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教育目的與教學目的

教育目的與教學目的

發布時間:2020-12-21 23:40:55

A. 教育目的 培養目標 教學目標的區別和聯系

教育目的是最高層次的的概念,它是培養各級各類人才的總的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都要依據教育目的的制定。

培養目標是指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校的培養人的具體要求。

教學目標是三者中最低層次的概念,它更為具體,微觀到每堂課甚至是每個知識內容,教育目的和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
拓展資料:
教育目的是培養人的總目標。關繫到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的社會角色和具有什麼樣素質的根本性質問題。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出發點。
根據一定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系的需要和人自身發展的需要來確定。在歷史上,因社會制度、民族文化傳統、教育思想不同而異。在階級社會具有階級性。古希臘雅典教育要求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斯巴達教育要求培養驍勇善戰的人。中國封建社會要求培養明人倫的士大夫。
培養目標,是指依據國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提出的具體培養要求。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分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專科教育等層次,其中研究生教育又分為博士和碩士兩個層次。不同層次的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例如,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是較好地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本專業工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對碩士研究生的要求是掌握本專業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而博士研究生則要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
教學科目(學科)是教學內容的基本門類。
課程是指各個教學科目與課外活動的綜合。
所謂課程目標,實際上就是在教育部各個學科的《課程標准》里,要求每個參與基礎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關注的內容。
如:信息技術學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中,對課程目標的描述為:「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表現在: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並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普通高中14個學科的課程目標大都是指如下的三個方面:
①知識與技能。②過程與方法。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注意:這絕不是課堂教學教案、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

B. 教育目的和 教育方針 的區別

一、內容不同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內容是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

教育方針內:教育方針的內容容包括教育的性質、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徑等。

二、作用不同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對整個教學活動起著統貫全局的作用。

教育方針:教育方針的作用是確定教育事業發展方向,指導整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原則和行動綱領。

三、確定方式不同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的。

教育方針:教育方針是在一定階段,根據社會和個人兩方面發展的需要與可能而確定的。


C. 簡述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的關系。

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在對教育社會性質的規定上具有內在的一致性都含有「為誰培養人版」的規定性權都是一定社會(國家或地區)各級各類教育在其性質和方向上不得違背的根本原則。

D. 什麼是教學目標它和教育目的,培養目標之間有何關系

(1)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總的要求,專它規定各級各類教育屬培養人的總的質量規格和標准要求。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它是結合教育目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點制定的各級各類教育或專業的培養要求。二者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
(2)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特定要求或產生的預期變化。索壞蛋教育目的的關系是具體與抽象的關系。
(3)教育方針是國家根據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要求,為實現教育目的所規定的教育工作總方向。教育方針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教育方針主要是從政策的角度規定教育目的及其實現,而教育目的主要從學術的層面來表達教育的理想。

E.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標」有什麼不同

1、定義不同

教育目的:關繫到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的社會角色和具有版什麼樣素質的根權本性質問題。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出發點。

教育目標:培養受教育者的總目標。如中國現階段的教育目標是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人才。

2、分類不同

教育目的:

按照價值取向,可以分為個體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

按照教育性質,可以分為傳統的教育目的和現代的教育目的。

按照文字表述方式,可以分為綱要式的教育目的和祥列式的教育目的。

按照約束力,可以分為強制性的教育目的和建議性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標:

初級教育、中級教育和高級教育之分。

3、要求不同

教育目的與教育目標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教育目的是國家培養什麼樣人才的總要求,反映社會成員在教育上總的需要。

教育目標是教學領域里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學主體的需要。

F. 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的區別是什麼

1、定義不來同

教育目的是把源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需要的人的總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的。

教學目標是關於教學將使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

3、關系不同

教育目的與教學目的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教育目的是國家培養什麼樣人才的總要求,反映社會成員在教育上總的需要。教育目的引導著教學目的,教學目的必然受制於教育目的。通常,教育目的要轉化為教學目的,使社會需要具體化為教學主體的需要。

3、重點不同

教學目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也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根據。

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

閱讀全文

與教育目的與教學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