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語文課堂教學名師

語文課堂教學名師

發布時間:2020-12-20 03:39:56

『壹』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教學實錄視頻 百度雲

你想找一下那個教學實錄視頻的話,直接在瀏覽器下一個小學語文名師課堂就可以。

『貳』 當今中國的語文教育名師有哪些

好多年沒出文學巨匠了,余秋雨出點名?好像也沒什麼建樹。

『叄』 如何利用語文名師的經典課例進行教學

語文名師的核心教學理念與經典課例研究之(五)

━━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的詩意語文

徐光華

【內容摘要】本文介紹了著名語文特級教師、詩意語文的創立者——王崧舟的詩意語文內容主要包括專業成長經驗、詩意語文解讀和經典課例欣賞三個部分目的是引領廣大教師走進名師、學習名師、研究名師,最終超越名師、使自己自成為名師

【關

詞】語文名師;核心理念;經典課例;詩意語文

專業成長經驗和境界人生有以下幾方面值得總結借鑒:

(一)抓住機遇,不粘跋涉

王崧舟曾以《劍氣合一,在語文家園安身立命》為題,對自己的專業成長進行過敘事研究,並引用過魯迅先生「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詩句,來形容自己的專業追求王老師在這里想表達的意思是:在追求專業成長、人生境界的征途上,既要緊緊抓住大好機遇不放過,又要自我奮起不斷跋涉向前進,因為運好運壞,最後還是要看你自己怎麼轉,所謂「命由心造、運由境生」,說的就是這們道理

王老師將自己的專業成長按五年一段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嶄露頭角」的五年:19歲就成了紹興市教壇新秀,20歲就成了上虞市實驗小學的教學主任,23歲就成了上虞市百宮小學的副校長王老師認為他能少年得志、平步青雲的主要因素就是機遇,因為「文革」十年耽誤了幾代人,而恰好84、85、86屆師范畢業生又搶佔了先機

第二個階段是「孤獨沉潛」的五年:王老師認為這五年是自己專業成長中最低迷最孤獨的時候,翻開自己的檔案,發現自己除了埋頭教書、埋頭讀書、埋頭研究、埋頭幫助別的老師,自己沒有任何獲獎、沒有任何公開課、沒有任何榮譽,拋頭露面的機會都給了別人但他認為,這五年自己也在成長、也在發展;成長、發展的主導因素是志趣、主要方法是讀書和聽課他讀些什麼書呢?他說,無論是宗教類、哲學類、文學類的,還是美學類的,甚至是「老三論新三論」的書,人物傳記類的書等等,只要有感覺、有興趣都拿來讀,因為「讀詩如飲酒,讀散文如品茶,讀小說如享佳餚,讀歷史如聆聽滄桑老人漫話如煙往事,讀哲學如對視一雙深邃的眼睛,目光如炬,燭照靈魂」這五年中他還聽了各種各樣的課不少於200節,而且養成了一邊聽一邊寫反思的習慣,很多時候是聽完後就馬上和授課教師交換意見;也是這個階段,他開始對當時的課堂進行微格研究,如研究導入、點撥、表達、訓練、結課等等,而且這些研究成果都曾發表在《浙江教育》上

老師曾說過,由於這五年的沉潛,肚子里裝了近100本書、上了1000節課;在平靜的底下,生命的能量卻不斷在貫注不斷有膨脹,才有了後面的「一鳴驚人」和「獨樹一幟」

第三個階段是「一鳴驚人」的五年:在這一階段,王老師以自己的名義第一次舉辦了「王崧舟語文教學藝術展示周」活動;成了全省最年輕的小學語文特級教師,還上了《中國教育報》;他教的《萬里長城》一課一炮走紅,聲名遠播王老師在總結這一段的成長經驗時說過,這其中既有機遇的因素,更有才情的因素;才情從哪裡來?從不斷地學習實踐、磨課反思中來他列舉了這一個例子:為了上好《萬里長城》一課,前前後後修改了12次;他總是自己和自己較勁,喜歡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自己的才情就這樣汩汩地冒著,語文教學也這樣不斷地超越著━━從《萬里長城》到《威尼斯的小艇》,從《鸕鶿》到《我的戰友邱少雲》,從《荷花》到《草船借箭》,從《小珊迪》到《只有一個地球》,就這樣不斷出新、出奇、出彩

第四個階段是「開創流派」的五年:王老師說過,在這個階段,機遇已經不再起任何作用;這個階段的成長,主導因素就是「使命」他為什麼對語文教育產生強烈的使命感呢?我們從他發出的「在流轉不息的生命之輪中,我為語文而來!是語文滋潤我粗糙的感覺,是語文放飛我稚嫩的幻想,是語文點燃我噴涌的激情,是語文喚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為語文而精彩」的感言中,就不難發現,他對語文教育強烈的使命感,有來自外界的期待、常識和苛求,更有來自內在的熱情、抱負與感思實質上就是「追求理想,實現自我」也正是因為有了強烈的使命感,王老師才有了對語文的莊重承諾,有了道義的擔當,有了價值的堅守,更有了充滿詩意的浪漫追尋━━他跑遍全國上課?⒔滄孟猿觥熬隆⒑托場⒋篤⒖擰鋇暮寂捎鏤慕萄Х綹瘢⒃諦∮鍀緋鍍鵒恕笆庥鏤摹閉餉嫦屎斕拇篤歟鉤曬侔熗恕叭諞喚焓庥鏤慕萄Ч勰帷保諶∮鍀綺惴河跋?

在促進專業成長和追求人生境界中,王老師就是這樣,既緊緊抓住每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又堅持腳踏實地自主跋涉,一步一步向前邁進他在自主跋涉中的「修煉方式」的追求的「人生境界」,實在值得我們總結借鑒在「修煉語文教育內功」方面:第一招叫「實錄還原法」,就是收集名師的有代表性的課堂實錄,然後把實錄還原成教學設計,再把教學設計還原成教學理念,以修煉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硬功夫」(即既有思想「上得了天」,又有技術「下得了地」);第二招叫「情境填空法」,就是觀看經典課堂實錄時,抓住一些教學細節,把自己的教學設想補充進去,並與大師們的教學處理進行對比思考,以修煉自己的教學機智、通變與智慧,因為「課像是教學具象和教學抽象的統一體,是教學經驗和教學思想的統一體,是教學細節和教學範式的統一體」;第三招叫「微格解剖法」,就是從研究候課、導入、提問、范讀、導讀、訓練、結課、拓展等細節入手來提高藝術水平;第四招叫「課感積淀法」,就是教師對教學現場的一種直覺,一種當下的把握,一種敏銳而別出心載的駕馭,課感包括課的節奏感、課的情味感、課的層次感、課的風格感等等;第五招叫「案例鑒賞法」,就是要學會看出案例背後的言說,弄清作者寫案例的價值取向,以使從案例中學到實質性的東西;第六招叫「文本細讀法」,就是教師解讀文本要徜徉在語言之途,在語言裡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詞語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過任何一個標點符號來讀,這是修煉文本解讀能力的重要法門;第七招叫「主題研究法」,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去收集各種材料,認真分析梳理,都會使自己的能量(內功)上升在追求「人生境界」方面:王老師認為,做學問有境界,一個人對待職業、以對等自己的人生也有不同的境界:第一重境界叫「功利境界」(賺錢),第二重境界叫「道德境界」(責任),第三重境界叫「科學境界」(學問),第四境界叫「生命境界」(享受)他認為,到了這重境界,你上課是一種享受:什麼是享受上課呢?就是徹底打開,就是全然進入,讓自己的精神生命永遠活在每一個當下,永遠去體認每一個當下對你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什麼王老師追求的就是第四境界,所以他「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二)追求個性,形成風格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浙江省小語會會長沈大安老師在細讀王崧舟不同時期語文教學經典課例後,總結出他詩意語文教學的一個連續譜系(即:一是讀出畫面━━教學構思的超越;二是讓學生自己提問━━教學模式的超越;三是情與情的諧振━━教學藝術的超越;四是反教案━━教學習性的超越;五是歸於平談━━教學風格的超越),認為貫通這個教學譜系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那就是自己的永無止境的超越他認為,王崧舟既是一位超越者,又是一位被超越者;王崧舟超越著王崧舟,他在超越中死去,也在超越中獲得新生;也就是在這種不斷地超越中彰顯出另具一格、獨特個性和哲派風格

王崧舟自己曾說過,「西湖十景」,我最愛「麴院風荷」的精緻格局、「柳浪聞鶯」的和諧情韻、「雙峰插雲」的大氣境界和「雷峰夕照」的開放胸襟;20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慢慢地也磨礪出我「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課堂教學風格其具體表現是:

1、在語文課堂上建構「麴院風荷」般的「精緻格局」

王認為,一堂好課,如一幅國畫,總要講究整體的布局和格調啟課、結課,板塊、細節,承接、轉換,文本、拓展,都要力求上得精美、上得別致

【案例片段】《萬里長城》一課,他以題詞導入教學,又以題詞結束教學首尾呼應、結構精緻,將一條橫貫東西、逶迤曲折的人工長城演繹成融會古今、堅強剛毅的人文長城

課始,
王老師充滿激情地朗讀了世界各國元首獻給長城的題詞:

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游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我到過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中國的萬里長城是最美的!」
西班牙首相阿斯納爾游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對於凝聚著中國千年文明、智慧和力量的長城,我深表敬佩」美國總統柯林頓游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長城是一個奇跡,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跡」聽完這些國家元首的題詞,你有些什麼感受?

生:我感到很自豪我們的長城真偉大!

生:我真想馬上去長城看一看

生:我很興奮因為有那麼多的國家領導人贊美我們的長城

生: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課終,

老師鼓勵學生為長城題詞:

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你最想說的是什麼?請把你的話寫下來,那就是你獻給長城的題詞(學生寫題詞全班交流題詞)

生:長城是個奇跡,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氣魄雄偉、年代久遠、工程浩大、施工艱難的偉大奇跡!題詞人:張亮

師:超過柯林頓(笑聲)

生:我愛我們偉大的長城,更愛我們偉大的中華!題詞人:魯平凡

師:感情真摯,表達凝練!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題詞人:王曉夢

生:長城是我的驕傲,我們的驕傲,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正如美國總統柯林頓所言:「長城是一個奇跡,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跡」題詞人:李為棟(掌聲)

師:由我到我們再到中華民族,一氣呵成、激情彭湃,真好!生: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驕傲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題詞人:任勤奮

師:發自肺腑之言!

生:萬里長城下的一磚一瓦、一土一石,都蘊含、滲透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題詞人:詹誠

師:「蘊含」、「滲透」,多雅緻的兩個字眼,用得真好!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題詞人:金虹

師:把無比自豪的感受大聲地讀出來(生再讀)

生:這萬里長城,不是石磚建的,而是由千萬個生命、千萬滴血汗組成的堅強、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不是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所能摧得垮的題詞人:方毅民(掌聲)

師:說得好!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生:萬里長城,你是我國人民的驕傲!你是代表中國堅貞不屈的精神!你象徵一條正在騰飛的中國巨龍!題詞人:譚瑛(掌聲)

師:巨龍已經騰飛!巨龍必將在你們的歡呼下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2、在語文課堂上營造「柳浪聞鶯」般的「和諧情韻」


老師認為,一堂好課,如一首交響樂,總要講究旋律、節奏、配器、音響的和諧中國文化重「和合」,我覺得自己的課堂也應致力於「和合」文化的營造師與生要和諧,人與文要和諧,情與理要和諧,導與放要和諧,思與悟要和諧,知與行要和諧

【案例片段】《小珊迪》一課,王老師緊扣文中「他不是那種人」的斷定,引領學生一起同情著作者的同情、感動著作者的感動、悲傷著作者的悲傷、崇敬著作者的崇敬使人、文、課和諧的交融在一起

師:(出示句子:「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同學們,讀這句話的時候,你最想強調哪個詞?請大家自由讀一讀,體會體會(學生自由朗讀)

生:我最想強調「誠懇」這個詞語我覺得小珊迪是個非常誠實的孩子,他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卻一定要把零錢找還給那位叔叔(該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讀時強調了「誠懇」)

生:我最想強調的是「信任」我覺得小珊迪用自己的死來告訴人們,他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該生有感情地朗讀此句,讀時強調了「信任」)

生:我覺得「斷定」這個詞語必須強調斷定是非常肯定的意思,事實證明,小珊迪的確不是那種人他是那樣誠實,那樣守信(該生有感情地朗讀此句,讀時強調了「斷定」)

生:我要特別強調「不是那種人」小珊迪臨死前說的話,足以證明他不是那種人!(該生有感情地朗讀此句,讀時強調了「不是那種人」)

師: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請問,你斷定小珊迪不是哪種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人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騙人錢財的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不講信用的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窮志短的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貪圖小利的人

生:我斷定他不是那種貪婪無恥的人

師:是啊,小珊迪決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人;決不是那種騙人錢財的人;決不是那種不講信用的人;決不是那種人窮志短的人;決不是那種言而無信的人;決不是那種貪圖小利的人;決不是那種貪婪無恥的人

這樣的孩子可愛嗎?(生:可愛)

這樣的孩子可敬嗎?(生:可敬)

這樣的孩子我們會把他忘記嗎?(生:不會)

永遠不會!

3、在語文課堂上追求「雙峰插雲」般的「大氣境界」


老師認為,一堂好課,如一盤圍棋,最講究一個「氣」字有氣則活、無氣則死;大氣則神、小氣則凡氣是氣量、氣度、氣概、氣魄、氣勢、氣象、氣派、氣韻氣要大,大氣的課,總是左右逢源、縱橫自如、出神入化、爐火純青

【案例片段】教學《我的戰友邱少雲》一課,王老師以「紋絲不動」為基點,大處落筆、整體勾勒、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引領學生全方位、多角?鵲馗形蠐⑿鄣奈按笮蝸?

師:同學們,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紋絲不動」的?

生:我是從「我們趴在地方必須紋絲不動,咳嗽一聲或是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敵人發現」中讀懂的這里的「紋絲不動」指的是戰士們在生理上克制自己想動的那種念頭

師:你從字面上讀懂了「紋絲不動」的意思事實上,必須做到紋絲不動是有具體原因的你再往前面讀一讀,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

生:(朗讀課文)太陽漸漸爬上山頭(師插話:原因之一白天潛伏,更容易被敵人發現)我發現前面60多米就是敵人的前沿陣地,不但可以看到鐵絲網和胸牆,還可以看到地堡和火力點,甚至連敵人講話都聽得見(師插話:原因之二如此近距離的潛伏,更容易被敵人發現)敵人居高臨下,當然更容易發現我們(師插話:原因之三我們在低處,更容易被敵人發現)

師:讀得很准,說明你已經完全從原因的角度讀懂了「紋絲不動」但是,你不光要去理解紋絲不動的原因,你更要用心去感受戰士們的紋絲不動當你讀這段話的時候,你有些什麼感受?把你的感受讀出來(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師:聽完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氣氛?生:潛伏的形勢非常緊張

師: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讓大家再次感受潛伏氣氛的緊張?(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師:現在,我們都是潛伏部隊中的一員前面60多米就是敵人的前沿陣地,多近啊!你們要是稍有一個風吹草動,就會被敵人發現那樣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來,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一起感受感受潛伏氣氛的緊張和嚴峻(生集體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師:你們還從別的什麼地方讀懂了「紋絲不動」?

生:我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紋絲不動」(朗讀課文)「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為了這次戰斗的勝利,邱少雲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鍾頭才漸漸熄滅這個偉大的戰士,直到最後一息,也沒有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我是抓住「挪動」和「呻吟」這兩個詞來體會的挪動就是輕輕地移動,呻吟就是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這時的邱少雲,被熊熊烈火燃燒了半個多小時,他都沒有挪動一寸地方,沒有發出一聲呻吟我覺得這就是「紋絲不動」

師:體會得很好你是從結果的角度讀懂「紋絲不動」的這段話,如果你仔細讀下去就會發現,其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甚至每一個標點都在刻畫邱少雲在烈火燒身時紋絲不動的光輝形象你覺得讀這段話的時候,哪些地方需要特別強調,能夠更好地反映邱少雲這個人物的光輝形象(學生自由練讀後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讀出了英雄鋼鐵般的意志你為什麼要將「千斤巨石」讀得這樣重?

生:我覺得千斤巨石這個詞寫出了邱少雲紋絲不動的形象

師:誰再來讀讀這段話?(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你的朗讀聲中,包含著對英雄無限崇敬的感情,讓人感動啊!「一寸地方」、「一聲呻吟」,這兩個地方你為什麼讀得這樣慢、這樣輕?

生:我覺得烈火燒身的痛苦是巨大的,但邱少雲卻忍住了,直到最後犧牲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不能讀得太響、太快

師:還有誰想通過自己的朗讀來抒發對英雄的感情?(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盡管聲音比較平淡,但老師能夠感覺到,你對英雄的感情卻是非常真摯的特別是這句話━━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鍾頭才漸漸熄滅讀得特別感人!「半個多鍾頭」你拉長了,讀得也特別重讓我們大家都感覺到,這半個多鍾頭對忍受著巨大痛苦的邱少雲來說,實在是太長太長了啊!讓我們一起,懷著對英雄的無限崇敬朗讀這段話(生集體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是啊,這就是我們的英雄,一位有著鋼鐵般意志的英雄,一位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有沒有同學是從後果的角度讀懂紋絲不動的?也就是說,如果做不到紋絲不動,會出現怎樣的後果呢?

生:我從這句話當中體會到的:「但是,這樣一來,我們就會被山頭上的敵人發覺我們整個班,我們身後的整個潛伏部隊,都會受到重大的損失,這一次作戰計劃就會全部落空」如果邱少雲做不到紋絲不動,就會被敵人發覺,敵人就會襲擊我們,我們的部隊就會受到重大損失

師: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做不到紋絲不動,這次作戰計劃還能完成嗎?

生:(齊答)不能

師:如果這次作戰計劃不能完成,391高地這顆毒牙還能拔掉嗎?

生:(齊答)不能

師:如果391高地這顆毒牙不能拔掉,整個戰線還能往南推移嗎?生:(齊答)不能

師:如果整個戰線不能往南推移,抗美援朝戰爭還能取得偉大勝利嗎?

生:(齊答)不能

師:假如你就是邱少雲,當你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可能帶來這么嚴重的後果,?慊嵩趺炊琳舛位埃ㄑ雜閃范梁笥懈星櫚乩識琳舛慰撾模?

師:你甘願這次作戰計劃全部落空嗎?當然不甘願!所以你才會讀得這樣沉重(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邱少雲,在自我犧牲和整個潛伏部隊受到重大損失之間,你選擇什麼?

生:我選擇自我犧牲

師:因為你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後果,是吧?(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師:從你的朗讀中,我彷彿看到了一位寧願以自己的劇痛、以自己的犧牲來換取戰友們的安全、來換取戰斗勝利的堅強戰士同學們,這就是意義重大的紋絲不動,這就是艱苦卓絕的紋絲不動,這就是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紋絲不動

4、在語文課堂上創生「雷峰夕照」般的「開放胸襟」

王老師認為,一堂好課,一如遼闊的大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語文課應像大海一樣開放,向學科開放、向生活開放、向心靈開放、向經典開放、向時代和未來開放;語文課應像大海一樣包容,包容思想的質疑、包容學習的錯誤、包容對話的異見、包容情感的出軌、包容成長中的一切反叛和迷茫

【案例片段】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王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主動解疑,以一種開放的胸襟包容並點化他們的疑問和創見,既尊重學生的真實學情,又不忘教師的引導責任

師: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把提問的次數控制到6次誰有問題?

生:為什麼地球可愛,又容易破碎呢?地球這么結實,怎麼會「碎」呢?

師:問得好答案百分之百在書上(板書:破碎?)

生:人類無窮無盡地破壞,地球還能活多久?

師:(板書:地球活多久?)這是一個大問題,非常有研究價值這個問題,跟第一個問題有著密切聯系

生:地球的礦產資源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師:一個相當不錯的問題可惜書上沒有答案,放到課外去研究吧,行嗎?(板書:礦產資源形成?)

生:為什麼說地球是人類的母親?師:(板書:地球母親?)這個問題上節課我們還討論著呢可能這位同學認為研究得不夠深入,需要進一步研究行!

生:那些人憑什麼破壞地球?地球是我們大家的

師:(憑什麼?)好一個義正辭嚴的「憑什麼」!好一個充滿憤慨的「憑什麼」好,還有最後一次提問的機會

生:我們應該怎樣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人類的母親?

師:(板書:精心保護?)一個了不起的問題!一個我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把前面的問題都包含進去了在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的同時,他又引導學生主動解疑:

生:我研究了「地球母親」這個問題因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都是地球提供給我們的,是地球養育了人類

生:我認為,地球從來不向人類索取什麼,就像母親對待她的兒女一樣

生:我們的生命是地球給的,所以說地球是我們的母親

師:假如請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地球這位母親的話,你會用上什麼詞語?

生:慷慨的母親

生:溫柔的母親

生:和藹可親的母親

生:美麗壯觀的母親

生:無私的母親

生:偉大的母親

師:但是,這樣一位無私而偉大的母親,那些無知的、貪婪的人們卻是怎樣對待她的呢?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讀書上的一段話隨著老師的敘述,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師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生:我彷彿看到一些人拿著斧子在砍樹木,一棵一棵的大樹被砍倒了

師:不久,原來的那一片茂密的森林,只剩下了一個個━━

生:剩下了一個個樹樁

師:於是狂風來了,暴雨來了,你又看到了什麼?生:嘩嘩的大雨匯成了滾滾的洪水

師:匯成滾滾的洪水,橋梁被怎樣了?

生:橋梁被沖斷了

師:莊稼被怎樣了?

生:被淹沒了

師:人們居住的房屋怎麼樣了?

生:倒塌了

師:於是你又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滿面愁容的老百姓怎麼樣了?

生:所有的房屋倒塌了,他們在祈求狂風不要讓他們流離失所,洪水流向了人類的家園,人們在向母親求饒

師:一幅可憐的畫面!一幅可悲的畫面!你看到的又是怎樣的畫面?

生:我彷彿看到一些人們拿著鋒利的刀正在凶?械卦咨幣恍┬《?

生:我彷彿看到沙塵暴正在襲擊著我們這個美麗的城市

生:我彷彿看到了一條條漂著垃圾、散發著臭氣的河流

師:(播放課件,出示有關資料)同學們,不光是這些啊就在我們美麗的地球母親的身上━━(教師有感情地朗讀)

每天,地球上有15億人呼吸著被污染的空氣,至少有800人因為空氣的污染而死亡

每天,地球上有1500噸氟利昂排入大氣層,嚴重破壞著保護地球的臭氧層

每天,地球上至少有1500人死於飲用不潔凈水造成的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兒童

每天,地球上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地球上有1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不毛之地

每天,地球上有
55000公頃
的森林被大火和砍伐毀於一旦每天,地球上有800萬噸水土在悄然流失

同學們,這是貪婪的、無知的人們對地球母親犯下的滔天罪行!想想這些,我們怎能不油然而生憤慨之情,怎能不為她大聲疾呼━━

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吧!」

由此可見,
王老師的課堂教學風格,是在立定根基、揚長避短、兼容並包、融會貫通中逐步成就的從教20多年來,他虔誠地模仿過於永正先生的質朴和平實,專注地學習過支玉恆先生的大氣和灑脫,刻意地追求過靳家彥先生的奇崛和壯闊,細心地琢磨過賈志敏先生的嚴謹和機敏但最終,他悟到了自己的教學天性和本真━━課的最高境界是無痕、無課、無為,這是一種「課不異人,人不異課;課即是人,人即是課」的境界,亦即「人課合一」的境界王老師說過,課無止境,我想,我對教學藝術的追求也是無止境的正是這種永無止境、不懈追求、勇於創新的精神,才使王崧舟走上了專業成長、人生境界的巔峰

『肆』 中學語文名師有哪些

名師見過不少,自我炒作的不乏其人。我以為沒什麼名師。過去的名師不是總煙消雲散了吧?

『伍』 哪裡有語文名師課堂的教學視頻

鍵入「語文名師課堂的教學視頻」,點「視頻」搜索,即能找到相關視頻

『陸』 小學語文有哪些名師

: 上海特級教師賈志敏 江蘇特級教師於永正、江蘇省特級教師孫雙金 天津市特級教師靳家彥 上海特級教徐善俊 特級教師支玉恆 北京特級教師,竇桂梅
斯霞,女,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諸暨縣斯宅鄉,取名碧霄;8歲時,進族裡辦的"斯民小學"讀書,改為斯霞。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師范學校讀書,畢業後到紹興第五中學附屬小學任教,1929年轉浙江省嘉興縣集賢小學工作。次年經人介紹到肖山湘湖師范學校工作。婚後轉到南京東區實驗小學教書,不久又轉入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小學部工作。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學實驗小學(1952年學校改名南京師范學院附屬小學)工作。1956年被評為南京市先進工作者,小學一級教師,同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並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教群英會。1963年,《江蘇教育》、《人民日報》先後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報道,著重宣傳介紹斯霞和學生的關系。1973年,江蘇省教育廳調她到省教材編寫組,編寫小學語文教材。1977年底,她回到南師附小,擔任一年級班主任,次年,被評為小學特級教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勞動英雄,全國"三八"紅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80年辭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職務,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離開了心愛的講台。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經驗選編》、《我的教學生涯》。

霍懋征,女,漢族。中共黨員。1921年9月出生。1943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曾任北京第二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至今從教60年。是我國50年代就蜚聲全國教育戰線,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國首批特級教師,榮獲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獎。多次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她光榮地被評為中國現代百名教育家之一。霍懋征老師一家三代八人選擇了教師這一光榮職業,1991年這個教師之家當選「全國優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師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師,她在半個多世紀的教育教學生涯中為我們的基礎教育進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實踐,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經驗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

袁瑢(1923-)江蘇南通人。女。交通大學肄業。建國後,歷任上海實驗小學教師、副校長校長,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婦聯執委會常委。特級教師。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1983年兩次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1960年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於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系。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歷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楊浦中學語文教師、上海第二師范學校校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語言學會理事,上海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等職。著有《於漪文集》、《於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園地拾穗集》、《學海探珠》、《教你學作文》、《語文教學談藝錄》等,音像教學輔導材料有《於漪語文教學課堂結構精析》、《妙筆生輝》等數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畢業於江蘇省南通女子師范,畢業後在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任教。1978年被評為江蘇首批特級教師,現任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長。李吉林老師長期堅持教學改革,創立了情境教育理論體系及操作體系,得到教育部領導及專家的高度評價。出版《訓練語言與發展智力》《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李吉林情境教學詳案精選》等6本專著,發表近二百多篇論文,計300多萬字。這些科研成果先後榮獲國家教委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新聞出版暑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等。她主講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電視講座21集,由中國教育電視台通過衛星向華語地區播放,1999年獲全國電化教材師范最高獎。她應邀外出講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歡迎與尊重,是基礎教育界卓有影響的小學教育專家。

支玉恆,1939年生於河北省張家口市,1959年於河北體育學校畢業後在小學上體育課,後由於種種原因,1977年,近40歲時改教語文課。當時他連漢語拼音都認不全,於是虛心地向低年級老教師求教。踢球多年的腳很靈活,而用手寫字卻很費勁,於是苦練三年,無論寫教案、改作業、批作文、寫總結等,均用小楷毛筆書寫。語文教學起步較晚,然而他以勤補缺,刻苦鑽研,終於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張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為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

賈志敏,上海市人,漢族人,1939年出生。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民進市委普教委員會副主任,民進浦東區委委員。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已有46個春秋。由於他創造性的勞動,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獎。1994年,獲上海市特級教師稱號。1999年「五一」前夕,獲「浦東新區開發建設特殊獎」。2000年獲「浦東名師」稱號。現任上海金蘋果學校小學部校長,浦東新區首屆政協委員。賈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幾經磨難。文革期間,賈志敏教師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殘,但是他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矢志不渝。42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他的課堂形成「以學生為主,以訓練為主,以激勵為主」的風格。在作文教學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實」的特色。提任校長以後,他大膽試驗,積極探索,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取得了經驗獲得了成效。1992年,上海電視台錄制的電視系列片《賈老師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錄制的作文教學系列片《錦上添花》相繼在許多省市播出,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果。1999年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錄制了《賈老師教小學生作文》的光碟並面世,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前年暑假,賈老師應邀赴新加坡為當地華文老師傳授語文教學經驗,並獲得極好的反映。

於永正,男,中共黨員。1962年從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1985年,於永正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他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於永正同志勇於革新,敢為人先,以語文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為小學素質教育工作帶來了一縷清新的風。他把如何啟迪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天賦作為主要研究課題,形成了「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情趣、重習慣」的教學特色。在小學作文教學上,他實踐了「言語交際表達訓練」,在全國有較大的影響。中國教育電視台、山西教育電視製作中心、吉林教育電視台將有關教學實況拍成電視片向全國發行,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於永正老師多次應邀赴外省、市講學,他的課和報告受到專家、老師們的贊譽。1992年12月14日—16日,國家教育部在南京專門召開了「於永正語文教學研討會」,推廣於老師的「五重」教學法。於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記》、《於永正課堂教學與經驗》等專著,並在全國、省級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多篇。

靳家彥,男,1944年12月生,畢業於天津教育學院中文系。從教38年,現任天津南開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榮獲天津市模範教師、天津市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被國家授予「人民教師」獎章,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學專家。創立「小學語文導讀法」,應邀赴30個省、市及大專院校講學,做示範教學,受到廣泛贊揚。出版《小學語文導讀法》等專著17部,發表《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教小學語文》等論文200餘篇,多篇獲全國及省市獎。《中國教育報》開辟專欄介紹「靳家彥教育教學藝術」。參加多種教材編寫,培養徒弟20餘名,均取得優異成績。

張化萬,男,江蘇揚州人.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現任杭州市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兼副校長,浙江省特級教師協會副會長,全國小學作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現代小學語文>編委會主編,杭州市小語會副理事長.曾榮獲全國曾憲梓先進教師二等獎、浙江省優秀教研員、浙江省十佳校長、區勞動模範、杭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994年,倡議並參與組織實施了"杭州市上城區跨世紀園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國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的觀摩會上執教示範課;先後帶出了浙江省最年輕的特級教師曹曉紅、王鶯,培養了全國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省教壇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內外有相當知名度的優秀教師. 曾在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上示範課,作學術講座;有60餘篇論文發表或獲獎;主編或撰寫<寫好作文的金鑰匙><豬八戒學作文><小學作文教學心理學><小學教育研究入門><小學教師教育科研基礎><小學語文典型課示例>等;出版專著<現代小學寫話與習作教學>;出版<張化萬閱讀教學><張化萬作文教學><中國名師張化萬>等課堂教學錄像資料;主編<浙江省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11、12冊)<現代小學語文><小學語文國情教育補充教材>等教材12本.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現任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王崧舟校長醉心於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追求。他主張以發展學生的語感素養為核心,從生命成長的高度觀照和深化語文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他的語文課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語感教學法》入選教育部《中國名師》音像專著工程。他認為「語文素養」就是「人」的素養,「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語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他認為母語應該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靈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他主張語文教學應在繼承傳統的「雙基」教學的前提下,著力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積累」和「語文基本習慣」的培養;他認為一堂好的閱讀課應該「關愛生命、著眼發展、依學定教、發揚民主、以讀為本、以情感人、強化語感、鼓勵創見、引導質疑、敏於點撥」,並獨創「自讀感悟——開放引導」教學模式。

竇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從教於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副校長),現任清華附小副校長。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研究生課程班畢業。國家九五重點課題語文教材編寫組的編委及編寫人員。國家「十五」課題「現代教學藝術研究」課題組專家組成員。海淀中心學區課程改革領導組副組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全國反饋教學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教育學會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師研究會副理事長。從1994年開始搞「語文教學民族化與現代化研究」。具體目標是「繼承工具性,打牢語文基礎;注重人文性,弘揚主體精神;體現民族性,遵循漢語學習規律。」

孫建鋒,男,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骨幹教師培訓對象。曾獲江蘇乍小學語文說課比賽一等獎,江蘇省「教海探航徵文」比賽一等獎;近年來,他應邀到山東,河南,浙江,江西,內蒙古等地上課,課堂教學扎實,靈活,富有創意,深受一線教師的喜愛。在《小學語文教師》《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河北教育》等刊物發表文章60餘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吉春亞,全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中文本科學歷。1964年生於美麗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聰慧靈氣,再加上她博採眾長、開拓進取,使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吉老師有很強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6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並由國家出版社出版。北京小學,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學。吉春亞老師就是這所學校的唯一特級教師。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吳江市盛澤實驗小學校長、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從教以來,潛心研究素質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致力於小學語文組塊教學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綜合、走向運用」的教學新理念。曾先後在《人民教育》等報刊雜志發表教學論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學》一書。1995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榮獲江蘇省「紅杉樹」園丁獎金獎,1999年被評為江蘇省名教師,2001年榮獲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2002年獲第五屆全國「十傑教師」提名。

孫雙金,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江蘇省小學語文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和中華名師叢書《美麗課堂》等專著。

盛新鳳,女,1970年生。著名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中學高級教師,任教於浙江省湖州市湖師附小,大學本科畢業,中共黨員,湖州市第四屆政協委員。她潛心研究,碩果累累,先後獨立進行了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的研究。30多項研究成果和論文公開發表,80多次在省內外公開示範教學,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城市。事跡曾多次被《語文教學通訊》、《小學教學設計》、《浙江教工》、《湖州日報》、湖州電視台「奉獻」、「關注」欄目等報刊雜志、新聞媒體作專題報導。出版個人教學專著《構建詩意的語文課堂》。

虞大明,男, 1972年4月出生,中學高級教師,省教壇新秀。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副校長。1995年5月獲浙江省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一等獎,同年10月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首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榮獲一等獎;1999年獲浙江省首屆學科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2004年榮獲浙江省首屆中小學教師才藝大賽金獎;2004年被評為上城區首屆特級教師。工作10餘年來,一直以開拓、創新、勤奮的態度實踐著「用心成長,享受課堂」的理想與追求。應邀拍攝「名師講壇」、「中國名師」專輯,出版發行。應邀赴全國各地講學百餘次,獲廣泛好評。2003年出版個人第一本著作《走過10年——我的語文教學求索之路》,參與主編《新班級教育的實踐探索》。10餘年來共有30餘篇論文發表或獲獎。

『柒』 小學語文教育的專家教師有誰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 小學語文名師古詩文課堂實錄 張文質、竇桂梅主編 2009.4 25.00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 小學語文名師作文課堂實錄 張文質、竇桂梅主編 2008.10 25.00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深度解析 張文質、竇桂梅主編 2008.10 25.00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 小學語文名師同課異教實錄 張文質、竇桂梅主編 2008.10 25.00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成敗探究 張文質、竇桂梅主編 2008.10 25.00
名師講壇 詩意語文——王崧舟語文教育七講 王崧舟 2008.10 25.00
名師講壇 可以這樣教作文——24位名師的小學作文教學經驗 余文森 主編 2009.6 25.00
名師講壇 支玉恆老師教語文 支玉恆 著 2009.6 28.00
課堂觀察 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小學語文卷) 余文森 林高明許玉蘭主編 2009.10 25.00
名師評課 聽王崧舟老師評課 王崧舟 著 2010.5 29.80
名師課堂 聽李鎮西老師講課 李鎮西 2005.1 29.80
名師課堂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 竇桂梅 2006.1 29.80

『捌』 高中語文名師有哪些

課程改革基礎
0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鍾啟泉、崔允郭、張華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師范生讀本),鍾啟泉、崔允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靜悄悄的革命:創造活動、合作、反思的綜合學習課》,(日)佐滕學,長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質教育在美國》,黃全愈,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礎
01.《給教師的建議》,(蘇)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蘇)蘇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個哲學家》,(意)皮耶羅·費魯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愛的教育》,(意)亞米契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張國宏,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萬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4年版。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基礎
01.《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02.《語文課程標准解讀》,巢宗祺、雷實、陸志平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王文彥、蔡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倪文錦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倪文錦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語文教育研究概論》,周慶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語文教育展望》,倪文錦、歐陽汝穎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語文教學技能基礎
01.《語文教學技能訓練》,韓雪屏、王松泉、王相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02.《語文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教程》,周慶元、王松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5月出版。
03.《語文教學技能培育教程》,黃麟生, 林潤之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04.《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徐林祥、張悅群主編,東北師大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05.《語文板書設計及評釋》,彭小明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06.《中學語文微格教學教程》,李穎主編,科學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07.《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研究》, 蔡高才,袁光華編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08.《教學技能應用指導》,李沖鋒,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09.《教育實習全程解說》(師范院校學生讀本),朱紹禹,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語文教學案例基礎
01.《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案例教程》,李山林主編,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02.《走進課堂——高中語文必修課例分析》王榮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3.《聽李鎮西老師講課》,李鎮西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04.《聽袁衛星老師講課》,袁衛星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05.《聽竇桂梅老師講課》,竇桂梅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06.《聽韓軍老師講課》,韓軍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07.《聽餘映潮老師講課》,餘映潮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08.《言說抵抗沉默——郭初陽課堂實錄》,郭初陽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09.《聽鄭桂華老師講課》,鄭桂華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0.《聽王榮生教授評課》,王榮生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1.《好課是這樣煉成的——品讀名師經典課堂》(語文卷),雷玲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2007年版。
12.《名師教學機智例談(語文卷)》,雷玲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3.《文心》,葉聖陶、夏丏尊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版。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堂教學名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