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孔子是誰
孔子的老師:
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
1.萇弘
萇弘,字敘,古資中縣(現資陽市雁江區)人,公元前(575-492年)。據《圖經》載「萇弘、資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數里之內土色尚青。」又據,《莊子.外物篇》載:「萇弘蜀人,被殺之後,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後化為碧。」成語「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來。
萇弘博學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常與周景王交往,孔子在齊久仰其名其才,於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國造訪萇弘,求教韶樂與武樂之異同和不解之處。
孔子在請教萇弘韶樂與武樂異同後最後問萇弘道:武樂與韶樂孰為軒輊?萇弘道:武樂為周武王之樂名,韶樂為虞舜之樂名,若以二者之功業論,舜是繼堯之後治理天下,武王伐紂以救萬民,皆功昭日月,無分軒輊。然則就樂論樂,韶樂之聲容宏盛,字義盡美;武樂之聲容雖美,曲調節器卻隱含晦澀,稍遜於韶樂。故爾武樂盡美而不盡善,唯韶樂可稱盡善盡美矣!
對於萇弘博學施教,孔子稱謝不迭,並於次年前往齊國聆聽了韶樂的演奏,樂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疾,「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與萇弘的會晤,史稱「訪弘問樂」。其六藝(禮、樂、書、詩、易、春秋)中「樂以發和」思想即源於萇弘的樂學理論。
在晉國的「六卿之亂」中,萇弘因幫助范氏和中行氏,趙簡子派晉大夫叔向對周王施反間計而將其殺害。現資中發輪鎮有萇弘讀書遺跡。
2.師襄
師襄:春秋時魯國樂官,擅擊磬,也稱擊磬襄。也有一說是衛國樂官,亦稱師襄子。
《史記》里說他「以擊磬為官,然能於琴」,師文曾從他學琴,《史記.孔子世家》、《韓詩外傳》也都說孔子曾從他學琴。
3.老聃
李耳,字伯陽,世稱老子,又叫老聃。春秋時期陳國人,出生在河南鹿邑縣東。早年擔任東周守藏史(相當現今的圖書館館長)。後因為周朝發生叛亂時,大量典籍被帶到楚國,而被免職。
隨後又到魯國生活多年,與孔子來往較多。孔丘曾經適周問禮於老聃,向他學過周禮。後來不忍見周朝衰落,西出丞谷關,守關的令尹(官名)聽說他很有學問,就讓他寫書,於是就有了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道德經》。
他在這部書中提出"無為而治"。認為統治者要治理好國家,應當不幹涉人民的行為,不用教育,讓他們自然發展。這一觀點影響深遠,在當今的企業管理理論中,就有人提倡
無為而治
。
他是道教的鼻祖,認為道是萬物的本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他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僅次於儒教創史人孔丘。在封建社會中,他的思想有時取代儒學的地位成為統治階級的主導思想潮流,魏晉時的玄學在中國的盛行,就是明證。
除此之外,我相信還有很多,因為他一直在周遊列國,而且他自己不是說了嗎:三人行必有我師
!
⑵ 求一份關於電教化教學的調查問卷
運用電教化教學手段優化語文課堂
愉快教學是愉快教育的一個主要內容。愉快教學是要創設一種愉悅的情境,使學生置身於一種愉快的易於接受的學習氣氛中。只有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生才會更自覺、更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生心境愉快就會學得更好。實踐中,我們從愉快教育的四要素「愛、美、愉快、創造」方面探索了電化教學與愉快教學的結合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渲染氣氛,撥動愛的心弦
愉快教育是一種滲透著愛的教育,而課堂教學中的這種愛是通過師生情感的交流達到的。教師運用電教手段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更好地發揮了教師主導下的學生主體作用,進一步增加了師生情感交流的機會和時間。而形象、直觀的電教媒體為學生創造了表現自己的機會,加上教師激勵性的評價更能引起師生感情上的共鳴。
如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一開始使用投影儀映出周總理的遺像;同時,教師用哀痛低沉的語調對學生說:「1976年1月8日凌晨,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北京不幸逝世。噩耗傳來,億萬人民沉浸在萬分悲痛之中。」學生凝視周總理遺像,聽著老師舒緩沉痛的話語,其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接著播放「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實況錄像和配樂朗誦錄音;那黑色的輓聯,那白色的花環,那陰沉寒冷的天氣,那緩緩而行的車隊,那滿面淚痕的老人、青年、小孩……此情此景,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悲痛之情。形象直觀的電教手段,教師動情的教學,使孩子們個個淚流滿面、泣不成聲,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這位教師對電教手段的選擇運用,貫徹在從設計到應用的整個過程。當教師在課堂上准確、恰當地展示電教媒體時,其高尚的敬業精神和真摯的愛無疑會對學生產生感染,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愛、對領袖對師長對同輩的愛、對集體、人民和祖國的愛。愛的真諦是愛人。被愛只是一個起點,它需要擴展。有效地運用電教手段撥動了學生「愛」的心弦,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愛」而且也學會了「愛」,即施愛於人。一個人能施愛才能顯出人格的內涵意義,才能顯出生活的充實,也只有在被愛和施愛中,完美的人格才能真正顯現。
二、創設意境,領略「美」的境界
愛美、求美是兒童的基本心理需要。美育是愉快教學四要素之一,而電化教學可以藝術地表現教學內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像教材將諸多美的因素滲透到電化教學中去,使學生在一個和諧的、充滿美感的教學環境中既獲得知識,又陶冶情操。
如教《繁星》一課,將雪白的天花板作為幕布,隨意調節投影焦距,讓懸掛在「天空」上的星星時明時暗,不時閃爍。學生頭靠桌子上,向上仰望,眼前出現了半明半暗的星空、無數眨眼的星星,還有飛舞的流螢, 閃爍的航標燈……教師隨時稍稍移動畫面,讓學生產生船在移動、星也在動的感覺。與此同時,播放一段優美的夏夜圓舞曲,在視覺、聽覺交織的立體空間里學生不僅領略到了一個柔和、靜寂、夢幻般的海上之夜的形象美,也從文章的意境中體會到了語言美。
兒童如能沐浴在美的環境中,他們的精神世界就十分愉悅。小學語文教材是裝滿美的寶庫,如何引導學生進入寶庫去感受美、創造美,電教有其優越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電教媒體不僅可以把課文教材中的各種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等)直觀地再現出來,而且往往比課文的描述更鮮明更強烈更集中,加上電化教學特有的構圖美、色彩美、音樂美等因素,不僅可以使學生辨別出客觀事物的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同時也使他們對美的事物產生學習、領會、把握的興趣,同時也陶冶了他們的審美情操。
三、視聽並茂,趣化教學氛圍
興趣是兒童認知的需要,也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因此愉快教育把在課堂教學中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是否貫徹愉快教學的標志。從這個意義上講愉快教學就是興趣教學。電化教學根據自身聲象並茂、視聽結合的特點,以直觀、形象的圖像、艷麗的色彩、逼真的音響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保持著興奮的情緒。
一位教師教《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先讓學生閉目傾聽配有音樂的課文朗讀錄音,逼真、生動、優美的聲音,使學生彷彿來到了西沙群島,緊接著教師讓學生一邊看活動投影片上西沙群島的美景,一邊講解啟發。這樣,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嬉戲的魚群、蠕動著的海參、披甲的龍蝦、美麗的珊瑚;海灘上各種好看的貝殼和巨大的海龜;生長著奇特樹木的海島和鷗鳥翩飛、嬉戲、孵卵、多種鳥蛋堆放於鳥巢等新奇有趣的事物活生生地呈現在兒童的面前。加上教師適時適度地點撥,教學始終抓住了學生的心靈,使它們處於情緒愉悅的狀態之中,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活動,愉快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因此,我們說電化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行之有效的手段。
四、拓寬視野,開發創造潛力
每個學生都可以而且應該發展創造力,並在創造活動中體味到成功的喜悅。教師通過教育使學生創造性的學習、創造性的活動,這是教育成功的標志。如果我們培養的孩子要能在將來成為跨世紀的四有新人,現在一定要讓孩子成為思維活躍敏捷、想像豐富、有創造性的一代新人。電教媒體能激發學生大腦處於興奮狀態,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活動,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潛力的開發。
如:一位教師教《驚弓之鳥》一課,學生對更贏只拉弓不射箭就把大雁射下來感到不理解。於是這位教師設計了一幅抽拉活動片,並錄制了拉弓聲和大雁嘶鳴聲。教學時,在學生初讀課文後,演示投影片並播出配音,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學生對雁落的情況進行了合情合理的創造性推測,得出:更贏聽到大雁叫聲悲慘,判斷這是一隻受傷的大雁;於是就拉弓振聲,受傷的大雁聽到拉弓聲後振翅速飛,傷口裂開後摔落在地上。通過聲像並茂的電教演示難點突破了。電化教學煥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使他們領略到了一種最高層次的愉快——創造的愉快。
電教媒體介入教學中,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幫助教師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美感、興趣與創造力。實踐證明,電化教學確實是實施愉快教學的有效途徑。
⑶ 請問八方井教化學堂的教學質量怎麼樣
八方井教化學堂抄,將元碼思維教化引入基礎教育之中,引導孩子自覺正心修身, 培養孩子的貴族精神。八方井多維教化青少年班是以人倫思維、元碼思維、創造性思維為核心,個性化針對青少年的成長困擾、行為習慣、學習方式而特設置的思維訓練,關注青少年及親子關系的思維教化。
⑷ 教師專業素質包括哪些方面
1、具抄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具有熱愛學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願意終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比如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傳播知識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沒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視進行科研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融進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教師的研究還包括教育研究,通過教育研究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更大發展。
(4)教學教育教化擴展閱讀
師德---教師素質的核心。師德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教師素質
⑸ 我要去黑龍江大學一號教學樓,在哪站下比較近啊從哪個門進去從教化廣場這邊過去。急,在線等!!
在工大坐94,然後在學府四道街下車,往前走五十米左右,過道就是側門。從新建的圖書館斜插過去就是一號樓,這個路程最近,我覺得。服裝城還得過道,車太多,危險,不如學府四那裡。
⑹ 黑龍江省規培期間需要繼續修教育學分嗎
是的。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回的經驗、學識答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增長能力經驗,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
⑺ 教導、教學、教書、教化的讀音是不是相同的
⑻ 教誨的近義詞是什麼
教誨的近義詞有教育、教學、訓誡、教養、指導、訓誨、教訓、教授、哺育、熏陶、教化、教導、訓導。
1、教育(jiào yù)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2、教學(jiàoxué)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素質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3、訓誡(xùn jiè)亦作「 訓戒 」。教導和勸誡。
葉聖陶 《倪煥之》八:「他以為已經把犯罪的部屬交給頭目去訓誡和懲罰,自有頭目負責;自己只有從旁批判那頭目處理得得當不得當的事情了。」
4、指導( zhǐ dǎo)亦作「 指道 」。指示教導;指點引導。
顧頡剛《我是怎樣編寫<古史辨>的》:「他們對每部書都作了一篇仔細的內容介紹和評論,足為我讀書時的指導。」
5、教化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ào huà,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體化;教以效化;民以風化。也指環境影響。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有時幾乎不相信詩書禮儀,對他的子女究竟施了多大的教化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