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書法教育的書法教育的類別
從分類體繫上看,書法教育現分為兩類——專業性書法教育和普及型書法教育。前者主要體現為各藝術類高校舉辦的本科、碩士、博士課程和師范院校、書法家協會舉辦的「書法研究班」,以及書法藝術家個人舉辦的書法藝術學習班。後者為中小學生書法教育、師范院校文科專業的書法選修輔修課程。
從教學組織方法看,有專業化學校教育、普及型學校教育、師徒教學三大類型,前兩者嚴格按照教學組織法,全面系統地對書法史、書法美學、書法技藝、書學研究、書法創作、書法教育教學進行教學,後者則延續數千年來的傳統,點對點的進行「師承」方式的教學。
從教學法上看,有古法和新法兩類。
古法有三大系列,一是以楷書、隸書為基礎的臨書仿寫,這種方法主要在學校教育中應用;二是在教師指導下,直接進入行草隸篆的演練,這種方式主要體現於「師承」關系的師徒方式的教育形式。三是按照出版的歷代書法字帖和各種形式的練習冊,自學書法,這是應用最為普遍的書法學習方式。
古法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成功率極為低下,尤其是非專業性的學校書法選修輔修,甚至必修課程,如師范高校的書法基礎課程,沒有教學要求,沒有考評標准,教學的成功率長期以來基本處於千分之幾的位置,按照學生們的說法是「學與不學,基本沒有差別,唯一的區別在於每周要亂畫幾十個或上百各毛筆字去交差」。而師學(師徒)方式,則存在有選擇性問題、費用高昂問題,難以言及普及。自學方式的便利在可以自行安排學習,加上林林總總的字帖和練習冊可供選擇,但大都只能依樣畫葫蘆,不得其要領,練與不練差別不大,只能使少數極具「慧根」的學習者有所收益。。。。
可見,現代書法教育的重點在於普及型的書法教育,而普及型的書法教育成敗的關鍵在於「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尤其是「學習的時效性」問題的解決。
古法經過數以千年的沉積,無論在教學資料、學習法上都以自成體系,但這種方法是針對過去不緊不慢的舊教育體制下「讀書明經」的「科舉學子」設計的,時間上有足夠的空間去慢慢消磨。而這種「十年磨一劍」的方法對於專業化的書法教育,如四年本科、三年碩士、三年博士,或者跟師學徒的愛好者,仍是極有成效的。
但作為普及型的、基礎類型的書法課程教學,卻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根據筆者在高校教學和科研中的學術求證:要使書法教育在師范院校重放光芒,必須滿足時代的三個基本要求:
一是具有極強的推廣性和普及性,能夠迅速地、卓有成效地解決書法教育的常規教學問題和教師問題。
二是學習時間短,而且具有迅速激發學習者興趣的特點;
三是成功率高,學習者大都能夠達到教育部或三級中國美院的《書法等級考試》四級標准。
以師范院校的學生書法課程教育為例:毛筆楷書課程不超過32課時,學習時段不超過半年,學分為2,結業通過率不低於90%;學習後至少有50%以上的學員能夠保持學習書法興趣。 硬筆書法的楷書行書階段教學時間不超過24學時,學習時段不超過二個月,學分為1-1.5,結業通過率為100%。學習後有60%以上的學員硬筆的常規書寫有較大改觀。
按照這一要求設置高校書法教育課程,則書法教育的復興,高校畢業生的職業技能和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體驗,青少年的書法藝術的普及必將指日可待。
(圖一,本科一年級學生
學習前的毛筆書寫情況。根據筆者的教學科研數據資料,大學文科新生90%以上沒有毛筆字的練習經歷,絕大多數學生的日常書寫依賴微機,手寫僅用於筆記)。
(圖二、經一學期32-42課時學習,學業通過率
可以達到95%,但課後能夠堅持練習,形成良好毛筆書法興趣愛好
的,半年後僅為40%。
『貳』 書法課是校本課程還是地方課程
你這個問題問到地方上了!我正在學校擔任書法課教學。書法課在我們這里既是專校本課程又是地屬方課程。因為最早是校本課,但從去年開始國家和地方對書法課的重視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將其納入到了地方課程,並配發了相應的書法課教材,我們學校也就相應地將原有的校本課改為地方課了。不管怎樣,這門課被收到重視就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這些孩子們是幸運的!
『叄』 書法課程融入德育教育國理論依據是什麼
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2016年9月,源潭一中建起了鄉村少年宮,設有書畫室、版科技室、圖書室、心理咨詢室等權活動場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了33個興趣小組,開設了33門專業課程。源潭一中八年級學生潘慧正在書畫室練習書法。與其他書法練習內容不同,潘慧寫的內容是「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
原來,源潭一中近3年來,將書法課的書寫內容從傳統詩詞歌賦擴展到時事熱詞,「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謝秋萍說,學校會以班會課的形式對黨的精神進行宣講。同時,學校利用鄉村少年宮,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
除了學生自己了解黨的政策,他們還主動上街去宣傳黨的政策。5月22日,源潭鎮在火車站廣場舉辦學習宣傳貫徹「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暨書法展活動,潘慧和她的同學們在活動現場即席揮毫。
「通過書法展活動,更加了解"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內涵,這樣的活動十分有意義。」潘慧說。
『肆』 大鵬教育的書法課程都有哪些
很多啊,大拙老師的篆刻技法課,木子老師的書法創作課、硬筆行楷,韶康老師的書法入門以及進階課、 承宇老師的楷書, 悅兮老師的隸書等等。
『伍』 書法進課堂 老師怎麼辦
新學期開學前夕,教育部下發《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要求今年秋季起,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中,按照課程標准要求開展書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級的語文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這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又一次實質性改革。那麼,小學語文教師應如何面對書法進課堂呢?一、澄清認識。領會課程理念 把書法課納入小學課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有贊同的,有反對的,有擔憂的,有懷疑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對此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 開展書法教育是語文教學的需要。識字寫字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指導學生把漢字寫得正確、工整、美觀,可以提高運用漢字這一交際工具的准確性和效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學生通過長期的寫字訓練,可以提高審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養成認真嚴謹的作風,培養堅強不懈的意志和毅力,有利於提高道德、文化素養。所以,《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認真寫字,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指導學生寫一手規范的漢字是語文教師責無旁貸的事情。 開展書法教育是語文教學的強化。根據小學生識字的規律和語文學習的需要,整個小學階段的每一篇精讀課文都安排了一定字數的寫字量,要求學生通過寫字及時鞏固識字。隨著年級的升高,寫字內容和數量逐漸增加,要求也隨之提高。如第一學段寫800個左右,第二學段累計寫1600個左右,第三學段累計寫2500個左右;五、六年級每組課文後面還寄排「讀讀寫寫」 ,要求學生寫本組課文所學的生字新詞;從三年級開始要求學生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可見,寫字是學生天天進行的一種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是語文教師一直面對且必須重視的一項常規性教學工作,指導學生寫字就是書法教育的過程,說明小學生的書法教育是有基礎的,並非零起點。教育部提出書法進課堂的規定,旨在要求學校和教師加強寫字教學,改變當前因電腦、手機的普及,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有所削弱的現狀。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領會《意見》精神,切實加強寫字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二、釐清關系。明確教育目標 眾所周知,寫字與書法既有密切的聯系,又有本質的區別。寫字是記錄語言文字元號系統的手段之一,以實用為其主要目的,書寫時要做到點橫有別,撇豎分明,准確而清晰地寫出漢字字形,不能隨意增刪筆畫的數量,改變筆畫的長短或挪動筆畫的位置,否則就會造成錯字或別字。書法是書寫漢字的藝術,是漢字的本身結構與書家的審美意識之完整統一,可以為人們提供審美價值,有抒發作者思想感情和供人觀賞的雙重目的。寫字與書法相輔相成,寫字是書法的基礎,書法是寫字在內涵上的拓展,在藝術上一的升華。 小學書法教育要以寫字訓練為主、書法欣賞為輔,注重規范書寫,力求工整美觀。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遵循學生識字和語文學習的規律,本著打好技能基礎、堅持循序漸進、注重書法修養、提高文化素質的原則,分學段設計教學目標:一至三年級著重訓練硬筆書寫;三年級開始硬筆軟筆兼學,並指導欣賞書法,提高審美情趣。各學段的學習內容和目標如下表所示。 目前,全國幾乎沒有一套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書法教材,這就要求教師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語文教材資源,自行開發書法教育課程,將漢字書寫練習同語文教學內容相結合,根據學段特點,合理安排書法教育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案,使書法教育與語文教學齊頭並進,相得益彰。 第一學段,主要用硬筆書寫筆畫簡單的字,要嚴格按照書寫的規律,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筆畫少到筆畫多、由獨體到合體」的練字原則。如,在一年級入學開始,可以先練習簡單的如「一、二、三、工、土、王」等橫畫的字,然後練習如「十、千、千、川、午」等豎畫的字,進一步學習撇、捺後,練習「人、大、合」等字。這樣由最基本的筆畫練起,有規律地練習,有利於學生掌握寫字技能。同時,可以推薦學生欣賞《龐中華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硬筆楷書字帖(1-2年『級)》,讓他們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第二學段,主要用硬筆書寫每一課的生字新詞: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側重練習書寫筆畫簡單和筆畫較少的字。可以推薦欣賞名家真跡《小學生毛筆字帖》,讓學生在讀帖中發現正楷毛筆字的筆畫規律和特徵,從中得到審美教育。 第三學段,主要用硬筆書寫每一課的生字和每組課文後面「讀讀寫寫」中的詞語;用毛筆書寫楷書,也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可以挑選筆畫合適的生字讓學生練習書寫。同時可以推薦欣賞書法大師的真跡(柳、趙、顏體)、《小學生毛筆字帖》,讓學生在書寫與讀帖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三、講究策略。培養書寫技能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中開展書法教育,首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寫好字。在書法課上,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傳授寫字方法,強化寫字訓練,是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第一學段是書法教育的啟蒙階段,《意見》雖然沒有要求每周安排一個課時的書法課,但語文教師必須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書法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教給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要求學生寫字時必須保持「三個一」 ,即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且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養成「姿勢不對不動筆」的習慣。其次是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這是寫好字的前提條件,因為執筆不僅影響指力、腕力運用的靈活性,而且影響兒童的肌肉發育,甚者直接影響小學生的視力。再次是要求學生愛惜學慣用具。教師要從教給他們怎樣削鉛筆、使用橡皮、擺放寫字本開始,教育他們愛惜寫字用具。在寫字指導方面,對低年級學生指導一定要到位。每寫一個字,一筆一畫的起筆、止筆,一筆一畫的占格、佔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每個部件的高矮肥瘦,部件、筆畫之間的穿插挪讓……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並且要邊講解邊示範,而後讓學生先描後臨,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正。 第二學段每周一課時的書法課,同樣要重視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書寫習慣,特別是學生剛開始學寫毛筆字,要注意教給正確的執筆和運筆方法,教學生用好毛筆和墨汁,做到不亂蘸亂塗,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寫字訓練方面,要硬筆軟筆兼學,可以隔周交替進行硬筆和軟筆訓練。教師要明確本學段硬筆、軟筆訓練的目標和側重點的區別。硬筆要求較第一學段有所提高,即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而軟筆剛起步,僅要求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指導學生臨摹字帖,應當從筆法入手,即從學好基本筆畫開始。在指導書寫時要教給學生怎樣起筆、運筆、收筆,讓學生學習「橫平、豎直、撇有尖、捺有腳」等基本筆畫的寫法,同時掌握楷體毛筆字的間架結構。在指導書寫時,教師同樣要一邊講解,一邊示範。還要引導學生看字帖,通過讀帖認識毛筆字的筆畫特徵。 第三學段書法課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寫字技能,提高書寫質量。一要加強寫字訓練。硬筆書寫楷書,要在寫規范、端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寫得流暢、有筆力,力求行款整齊美觀,且有一定的速度。毛筆字書寫要增加訓練的密度,可以布置學生課外也練寫一定數量的字;課堂上要加強筆畫和間架結構方面的指導,努力使學生書寫的正楷字字形結構具有形態美。二要培養學生欣賞漢字的能力。課上要創造交流機會,讓學生互相評價同學所寫的字,或推薦好字,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同時要引導學生欣賞名家書法作品,教給欣賞書法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漢字欣賞能力。三要激發學生的書寫熱情。批改作業時,可以把那些寫得好的字用紅筆圈出來;對那些能日漸把字寫端正的同學的作業寫上贊揚或鼓勵性的話語,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可以定期舉辦作業展覽,將寫得好的作品掛在班級園地上,讓學生看到自身的價值,激發他們的寫字興趣,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寫字氛圍。書法課上,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寫字比賽,獎勵寫得好的小組和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成功的快樂,調動學生練字的積極性。 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師分內的事,書法進課堂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練就一手規范、美觀的字,努力提高自己的書寫技能和書法欣賞水平。同時在平常教學的板書和批改作業時,要一絲不苟地寫好每一個字,做學生的表率,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在教師良好的書寫習慣和技能的熏陶下,習得寫字方法,提高書寫質量。
『陸』 書法教學,書法課程都是怎麼設置的
學書法課程,主要看系統不系統,我在漢翔學書法,老師教學很快,自學筆性會有難度滴。
『柒』 湖北某中學校牌是學生書法作品,你認為書法應該納入課程教學嗎
網路上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注意,就是湖北某中學校牌是學生的書法作品。有網友就問,書法應不應該納入課程教學中?我覺得書法應該納入課程教學中,讓學生們多掌握一點書法的基礎,並且讓學生們接觸到這個專業。只有學生們接觸到這個行業之後,才會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書法,才會知道要不要繼續在這個行業中深造下。如果學生在平常學習過程中一點都接觸不到書法,很難對其產生興趣,那麼書法行業的人將會越來越少。
就是將這個書法課程納入到中學教育體系,讓大家都能接觸一點書法才能夠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書法,要不要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我們現在很多孩子他都沒有學習過書法,每天都是那些固定的課程,他很難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但如果每一點都讓他嘗試一下,他可能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選擇這條路繼續下去。
『捌』 書法教育的教師資格證,怎麼考取。
沒有單獨的證書,等同於直接考普通的教師資格證。
教師資格證學歷要求
我們國家規定
(一)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二)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三)取得初級中學教師、初級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者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四)取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取得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和職業高中學生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學歷,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五)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師資格,應當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類別,分別具備高等、中等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8)書法教育納入教學課程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認定
申請時間
教師資格認定機構和依法接受委託的高等學校,每年春季、秋季各有一次受理資格認定時間。
考試課程及時間非師范畢業生(包括在職人員和非在職人員):
考試課程按所報類別分為:
高級教師開考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
中學(含中等職校)教師開考教育學和中等教育心理學;
小學教師開考教育學和小學教育心理學;
幼兒教師開考幼兒教育學和幼兒心理及衛生學。每年開考一次。
以認定該校擬聘人員的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該類高校擬聘人員可直接向該校提出認定申請。
『玖』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書法教學
一、「書法進課堂」到底難在哪兒?
眼下阻礙書法教育發展的問題有兩點:
一是課時、二是師資。
沒有課時保障,「書法進課堂」近乎一紙空文。教育部雖然三番五次下發文件要各學校重視寫字教學、重視書法教育,但沒有安排書法學科的專門課時,開始是語文學科的一部分,後來又成為美術學科的一部分。到2015年的課程設置,又給邊緣化了,使得原本剛有起色的學校書法教育,又陷入困境!
以北京為例:在2015年秋季《北京市課程設置方案》中沒有「書法」這個學科。原文:【義務教育階段九年一貫整體設置課程,開設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歷史與社會(歷史、地理)、科學(物理、化學、生物)、體育、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以及地方課程(市級專題綜合課程等及區縣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
而將「書法課」列為「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且沒有專時。原文:【(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1、地方課程是指市級地方課程和區縣地方課程。市級地方課程包括專題教育綜合課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法、中國夢、職業生涯、我們的城市等。以上課程的教材已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統一組織編寫,在全市范圍內實驗。區縣地方課程包括區縣開發的在本區縣范圍內統一開設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實施。】
根據這樣的《課程設置方案》,書法課的開設與否都很難確定,教育部關於重視傳統文化的《意見》又怎能落實!
再看書法師資匱乏問題。仍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共有小學962所,23536個教學班,按15個班級1名書法教師計算,應該配備書法教師1563名,但北京只有專職書法教師400名,師資缺口將近300%。有些重視書法教育的學校有2-3名專職書法教師,按此計算,北京市有三分之二的學校沒有書法專職教師。按班級數來說,北京市書法師資缺口為1165名。作為「首善之區」的北京尚且如此,全國其他地區可想而知,更遑論西部貧困地區。
二、造成書法教育不能真正進入課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阻礙書法教育發展的內在因素是受制於應試壓力。在應試壓力下,學生們的課程「以所佔分數比例為參考」被排得滿滿當當,學生課業負擔較重。而且由於大多數中小學都沒有固定的書法課程,書法只是作為興趣課,書法課「擠」不進課程表等等原因,尤其是中學,對不能為中高考提分的書法課,更是覺得浪費時間,許多學校的書法普及教育依然是個空白。
「考分考分,學生的命根。」如果一切以分數說了算的考試指揮棒效應不變,又會有多少學校、教師、家長、學生會花大力氣開展書法的教與學呢?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綱要》針對書法教育師資力量、資格考試、課程標準的各個方面,明確提出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比重,而最具分量的一條,則是「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中考、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這或許會成為引領甚至「倒逼」書法教育真正走進課堂的「指揮棒」。期望真的能夠盡早落實,使得書法課不再受到「排擠」,真正成為中小學課程表上固定的一員。
其次,現在全國各地許多學校的書法教師都是由語文教師或美術教師兼任,雖屬無奈之舉,畢竟也是解決書法師資不足的一個途徑。但在現有的書法師資上,沒有給書法教師真正的出口與入口政策。評職稱、評骨幹、評學帶,都是掛靠在其它學科中,佔了別的學科的名額,影響了書法教師的積極性。
三、五點建議
建議一:將「寫字」融入語文課教學之中。
識字寫字,是學生系統接受文化教育的開端。這里說的「寫字」,是指學生要掌握一手標准規范的硬筆字。在所有小學到初中的語文課本田格的「生字」欄中,全部是「電腦楷體字」,電腦體與手寫體必定是有區別的。因此,建議把「生字」換成規范的「手寫體」,這樣有利於學生更快地學會書寫規范的硬筆字。
建議二:給「書法教育」獨立課時,使「書法」真正走進課堂。
近年來,北京市中小學提出「軟筆適古,硬筆適今」的漢字書寫原則。「軟筆適古」就是「軟筆寫繁」,指軟筆教學以古代書法經典碑帖為主,其重要意義在於,在不違反《國家語言文字法》的前提下,能夠讓學生接觸、認識繁體字,對傳統文化進行了解學習的同時,培養藝術審美情趣。「硬筆適今」就是「硬筆寫簡」,讓學生使用硬筆書寫規范的簡化字,便於實用交流。在中小學開設「書法課」,使學生學會「識繁用簡」,是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突破口,勢在必行。
建議三:積極開發中小學書法教育信息化教學軟硬體。
推進書法教育,要建立應用現代化信息網路技術有效支持課堂教學的全新理念。開發應用教學軟體輔助系統,深度契合教育部審定教材的示範視頻的應用,為教材範字逐一提供規范書寫示範。通過這一系統的應用,對在校教師與社會同業人員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書法信息化教學法培訓,使教師經過短期培訓即可上崗執教,並能夠達到中、小學書法課專業授課水準,可以有效解決教學一線的書法教師缺口問題、學生練習缺乏指導等困難,從而確保書法進課堂切實有效地推進。目前,這一教學軟硬體已經開發出來,但是,若要推廣使用則需要有關部門提供經費作為支撐和保證。
建議四:把北京市中小學書法教育作為改革的試點。
作為首都的北京,在中小學書法教育方面應該是引領全國改革的試點。因此建議在《北京市課程設置方案》中的「藝術學科」加入「書法」學科,每周至少一課時。藝術學科包括:音樂、美術、書法。這樣才是完整的「藝術學科」。
建議五:在師資上,要重視兩個隊伍的建設:
(一)教研員隊伍建設
書法教研員是一線書法教師的帶頭人,有著對一線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教學研究、指導的重要作用,所以,教研員隊伍建設是書法學科健康運行的保證。
(二)一線書法師資隊伍建設
中小學書法教師,本科學歷就已經夠用。希望能夠:
1.允許師范類高校招收書法本科生。
2.允許各地教育科學研究院或教師進修學校進行書法師資培訓的立項,並劃撥資金以長期支持在職書法教師的培訓。
3.充分利用各地區書法家協會,培訓在校轉崗的非書法專業的人員,使其能夠勝任書法教學工作,讓學校先把課開起來。
『拾』 聽說一筆書院一對一書法教學不錯,課程都包括什麼
如果是零基礎的孩子會從最基礎的開始學習:寫字雙姿-漢字基本筆畫-組合筆畫版-筆畫應用-偏旁部首-獨體結權構-合體結構-結構原則-臨習經典碑帖-集字創作。
簡而言之就是從最基礎的坐姿、拿筆到基本筆畫,基本偏旁部首,再到字體結構,再臨摹經典字帖,再到個人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