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華老師作文現場觀摩課《紙隨心飛》。想像環節聽的音樂是什麼
暑假裡,我看了《鴉片戰爭》一課。課文講述的是從18世紀後期開始,英國將大量的鴉片偷偷運到中國進行販買,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健康,掠奪了中國大量的錢財,使成千上萬的人傾家盪產。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到達廣州後,把繳獲的兩萬多箱鴉片全部銷毀,1840年6月,英國借口中國銷毀鴉片侵犯了英國商人的利益,發動了鴉片戰爭。腐朽的清政府卻屈膝投降。並且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香港等等。這是我國的恥辱。
中國人民不甘受別人的壓迫,經過多年的不斷努力,終於在1997年,香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雪了國恥。但我們還不滿足,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還要揚國威。
比如,「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使中國成為繼前蘇聯、美國後,第三個能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中國女排在世界盃賽上獲得冠軍,接著又在第28屆雅典奧運會獲得冠軍,讓我們圓了17年的夢。中國青年男足在世錦賽上連贏3場,闖入16強,使我們覺得中國足球開始復興,看到了中國足球的希望。袁隆平研製出的雜交水稻,解決了世界人民的糧食問題……這些事使我們揚了國威。
我作為一名新中國的少年兒童,應該做到不忘國恥,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掌握好現代化的科學知識,從小立大志,學好本領,使自己成為21世紀的優秀人才,時刻准備著:為祖國爭光添彩,揚祖國國威。
㈡ 在鋼琴音樂觀摩會上應該彈怎樣的歌
鋼琴觀摩會去的應該都是愛好者吧,對自己有信心的話可以彈彈巴赫或莫扎特回。往往是些很容易彈下答來但很顯功力(很難彈好)的曲子,比如莫鋼琴奏鳴K331或K545,旋律很好,雅俗共賞(好象一個六極一個八級,但大師的獨奏會上經常可以聽到這兩首曲子)。
㈢ 幼師有什麼專業
教育學、教育史、教育學概論、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學前衛生學、兒童發展心理學、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兒童文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統計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游戲學原理、教師口語等。
1、教育學。
一門研究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2、教育史。
以教育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歷史為研究對象。任務是研究各歷史時期教育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實際狀況和進程,總結歷史經驗,探討客觀規律,為解決當代教育問題提供啟示與借鑒,並預示其發展方向。
3、教育學概論。
教材內容力求做到簡明、全面、豐富、有代表性。由於本教材強調了教育理論的基礎性和實用性,具有提綱挈領的特點,因此不但適合於院校在校學生使用,也適合於函授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的學員使用。
4、兒童發展心理學。
兒童心理學是發展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研究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兒童發展心理學(修訂版)》既是綜合性大學、高等師范院校心理學系和教育系的教材,也可作為兒童教育工作者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參考用書。
5、普通心理學。
其研究范圍包括心理學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個性心理特徵的基本原理。它既概括了各個心理學分支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又是各個分支心理學的一般知識和理論基礎。
㈣ 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音樂教學能力
如何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能力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育的發展日新月異,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頒布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又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是否能夠更有效的、更扎實地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而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力度、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促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我園工作的重點。在此目標的指引下,我們立足於幼兒園實際、教師實際與教學實際,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加大了聽課、說課、評課、上課的力度,努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為幼教改革的縱深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立足教師實際,注重解決教師實際問題,努力以「研」促教。 觀念的更新需要扎實地紮根於實踐。我園把立足點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上,注重結合本園實際及當前幼教改革動態與《綱要》精神,從教師教育、教學及一日保教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入手,積極開展研討,尋找最佳教育策略。如「如何導入課堂教學,吸引孩子參與活動」、「如何圍繞目標提問,使問題層次清晰」、「怎樣調控課堂秩序和突發問題」、「如何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開展教學」等等。由於問題來自於教師的教育實踐,教師們研討的積極性高,紛紛闡述自己的見解,解決的問題針對性強,實效性強,而且從研討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正在悄然地轉變。《綱要》的新思想、新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師們不再把目光鎖定在問題的表面,而是通過問題反思自己當前的教學行為,分析幼兒的行為動機,解讀幼兒的心靈世界,充分體現了尊重幼兒、一切以幼兒為本的教育思想。近期,我們還嘗試結合《綱要》開展教學案例研究,注重從教學過程的微小處入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幫助教師自我反思、自我成長。 二、以課堂教學研究為切入點,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技能。 (一)多聽課,促教師認真備課。 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園領導多聽推門課,利於促進教師認真備課。我們要求教師聽課時,不僅把主要內容記錄下來,而且要在重點環節有旁評,最後有簡單的總評,把自己對教學設計的看法進行描述,這些都納入評價教師教學工作內容當中。 1.聽研究課:組織教師聽市、區級研究課,回來後結合聽課內容集體交流反思,達成共識。 2.聽師傅課:徒弟每學期至少聽師傅課3節,聽完後師徒共同說課。 3.聽骨幹教師課:青年教師有時間可以聽園內骨幹教師的課,課後教師間答疑解惑。 4.聽徒弟課:我們根據每個教研組的實際,採取一幫一結對子的方法,加強對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指導,以跟蹤聽課的方式,從主題產生到教學內容生成,從教學目標的設置到教學方法選擇,從如何組織教學到如何關愛學生……從提問的設計到提示和引導,逐步培養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的具體做法是:第一步:師傅先聽推門課,聽課後,教其如何備課、寫教案(重點如何確定教學目標),教其掌握課堂教學基本結構。第二步:選擇內容幫助備課,結合內容具體指導如何寫教案,聽課後,師徒一起自我反思與師傅反思。第三步:經過改進後,再在其他班上課,以自我反思為主。第四部:教研組內集體備課,幫助其寫教學設計,在組內上課,教師們聽課後,集體說課評課,幫其掌握基本的教學方法。 (二)多指導,促教師規范教學。 1.學舌課:青年教師外出聽課後,在教研組內上學舌課。課後傳達聽來的精神,教師們再結合本課集體討論交流。 2.研究課:根據區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作為自治區示範幼兒園,我園每學期需向區屬幼兒園、學前班教師展示開放五節示範課。我們牢牢抓住這一契機,以疊彩區展示課為手段,把上研究課的任務輪流交給青年教師,為她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時機。我園具體採用課前備課交流,認真寫好教案,課後先由本人談教學設計中的幾個為什麼及教學後自己的感受,再由聽課老師認真評課,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方案。使她們在教研活動中不斷成長,促進其課堂教學技能和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三)多反思,促進教師正確地認識自我。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教師,不能及時地進行課堂教學反思,把反思當成負擔,寫教學反思流於形式,因此,沒有達到反思目的。為了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了專題講座,堅持集體反思與個人反思相結合,通過教研組內集體反思交流,使教師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從而真正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技能。 三、扎實開展教學觀摩,提高教師業務基本素質。 幼兒園內組織的教學觀摩是教師互相學習、交流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幼兒園開展教學研究、探索教學方法和規律的一種重要形式。為了讓我園教師盡快適應新課程靈活、彈性大的特點,理解網路教學的含義,了解它的實施程序,我園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通過討論、交流的互動形式,加大每個人的信息量,促進思考,提供機會接觸不同的觀點。 1.活動區域活動觀摩。各班教師根據要本班教學目標,以及幼兒水平,結合主題開展情況,設計組織區角活動,在活動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觀摩中,相互學習。 2.教學觀摩競賽。整個活動由參賽教師講述設計意圖、組織教學活動、現場即興反思三個環節組成。從比賽情況可以看出,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價值觀在不斷更新,對新課改充滿了熱情。表現在比賽之前,教師之間就進行了無數次的學習和交流,對新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參賽活動的內容和設計均能順應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以游戲這一幼兒喜歡的形式貫穿活動始終,多數教師還注重了各學科的互相滲透和隨機進行品德教育。小朋友也樂於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情緒愉快,表現出一定的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教學觀摩在一定意義上使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得以傳播和推廣,這對改進教師的教育行為,提高專業能力,促進保教質量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取得的成效。 1.趣味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廖紅艷、馮嬋老師展示的英語課雙雙榮獲一等獎的好成績。2008年6月方敏、莫淋荔、廖艷霞老師代表疊彩區參加桂林市音樂教學展評活動。 2.課堂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人文性。課堂上充分體現了實踐性、開放性、活動性,教師們從重視合作學習的形式逐漸向合作學習的質量轉變,使合作學習的效果有了長足的進展。 3.教師們的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論文參賽率為100%,撰寫的論文獲自治區、市級一二三等獎。 4.教學成績有顯著的提高。通過期末測查,小朋友各方面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實現了「三滿意」,即:幼兒園滿意、孩子滿意、家長滿意。 五、體會和思考。 我們堅信,教師駕馭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全園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建立並完善了有效的園本教研製度,在落實各項制度的過程中,力求在活動方式上體現「多樣性」,在活動過程中體現「實效性」,在制度管理中體現「人文性」,從而,調動了全體教師們的教學積極性,使教師們的課堂教學能力、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穩步提高,普遍具有了主動觀察、發現兒童興趣、需要的能力;「動態設計」與「隨機生成」課程的能力和收集資料、記錄與整理案例的習慣和能力。 在培養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的過程中,我們深深的感到:教師的教育觀念和課堂教學技能關繫到課程改革的質量,不斷提高老、中、青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任務。在今後的工作中,
㈤ 第九屆音樂觀摩研討會大班韻律游戲《熊出沒之工具在哪兒》教案
動作建議:
A段:跟隨音樂做傳遞工具的動作。間奏:做隱藏工具的動作。
B段:玩領頭人的游戲。
游戲玩法:
1.誰拿到工具並且迅速的將工具藏好,他就是「首領」。大家要跟著「首領」做一樣的動作。
2.「光頭強」在工具藏好後,醒過來尋找自己的工具。
3.如果被猜出來了,則「光頭強」要去追「首領」,在此過程中, 「首領」若成功逃脫則勝利。若中途被光頭強抓住則失敗。
活動目標:
l.通過參與傳遞、隱藏、猜測的游戲,幫助幼兒感受音樂的曲式結構和風格,體驗游戲中帶來的樂趣。
2.能積極思考如何找出首領的策略,具有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首領」能准確地聽出在音樂的間奏,快速隱藏好工具;在音樂的B段,有節奏的做出不同的動作。其他的幼兒跟隨「首領」做一樣的動作。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有玩過「領頭人游戲」的經驗。
物質准備:工具、《郵遞馬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玩「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游戲
師:你們玩過「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游戲嗎?現在老師來做「首領」,看看誰的動作反應又快叉准。
二、故事導入,完整傾聽音樂做律動。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光頭強砍了很多的樹木,熊大勇敢的去偷光頭強的電鋸,准備藏起來。可是如果藏在自己的家裡,很容易被光頭強知道,所以決定藏在你們的家裡。到底藏在誰的家裡呢7熊大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所有的人跟著音樂傳電鋸,傳到了誰,誰就要迅速地將電鋸藏好。拿到工具的小朋友就是我們的首領,帶領我們做不同的動作。
2.教師做「首領」,完整帶幼兒邊做動作邊感知音樂。
(1)教師完整表演第一遍。重點:傾聽音樂的什麼地方藏「工具」。
(2)教師完整表演第二遍。重點:解決如何傳遞。
3.幼兒做「領袖」,解決能夠准確地藏好工具後,帶領大家做不同的動作。
三、玩「光頭強」尋找電鋸的游戲
1.配教老師扮演「光頭強」,與幼兒完整游戲。
師:剛才我們都只是在練習,光頭強來了,我們看看他在干什麼。
師:誰敢悄悄地去拿工具7千萬別把光頭強吵醒了,不然就失敗了。
2.增加「追逐」游戲。
師:假如光頭強猜對了, 「首領」拿著工具馬上跑,如果跑了一圈後能夠安全的回到自己的家裡,則勝利了,如果中途被光頭強抓住,則失敗了。
3.請幼兒當「光頭強」完整玩游戲。
㈥ 音樂觀摩課三隻小猴子的聽後感
聽後感:要聽媽媽的話,不做危險的動作,否則後果很嚴重。
《三隻小猴子》
三隻猴子在床上跳,有一隻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 媽媽急得大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
兩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隻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 媽媽急得大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 一隻猴子在床上跳,它的頭上摔了一個包。 媽媽急得大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 孩子們都不知道他們哪去了, 他們躺在醫院不能動了。
㈦ 第8屆全國幼兒園音樂教育觀摩研討會視頻
你有么?可以分享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