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三年級的教學質量
克服抄學生的不穩定情緒,培養襲、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發揮其無意注意是培養學生注意力的第一步
由直觀教學入手,促使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學生原有的知識可以促進新知識的掌握,這是知識的正遷移;也可以干擾新知識的學習,這是知識的負遷移。
❷ 如何提高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因此,課堂教學管理也包括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的管理。
一、對教師課堂教學的管理
圍繞課堂教學,教師要做一系列的工作,重點是備課和上課兩個環節。
1.備課。備課是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學校管理者一定要抓好這一環節的管理,做好以下幾點:①指導教師鑽研教材;②提出備課的基本要求: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設計課堂教學;③建立備課制度:如每周集體備課一次,平時提前一周備好課等;④經常了解教師的備課情況,參加一些學科的集體備課,定期抽查教案。
2.上課。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抓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精心安排每堂課的教學結構,努力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②明確一堂好課的標准: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內容正確、課堂結構嚴謹、教與學方法得當、教學效果顯著。
二、對學生課堂學習的管理
對學生課堂學習的管理包括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兩個方面。
1.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①課前預習。根據年級高低、學科性質和學生實際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在了解新課內容的基礎上,注意復習學過的知識,並藉助學習工具,獨立解決問題,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②課堂練習。課堂練習是學生學習的中心環節,要求學生做好上課前的准備。教育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開動腦筋,著重理解,理清思路,記好筆記。③課後復習。要求學生當天的功課要當天復習。④獨立作業。解題要一絲不苟、獨立思考,力爭一遍做對,解題後要進行檢查。
2.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①自學習慣。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通過自學,學生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內涵,分析知識前後聯系,反復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② 總結歸納的習慣。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抓住重點和關鍵,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③觀察思考的習慣。要做到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通過大腦進行信息加工,總結得出事物的一般規律和特徵。④練後反思的習慣。做完練習並非學習的最終目的,重要的是將知識進行引伸、擴展、深化的反思。反思一般要從三個層次進行:一是對當天的知識要點進行總結歸納;二是利用知識要點做拓展練習,加深印象;三是及時糾正學習中的錯誤,總結錯誤原因,避免再錯。
❸ 小學六年級數學怎麼能有效地提高成績!
看來你是聰明的,只是計算總出錯誤。跟我正在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從前差不多。三年級及以前,我兒子也是這樣,每次都是85分-90之間,但我教了他幾招後,四年級開始每個學期數學都不下97,一躍成為全年級三百名學生中最受老師關注的學生。
是哪幾招呢?
一、十幾乘十幾:12*14。心算程序:12+4=16,2*4=8,所以12*14=168
例:12*13。因為12+3=15,2*3=6,所以12*13=156
13*15。因為13+5=18,3*5=15,所以13*15=195
15*18。因為13+8=23,5*8=40,所以15*18=270
18*19。因為18+9=27,8*9=72,所以18*19=342
二、十位數相同,個位數相加得十:(口訣:頭加1乘頭,尾相乘連後。)
43*47。心算程序:4+1=5,4*5=20,3*7=21,所以43*47=2021
72*78。因為7*8=56,2*8=16,所以72*78=5616
31*39。因為3*4=12,1*9=09,所以31*39=1209
91*99。因為9*10=90,1*9=09,所以91*99=9009
72*74。因為7*8=56,2*4=08,所以72*78=5608
24*26。因為2*3=06,4*6=24,所以24*26=624
三、九十幾乘九十幾:口訣:一百差幾就補幾。
97*96。97差3,96差4,一共差7,100-7=93,3*4=12,所以97*96=9312
97*99。差3差1共差4,100-4=96,3*1=03,所以97*99=9603
94*98。差6差2,100-8=92,6*2=12,所以94*98=9212
91*93。差9差7,100-16=84,9*7=63,所以91*93=8463
97*88。差3差12,100-15=85,3*12=36,所以97*88=8536
89*95。差11差5,100-16=84,11*5=55,所以89*95=8455
訓練一個小時,你就可以掌握上述方法。
任意兩位數乘法需要訓練三天,每天一個小時。
口訣:大頭加一乘小頭,兩尾相乘連後邊。大幾加上幾個尾,尾和比十調加減。
解釋:十位數稱頭,個位數字稱尾。
舉例:37*45。第一步:4+1=5,5*3=15,7*5=35,心裡得數1535。
第二步:4比3大1,加1個7,7+5=12,比10多2,加2個3=6,共加13,3加在十位,1加在百位,最後答案:37*45=1535+13(0)=1665
例2:計算36*75。第一步:7+1=8,3*8=24,5*6=30,心中得數2430。
第二步:7-4=3,加3個6=18,5+6=11比10大1加1個3,共加21。
最後答案:36*75=2430+21(0)=2640
例3:計算59*61。第一步:6+1=7,5*7=35,1*9=09,心中得數3509
第二步:7-6=1,加1個9=9,9+1=10不加不減。
最後答案:59*61=3509+9(0)=3599
例4:計算73*26。第一步:8*2=16,3*6=18,心中數1618
第二步:7-2=5,加5個6=30,3+6=9比10少1,減1個2。共加28
最後答案:73*26=1618+28(0)=1898
例5:62*34=2108+12(0)-12(0)=2108。
第三種演算法主要是用來檢驗你考試時計算正確與否,計算大致得數的。但若運用熟練,兩位數乘法可以瞬間報出答案。
❹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一頓有多重的說課稿北師大版
一、 說教材
《1噸有多重》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對質量單位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教材先通過猜測大象大約三噸重的場景,導入課題並突出本課重難點,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噸」的應用,然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3頭牛、10桶油、20袋大米等物體的重量,幫助學生學習並加深1噸=1000千克的認識。接著,結合實際中的例子進一步學習噸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噸在生活中應用廣泛。最後通過練習讓學生了解並掌握噸與千克之間的簡單換算及質量單位的合理運用。
基於以上我對本課的認識和教材設計意圖,確定如下教學目標及其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藉助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感知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
2、掌握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3、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培養學生比較、歸納能力,鞏固千克、克、噸質量概念之間的關系
4、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噸,知道1噸=1000千克並進行換算
初步形成噸的質量觀念,能結合實際正確應用質量單位
二、 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特點,為了更有效地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理解數學的抽象性,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設計教案時擬體現以下幾點:
1、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
數學學習的最終目標是應用,噸又是生活中常常會見到、用到的單位。這樣的內容決定了這節課的教學應該從生活中來,再走到生活中去。
2、啟發式教學
由教師創設生動情景故事,讓學生主動探索,在活動中去感知、發現,從而逐步培養學生聯系實際能力。噸雖然在生活中常見,但對孩子來說,依然顯得抽象。為了能讓孩子對1噸有較為深刻的認識,課堂上要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在親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3、情景教學法
課程標准指出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通過現代版《曹沖稱象》的故事,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生、探究中。課堂接近尾聲,考慮到比較難調動學生情緒,因此又設計了《小「糊塗」日記》一情景,學習和運用「克、千克、噸「三個質量單位,並且能很好的對本堂課進行總結,又突出重難點。學生情緒激昂。
(二)說學法
學生已經能夠准確地進行千克和克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些都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作了知識的鋪墊和思路孕伏。對於噸這個質量單位,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平時學生接觸較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略有所聞,但接觸並不多。教材所展現的知識結構,層次清楚、循序漸進,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努力為學生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的材料與環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勇於探索的強大內動力。教師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積極實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同時,本節課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力求藉助這些手段使情節更生動,並突出重點,提高效率。
❺ 如何提升三年級數學教學質量
我一猜樓主大大應該是個男老師~~
額,我作為一個過來的學生來說呢,版其實三年級那會兒權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啥~,建議上課不要互動的太過頭了,不然學生們會太活躍而聽不進去,其次呢老師你的備案(我指上課的方式)就顯得哼重要了,不要有啥優差好壞的分別(我就小時候沒學好搞的現在數學差差的),給給同學們一個積極的鼓勵,點點優生和差生,說不定就開竅了;作業方面布置就要好好想了,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你懂的,我做不出來);上課么要講解的簡單一點,難的變簡單,由淺入深~呵呵呵呵
好吧,我還是個學生,不喜歡別怪我哈
❻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學期教學質量檢測二A,一,填空1.交警
什麼意思?可以說完整的題目
❼ 如何提高三年級數學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小學三年級數學的教學質量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如何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前提下解決三年級數學成績下降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教育界,特別是一線教師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把以學生心理特點改革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為研究課題,使學生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現從幾個方面簡論如下:
1、克服學生的不穩定情緒,培養、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三年級學生的年齡階段一般是9周歲,這時,學生開始進入發育期,個性開始占重要地位,自製力弱、活潑好動、易受影響,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力是一種基本能力,它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必要前提,是獲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培養少年兒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質。良好的注意力素質有助於教學的學習;反過來,數學的學習有助於鍛煉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是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培養了這一基本能力。
2、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發揮其無意注意是培養學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凡是學生完全不熟悉的東西,或完全熟悉的東西都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結合學生熟悉的知識經驗引出他們不熟悉的知識,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諧音他們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數是3位數的乘法時,藉助於學生已掌握的乘法數是2位數的乘法知識,我引導並幫助學生逐步解決課本的准備題讓學生在無意中接受了新知識。 在講解准備時,教師有意讓學生初步認識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乘得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這是關鍵。學生的知識經驗一方面來自原有的知識,另一方面來自生活經驗。由於我堅持按照教材的實際,在教學中區別情況加以運用這些知識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循序漸進地獲得了新知識。
3、合理組織,張弛相間。
由於兒童的注意力持續性還較差,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3個環節組織課堂教學,自然的引入已使學生興奮的情緒得以穩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礎上,講授新課成了中心環節,教師應抓緊時機在上半節課學生注意力較集中的時間內,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最後一個環節是鞏固階段,讓學生對新知有一個完整、准確的把握,師生可以在一種較為輕松的理解和運用。正是因為張弛並用,學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學習知識,充分地利用了課堂。
4、由直觀教學入手,促使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藉助直觀形象理解知識,並通過反復練習記憶知識。對待三年級學生不能依然停滯於這樣的水平。但是,由於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正處於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這一特點又決定我們的教學不能操之過急。
5、負遷移的干擾。
學生原有的知識可以促進新知識的掌握,這是知識的正遷移;也可以干擾新知識的學習,這是知識的負遷移。我在教學中注意利用遷移規律,促進學生知識的正遷移發展,防止負遷移的干擾,做法是:
1、溫故知新。三年級是整數學習的最後一年,多位數運算佔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這部分教材的任務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全年的教學任務的完成都起著重要作用。學生多位數運算能力學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賴於一、二年級各種運算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但是我們不可能抽出整段時間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而只能把一、二年級學過的進退位加減法,一位數乘2位數,試商等內容編成口算、聽算訓練題目,有計劃的安排到各節課,作為課前練習。使舊知識對學習起著正遷移作用。
2、運用比較。當新舊知識技能一0分相似,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往往會受舊經驗的干擾。這是負遷移作用,是學生學習上的難點。這時我便運用比較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消除舊知識向遷移作用。
3、改錯練習。在教學中我不僅注意到從正確的方面教給學生的知識,而且注意到從反的方面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
其中 ①是針對學生法則中「被除數和除數劃去相同個數的『0』的相同這一關鍵詞不理解而提出來的。」
②是針對學生對余數的位置不理解而提出來的。
③是針對「補0」有模糊認識提出來的。這樣,既從正面講清算理,又從反面加深理解,互相配合,使知識掌握更牢固。
三年級是連接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橋梁和紐帶,學生能否很好地完成這個過渡關鍵在於教師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學規律,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提高三年級教育教學質量不會再是難題。
如何提高三年級數學教學質量
三年級的數學教學內容更多更難了,學生的練習也比低年級多了很多,再加上孩子心理上變化等因素,三年級的數學老師積極思考,確定了以下措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認真備課:
(1)每位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弄清例題和習題的設計意圖,對教材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充分做好每一次集體備課的准備工作。
(2) 落實每周三下午的集體備課,多向經驗豐富的吳校長請教,並在每周五走進吳校長的課堂,在學習和相互的交流中,促進每位年青教師的不斷發展。
2、抓好常規,確保教學的高質高量:三年級的學生上課的內容和課後的習題比低年級多了很多,學生難免有些不適應,因此,我們會關注孩子們的心理狀況,同時把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當作重點工作來抓,做好課堂組織、作業、考試測評等常規工作。
3、加強交流,及時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每位數學老師在平時就做個有心人,及時積累學生的錯誤情況,在集體備課時大家一起討論,及時解決。
4、抓好提優補差工作:每天下午確定好第二天的思維拓展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工作,每位老師對班級里的學困生的情況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排查,並及時輔導。
5、針對本學期大量的計算教學,因此每月舉行一次口算或計算比賽,及時了解各班的情況,
並請優秀班級的數學老師給大家介紹好的經驗或方法,資源共享,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