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應該如何看待教學管理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
教學管理歷來抄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不論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員還是學校的管理工作者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把教學管理作為教育管理的主體部分來抓充分運用教學管理職能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對教學工作實施科學的管理。
❷ 學校教育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學校教育管理分為以下4個方面:
1、過程管理
教學過程是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與教學目的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邊活動過程。這個過程是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手段等要素構成。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因素,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因素,教學內容和手段是教學過程的客觀因素。
2、業務管理
教學業務管理是對學校教學業務工作所進行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管理活動。教學業務管理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著學校教學管理的水平。
3、質量管理
教學質量管理是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安排教學活動,並對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和環節進行質量控制的過程。學校教學管理的中心任務在於提高教學質量。
4、監控管理
教學監控分為教學質量監控(可歸科組管理)和教學過程監控(可歸年級管理)。所謂教學質量監控,就是根據課程對教學的要求,對教學的過程和情況進行了解和監測,找出反映教學質量的資料和數據,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育科研
1、每位任課教師必須參加學校和教研組的教研活動,並能圍繞活動中心,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堅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每期聽課不少於15節。
2、遵守教研紀律,不無故請假或遲到早退,教研工作納入教師考核考勤獎懲。
3、每周三第七節課為教研活動時間,各教研組根據各自情況認真組織積極開展,並作好記錄。
4、各教研組每周按單元重點、難點,由教研組集體研究備課一次。
5、教研組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每期上交一份教研工作計劃、總結,每位教師每期至少上交一篇教研論文、教案設計、案例分析或經驗總結。
衛生制度
一、愛清潔講衛生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精神文明的具體表現。全體師生員工必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果皮、不亂倒垃圾,不隨地大小便、不亂塗亂畫。
二、衛生工作
實行包干負責,落實到班到人。包干區堅持一天兩掃制度,保持經常性的干凈、整潔。
三、辦公室衛生工作
堅持值日生制度,保持五潔二齊,即:地面潔、牆壁四周潔、門窗潔、黑板潔、課桌椅潔;書本教具放整齊,清潔工具放整齊。定期進行大掃除。
四、食堂衛生
做到灶具、碗筷、桌面、地面、牆壁清潔干凈無污跡。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持衛生健康證上崗,生熟食品分開,把好食物進口關。在校用餐學生不準亂倒剩菜和殘渣。每天對餐具進行消毒,對食品進行48小時留樣,並作好記錄。每日清潔餐桌。
❸ 教學管理意見與建議都有哪些
教學管理意見和建議:
切實抓好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隊伍素質。切實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學校成立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師德師風建設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教師的師德行為和品行操守,
學校結合實際、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師德師風教育。
切實加強教師業務學習。落實好教師的培訓;落實好教研學習
制度,做到業務學習有計劃、有專題發言人、有專題發言稿存檔、有記載;
落實好教師自學,每位教師建立業務學習摘記本,並注重實用、真實,克服流於
形式現象。
切實加強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管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
用。
切實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和教育教學技能。
切實抓好教學管理人員和英語、美術、音樂、體育、自然、科學、計算
機等專任教師的專業培訓工作,提高專業水平。
切實做好教師合理分配、流動,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師資源。
建立有利於教師主動發展的評價機制。各單位要改變長期以來以學生學習成績作為評定教師教學能力的唯一標準的做法,建立起多元的、符合素質教育思想的、有利於教師成長的新型教師評價標准。
建立有利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評價機制。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學生的知識來源於三方面:教科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
各單位要重新確定「課堂教學評價標准」,要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教育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師素養、即時效果等納入評價標准中,要重點突出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建立有利於學生自主發展的評價機制。學生評價,主要應發現和開發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在整個學生評價過程中,要做到:評價指標多元化,評價方式民主化,評價機會多次化,評價內容合理化。應採取自評、學生互評、小組評、家長評、教師評相結合的形式。學校要充分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在學生發展過程中做好指導和記載工作,學期末為每個學生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❹ 教育教學管理包括那些知識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現代管理學和教育科學基本理論,接受教育管理和教專育教學的基本能力屬訓練,就業方向多為高職院校教學及管理工作。培養具本專業有廣泛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知識,扎實的教育學科、心理學科基礎知識和牢固的教育學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教學、管理、咨詢和輔導能力,能在各級各類師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門、科研機構及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咨詢和輔導等方面工作的應用性人才。
主要課程: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學、教育社會學、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法學、教學論、德育原理、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外國教育史、中國教育史、學校管理學、教育行政學、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關系學、教育經濟學、教育調查、畢業論文、管理心理學。
❺ 如何加強新課改下的教育教學管理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弊端日益凸顯出來,限制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只有走出一條創新之路,才能夠確保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學校管理者必須要堅持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全方位的實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促進學校整體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教育教學 管理工作 有效性 教學改革 新課程
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是學校深化教學改革和創新辦學的重中之重。為摒棄傳統管理思維的弊端,規范學校管理工作,開創教學新局面,實現教育教學工作重心的轉移,創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勢在必行。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加強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積極轉變觀念,遵循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既要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加以指導,又要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給予優化。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校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效率,強化師生溝通,突出領導的示範作用,把構建和諧校園作為最終的目標,推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本文筆者根據實際工作經驗,主要闡述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一、規范教學行為管理,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一直以來,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都是學校的重點工作
❻ 什麼是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是運用管理科學和教學論的原理與方法,充分發揮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管理職能,對教學過程各要素加以統籌,使之有序運行,提高效能的過程。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共同承擔教學管理工作。教學管理涉及教學計劃管理、教學組織管理、教學質量管理等基本環節。
教學管理包含過程管理、業務管理 、質量管理、監控管理幾個方面的內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共同承擔教學管理工作。教學管理涉及教學計劃管理、教學組織管理、教學質量管理等基本環節。
研究與實踐成果是指教學管理者在新形勢下對教學管理規律研究形成的調研或咨詢報告、教研論文或專著以及取得的成果。該項考查的主要內容有:
教學管理人員在管理中形成的調研或咨詢報告;
2.教學管理人員參與教學研究立項情況;
3.教學管理人員撰寫和發表的教研論文或專著;
4.教學管理人員取得的成果和獲獎情況。
教學質量監控是依據質量標准對教學環節進行的質量檢查或評估。開展評估,還要制定相應的評估方案,成立評估機構,組建評估隊伍。評估內容包括評教、評管、評學和單項評估。為增強評估的時效性,還要有與評估配套的保障機制及獎懲制度。該項考核不但考查評估的系列文件,還要考查評估的過程和效果。
❼ 教學管理的含義是什麼
學校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就是教學管理。教學管理可以從兩方面來了解。從宏觀上回講,教學管理是答指教育行政機關對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學的組織、管理和指導。從微觀上講,教學管理主要是指學校內部的教學管理。
❽ 教學管理都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管理涉及教學計劃管理、教學組織管理、教學質量管理四個方面的內容。
1、過程管理,教學過程是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與教學目的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邊活動過程。教學過程的管理,也就是如何按照教學過程的規律來決定教學工作的順序,建立相應的方法,通過計劃、招待、檢查和總結等措施來實現教學目標的活動過程。
2、業務管理,教學業務管理是對學校教學業務工作所進行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管理活動。教學業務管理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著學校教學管理的水平。
3、質量管理,教學質量管理是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安排教學活動,並對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和環節進行質量控制的過程。學校教學管理的中心任務在於提高教學質量。
4、監控管理,教學監控分為教學質量監控(可歸科組管理)和教學過程監控(可歸年級管理)。對教學的過程和情況進行了解和監測,找出反映教學質量的資料和數據,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糾正存在問題的建議。
教學管理是運用管理科學和教學論的原理與方法,充分發揮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管理職能,對教學過程各要素加以統籌,使之有序運行,提高效能的過程。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共同承擔教學管理工作。
(8)教育教學管理擴展閱讀:
教學管理的任務
1、制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明確教學工作目標,保證學校教學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條不紊地運轉。
2、建立和健全學校教學管理系統,明確職責范圍,發揮管理機構及人員的作用。
3、加強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管理。
4、組織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促進教學工作改革。
5、深入教學第一線,加強檢查指導,及時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6、加強教務行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