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花木蘭舞蹈教學兒童版

花木蘭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時間:2020-12-21 08:47:54

Ⅰ 少兒舞蹈視頻大全6至12歲簡單動作。

您好,《小學舞蹈課領先教材》是小學生一年級到六年級舞蹈課的專署,一共有三篇——回一二年級的趣答味篇、三四年級的快樂篇、五六年級的情景篇。它不僅有紙紙版教材,還有網路視頻——包括二維碼,您掃一掃就可以隨時隨地觀看視頻,方便學習。該教材是依據兒童生、心理發展規律及教學原理建構分層式教學法,鮮明地體現出教學的遞進性和完整性,通過大量的原創舞蹈組合,放射性挖掘教學內容與啟發式教學手段,科學有效地解決舞蹈啟蒙教學中的體態、律動、協調、節奏等相關問題。在網路搜一下田培培舞蹈藝術在線教育,該網站上就有小學生舞蹈教學視頻。

Ⅱ 哪位高手有少兒舞蹈《花木蘭》背景音樂

我的回答附件有音樂,電腦版可看到音樂和下載音樂。

Ⅲ 舞蹈的少兒教學

舞蹈教師在教學中採用的方法,不應該是主觀隨意的。正如其他學科一樣,應該依據教學對象的年齡、能力所要教授教材的內容和要求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舞蹈初學者一般多是十歲左右的少年。由於年齡的特徵,他們的模仿能力理解能力強,他們善於模仿教師的舞蹈動作,卻不易理解教師對動作所作的理論講解和分析。因此,對於初學的少年兒童應該更多地採用直觀教學(即教師給學生以反復的動作示範)。此外,初學者做動作時往往自我知覺比較遲鈍,不善於按照教師的要求自覺地對動作進行自我糾正。因此,教師要耐心細致地一個人一個人地、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學生動作上的差誤。
一般來說,有兩年以上舞蹈訓練基礎的學員或學員,通過實踐對舞蹈動作的理解有了提高,對自身訓練時動作中存在的毛病進行自我糾正的能力亦相應提高。這時,教師除了做必要的示範外,應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必要和適量的舞蹈動作理論分析,使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向理解認識飛躍,促成舉一返觸類旁通。此外,教師可以加強訓練中的口頭提示,幫助學生及糾正動作,以節省時間。作為舞蹈教師,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學對象和所要教授的舞蹈內容,制定與兩者相適應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當教學方法同教學對象相適應時,學生就能較快地、正確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動作,也會較自覺地及時糾正自己練習舞蹈動作時出現各種毛病,教學質量會顯著提高。下面談談幾種具體教學方法。 (1)教授新動作時,教師首先應當給學生正確的示範,同時要求教師講清動作規格和要領,說明動作的形態和用力的方法。教師在講解時語言要簡練,要精講多練,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反復練習上。
(2)動作規格和概念要有步驟地提出。教授新動作時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將全部要求一股腦兒交給學生。這樣做不僅學生記不住,而且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般來說學生掌握一個新動作往往是先會做,然後做到較好,最後才能達到精美,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須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以跳躍為例:初學時要首先使學生掌握跳躍動作起落的正確方法,然後要求旋轉方法的正確,即起法與重心正確,然後逐步要求舞姿、速度和旋轉數量。一些簡單動作的規格與要領可用幾天時間全部提出,如手的位置、腰的動作等。有的動作則要經過幾周才能全部提出,如踢蹁蓋腿轉身、點步翻身。而有的動作甚至用幾年的時間進行連續訓練,不斷地提示,如飛腳、大蹦子等。一個舞蹈動作的教學程序,教師要精通,才能胸有成竹,方能在訓練的不同階段提出合理的要求,使學生不步驟地去掌握每一個動作。
(3)要選擇有效的訓練步驟。教授一個新動作往往要經過若干然後達到「完成體」,即經過由簡至繁、由易到難的過程。步驟過於繁瑣或者一開始即練習「完成體」顯然都是不適當的。前者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容易造成動作機械、不連貫的毛病;後者會使學生難以正確地完成動作。教學中應避免這兩種傾向。教師制定的訓練步驟要根據教學對象的年齡、能力、理解力來設計。例如探海轉可分三個步驟來教授:第二步做探海碾轉練習;第二步涮腰後停在探海舞姿上再接碾轉(也可在控制中練習);第三步涮腰探海轉「完成體」。又如紫金冠跳在具有中間踢紫金冠能力的基礎上可分為兩步:第一步帶單起雙落輔助動作的雙起單落後腿跳(也可稱為「空法兒」練習);第二步做帶單起雙落輔助動作的紫金冠跳。
(4)教授新動作或開技巧「法兒」,教師要認真備課。學生往往是先入為主。一個動作初學時養成的毛病,以後改正極為費力,甚至難以改正。例如:翻身動作容易出現塌腰翹臀的毛病,如果一旦成為習慣,爾後是極難糾正的。每一個新動作初學時是否正確掌握規格與方法,對學生以後能否很好掌握這一動作、繼而上升到精美的程度關系極大。教師在教授新動作前一定要熟記動作的規格和要領。
(5)教授新動作和新組合時都是要將節奏及動作記在腦子里。上課時不要當著學生的面不斷地翻備課本來進行教學。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十分影響教學效果。何況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榜樣,而教師是要求學生記住動作和節奏的。
(6)教授新動作時可先解說動作的做法,然後解說節奏,也可以由教師口數節拍讓學生練習,然後再配上音樂練習。某些較難的技巧,如串翻身、飛腳、旋子等,可先不配單薄進行練習,待達到一定水平後再配樂練習。
(7)教授一個新動作後(即使僅僅是動作的某一步驟),教師要在教室中選擇一個能縱觀全班學生練習動作的位置,觀察學生掌握動作的進程,以便對學生在練習動作時出現的問題和毛病及時指點、糾正。 糾正動作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所謂「有重點」就是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看見什麼毛病就糾正什麼毛病,這樣會造成課堂教學雜亂無章,使教師在忙於糾正動作中處於被動狀態。教師糾正動作一定要打主動仗。
(1)有計劃。教師在上課前必須預見到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毛病(基於對前一節課的分析),在備課時就計劃好:這堂課重點糾正什麼毛病,哪些動作需做細致的糾正,哪些動作在練習過程中口頭提示即可,哪些學生要重點糾正等。
(2)有重點。通過對重點動作和重點人的糾正,給其他學生作糾正錯誤動作的範例,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能從他人的毛病中汲取教益,從教師的糾正與指導中獲取自覺糾正動作的教益。對重點要揪住不放。對教師計劃重點糾正的毛病可以在一堂課中自始至終嚴格要求,鍥而不舍。如拔背,可以從把桿練習到中間練習,從第一個動作到最後一個動作,始終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在對某一重點動作進行重點糾正時,要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即便發現了其他毛病、弱點,心中有數。在課前就計劃好在課堂上對哪個學生重點糾正,並通過對重點學生糾正,示範全班。
(3)邊做邊提示。經過了重點糾正的動作或毛病,為了求得鞏固,教師可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再口頭提示。口頭提示語言要精簡,要有的放矢。為此教師要同學生建立共同的語言,即教師的一個字,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眼色,學生都能心領神會,遵照進行。
(4)嚴格要求。沒有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就沒有質量。但是,嚴格要求並不是說提出要求越高越好,教師提出的要求應該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有些要求是學生一開始訓練就可以做到的,如旋轉練習中甩頭、留頭。有的要求是學生較快掌握的,如手動眼隨。這時就一守要求學生務必做,要使學生感到,不達到要求教師是不罷休的。有的要求學生不可能很快達到,如正確的連續點步翻身。如果要求學生立即做到,是不合理的。我們所說的嚴格要求一琛要符合舞蹈教學的規律,違背了這一規律,既達不到教學效果,也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信心。
(5)及時找原因。有的動作或技巧學生多次做還做不好時,教師要及時找出原因,究竟是學生能力不足還是完成動作的方法不對。如果是學生能力不足,可以暫時擱置這一動作或技巧,先做些輔助能力的練習;如果是動作的方法不對,則幫助學生找到完成動作的正確方法。能力與方法兩者缺一不可。只有能力沒有正確的方法不能做好動作;反之,只有方法沒有能力,也不奏效。
(6)糾正動作要著眼於動作的方法與用力是否正確,不能從外形出發。如要求學生下肢動作「開」,不能只看學生腳是否打開,要看大腿是否外旋;要求學生腿伸直時要看腿部肌肉是否充分伸長;翻身動作的手臂圓了,但是否存在塌腰翹臀等毛病。
(7)動作重復練習時要提出新的要求。教師不馭是用每天教授的動作去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要用對動作的要求去吸引學生,使他們感到在每一堂課中總是有的要求,新的收獲,直是學無止境。教師要做一名帶領學生攀登藝術高峰的引路人,即使學生在攀登高峰時付出巨大的努力,又使學生在辛勤的努力中不斷加強繼續前進的興趣和動力,使學生看到在這攀登藝術高峰的歷程中,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無限風光在前頭。 舞蹈是時間與空間的藝術,是用身體和節奏表現思想感情的。因此舞蹈教師在教學中要用生動的形象去指導和啟發學生,給學生反復地示範動作。教師示範要有充沛的感情與熱情,示範動作要力求准確無誤、節奏鮮明。示範包括單一動作和組合動作,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局部動作示範,但局部示範應盡可能減少。此外,也呆以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做,或者選一些學習優秀的學生示範。
教學方法是依據教學規律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因此,教學必然隨著實踐的不斷深認識的不斷提高而日趨完善。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也認識是無止境的,教學方法的發展也是無限的。
體能是指舞者機體的運動能力,是舞者掌握各類舞蹈技巧的基礎,它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運動素質等內容。其中運動素質(諸如:力度、軟開度、靈敏度、耐力等)是構成體能各要素中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首先,要了解兒童。所謂了解兒童,就是要了解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從生理的角度上來看,兒童骨骼較軟,容易變形,彈力小,收縮力差,容易疲勞,而他們的大腦發育很快,容易興奮,而且彈跳力較好。所以,在兒童舞蹈教學內容的選擇時,就會考慮到兒童身體發展的自然規律,動作力求舒展,短促有力,節奏歡快,從而表現出了他們活潑可愛的性格。在上課中我發現,6歲以下的孩子,在做壓胯練習、壓腰的練習時,其軟度非常好,但感覺孩子在做動作時有氣無力,松鬆散散的。為了解決發現的問題,我在音樂的選擇上,兒童舞蹈教學要抓緊兒童特點選一些節奏鮮明、動感很強而且歌詞琅琅上口的音樂來配合練習,當孩子們在聽到音樂時,我先不刻意強調規范動作,而是先交流,我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這音樂聽起來是高興呢,還是難過?是有勁的呢,還是聽著就想休息?這時孩子會你一言我一語地來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描述他對音樂的感受。這樣讓孩子們聽覺上把音樂的位置感找著,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去根據音樂做一些形體動作。比如在做地面壓腿時,我讓孩子們坐在地上,根據他們聽的音樂感覺去做,這時教師不要過分強調動作的規范,比如腳直,上身立等,然後從他們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指出問題、改正問題。
其次,要通過教學的舞蹈內容解決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兒童好奇、好動、好模仿,易幻想,內心感情易外露,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我認為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實踐經驗中,採用擬人化的動物動作,具有童話或科學幻想的舞蹈形式,用短小、形象、生動活潑、故事性強的舞蹈特點,培養兒童對舞蹈的興趣,使他們感到親切易學、易接受,並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所謂兒童舞蹈就必須從內容上反映兒童的生活和他們的情趣,而不能是成人舞蹈的再版。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必須表現兒童的喜、怒、哀、樂,並加以提煉,成為反映兒童生活的舞蹈。 (1)暖身伸展運動(05-10分鍾)
(2)有氧舞蹈內容(20-40分鍾):Jazz、Salsa、Funk、Hiphop內容。
(3)專門舞蹈練習(05-10分鍾):腹、臀、臂、腰、髖、腿的力量或其它 。
(4)放鬆和伸展運動(5-10分鍾)
課程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可以開學習課程,創編課程,表演課程等 (1)神經沖動的強度與頻率。
(2)肌肉對於神經沖動的反映力
(3)除上述之外,肌肉的形態組織結構不同,也會影響力量素質的提高。如:紅白肌纖維組織不同,肌纖維的數量與長度也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再如:血睾酮水平與血皮質醇水平,均是影響力量素質提高的因素。

Ⅳ 花木蘭舞蹈分解動作 哪裡有。

這樣的舞蹈是沒有分解動作的。可以找光碟來用機器慢放來學

Ⅳ 求六一兒童節五年級舞蹈教學視頻,要含動作分解的

小蘋果
http://www.letv.com/ptv/vplay/20479033.html

Ⅵ 兒童舞蹈視頻教學,百度雲資源

用手機自帶的瀏覽器上面搜索極樂凈土教學視頻,女生就出來了啊,接電話視頻應該很多啊,也不是很難受哇。連簡單的水煮一下就可以了。

Ⅶ 幼兒舞蹈花木蘭歌詞

花木蘭-少兒歌曲 詞:李眾 曲:孟慶華 唧唧復唧唧 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 惟聞女嘆息 有一個女孩名叫花木蘭 花一樣的名字盛開到今天 有一個女孩名叫花木蘭 謎一樣的故事傳說千百年 木蘭替父去從軍 織布的女孩勇氣沖天 跨過黑山頭 闖過黃河灘 夢里思故鄉 枕著金柝眠 花木蘭雖然是個小女子 可她堪稱好兒男 有一個女孩名叫花木蘭 花一樣的名字盛開到今天 有一個女孩名叫花木蘭 謎一樣的故事傳說千百年 木蘭為國戰沙場 翻飛的旌旗為她吶喊 刀光照鐵衣 劍舞日月寒 千里聞馬鳴 遍地英雄膽 花木蘭雖然是個大豪傑 可她忠孝永不變 花木蘭 花木蘭 如花的女孩美麗了人間 花木蘭 花木蘭 如花的女孩香飄到永遠

Ⅷ 和兒童舞蹈花木蘭類似的舞蹈有哪些

前面兩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中間:有一個女孩內名叫花容木蘭,花兒一樣的名字流傳到今天,有一個女孩名叫花木蘭,謎一樣的故事傳說了千百年(歌名:花木蘭 張月) 後面:徐立(花木蘭) 還有一段是豫劇花木蘭

閱讀全文

與花木蘭舞蹈教學兒童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