後學」轉變為「先學後教」。大數據時代強調數據分析,基於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全面支持,從一般性觀看視頻轉變為課前預習及測評分析,從「先學後教」轉變為「以學定教」,從對課堂的控制轉向基於數據的動態分析和教學機智,從而實現智慧的課堂。

三、智慧課堂的主要特徵
大數據時代技術支持的「智慧課堂」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1)基於數據的課堂。傳統課堂主要依靠教師的個人教學經驗對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判斷和制定教學決策,智慧課堂根據學生學習行為大數據挖掘與分析來調整教學策略,用直觀的數據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了基於證據的教育新形態。
(2)高效教學的課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智慧學習環境,用大數據構建高效課堂,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如通過情境感知、數據挖掘等方法可以提前預知學習者潛在的學習需求,在智慧課堂中學習者通過資源訂閱和智能推送的方式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學習資源,實現了教與學的立體溝通與交流。
(3)個性化學習的課堂。通過課前預習測評分析和課中隨堂測驗即時分析,准確把握每個學習者掌握知識的狀況,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的評估,使老師對每一位學生的認知度更清晰,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和輔導策略,推送個性化的學習資料,製作針對一個人的「微課」,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一對一」的個性化教學服務 。
(4)合作探究的課堂。依據知識構建的需要,智慧課堂中採取小組協商討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協作群組服務能夠幫助有相同學習需求和興趣的學習者自動形成學習共同體,就某個問題開展深入的互動交流,有利於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5)動態開放的課堂。「動態生成」是新課標提倡的一個重要理念。課堂本質上是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等新興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課堂系統超越了時空限制。智慧課堂不是忠實地、封閉地傳遞和接受知識,而是鼓勵課堂創新與開放,鼓勵生成,積極為學生激發創新、發展智慧提供有利條件。
(6)教學機智的課堂。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方案也不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智慧課堂要求教師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根據教學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基於動態學習數據分析和即時反饋,採取機智性行動,及時調整課前的教學設計,優化和改進課堂教學進程。

四、智慧課堂的應用模式
(一)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
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採用的是「5+4流程」模式,即包括教師教的5個環節和學生學的4個環節,共同組成課前、課中、課後的完整課堂教學過程,構成了教學持續改進的過程循環: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1)教師備課:教師依據上一次課學生作業和教學經驗進行備課。
(2)學生預習:學生對上一次課堂上布置的預習內容進行預習。
(3)授課實施:教師依據備課方案進行講授,學生跟隨老師的思路進行聽課。其間,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提問,部分學生代表回答問題,實現了部分互動。
(4)布置作業:教師布置課後的作業和預習任務。
(5)完成作業:學生在課後完成作業,第二天或下一次上課時遞交給老師。
(6)批改作業:老師在收到作業後完成作業批改。
(7)評價反饋:老師將作業批改結果反饋給學生,通常需要兩三天之後。
(二)智慧課堂的教學模式
智慧課堂的教學模式採用的是「8+8流程」模式,即包括教師教的8個環節和學生學的8個環節,共同組成課前、課中、課後的完整課堂教學過程,構成了教學持續改進的過程循環:

皆成教育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1、課前環節:
(1)學情分析:教師通過智慧教學平台提供的學生作業成績分析,精確地掌握來自學生的第一手學情資料,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發布資源:根據教學目標和學情,教師向學生推送富媒體預習內容(微課、課件、圖片、文本等),同時推送預習檢測的內容;
(3)學生預習:學生預習教師推送的富媒體內容,並完成和提交預習題目,記錄在預習過程中的問題;
(4)課前討論:針對預習中的問題,學生在論壇或平台上進行相關討論,提出疑問或見解;
(5)教學設計:教師根據學情分析結果、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預習檢測統計分析和討論的情況,修改教學設計方案。
2、課中環節:
(1)新課導入:教師採取多種方法導入新課內容,主要通過預習反饋(對學生提交的預習檢測統計分析)、測評練習和創設情景等方式導入新課程,提示或精講預習中存在的問題;
(2)展現與分享:學生展現課前自學成果,圍繞新課導入進行演講展示、分享觀點,並重點聽取在預習中理解不透的知識,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3)新任務下達:教師下達新的學習探究任務和成果要求,並下達任務完成後的隨堂測驗題目,即刻推送到每個學生終端上;
(4)合作探究:學生開展協作學習,主要包括分組探究、游戲教學等方式,教師設計活動,為學生分組,進行互動討論,學生開展小組協作後提交成果並展示;
(5)實時測評和反饋:學生課上完成課程導入和新任務後,進行診斷服務,完成隨堂測驗練習並及時提交,得到實時反饋;
(6)講解與點評:基於數據分析,教師根據測評反饋結果對知識點薄弱環節補充講解,重點進行問題辨析,通過多樣化的互動交流解決學生在新任務中遇到的問題;
(7) 運用鞏固:學生對所學習的新內容進行運用鞏固。
3、課後環節
(1)個性化推送:教師依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針對每個學生發布個性化的課後作業,推送學習資源;
(2)完成作業:學生完成課後作業並及時提交給老師,得到客觀題即時反饋;
(3)批改作業:教師批改主觀題,並錄制講解微課,推送給學生;
(4)總結討論:學生在線觀看教師所錄解題微課,總結所學內容,在平台或論壇上發布感想與疑問,與老師、同學在線討論交流。

五、智慧課堂的創新與應用特色
1、基於「智慧教室」,實現課堂形式的變革
(1)雲端智慧教室無傳統的講台與黑板,課桌以分組討論方式擺放,教師面向學生教學並直接融入小組討論;
(2)教師可以通過手中的任意移動終端設備(手機、PAD)實現書寫並向教室內大屏幕投射,教師常用的PPT不僅僅是一幀一幀展示用,而是可以進行任意的手寫、標注、推演等。
2、基於學習數據分析,實現精準教學設計
(1)通過微課推送等形式,實現數字化預習和預習情況的反饋,精準掌握來自一線學生的學情分析;
(2)通過智能評測系統實現數字化作業或預習預設的問題評測,收集、判斷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術,自動數據分析與反饋,為教師的備課提供及時、准確、立體的信息,據此實現有的放矢的備課,選擇適應的教學策略。
3、基於動態測評,實現教學機智
(1)課堂結構發生變革,學習與智能評測在前,教師依據課前評測分析,以學定教,分層教學,通過微課吧、分組討論、課堂精講等方式組織更加個性化的課堂教學;
(2)通過隨堂練習及評測系統,進行實時測評、統計,快速分析與反饋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及時調整課堂教學進度與內容,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機智,展示教學藝術。
4、基於「微課」製作與推送,實現常態化應用
(1)「壹師壹生」技術相對於傳統的教學視頻製作和應用工具來說,更加簡單、方便、實用,使得智慧課堂的實現,不再只是表演階段,因為技術足夠的簡單與方便,教師能快速融入到日常教學之中;
(2)隨常錄制的微課,因為其足夠的「小」,足夠的方便,讓微課的製作與應用實現常態化。
5、基於教育大數據匯聚,構建區域「智慧教育」
在各學科、各學校智慧課堂的基礎上,採用新的信息處理技術,把教學過程、教學支持領域和教育管理中收集、感知到的海量信息,進行匯聚、存儲和分析,有利於形成區域性的教育大數據,重構已有教育信息系統,實現智能匯聚、融合,為教育教學過程和管理決策提供「智慧」。

㈡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讀後感 馬小良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讀後感 馬小良]

培根曾經說過:「讀書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讀後感 馬小良。」

此次臨平一小在3月份開展的教師讀書月活動中,每位教師選擇一本教育理論書籍進行閱讀,應該說,這是一種讓全體教師增長才幹,增強業務能力的一種活動形式。

在這個讀書月中,我拜讀了加拿大馬克斯.范梅南的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一書,讀了之後,讓我受益匪淺。教學機智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隨機應變、靈活創造的能力,是教師教學的基本素質之一,它也是教師管理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以獨特的能力駕馭課堂,用教學心理對待偶發事件,把握教育契機,都是教學機智發揮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1)教師熱愛學生,一定要做到對學生公平公正,不分優劣,不分好壞,不分美醜,一視同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品德、成績、不足、優點、缺點等都要進行全面、准確地分析和肯定,切不可感情用事,有失公平,出現偏頗。學生對教師最反感的是不能公正地對待學生。

(2)要有敏捷的思維和課堂應變能力。教師要能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通過因勢利導,通過拋磚引玉,通過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話題轉移,擺脫眼前的窘境,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穩定而良好的學習情緒,達到創造靈感的高峰,讀後感《《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讀後感 馬小良》。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抓住教學心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同學,把握教育契機利用獨特的能力來駕馭課堂,才既能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又能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使教學機智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出良好的作用。教師既要利用教學機智引導、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又要對偏離課堂內容、誤入歧途、有悖教學目標的學生思維及時堵住,做到斷流時導,漫溢時堵,堵導並用。

(4)教師的業務素養師實施教學機智的前提。從數學教學的角度來講,數學教師還要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研究。我們應該經常性地問自己,對於自己所教的知識掌握到了何種程度,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嗎?懂得知識的融會貫通嗎?知道知識的後續發展嗎?知道知識的應用價值嗎?知道知識的產生背景嗎?知道小學數學教學中主要教給學生哪些數學思想和方法嗎?我們還要學習一些高等數學知識,高屋建瓴地解讀、參悟教材,掌握數學知識的基本脈絡、提高對課堂即時生成的數學問題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因此,只有對所教的學科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設身處地地用學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學真正切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

(5)教師必須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一方面,要鍛煉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使課堂教學用語具有簡明扼要,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等特點,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師還要鍛煉非語言表達能力,要講究語音、語調、語速的變化,做到抑揚頓挫,並伴隨著適當的表情和手勢等,表達一定的知識信息。

在課堂教學研究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不少的問題和困惑,亟待我們擁有解決問題的實踐智慧。通過閱讀此書,我發現西方教育科學領域多年來由探究普適性的教育規律轉向尋求情境化的教育意義的光輝,也重新理解和思考教育智慧的意蘊,真是有一種從困惑走向豁然開朗的感覺。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讀後感 馬小良〕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閱讀全文

與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