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元旦教育教學

元旦教育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21 12:36:27

1. 幼兒園慶元旦准備教研

一、活動目的及意義: 園本教研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發展,推動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家已意識到園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了科研興園、科研興教的理念,寓研於教、寓教於研,努力尋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實際的工作中如何針對這一特點,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使教科研源於教學、高於教學、指導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我園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的內容。 二、活動目標: 探索適合本園的教研活動的形式與方法,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成長。 三、活動對象:幼兒園全體教師。 四、活動內容: 小班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以課題組提出的尊敬父母、 團結友愛、熱愛集體、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中班開展傳統節日教育,開發具有特色的活動課程,讓幼兒了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加深對祖國五千年文化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幼兒接受優秀文學熏陶,提高幼兒審美能力,豐富知識啟迪智慧、發展潛能。 大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以開展古詩詞教學為切入點,讓幼兒從詩詞中體會韻味,品味詩詞的無窮意境,從而體會中華名族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五、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准備階段:二月份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王霞 副組長:朱麗、石海霞 成員:馬瑩、聶靜、張靜 2、以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由教研組長組織學習有關如何開展教研活動的理論文章。 3、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與研究,對進行分析和研討,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 (二)實施階段:三-至六月份 大班組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本活動採取分階段、分主題的辦法逐步落實。 第一階段:摸索開展階段(以誦讀為主): 1、摸索出有效的誦讀方式與方法,為今後更深入地開展活動奠基。 2、、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國學經典誦讀產生興趣。 3、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有韻律的誦讀古詩。 4、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古詩,激發幼兒對古詩的興趣,陶冶幼兒的性情。 5、利用部分時間,採用教師范讀、優生領讀、幼兒齊讀、 幼兒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堅持天天吟誦。 第二階段:鞏固提高階段(以班級教學為主) 1、各班結合幼兒實際情況選擇內容進行教學,運用畫、唱、演等多種形式學習古詩。 2、採取一人一課的方式教學古詩,在一起觀摩交流,共同討論最佳方案,力求教學形式多樣性,靈活性,科學性,更適應幼兒的年齡特點,易於接受。 第三階段:活動展示階段(以集中表演為主): 開展豐富多彩的古詩詞活動,。進行真實的情感教育。組織和指導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建設班級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 幼兒最喜歡各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幼兒的才藝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誦讀活動,以鞏固幼兒學習的成果 。 如採用古詩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讓古詩詞更具新意,讓所有幼兒參與其中,充分感受古詩詞的美妙意境。 通過活動的開展,把古詩文融入幼兒心中,讓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經意間給幼兒以影響,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班組開展快樂的「中國節」活動:這個活動共分四個主題,每個主題又分為四個版塊:導入——討論——實踐——評價,四個主題分別是: 第一主題:三八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 第二主題:清明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公歷4月4日至6日之間)、 第三主題:中華母親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農歷四月初二)、 第四主題:端午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農歷五月初五)、 第一階段 1、 組織課題組認真學習教育科研基本知識和有關節日活動課程的理論,使課題組人員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研究,以保證課題研究的科學化。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 2、 培訓全體教師,以觀念轉變帶動行為和變化,確立節日活動的重要地位。 3、 收集有關中國特色的節日活動資料,並以傳統文化中一些特色的節日活動作為研究的起點。 4、 建立多樣化的活動模式: ——節日活動設計 ——經典誦讀 ——節日活動創作(如繪畫、文學文藝表演等) 第二階段 1、行動研究法:主要解決在班級傳統節日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定課題研究並落實到行動中,並根據行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再進行實踐,從而保證研究的正常開展。 2、訪談法:與班級教師和幼兒家長進行傳統節日方面的訪談,了解班級教師和家長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活動的現狀,為以後的工作提供依據。 3、案例分析法:主要針對研究中出現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學的分析和論證,促進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4、經驗法:通過傳統節日在日常班級活動中的滲透,出傳統文化促進班級精神形成的實踐經驗。 第三階段 1.課題報告:《多彩傳統節日》。 2.論文集:參與課題的每位教師撰寫一篇有現實意義的論文。 小班組開展美德教育: 方案一: 活動主題:利用兒歌培養幼兒禮儀交往(2——4月)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 召開小班組教研會議,提出幼兒在禮儀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收集、創編相關兒歌。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各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兒歌教學,及時溝通、交流、改進教育教學方法 2.教師在一日活動各環節選擇適當兒歌讓幼兒誦讀,在一日教學中滲透文明禮貌教育。 3.以班為單位舉行兒歌比賽,評選出「文明小標兵」 第四階段:整理總結階段 1、收集、整理優秀兒歌,創編園本教材; 2、教師總結、反思,撰寫園本教研活動總結。 方案二: 活動主題:利用傳統美德故事滲透美德教育(5——7月)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 召開教研會,共同確定適合小班教學的傳統美德故事,商討適合小班幼兒的教學方法。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以語言課的教學形式教授美德故事。要求每班充分准備一 節課(有教案、有教具、有多媒體課件),4個班相互聽課、評課,確定最佳方案並交流使用,達到資源共享。 2.召開家長會,說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可選擇合適的傳統美德小故事講給幼兒聽,實現家園共育 3.以班為單位,舉行「小小故事會」,評選「故事大王」。 4.教師在一日活動中抓住各種時機對幼兒進行傳統美德的教育和滲透。 第三階段:收集整理 召開教研會,收集、整理適合幼兒的傳統美德故事,各班上交一篇語言課教案及反思,形成園本教材。 (三)總結階段:七月份 1、各組專題研討。總結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進行園本課程教育教學。 2、展示教育教學成果。 3、教師撰寫論文。 篇二:年度下學期教研活動方案 建立"以園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學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是全面推進基礎教育的理論改革的實際需要,它對幼兒園創造性地實施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的專業素養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開展園本教研能讓教師在教研中獲取復雜的、不確定的知識和能力,它的目的是促使教師成長,幫助教師提高專業水平,幫助老師在當前我國幼兒園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成功實現課程改革,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即讓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兒童發展的促進者。園本教研還能提出並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以此來改進教育實踐,並增強對教育實踐的控制能力。 為適應幼兒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探索以園為本教研活動的運行機制、運作模式和區域推進園本教研製度的行動策略,進一步推進我園園本教研製度的建設,發揮示範輻射作用,全面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閱讀全文

與元旦教育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