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學質量的定義是什麼啊
布盧姆對教學質量的定義是,如何向學生提供線索或指導;學生參與(外顯地或內隱地)學習活動的程度;以及如何給予強化以吸引學生學習。
http://www.cqjljy.com.cn/jxyjz/xkjy/dlxk.wy/xxyd/%BD%CC%D3%FD%D0%C4%C0%ED%D1%A7%C0%ED%C2%DB.htm
http://www.nsddys.cn/second.asp?lb=%B5%C2%D3%FD%CE%C4%BF%E2,%B5%C2%D3%FD%BF%CE%B3%CC&article=2240
教學質量指的是教學對學生達到預期教育結果的促進程度,包括學習活動是否合理,恰當,是否考慮了學生的特徵(如年齡,先前知識,動機等),涉及眾多的教學因素,特別是教師對學生和內容的處理,對學習任務和活動的組織地處理.
2. 教學質量的要素有哪些
1、教材處理 知識、能力、價值觀目標是否明確,教學目的是否符合 《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和學生實際,知識技能、能力培養、 思想教育的要求是否明確、恰當、可行。 是否體現教學目標,知識講解是否具有科學性、系統性, 是否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教材的理解與處理是否具有科學 性。 教學安排的循序漸進性、層次分明性、系統完整性、密 切適中性如。
2、教學基本功 教學語言是否清晰、准確、簡練、通俗、生動、邏輯嚴 謹,是否運用普通話教學。 板書設計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工整、完美、簡明、扼 要,條理清楚。 能否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儀器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進行教學、演示、講解,演示和講解能否有機結合,
3、教學方法 方法選擇是否靈活多樣,是否與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相 適應,是否與學生的年齡特徵相適應,課堂教學機智如何。 是否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體現的如何, 教學原則的選擇是否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的實際。 教師的課上各環節講、練、演示、板書及主次內容的時 間分配是否合理,能否做到精講多練,加強能力培養。 是否有意識、恰當的運用生動的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 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4、教學效果 課堂上教師能否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並採取相應 的調控措施進行教學。 學生是否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學習積極性 是否被充分調動起來。 基礎好、中、差學生是否各盡其智,各有所獲,均衡提 高。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能力發展 程度如何。
3. 衡量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標準是什麼
衡量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標準是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指學校每門版學科的教學權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教學大綱是專門人才培養規格在課程中的具體體現,因而選擇的教學內容必須保證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
4. 目前制定了多少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准
《教育大辭典》的解釋:「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最終體版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衡權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5. 教師教育質量評價標准
(二)文化素質標准
教師的文化素質是指教師通過學習和積累而具有的文化修養和知識含量,以及由此進一步形成的專業教育教學所必備的知識體系和結構。
教師的文化素質包括學科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相關學科知識。據此制定的評價標准,就是文化素質標准。
1、具有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對所教學科的內容體系要努力做到嫻熟精通,對其理論與實踐問題有所研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能作出科學的回答:對本學科的歷史變遷、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有所了解,具有相應的任教學歷資格。
2、具有必備的教育理論知識,通曉教育學、心理學的一般理論,初步懂得和掌握教育規律;能夠運用教育原則和方法開展教育活動,並有熟練的教育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知識,適應新形勢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具有較為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對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各門學科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愛好,並達到一定的水平,能適應知識相互滲透、綜合發展、不斷拓寬的需要,適應開拓學生知識視野的需要,並根據這些需求不斷調整和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
(三)能力素質標准
教師的能力素質是指教師完成教育活動所具有心理條件和實際本領。它包括教育教學能力、觀察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教育組織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據此制定的標准就是能力素質標准。
1、具有教育教學能力。能夠根據教學大綱,認真制定教育教學計劃,掌握教學進度;認真確定和編排教學內容,深入細致地鑽研和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整體結構和邏輯體系,弄清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根據學生實際,合理處理教材,依據教學目的、科學特點、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恰當選擇教學方法;能根據學生的年齡、個性等特點,採取靈活有效的方法,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具有觀察了解能力。能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情緒和身體狀況,並作出准確分析判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能透過學生的各種外顯行為、表象、察覺和窺視出學生內心世界的活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
3、具有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准確清晰,具有科學、簡潔凝煉,具有邏輯性;生動活潑,具有形象性;通俗易懂,具有大眾性;抑揚頓挫,具有和諧性。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字跡清晰,具有可認性;文字工整,具有規范性;板書清楚。具有藝術性;寫作流暢,具有可讀性。
4、具有實際操作能力。隨著現代化教育手段
6. 什麼叫教學質量
《教育大辭典》的解釋:「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內價」,「最終體現容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教育質量有宏觀與微觀之分。從宏觀層面看,教育質量即整個教育體系的質量,也可稱之為「體系質量」。所謂體系質量實質上是指其與系統規模、結構和效益等之間協調問題。也就是說,它以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是否協調一致為標准。什麼時候系統各要素之間協調一致,什麼時候就表現出較高的體系質量。微觀教育質量「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其「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教育者一般的質量要求,亦教育的根本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7. 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國家標准已經發布了嗎
據報道,教育部日前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專,這是我國高屬等教育領域首個教學質量國家標准。
同時,明確了各專業類的基本辦學條件、基本信息資源、教學經費投入等要求,涵蓋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涉及全國高校56000多個專業點。
希望該標准有助於中國教育質量的提升!
8.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發布了嗎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專標准》,這是我國高等教育屬領域首個教學質量國家標准,涵蓋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涉及全國高校56000多個專業點。
下一步,教育部將成立2018至2022年教育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開展標準的宣傳、解讀、推廣工作。標准發布後,各地、各相關行業部門要據此研究制定人才評價標准;各高校要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多樣化、高質量人才。此外,教育部將把標準的實施與「一流本科、一流專業、一流人才」建設緊密結合,對各高校專業辦學質量和水平進行監測認證,適時公布「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