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1年「神州數碼杯」全國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為什麼推遲哪位知道,謝謝。
是設備不到位,人員也不好調整,所以就推遲了
② 為什麼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作品上報不完整
全國多媒復體課件大賽制將在全國范圍內面向各級各類院校教師和信息技術人員徵集參賽課件,邀請現代教育技術領域和各學科知名專家組成評審組進行評審。通過評審,遴選出一批好的作品,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各教育教學單位提高多媒體課件製作及應用水平,提升廣大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整合的能力,推動教育教學改革。
③ 什麼樣的作品能在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獲獎
第二十屆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國家級獲獎作品
作品名稱
作者
學科
分組內
項目
獎項
計算機容的組成和關系
沈雪琳
信息技術
基礎教育組
微課
二等獎
第二十屆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市級獲獎作品
組別
作品類型
名稱
姓名
評審等級
中學
微課
計算機的組成和關系
沈雪琳
一等
中學
微課
短歌行
朱喆
三等
中學
微課
對劃線部分提問
李艷
三等
第二十屆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區級獲獎作品
組別
作品類型
名稱
姓名
評審等級
高中
微課
計算機的組成和關系
沈雪琳
一等
高中
微課
短歌行
朱喆
二等
高中
微課
對劃線部分提問
李艷
二等
高中
課件
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乙烯
申小玉
三等
高中
課件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王欣娜
三等
高中
課件
How To Survive an Earthquake
鄭瑜
三等
④ 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視頻看不了
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將在全國范圍內面向各級各類院校教師和信息技術人員徵集參賽課件,邀請專現代教育技術屬領域和各學科知名專家組成評審組進行評審。通過評審,遴選出一批好的作品,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各教育教學單位提高多媒體課件製作及應用水平,提升廣大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整合的能力,推動教育教學改革。
⑤ 怎樣准備全國初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模擬展示課
讓我來告訴你:
怎樣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在科技發展日益迅猛的今天,作為教師,教會學生求知是義 不容辭的,而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教師從知識的佔有者和傳授 者轉型為學習的合作者和引導者;一位教師是否優秀,已經不是 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識, 而是看他能否讓學生主動學習, 學會學習。 那麼,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今天就必須會使用現代信 息技術,下面我就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機 結合進行闡述。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是「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 中的一個部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包含兩層意思:①利 用現代信息技術去整合學科課程;②現代信息技術既是整合的手 段,也是「整合」好課程的有機要素。整合在它的初始階段,可 能與「計算機輔助教學」沒有多大區別,但實質上二者很不相同。 二者不是誰輔助誰的關系,而是要逐漸融為一體。一方面,現代 信息技術要廣泛進入語文學科;另一方面,語文教學要廣泛採用 現代信息技術。這種信息技術不是強加的、附帶的、可有可無的, 它是與語文教學緊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可或 缺的有機要素。也就是說, 「整合」是二者雙向互動的過程。 要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機整合,首先必須明確 二者整合的目的。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目的是實現語文教 學目標。我們不能為整合而整合。整合是手段,實現語文教學目 -1- 標才是我們的目的。整合,一是要與我們的語文教學融為一體, 不要生硬的使用網路技術,使其簡單的混合在一起;二是要達到 好的目的,而不僅僅是換一種展示的方式,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學 效果。既然是手段,應有助於教師形成和發展自己的教學特色和 風格,而不是搞成千篇一律的東西,因此在開展課程整合研究與 實驗的時候,決不能忽視教師的作用、教師的特色和風格、教師 的創造力,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有生命力。 那麼怎樣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機整合呢?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首先應是教師的教學理念要與 現代教育理論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協作學 習搭建了廣闊的學習平台,為此教師必須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中走 出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和幫助學生在「平台」 上施展才華,動手、動腦,學會思維,學會學習。現代教育理念 要求信息化時代的語文教師要把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合到課程之 中---就像「黑板」和「粉筆」二者完全融入到傳統的教學中一 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為了教學的需要完美的 使用信息技術,這就要求教師熟練掌握常用信息技術的操作。很 難想像不能熟練使用黑板和粉筆的語文教師能勝任傳統的語文 教學,同樣,很難想像不能熟練操作常用信息技術的語文教師能 夠開展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教學。 信息化時代的語文教師應積極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努力 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無法想像一個自身的信息素養不過關的教 -2- 師能夠將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程進行有效的整合。此外,教師在美 術、音樂等方面也應有不俗的修養。 利用網路教學,需要比相 對簡單的多媒體教學有更高的技術支持。教師要熟練掌握現代信 息技術,還需要掌握必要的網路知識,構建利於學生瀏覽的資料 庫。為了增加教學的互動性,方便學生交流,可以創建網上論壇。 因此,為了適應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教師必須不斷 地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把自己 首先融進現代信息技術中去。 但是,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沒有正確的態度和明確的教學目的 而濫用信息技術, 忽視了教師個體形象, 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不僅無益於語文教學, 反而有害於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中一個詞、 一個句子、一個段落、一個篇章怎麼寫,怎麼讀,怎麼領會,都 要傾注教師的心血和智慧, 要靠教師的引導。 現在的一些優質課、 觀摩課、示範課,教師甚至從頭到尾不寫一個字,不讀一句書, 全部讓計算機代替。這樣的課是不太適合語言文學知識的傳播 的,它過分強調了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力,忽視了師生教學活動中 的情感交流,這樣的課難以體現語文教學的個性化特徵。要使信 息技術與語文文本內容相融合,正如《新課程標准》中所說,語 文教學必須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 合,自然也不應例外。任何游離於語文學習規律之外的信息技術 表演,都是不可取的。這就需要教師對文本內容有深刻的理解, 融會貫通,根據語文學習的規律,找准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融合 -3- 的切入點,將兩者融為一體,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其次,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和能力的基礎出發,使之 能夠跟上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才能實現二者融合。因為信息技 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唱主角的是學生,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能 力,對網路知識的了解,決定著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展。在目前 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雖已開始有意識
⑥ 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獎金有多少
市、縣(市、區)教育局,各高等職業院校: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職業院校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推動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學水平,取得顯著成績。在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中,我省中、高職組均取得金牌總數第一的好成績。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經研究,決定對我省在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選手、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
一、授予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吳金照等49名獲得三等獎以上獎項的49名教師「2012年江蘇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先進個人」稱號(名單見附件1)。同時按一等獎5000元、二等獎2500元、三等獎1000元的標准,對三等獎以上的教師發放獎金。
二、授予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23個單位「2012年江蘇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先進單位」稱號(名單見附件2)。根據各校所承擔項目在全國大賽中的獲獎等次,按一等獎10000元、二等獎5000元、三等獎2000元的標准獎勵選手所在學校、集訓指導教師和有功人員。
希望受表彰的單位和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力爭取得更好的成績。希望全省職業院校教師和職業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受表彰單位與個人的先進事跡和經驗,對照先進典型,樹立學習標桿,明確努力目標,掀起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熱潮。希望各市、縣(市、區)教育局和各職業院校進一步提高對信息化教學大賽的認識,不斷完善信息化教學大賽制度,建立「人人參賽、逐級競賽」的大賽機制,並以大賽為重要抓手,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全面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請在此輸入您的回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
⑦ 山東省教師參加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評職稱加分嗎
可以作為參考
⑧ 教育部承認的十大競賽
1、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
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由教育部、財政部首次聯合批准發文(教高函[2007] 30號)的全國性9大學科競賽資助項目之一,目的是為構建高校工程教育實踐平台,進一步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團隊協同和工程實踐能力,切實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
2、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是經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全國機械原理教學研究會、 全國機械設計教學研究。
3、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勛競賽
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文舉辦的全國性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競賽活動,是基於國內各高校綜合性工程訓練教學平台,為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提升大學生工程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創新人才培養而開展的一項公益性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4、全國大學生暢設計賽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national undergraate electronics design contest)是教育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發起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 是面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於推動高等學校促進信息與電子類學科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
5、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起源於韓國,是韓國漢陽大學汽車控制實驗室在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資助下舉辦的以hcs12單片機為核心的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組委會提供一個標準的汽車模型、直流電機和可充電式電池,參賽隊伍要製作一個能夠自主識別路徑的智能車,在專門設計的跑道_ H 自動識別道路行駛,最快跑完全程而沒有沖出跑道並且技術報告評分較高為獲勝者。
6、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
「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英文名稱: national contest on logistics design by universitystudents (ncold)是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舉辦的一項面向全國大學生的大型物流教學實踐方面的競賽活動,是教育部實施」質量工程」中的幾項專業設計大賽之一。
7、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辦於1992年,每年一屆,目前已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2018年,來自全國33個省/市/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及美國和新加坡的1449所院校/校區、42128個隊(本科38573隊、專科3555隊)、超過12萬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本項競賽。
8、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大廣賽)一中國最大的高校傳播平台 ,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傳媒大學、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組委會承辦的全國高校文科大賽。
9、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挑戰桿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下簡稱挑戰杯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和地方省級政府共同主辦,國內著名大學辦、新聞媒體聯會發起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範性和群眾性的全國競善活動,「挑戰杯系列競賽被營為中國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奧林匹克」量會,是目前國內大學生最關注最熱門的全國性競賽,也是全國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示範性、導向性的大學生競賽。
10、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2018年11月25日,首屆能源"智慧*未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青島西海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91所高校的220項參賽項目入圍全國總決賽。
⑨ 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的歷屆回顧
大賽時間:2007年9月—11月
大賽形式:網路競賽(全國同一時間登錄網路,參加決賽)
競賽內容:用友軟體,涉及總賬管理,UFO報表模塊
競賽規模:參賽院校達200所,參賽學生超過1600人
信息產業部電子人才交流中心與用友軟體共同舉辦了「第一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ERP技能大賽」。大賽歷時近兩個月,經過院校初賽,省賽,到全國總決賽,在決賽時共有全國近20個省市自治區,近300家院校,1600多人參賽。 大賽時間:2008年9月—11月
競賽形式:創業方案+業務設計
大賽形式:網路競賽(全國同一時間登錄網路,參加決賽)
競賽規模:大賽共有近300所院校參加,參賽總人數超過3800人 大賽時間:2009年9月—12月
競賽形式:分專科組和本科組比賽
大賽形式:網路競賽(全國同一時間登錄網路,參加決賽)
競賽規模:大賽共有近400家高等院校參賽,參賽人數突破6000人 大賽時間:2010年9月—12月
競賽形式:創業方案+業務設計
大賽形式:網路競賽(全國同一時間登錄網路,參加決賽)
競賽規模:最終有423隻隊伍2115人在初賽的海選中脫穎而出,參加全國總決賽。 大賽名稱:第五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
大賽時間:2011年9月—12月
主辦單位:教育部高職高專經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工業與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
大賽形式:全部採用網路競賽形式,使用用友U861和U872,內容涉及U8總賬,UFO報表,薪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應收應付管理,專家財務評估,供應鏈業務處理。
競賽規模: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近14000名考生參加資格賽,最終選出由370所院校組成的679支團隊、共3412名考生參加全國總決賽,規模之大均屬歷屆之最。
⑩ 第十七屆全國教育技術大賽屬於什麼比
屬於技術比
關於組織參加第十七屆全國教育信息化大獎賽的通知
各有關部門:
為推動信息技內術容與教育教學融合,提高廣大教師教育技術及網路應用能力、信息素養和軟體製作水平,推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現將《河南省教育廳轉發中央電化教育館關於舉辦第十七屆全國教育信息化大獎賽的通知》轉發給你們,請組織教師積極參賽。本次申報參賽作品的截止時間為2013年6月25日,申報人員請於6月20日之前將參賽作品和有關材料報送至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