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課堂實錄怎麼寫
課堂實錄是教師將自己或他人執教的優質課盡可能詳細地記錄下來,並加上教學後記或聽課評價的一種教育實用文體。課堂實錄怎麼寫?下面做簡要說明,供老師們參考。
一、要實錄的課必須是優質課。
二、把教學的過程原原本本的記錄下來。記錄的方式一般有兩種:
第一種:劇本對白式。即採用師生對白的方式記錄,並用括弧「()」補注課堂氣氛、動作等情況。這種寫法簡潔明暸,教學過程一目瞭然。缺點是太單調,缺乏可讀性。
第二種:敘事描述式。即採用敘事的方法,把整個教學過程用寫記敘文的一般方式記錄下來,不僅記錄師生的對話,對課堂情況也可以作較為具體、生動的描述。這種寫法生動形象、可讀性強。缺點是有時會過於羅嗦,或過於「生動」而失卻實錄的本意。
三、實錄完成後,最好在實錄後面加上「教學後記」或附上「聽課評價」,更有助於閱讀者的理解把握,也有助於體現授課者的教學追求。
附:
測量平均速度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速度公式,大家還記得平均速度怎麼求嗎?
生:用路程除走完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師:好,看來大家課後都很努力,沒有把功課落下。
師:那麼接下來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教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檢查預習
師:大家都預習過了,那麼你們說說看這次實驗需要用到什麼器材?實驗原理是什麼?
三、實驗前講解
師:在開始實驗之前,我給大家講一下這次的實驗要求以及做法:這次實驗我要求把長木板分成三個路程,一個是全程路程S1,一個是上半段路程S2,最後一個是下半段路程S3,用刻度尺分別量出全程長度S1和下半段路程的長度S2;再用秒錶測出小車走完全程的時間t1和走上半段的時間t2;測完數據後大家根據所測數據求出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較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V2、V3)的大小關系,得出什麼結論?(講的過程用幻燈片配合演示)
師:剛才是多媒體演示,現在我用真實儀器做一次給你們看,大家認真看清楚。(演示完,分發器材到各個小組中,強調不能損壞儀器)
四、實驗環節
學生把器材拿到手後開始做實驗,老師到各個小組進行指導、幫組,看學生測出的實驗數據是否出錯。並指導如何記錄數據。
完成試驗後把器材回收上來。
B. 教學優點怎麼寫
在課堂教學中的優點:
1. 對教材掌握比較好,能掌握本單元的以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
2. 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的形式呈現教學目標,學生有目標,有方向。
3. 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吃到有營養既好吃的數學,因此,在這一環節上下功夫備課,做到既有營養又好吃。
4. 對3+X模塊的應用上,因課形不同而採用不同形式,不可生搬硬套,不因形式而浪費學生的寶貴時間。
5. 在達標檢測上,做到習題典型化,切不可將學生放到題海打疲勞戰。 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1. 語速快。學生不便於傾聽。
2. 出於照顧差生的目的,重復多。沒有將差生交給優秀生,而將其攬於自己手中,加重了自己負擔。減少了優秀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
3. 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很欠缺,教師的導學能力差。
4. 課堂教學中駕馭課堂能力差。
5. 怎麼備課才能使學生覺得數學既「好吃」又有「營養」。
6. 小組合作能力的培養欠佳。
1、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
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每個學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學生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使學生
初步學會自主學習形式上可以多採用手、動腦、動口相結合,討論、搶答等形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並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內學知識,課外學技能,運用理論,使學生
真正做到將知識的掌握靈活運用。
4、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C. 課堂教學過程實錄怎麼寫
每年全國都有很多教學比賽和名家展示課,如果能去參加肯定是最好的。比如千課萬人、內現代與容經典等。如果參加不了怎麼從網上獲取資源呢?
1、訂購每次活動的光碟
新教師可以關注活動的微信公眾號,在活動進行後,微信號中會推送如何訂購活動光碟,光碟一般在兩三百左右,新教師們可以提前訂購,或者以學校為單位訂購。
2、購買活動的視頻
某寶中有大量名師講課的視頻,動手搜一搜即可。
親愛的新老師們,聽課只是學習講課的第一步,後面的模仿講課、磨課、反思更為重要。希望我們都能用最短的時間快速成長!
D. 課堂教學滿意度怎麼寫
非常滿意
E. 教學效果怎麼寫
首先要清楚的是教學反思不僅要反思教師本身的教學行為,還要反思學生行為,更重要的要有改正不良教學行為的.方法措施。
其次,作為教師要對整個教學行為預設過程作詳細的記錄,包括各個環節以及各環節的具體實施步驟。
笫三對各環節達成度進行深入的分析,好的地方記錄下來作為成功的經驗,沒有達成地方記錄下來,作為教訓是日後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四,對於重難點的突破過程要著重反思,重難點的突破是教師反思的重點,同時也是反映課堂效果的重點所在,更是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重點所在。
第五,反思的目的在於改進今後的教學行為,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提高課堂效率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第六,通過反思明確方法措施,明確下一步的方向,同時也是形成個人教學特點的方法,更是課堂效果檢測的方法,重視教學反思有助於個人業務成長。
第七,要反思學生在教學實施各環節中的問題,査找問題突然破點,及時掌握學情,為下一步教學實施奠定基礎。
(5)課堂教學怎麼寫擴展閱讀:
教學效果就是教學取得的成效。一般用下列標准來衡量:
1、看教學目標達成度如何,教師是否高度關注學生的知識
2、看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參與,90%以上的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3、看課堂訓練題設計,檢測效果好。
F. 教師的教學特點怎麼寫
按以下要求寫
G. 教學過程方法怎麼寫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八.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2.怎樣進行,復習那些內容?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2.怎樣提出問題,如何逐步啟發、誘導? 3.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樣進行,誰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時間? (四)歸納小結 1.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 2.需用多少時間? (五)作業安排 1.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