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兒童集體舞蹈教學三個不同階段

兒童集體舞蹈教學三個不同階段

發布時間:2020-12-22 19:02:48

① 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舞蹈的發現經歷了幾個階段簡述每個階段舞蹈的不同名稱

作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舞蹈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舞蹈的起源以人類社會之初的原始社會為濫觴,其生成和發展經歷了從圖騰舞蹈文化到巫術舞蹈文化、百戲舞蹈文化,再到獨立的舞蹈藝術文化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其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歷史發展的社會形態意識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狀況和舞蹈藝術的形態。本文在梳理中國舞蹈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過程中,對中國舞蹈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特徵加以闡釋。

一、中國舞蹈早期的「娛神」特徵

任何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都具有不同的歷史軌跡和規律,中國戲曲作為中國藝術領域最為輝煌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態就具備「娛人」與「娛神」的雙重功能,與中國戲曲不同的是,中國舞蹈最初的形態只具備了「娛神」的單項功能,其原形結構則為原始的「宗教禮俗」。這些特徵從我國目前發現的古代崖畫舞蹈圖中可以略見一斑。
原始社會時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出於審美的目的,而是出於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時的舞蹈主要表現在「圖騰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獵儀式」等領域。圖騰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標記,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和圖騰信仰,圖騰崇拜滲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生活在圖騰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圖騰儀式中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如彝族「十二獸神」的舞蹈記載:「舞蹈伊始,男女巫列為一行,各執一柄扇形羊皮鼓,為首女巫擊鼓起舞時,笙樂吹奏虎嘯聲,群巫按笙樂節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節是由為首的女巫帶頭表演仿效十二獸的聲音和動作,以象徵祭日十二獸的降臨……」我國各民族之所以有眾多的模擬鳥獸的舞蹈,與原始圖騰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聯系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也是從這里開始起步的,從這里可以尋求到其文化原形結構。

二、詩、樂、舞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形態

遠古時期,音樂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輔相成、並肩發展的,樂和舞密不可分,「樂」時必有「舞」,「舞」時必奏「樂」。在《詩經》時代,隨著民間詩歌的興起,樂、舞又和詩歌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文化特徵和文化傳統。對於這類中國舞蹈題材來講,發展到唐代以至頂峰,主要有《陰康氏之樂》《葛天氏之樂》《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鑊》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樂》等古代大型的綜合性藝術。
據《呂氏春秋》記載,《葛天氏之樂》就是遠古時期一個部落的樂舞,該樂舞共分為《載民》《玄鳥》《遂草木》《奮五穀》《敬天常》《達帝功》《依地德》《總禽獸之極》八個樂段,每段都表現鮮活的主題,表現了先民們對豐收的祈求、對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對人類的贊美。
三、既「娛神」又「娛人」的雙重發展特徵

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前進,奴隸社會制度和封建社會制度的相繼建立,舞蹈也逐漸地告別了它的原始形態,如果說原始社會先民們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態的原始記錄的話,那麼,到了奴隸社會,先民們不自覺地從原始時期的那種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態中走出來,並從全民性的活動逐漸演變為一部分人的藝術活動和宗教政治活動。至此,中國舞蹈就在「娛神」與「娛人」的雙重縱深發展。這類舞蹈主要表現在周代的巫術舞蹈、儺舞蹈和漢代的百戲類舞蹈。
巫術舞蹈是巫術祭祀儀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產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過祈禱、獻祭等行為,求得與神靈的相通,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隸舞》,就是為求雨而作的一種祭祀行為。儺舞也是一種以驅鬼逐役為目的的祭祀儀式,歷經歷史的洗禮至今也盛行在我國民間,後來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儺戲」。
在漢代,「百戲」是一種包含音樂、舞蹈、雜技、武術、滑稽戲等多種民間技藝的綜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間舞蹈成為宮廷樂舞的主要內容,舞蹈通常融於「百戲」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劍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過程中的以舞說戲、依戲作舞的表演,成為了中國早期戲曲藝術形式的源頭。

四、舞蹈發展的程式性與專業性特徵

唐代舞蹈在整個中國古代舞蹈發展史中具有很高的歷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規模,納多國、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賞的姿態贏得了世人的喜愛,從宮廷的最高統治者到民間的老百姓無不好之,達到了一種頂峰時代。宋代舞蹈在歷史的轉折面前,獨辟蹊徑,以其獨特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舞蹈的劃時代歷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徵的「隊舞」,繪制了一個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宮詞》有雲:「青樓小婦砑裙長,總被抄名入教坊,春設殿前多隊舞,朋頭各自請衣裳。」就是有關隊舞的歷史文獻記載。由於明清時期戲曲藝術的發展,舞蹈作為戲曲藝術表現的手段之一,戲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徵決定了舞蹈表現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戲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綜合性的美學特點。
自遠古到明清,中國舞蹈在新舊世紀交替的過程中,承傳著舞蹈的精髓和內涵,融合在當代的社會火爐之中,中國舞蹈從明清戲曲舞蹈綜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來,直接憑借人體身段去表現現實生活和人們的精神情感,將中國舞蹈推向了新世紀的輝煌。中國當代舞蹈是以專業性的舞蹈作品和專業舞蹈表演而著寫舞蹈歷史的,先後出現了裕容齡、黎錦輝、吳曉邦、戴愛蓮、賈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專業型的舞蹈家和專業性的舞蹈作品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發展並壯大的,專業性的舞蹈教育也是從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始蓬勃發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現北京舞蹈學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學)的成立為標志。
總之,中國舞蹈自先秦以來,歷經幾千年的變化,先後經歷了先秦詩樂舞三位一體的女樂舞蹈和雅舞、漢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樂舞蹈、宋代的「隊舞」、明清時期的戲曲舞蹈、當代的專業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這些在表現形式的演變上,都是一個漸次演進、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的過程。

② 舊石器時代的舞蹈分為幾個階段

舊石器時代舞蹈已孕育著藝術之芽,如法國境內岩洞壁畫。它是原始先民朦朦朧朧審美意識的體現,舊石器時代的舞蹈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自然的形體韻律表現,它幾乎是指人類對類人猿舞蹈傳遞的直接接受,它是自然人的一種慾望快感的發泄。是動物求生慾望得到滿足,生命與生存環境和諧相處時得到的一種生理上滿足的表現。因此說,人的美感來源於動物的快感。類人猿的圍著木樁跳的環舞與人類的宗教意識和審美觀念有著內在的聯系。快感是一種情緒反應,美感是人類有意識進行的情感表現。人類自從有意識的追求某種目的的舞蹈時,就進入了人為的形態韻律表現的階段。這個階段,舞蹈美感的產生來自於人類對文明發展的社會性需求。比如,人類對火的發現與使用。火的發現與使用使人類具有了支配自然的能力,它也使人與動物有了根本區別。可以想像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用火禦寒取暖、燒烤食物,大吃大喝一頓之後,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勾肩搭背、踢腿頓足、呼喊高叫、歡樂歌舞的情景。火的發明與使用,使人類的體質得到良好的改善;體質的增強,使人類原始生產能力得到了提高。人們改變了最原始的生活方式,開始向氏族社會過渡。隨著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等社會分工逐漸出現,人類審美觀念開始形成,從此舞蹈表現就帶有了一定的審美觀念,也就進入了人為的形態韻律表現的發展與繁榮階段。從這個階段起,人類舞蹈開始朝向風格化、特色化方向發展。

舞蹈教學階段的特點和方法有哪些

基本上都是一些基本功吧! 你一點一點教他們 讓他們多練會 多去壓一壓,他們很軟的 在每節課教一個小舞蹈 2分鍾之內這樣,不要太長,他們容易忘

④ 學習 中國舞蹈 需要幾個階段分別在什麼年齡階段適合學習什麼舞蹈

中國舞分為:抄古典舞、民族民間襲舞。如果是培養業余愛好,那隨時都可以學,我現在就在給人家上舞蹈課,中國舞的成人班裡邊歲數60+的都有,20多的也有,看自己喜好~~如果是小孩,就建議在3歲可以開始學習中國舞(這一時期主要培養興趣,練練最基本的基本功,跳跳兒童舞蹈),之後想要走上專業舞蹈這條路,建議小學畢業後進入藝校專業學習舞蹈。

⑤ 舞蹈作品創作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蹈作品創作的三個階段是:選材、結構、編舞。

就舞蹈創作的一般程序而言,版常常把權一部作品的誕生分為「選材」、「結構」、「編舞」三個步驟,但在實際創作過程中,這三個步驟並非截然獨立的三個階段,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滲透的孕育過程。對於這種渾然滲透的孕育過程,用文字語言去進行條理清晰的描述,確實有一定的困難,但又不得不面對困難而為之。 既然,我們試圖用文字語言去描述這個渾然滲透的孕育過程,就必須服從文字語言的敘述規則,按照一定的順序,加以敘述,只要我們心中明確,舞蹈思維活動貫徹於舞蹈創作的每一步驟,每一步驟不是截然分割的獨立環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滲透的孕育過程這個基本特點,即使在文字敘述上分出先後順序,同樣能夠理解本文所強調的特點。

⑥ 如何正確指引孩子學習舞蹈,各個年齡段應當如何

如何正確指引孩子學舞蹈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家長都把舞蹈作為提升孩子氣質、體態的一個必然的功課了,這一點非常好,以下是引導少兒正確學習舞蹈的方法。如何讓孩子更好的接觸舞蹈、學習舞蹈、並在舞蹈中產生快樂呢?
1各個年齡段的進度應該如何?
孩子0到3歲,是氛圍教育階段,讓孩子熱愛藝術,喜歡舞蹈就應該改善他所處的的大環境。氛圍教育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就是通過玩得到快樂,這樣就足夠了。
3到5歲是舞蹈啟蒙階段,因為中國很多家長都忽視了0-3歲的氛圍階段,不過也沒關系,這階段還是以各個小舞蹈為主,讓孩子們在學習舞蹈中柔韌形體、得到快樂。
6到9歲這一階段應該是入門階段,這時間孩子的骨骼逐漸發育,變得結實起來,這一階段可以進入正規的、規范的舞蹈訓練了。
9到12歲,這一階段是孩子的舞蹈爆發期,已經由啟蒙階段過渡到入門階段、現在是相對專業階段了,不管怎麼樣,也得科學的系統的訓練才會達到最佳的效果,你們說呢?
2家長也是最好的老師
當家長對舞蹈這種藝術形式有了解之後,年輕的父母可適當購置一些教孩子學習舞蹈的電腦軟體、電視節目錄像帶等。如果條件許可,孩子又喜歡和嚮往舞蹈藝術,家長可帶孩子進入藝校或舞蹈培訓基地專業學習舞蹈。
兒童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生動為主要特點。所以,形象優美、動作生動的舞蹈配以富於詩情畫意的音樂,立刻能使兒童產生喜愛和嚮往之情,激發起兒童學習舞蹈的慾望。
家長(指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喚醒孩子的心靈。在示範、講解時,要盡量把最准確、最優美的表情、動作顯示給孩子,讓藝術的魅力促使孩子陶醉在美的海洋之中。
3趣味性是關鍵
在對待幼兒及學齡初期兒童,家長(指導教師)在指導孩子學習舞蹈時,在基礎訓練階段,必須要加強趣味性,家長(指導教師)可與孩子共同做舞蹈游戲,活躍孩子的學習氣氛,豐富其想像力。在學習進程上,使孩子有新鮮感,有利於孩子對舞蹈藝術的融會貫通。
4舞蹈考級更多的是鼓勵
考級能讓少兒有了奮斗目標,可以激發更多的藝術求知慾。舞蹈考級教材本來就是內容豐富,從音樂到表演的編排都有思想、有靈魂,它能以肢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伴奏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學員學起來不會覺得枯燥,覺得它有美感,有藝術感染力,創設了一個可以充分展示個人才能的平台。而舞蹈考級又是比較嚴格的,要求每個學生在訓練中要按照舞蹈的基本規范去完成每一個動作,要求規范化、系統化,但又不程式化,要突出舞蹈動作的各種動力因素,使學員更容易掌握動作要領。鼓勵孩子感受舞蹈、感受藝術!

⑦ 日本舞蹈歷史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日本的舞蹈歷史大致可分三個階段,本土文化的原始時期,吸收外來文化時期和內閉關鎖國咀嚼容消化外來文化、形成本民族文化藝術時期。本土文化原始時期與世界各地史前文化狀態幾乎相同,是一個依賴自然,祈求神靈保佑的時期。它的文化飛躍期是從飛鳥時代開始,飛鳥時代日本建立了以天皇為統治的國家,它開始與朝鮮半島和中國隋唐王朝聯系,大規模地學習了隋唐宮廷燕樂和朝鮮樂舞,制定了古代日本宮廷雅樂。日本的奈良時代是與中國交往的鼎盛時期,19次的遣唐使,他們從中國學到大批舞蹈,有宮廷燕樂、民間俗樂散樂、佛教樂舞等。這些舞蹈藝術影響了日本的猿樂、田樂、能樂、歌舞伎、狂言等。平安時代以後,日本先民按照本民族性格及獨特的審美意識,採用「中和」態度對外來樂舞進行了改造,將「聲震百里、動盪山谷」、氣勢磅礴、規模宏大的由120人表演的中國唐氏宮廷燕樂《破陣樂》,改造成由幾人表演的寺廟雅樂。舞蹈已沒有了豪邁雄壯、充滿戰斗氣氛的氣勢,它變成舞步平緩和諧、舞姿儒雅的寺院舞蹈,這與日本民族喜歡纖巧精緻的審美心理密切相關。

⑧ 學街舞分幾個階段

1.要有一顆熱愛街舞的心。這是學舞的最基本的前提。為了錢,為了泡妞而練舞,那種動機是不好的。
2.培養樂感、節奏感。多聽舞曲,然後在腦子里幻想一下舞步和動作。為以後的實踐打好基礎,不用太著急,先學會跟拍,打拍子。
3.練習好形體.以免跳起舞來太猥瑣或者太生硬.
4.打好身體素質基本功。練習力量、柔韌、協調。而且這個是之後都一直不能放棄的,基本功好,練動作會很快的。力量:做俯卧撐、或者杠鈴;柔韌:壓腿、開肩、壓腰、協調。
5.在練身體素質基本功的同時,也要培養舞感。聽音樂對著鏡子跳舞步,讓自己的動作盡可能的好看,而且盡量跟音樂節奏。
6.在身體素質基本功小有所成的時候,可以練習一些簡單的街舞基本功了。雙手倒立、6步、支撐類、手翻。
7.了解清楚自己身體的情況以後,可以練習一些簡單的動作了,推薦:nike、3腳頂、頭頂、肘撐、踢腿翻。nike由於只需放手壓腳,難度最小,也為之後的各種倒立動作打基礎,所以推薦。3腳頂是為之後的各種支撐打基礎,頭頂是為了頭轉刷頭之類的打最基本的基礎。
8.如果身體素質基本功和街舞基本功打得好的話,學習那些簡單的動作是很輕松的,所以把簡單的動作練穩,動作要做得干凈利落,視覺效果才好的,所以一定要練穩。
9.然後可以跟音樂跳舞步,6步接你已經練穩的nike之類的簡單動作了,練到流暢自然。
10.這時可以更進一步了。可以由你開始練的簡單動作進化一級,可以練飛機撐、倒7、吊腰和支撐旋轉類的。
11.以上的步驟如果你能全部完成得不錯了。那麼,你的素質應該也很不錯了的。然後,就可以開始練習一下POWERMOVE的動作了。也就是俗稱的「大招」,但也不要一下就想TMS和回環那類要求較高的。先從風車和頭轉開始練,因為已經有了飛機撐和頭頂的基礎了,勤加練習,不難成功的。這時需要體會的,只是甩腳和腰的運用了。
12.呵呵,POWERMOVE是沒那麼容易練成的,而且很枯燥。所以在這個時期,也可以練些其他的動作,既實用又蠻好看的動作。如果手的力量充足的,還可以練一下TMS的起步,也不奢望學會,先練好那感覺。
13.接下來這就是一個漫長的過度期了。很郁悶的,POWERMOVE練不出,style又練得差不多了,那麼趁這個時候,可以把自己全面化一下。把已經學會的動作練穩,沒學會,但和已經學會的動作大同小異的練出來。這時候你的水平也已經脫離新手上路啦,POWERMOVE練不練出那也是次要的了。
14.會的動作多了,就可以開始練習動作的連接了。把你會的各種動作練習連接在一起,也是要干凈利落,練習過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的力量和身體協調性大大提高。等到你能把你的大部分動作連起來了,那麼,也就意味著你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15.如果這時候連風車都還沒練出,那真得努力攻一下POWERMOVE先了。在此時的情況,以你的力量和協調。絕對不是一件難事了,但要注意:不能練出風車就算了。要充分掌握甩腳和提腰的方法,這對之後的POWERMOVE練習都是很重要的。
16.掌握了風車的方法。甩腳和提腰應該掌握得不錯了的,頭轉的時候運用到甩腳的話。那就會有慣性,要練出頭轉也不難了的。練出以後就可以頭轉接風車了,同時,TMS的起步也練了一段時間了。又會甩腳又會提腰,而且練了那麼久的基本功的了。耐心的去練,多練多想道理,不要放棄。TMS也會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內練出了的。之後,也可以練下手轉類了。身體的原理和頭轉一樣。不同的是只是用手轉,記得用手掌轉,同時也練下UFO。
17.動作都練得差不多了,POWERMOVE也是要連起來才牛X。所以,也可以開始練POWERMOVE的連接了。原理是由高到低,這樣比較容易。象頭轉接風車,MS接風車,練好以後體會好連接時候的感覺。然後練到能由低到高,風車起TMS起頭轉。最後,達成TMS接風車接頭轉能循環。那就已經算是一個中上的高手了。

⑨ 我要教小學生舞蹈應該教些什麼

教小學生舞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舞蹈基本訓練部分
二是舞蹈教學部分

首先是舞蹈的基本訓練。少兒舞蹈基本訓練一般分為地面訓練、把桿訓練、中間位置訓練。地面訓練的內容包括頭、頸、肩、肘活動,勾綳腳、卧姿踢腿、跪下腰練習,通過這些訓練,能使學生身體得到較自然、全面的活動,增強動作關節的靈活性。把桿訓練的內容包括綳腳擦地、蹲、小踢腿、腰、大踢腿,這部分活動量大,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訓練效率。例如,在進行踢腿訓練時,有的學生怕踢腿疼,不捨得用勁,使學生逐步認識到只有腿的軟開度增強了,胯、膝、踝三部位的軟開度也隨之提高了,提高學生練習的自覺性。通過把桿上的訓練,能規范學生動作,提高動作的軟開度。中間位置訓練,主要是學習手位、腳位、手臂姿態、基本舞步、小跳等,通過學習能使學生了解身體各部位舞蹈動作的要點,使動作輕巧、敏捷、穩重、有持久力。首先讓學生聽音樂走步,要合拍,能行進或原地走,然後隨著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動作水平的提高和方位知覺的發展,根據不同的音樂,表現不同的人物、不同情緒、不同節奏、不同特點走,如老爺爺走、小朋友走、輕快地走、雄壯的走等。為提高學生動作訓練的興趣,還可加入學生喜歡的動物世界中「小夥伴」的走。如鴨走、熊走、企鵝走,使學生在愉快的模仿動作過程中,達到走步訓練的目的。
總之,基本訓練教學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句話,即:動作要領先講清,精講多練不放鬆,勉勵學生勤練功,循序漸進量力行。

其次是活動課中的舞蹈教學。小學階段現行的舞蹈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律動、集體舞、表演舞。律動是指在音樂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節拍、速度等變化做不同的律動性動作。律動可以單一動作重復練習。也可將幾個關聯動作組合練習。如,形象模仿動作:鳥飛、兔跳等。集體舞一般是在短小歌曲或樂曲的伴奏下,有組織、有規定的隊形、位置上做舞蹈動作,一般可以反復進行,舞蹈時要求學生要有相互的感情交流,動作和諧一致。集體舞主要是用來培養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變換隊形,在音樂中整齊、協調的動作、樹立相互合作的集體主義觀念。表演舞一般是指體裁廣泛、主題突出、有特定的內容、情節、角色,有畫面和隊形的變化,舞蹈性比較強,是部分學生參加用於演出的舞蹈。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舞蹈,教師在排練舞蹈時,要給學生講清舞蹈中的故事情節、表演時應注意什麼。在教學過程要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的示範,並進行模仿,反復練習,達到教師的要求。例如,在排練舞蹈《花兒向陽開》時,主要動作是學生雙手作動態開花狀,腳下做娃娃步和小碎步,初學時,學生動作做得較僵,學生理解了動作的含義,頭、眼、手、身段、表情的配合有了,動作也就做活了。總之,在排練舞蹈時,具體動作應由易到難,由分解到組合,精講多練,由基本動作到串聯,練習速度由稍慢過渡到原速。

在教學中,也嘗試創建了「欣賞—模擬—學創」式小學舞蹈課教學模式
小學舞蹈課教學模式的構成。

所構建的「欣賞—模擬—學創」式小學舞蹈課教學模式,是為教師在舞蹈課教學中提供的一個活動框架,它是依據教學過程發展規律而形成的一個正向的線性結構。該模式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知識及能力發展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欣賞—模擬—學創。
三個階段又包含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及情感發展的不同的五個環節:欣賞包含「初步理解」和「情感陶冶」;模擬包含「基本掌握」和「情感激發」;學創包含「鞏固運用」和「情感發展」。

(1)欣賞。這是舞蹈教學模式中的第一個階段,它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舞蹈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後面階段提供背景和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習慣,激發學生對舞蹈的興趣。

(2)「初步理解」是學生了解舞蹈知識的初始階段,其要點是認知激活、定向准備,即要使學生在此階段,從進入教學活動開始之時便處於認知活躍狀態,積極主動地去攝取知識,激發對舞蹈的興趣,從而達到對學習目標的理解。

(3)「情感陶冶」是通過欣賞優美的舞蹈動作,促進學生對美的認識和追求。其中美包括形象美、動作美、旋律美、服裝美等。學生通過對這些美的欣賞,對美產生直觀的、初步的印象,同時培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使他們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全身心地沉浸到情感交流和情緒體驗之中,從而受到春風化雨般的感染和陶冶。

(4)模擬。模擬階段是學生具體學習及掌握知識的階段,該階段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授及學生的模仿,使學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5)學創。學創階段是充分發展學生個性,啟發他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重要階段。它是在舞蹈動作的掌握、有豐富的音樂感受和一定的舞蹈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初步按歌曲或樂曲內容自編簡單的舞蹈動作並表演。

⑩ 幼兒園舞蹈課初級階段都學哪幾個基本動作,有什麼小組合成形舞

你說的是幼兒表演還是?建議選取一些兒童歌曲,節奏明顯比較好編排

閱讀全文

與兒童集體舞蹈教學三個不同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