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評價教師上課的優缺點
評價一個就是上課時的優缺點,建議你一定要如實評價,這樣對老師、學生都有好處
2. 如何對一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發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不只在於教師事先精心設計好的每一句教學語言是否精彩,更在於師生雙向交流過程中教師有沒有充滿教育機智的教學評價的有效發揮。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不是停留於表層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無的銜接,而是在整體深刻理解文本和學生實際後煥發的自然而然的創設和生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評價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准確得體,催生活力
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活動,是主體對客體滿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斷。在語文課堂上的直接表現就是教師用常用語言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過程、結果等進行判斷,再行褒獎、指導。首先課堂教學評價必須准確。准確性是課堂教學評價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就沒有了生命力。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准確的課堂教學評價還需我們關注課堂中生成的細節,及時提醒學生,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二、機智應對,化險為夷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機智幽默、生動優美的語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幽默的和風細雨、詼諧輕松,可以使它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達到匡正糾謬、明辨是非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機智幽默、生動的評價語言,更是可以創造出一種輕松愉快、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以愉悅的心情去主動、生動地學習,從而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特級教師支玉恆老師在教學《第一場雪》時,以風趣的語言暗示學生如何通過有聲的語言把雪的大讀出來。當第一個同學讀時語氣比較平直、輕短,老師風趣地問同學們:這是什麼雪呀?大家笑著說:這是小雪。於是再請一學生讀,讀得稍好些,大家又笑道這是中雪。又再請第三、四位同學讀,終於讀出了大雪,教師又幽默地激勵道:還有誰讀得比他下的雪還要大的嗎?課堂上笑聲此起彼伏,學生在書聲琅琅、語言交流、思想碰撞中獲得求知的歡樂,真是別有一番『趣味』在心頭!
教學過程充滿著各種變化、發展,始料不及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靈活運用教學機智,將預設性語言和隨機性語言結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突發情況,臨時調整預設的流程,快速反應,巧妙應對,就能化險為夷。因此,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應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隨機應變,用自己內在的魅力,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3. 如何對一位老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發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不只在於教師事先精心設計好的每一句教學語言是否精彩,更在於師生雙向交流過程中教師有沒有充滿教育機智的教學評價的有效發揮。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不是停留於表層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無的銜接,而是在整體深刻理解文本和學生實際後煥發的自然而然的創設和生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評價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准確得體,催生活力 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活動,是主體對客體滿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斷。在語文課堂上的直接表現就是教師用常用語言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過程、結果等進行判斷,再行褒獎、指導。首先課堂教學評價必須准確。准確性是課堂教學評價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就沒有了生命力。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准確的課堂教學評價還需我們關注課堂中生成的細節,及時提醒學生,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二、機智應對,化險為夷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機智幽默、生動優美的語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幽默的和風細雨、詼諧輕松,可以使它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達到匡正糾謬、明辨是非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機智幽默、生動的評價語言,更是可以創造出一種輕松愉快、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以愉悅的心情去主動、生動地學習,從而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特級教師支玉恆老師在教學《第一場雪》時,以風趣的語言暗示學生如何通過有聲的語言把雪的大讀出來。當第一個同學讀時語氣比較平直、輕短,老師風趣地問同學們:這是什麼雪呀?大家笑著說:這是小雪。於是再請一學生讀,讀得稍好些,大家又笑道這是中雪。又再請第三、四位同學讀,終於讀出了大雪,教師又幽默地激勵道:還有誰讀得比他下的雪還要大的嗎?課堂上笑聲此起彼伏,學生在書聲琅琅、語言交流、思想碰撞中獲得求知的歡樂,真是別有一番‘趣味’在心頭! 教學過程充滿著各種變化、發展,始料不及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靈活運用教學機智,將預設性語言和隨機性語言結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突發情況,臨時調整預設的流程,快速反應,巧妙應對,就能化險為夷。因此,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應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隨機應變,用自己內在的魅力,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三、捕捉亮點,學會賞識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需要教師的激勵,激勵能激發人的潛能,能使人心智開啟,靈感涌動。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里與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在成功中走向成功。例如二下語文《找春天》,一學生在朗讀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這一自然段時,老師誇獎道:你也是我們班裡一個活躍的音符,請你再帶領大家讀讀吧!頓時她變得更自信,領讀的同時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同時,班裡的學生也開始一個個爭做活躍的音符了,可謂一舉兩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以鼓勵。成功,哪怕只是一點點,對一個學生樹立自信意識也是極為有益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要吝嗇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賞識與贊許,要及時送上充滿激勵的評價,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增強自信心,檢驗成功的快樂。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四、尊重差異,期待成長 教師的評價要做到因人而異,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評價標准。因此,教師要了解他們的基礎,關注他們的發展狀況和努力程度,尊重差異,為每個學生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並給予具體指點和引導,耐心期待學生一點點成長、進步。 著名的教育評價家斯塔佛爾姆強調:評價不在於證明,而在於改進, 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要求教師評價時不只是簡單的判斷或褒獎,而應注重具體引導,應更多的從內容、方法等方面去點撥和啟發。有位老師在教學《蘭蘭過橋》總結課文時啟發到:請同學們想想,你頭腦中神奇的橋是怎樣的?話音剛落,一個小男孩站起來一口氣說了四種神奇的橋,教師評價說:你真聰明。仔細瞧瞧,那個學生一臉平靜,不經意地坐了下去。顯然,學生聽多了這樣泛化的評價,早已產生審美疲勞,不感興趣了。這樣泛泛而又單一的評價缺乏針對性,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久而久之,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對如此的評價會麻木不仁,心理效應為零,評價也就失去其應有的作用。你真聰明,聰明在哪裡?你真棒,棒在何處?都應大聲給出具體參數,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於自己的關注和重視,獲得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正確導向,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提升。上述例子中老師的評價如再具體形象些:看來這位同學對橋特別感興趣,等你學習掌握了更多的知識,長大後也會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這樣具體的語言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像,把自己和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聯系起來,幻化出自己也是橋梁專家的美好形象,從而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進入更加積極的思維狀態,產生出奇思妙想,這也正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教育,是一種溫暖的撫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時,心中要有愛,要做到每句話背後都是一顆心,從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不管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評價一定是發自內心,真心實意,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才會接受老師的評價。教師情真意切的評價,定會讓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它植根於深厚的教學功底、良好的口語素養和正確的教學理念。相信我們在課堂上關注和體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學會認真傾聽,在反思中增強研究意識,培育教學機制,在教學中不斷實踐探索,一定能步入這座有效評價的藝術殿堂。
4. 如何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
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但是也可以簡單化:一看教學目標是否完成;二看內學生是否學會而且容樂學;三看師生配合是否愉快;四看處理課堂生成是否有智慧,個人認為五要看教師是否懂得尊重學生(學生的問題是否重視、是否關注了全體學生等)
5. 如何評價教師課堂教學的好與差
評價教師課堂教學的好與差:教學思想、教學態度、學法指導、能力培養、教師教學
1、教學思想:教學思想是教學行為的靈魂,支配教學活動,它是教學價值觀的體現。教學思想,不僅決定著教學行為的方向,還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我們反對填鴨式、灌輸式教學,反對重知識、輕能力、忽視德育的教學。老師在評課時應當聯系現代教育的價值取向和相關的教學理論,結合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實際問題,有理有據地進行評析。
2、教學態度:教學態度是否嚴謹認真,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教材、課標及學情是否研究透徹、把握准確。如果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具體,過高或過低,重、難點把握不準,教學內容的內在邏輯結構不清楚,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那麼首先就是一個教學態度間題,是教師課外的工夫下得不夠造成的。
3、學法指導:要看能否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要看能否充分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要看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律,端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習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還看學法指導的內容是否熟悉並付諸實施。
4、能力培養: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情況,可以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是否注意挖掘學生內在的因素,並加以引導、鼓勵;是否培養學生敢於獨立思考、敢於探索、敢於質疑的習慣;是否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和心理品質。
5、教師教學:基本功我們評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板書:好的板書,設計科學合理,言簡意賅,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語言: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練,生動形象,有啟發性。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6. 聽課後對教師課堂教學的總體評價怎樣寫
(一)根據實施功能的不同,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1.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准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
功能:①檢查學生的學習准備程度;②決定對學生的適當安置;③辨別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2.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
功能:①改進學生的學習;②為學生的學習定步;③強化學生的學習;④給教師提供反饋。
3.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一個學期或一門課程結束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也稱為終結性評價。
功能:①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②證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③確定學生在後繼教學活動中的學習起點;④預言學生在後繼教學活動中成功的可能性;⑤為制訂新的教學目標提供依據。
(二)根據運用的標准不同,可以分為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
1.相對性評價
(1)基本含義:相對性評價又稱為常模參照性評價,是運用常模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
(2)具體作法:以常模為參照點,把學生個體的學習成績與常模相比較,根據學生在該班中的相對位置和名次,確定他的學習成績在該班中是屬於「優」、「中」還是「差」。
(3)基本評價:相對性評價具有甄選性強的特點,因而可以作為選拔人才、分類排隊的依據。它的缺點是不能明確表示學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學業上是否達到了特定的標准,對於個人的努力狀況和進步的程度也不夠重視。
7. 怎樣評價教師課堂行為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發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不只在於教師事先精心設計好的每一句教學語言是否精彩,更在於師生雙向交流過程中教師有沒有充滿教育機智的教學評價的有效發揮。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不是停留於表層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無的銜接,而是在整體深刻理解文本和學生實際後煥發的自然而然的創設和生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評價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准確得體,催生活力 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活動,是主體對客體滿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斷。在語文課堂上的直接表現就是教師用常用語言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過程、結果等進行判斷,再行褒獎、指導。首先課堂教學評價必須准確。准確性是課堂教學評價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就沒有了生命力。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准確的課堂教學評價還需我們關注課堂中生成的細節,及時提醒學生,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二、機智應對,化險為夷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機智幽默、生動優美的語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幽默的和風細雨、詼諧輕松,可以使它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達到匡正糾謬、明辨是非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機智幽默、生動的評價語言,更是可以創造出一種輕松愉快、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以愉悅的心情去主動、生動地學習,從而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特級教師支玉恆老師在教學《第一場雪》時,以風趣的語言暗示學生如何通過有聲的語言把雪的大讀出來。當第一個同學讀時語氣比較平直、輕短,老師風趣地問同學們:這是什麼雪呀?大家笑著說:這是小雪。於是再請一學生讀,讀得稍好些,大家又笑道這是中雪。又再請第三、四位同學讀,終於讀出了大雪,教師又幽默地激勵道:還有誰讀得比他下的雪還要大的嗎?課堂上笑聲此起彼伏,學生在書聲琅琅、語言交流、思想碰撞中獲得求知的歡樂,真是別有一番‘趣味’在心頭! 教學過程充滿著各種變化、發展,始料不及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靈活運用教學機智,將預設性語言和隨機性語言結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突發情況,臨時調整預設的流程,快速反應,巧妙應對,就能化險為夷。因此,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應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隨機應變,用自己內在的魅力,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三、捕捉亮點,學會賞識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需要教師的激勵,激勵能激發人的潛能,能使人心智開啟,靈感涌動。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里與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在成功中走向成功。例如二下語文《找春天》,一學生在朗讀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這一自然段時,老師誇獎道:你也是我們班裡一個活躍的音符,請你再帶領大家讀讀吧!頓時她變得更自信,領讀的同時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同時,班裡的學生也開始一個個爭做活躍的音符了,可謂一舉兩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以鼓勵。成功,哪怕只是一點點,對一個學生樹立自信意識也是極為有益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要吝嗇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賞識與贊許,要及時送上充滿激勵的評價,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增強自信心,檢驗成功的快樂。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四、尊重差異,期待成長 教師的評價要做到因人而異,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評價標准。因此,教師要了解他們的基礎,關注他們的發展狀況和努力程度,尊重差異,為每個學生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並給予具體指點和引導,耐心期待學生一點點成長、進步。 著名的教育評價家斯塔佛爾姆強調:評價不在於證明,而在於改進, 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要求教師評價時不只是簡單的判斷或褒獎,而應注重具體引導,應更多的從內容、方法等方面去點撥和啟發。有位老師在教學《蘭蘭過橋》總結課文時啟發到:請同學們想想,你頭腦中神奇的橋是怎樣的?話音剛落,一個小男孩站起來一口氣說了四種神奇的橋,教師評價說:你真聰明。仔細瞧瞧,那個學生一臉平靜,不經意地坐了下去。顯然,學生聽多了這樣泛化的評價,早已產生審美疲勞,不感興趣了。這樣泛泛而又單一的評價缺乏針對性,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久而久之,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對如此的評價會麻木不仁,心理效應為零,評價也就失去其應有的作用。你真聰明,聰明在哪裡?你真棒,棒在何處?都應大聲給出具體參數,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於自己的關注和重視,獲得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正確導向,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提升。上述例子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