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師如何促進有效課堂教學評價機制
學生來從課堂中獲得所學知識、提高源自己的能力,因此,如果要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必須讓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樂於學習,也熱愛學習。由此,科學的課堂評價機制應運而生。本文深入的剖析了課堂評價機制,讓人認識到了課堂評價機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提出了如何利用課堂評價機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個人自信
⑵ 怎樣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評價
通過聽課、思考、實踐,我覺得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
所謂「有效」,就是表揚要適得其所,要關注學生的需要與狀態,使表揚真正起到激勵與促進的作用。該表揚時,慷慨真誠;不該表揚時,守口如瓶。所謂「適度」,就是要掌握表揚的分寸,不任意誇大學生的優點。
不同的學生,對於表揚的期待與反應是不相同的。如回答簡單的問題,學優生對於老師是否表揚往往表現得無所謂,受了表揚也常常是反應平平;而後進生則不然,他們很在乎老師的表揚,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受到表揚後也能高興一番。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時候對於表揚的期待與反應也不相同。如學優生在解出難題或者對某題有新的解法時,他們就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贊揚,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會感覺很興奮」。
針對不同的需要,可以進行不同的表揚——
如果一位學優生回答的問題非常完美,可用極其真誠的語氣說:「說話時有條不紊,表達的內容條理清晰,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很強,再努力了,能成為語言學家呢!」相信那位學生聽了一定會自豪和興奮的。而其他學生受了感染,也會紛紛舉起手要求回答問題。
如果是一位比較靦腆的小姑娘回答了問題,雖然她的聲音仍不很響亮,但她已經能做到主動地舉手發言了,這是她的進步。應抓住契機進行表揚:「今天你回答問題的聲音真好聽,還想再聽一遍剛才的答案,行嗎?」相信小姑娘一定會非常激動的,以後的她也會越來越自信的。
簡而言之,表揚要貼近學生的心理,表揚學生需要的,表揚學生在乎的,這樣的表揚式評價才會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⑶ 有效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思想是什麼
給學生一個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每一個老師的責任。在人生學習的有限道路上,老師就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涯中的領路人,而我們就要把孩子們引領到一個最肥沃的草場上,讓他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覓食營養豐富的食物,讓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然而,不曾有什麼教學經驗的我在心中很是疑惑的是,每天馬不停蹄地趕課,眼睛盯著同年級組的進度,不斷地調整著我的語文課堂。 在教師培訓中老師有句話是「在教學中要堅持兩條腿走路」,不僅要將課文內容講好,更重要的是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注重孩子們的文學素養的積累。是啊,我的觀念中一直也是這樣想得,一兩節語文課不聽、不學,並不會影響孩子們的語文水平,但是沒有了課外閱讀,僅僅把眼光聚焦在課文,讓學生對課文翻來覆去地理解,品琢詞句,卻始終只有井底之蛙的見識。記得我的老師經常說「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在我的心中也像這樣做,盡力去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孩子們的積極性,但是孩子們課堂上混亂的紀律以及刻無停息的小動作讓我的語文課堂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老師話語漫天飛的「天下」,每天扯著嗓子在呼喚著孩子們認真學習、端坐靜聽,盯著課本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心中卻倍感這種教法的極大局限性。 理想中充滿想像與活力、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課堂幻化成泡影。現在心中真的很佩服魏書生的教育智慧,既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拓展課外閱讀,更羨慕他能夠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我們一個學期圍著轉的課文內容講完。他預留了這么多時間,讓孩子們貪婪地吮吸著知識的養分,讓孩子們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我想他所給學生的這種「空白」時間,留給孩子們無限的思索與遐想,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盪氣回腸。 我想,作為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在教學中更應根據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提問。鼓勵學生做充滿熱情的、獨立的、反思的閱讀者」,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並重視其獨特感受和體驗。 相信追求課堂的有效性並不是神話,只要我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多多地加以反思和改進,那麼我的目標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實現。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在學習態度上,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我認為不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下嘗試: 1、創設情境,營造利於能力發展的教學環境。只有在課堂創設多元化的情感空間,才會使能力的形成融匯於統一的整體布局中,才會使學生在充滿情感、美感、和想像的教學情境中不斷體驗,從而發現學習的樂趣。 2、圍繞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做學問。在問題設計上盡量與學生日常經驗相聯系,力求有實用價值;具有開放性,以便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設置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孩子在「跳一跳,摘果子」的過程中獲得學習過程的體驗。 3、圍繞活動,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交流。 讓學生們親自經歷發現、體驗、探究與感悟過程的課堂,孩子們的主動參與使課堂變得生動,充滿生機。 4、讓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創造。 為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培養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為他們充分發展創設寬松的環境和氛圍,還要盡量創設一種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處理問題,猜測、操作、試驗、調查、信息搜集與、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 5、讓學生在有效的課堂練習中鞏固知識, 學生層次的不同決定了鞏固練習的不同。現在提倡的精心設計板演作業、基礎訓練作業、拓展提高作業等這樣幾種作業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在作業的選擇上一定要有分類。批改作業中要仔細分析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別問題。如是共性問題,就要集中講評;如是個別問題,就要個別當面輔導。 6、要重視教學活動的反饋。 教師和學生要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調節教和學的活動,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反饋時間要及時。教師要做到每一節課都有反饋,表揚好的做法,提出問題和缺點,讓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強化重要內容,加深學生對當堂內容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能靈活理解所學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教師要耐心地多講解幾遍並加上適當地練習。(2)反饋方式要多樣、靈活。(3)反饋應該貫穿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只有師生的心靈不斷撞擊,才會產生激情的火花;只有師生的情感不斷交流,才會激發人性的快樂。只有通過我們尊重人的發展規律、尊重教育的發展規律,轉變觀,念提升能力,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⑷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
( 1 )評價對象從關注教師的 ' 教 ' 轉向關注學生的 ' 學 ' 。綜合發展趨勢,從以往側重教師的教轉向回面向教學結果的同時,也考慮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答
(2 )從只關注知識的掌握轉向全面關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 3 )教學評價既關注 ' 有效教學 ' 結果的達成,也關注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狀態表現。
( 4 )強調評價標准從單一走向多元,從靜態走向生成。
( 5 )從關注短效到關注長效,尤其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習慣的養成,主動開動腦筋利用多種策略、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為孩子的發展積淀的重要財富。
( 6 )從關注評優課、展示課的評價到關注常態課的評價和診斷。
( 7 )從獨立的關注一節課到關注一系列的課,從關注一個人的課到關注一個學校教師群體的課,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文化氛圍。
( 8 )從關注形式的變化到關注對學科本質的追問。
⑸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
( 1 )評價對象從關注教師的 ' 教 ' 轉向關注學生的 ' 學 ' 。綜合發展趨勢,從以往側重教師的教回轉向面向教學答結果的同時,也考慮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2 )從只關注知識的掌握轉向全面關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 3 )教學評價既關注 ' 有效教學 ' 結果的達成,也關注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狀態表現。
( 4 )強調評價標准從單一走向多元,從靜態走向生成。
( 5 )從關注短效到關注長效,尤其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習慣的養成,主動開動腦筋利用多種策略、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為孩子的發展積淀的重要財富。
( 6 )從關注評優課、展示課的評價到關注常態課的評價和診斷。
( 7 )從獨立的關注一節課到關注一系列的課,從關注一個人的課到關注一個學校教師群體的課,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文化氛圍。
( 8 )從關注形式的變化到關注對學科本質的追問。
⑹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發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不只在於教師事先精心設計好的每一句教學語言是否精彩,更在於師生雙向交流過程中教師有沒有充滿教育機智的教學評價的有效發揮。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不是停留於表層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無的銜接,而是在整體深刻理解文本和學生實際後煥發的自然而然的創設和生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評價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准確得體,催生活力 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活動,是主體對客體滿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斷。在語文課堂上的直接表現就是教師用常用語言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過程、結果等進行判斷,再行褒獎、指導。首先課堂教學評價必須准確。准確性是課堂教學評價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就沒有了生命力。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准確的課堂教學評價還需我們關注課堂中生成的細節,及時提醒學生,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二、機智應對,化險為夷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機智幽默、生動優美的語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幽默的和風細雨、詼諧輕松,可以使它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達到匡正糾謬、明辨是非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機智幽默、生動的評價語言,更是可以創造出一種輕松愉快、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以愉悅的心情去主動、生動地學習,從而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特級教師支玉恆老師在教學《第一場雪》時,以風趣的語言暗示學生如何通過有聲的語言把「雪的大」讀出來。當第一個同學讀時語氣比較平直、輕短,老師風趣地問同學們:「這是什麼雪呀?」大家笑著說:「這是小雪。」於是再請一學生讀,讀得稍好些,大家又笑道「這是中雪」。又再請第三、四位同學讀,終於讀出了大雪」,教師又幽默地激勵道:「還有誰讀得比他下的雪還要大的嗎?」課堂上笑聲此起彼伏,學生在書聲琅琅、語言交流、思想碰撞中獲得求知的歡樂,真是「別有一番『趣味』在心頭」! 教學過程充滿著各種變化、發展,始料不及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靈活運用教學機智,將預設性語言和隨機性語言結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突發情況,臨時調整預設的流程,快速反應,巧妙應對,就能化險為夷。因此,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應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隨機應變,用自己內在的魅力,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三、捕捉亮點,學會賞識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需要教師的激勵,激勵能激發人的潛能,能使人心智開啟,靈感涌動。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里與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在成功中走向成功。例如二下語文《找春天》,一學生在朗讀「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這一自然段時,老師誇獎道:「你也是我們班裡一個活躍的音符,請你再帶領大家讀讀吧!」頓時她變得更自信,領讀的同時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同時,班裡的學生也開始一個個爭做活躍的音符了,可謂一舉兩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以鼓勵。成功,哪怕只是一點點,對一個學生樹立自信意識也是極為有益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要吝嗇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賞識與贊許,要及時送上充滿激勵的評價,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增強自信心,檢驗成功的快樂。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四、尊重差異,期待成長 教師的評價要做到因人而異,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評價標准。因此,教師要了解他們的基礎,關注他們的發展狀況和努力程度,尊重差異,為每個學生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並給予具體指點和引導,耐心期待學生一點點成長、進步。 著名的教育評價家斯塔佛爾姆強調:「評價不在於證明,而在於改進」,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要求教師評價時不只是簡單的判斷或褒獎,而應注重具體引導,應更多的從內容、方法等方面去點撥和啟發。有位老師在教學《蘭蘭過橋》總結課文時啟發到:「請同學們想想,你頭腦中神奇的橋是怎樣的?」話音剛落,一個小男孩站起來一口氣說了四種神奇的橋,教師評價說:「你真聰明。」仔細瞧瞧,那個學生一臉平靜,不經意地坐了下去。顯然,學生聽多了這樣泛化的評價,早已產生審美疲勞,不感興趣了。這樣泛泛而又單一的評價缺乏針對性,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久而久之,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對如此的評價會麻木不仁,心理效應為零,評價也就失去其應有的作用。「你真聰明」,聰明在哪裡?「你真棒」,棒在何處?都應大聲給出具體參數,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於自己的關注和重視,獲得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正確導向,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提升。上述例子中老師的評價如再具體形象些:「看來這位同學對橋特別感興趣,等你學習掌握了更多的知識,長大後也會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這樣具體的語言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像,把自己和「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聯系起來,幻化出自己也是橋梁專家的美好形象,從而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進入更加積極的思維狀態,產生出奇思妙想,這也正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教育,是一種溫暖的撫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時,心中要有「愛」,要做到「每句話背後都是一顆心」,從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不管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評價一定是發自內心,真心實意,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才會接受老師的評價。教師情真意切的評價,定會讓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它植根於深厚的教學功底、良好的口語素養和正確的教學理念。相信我們在課堂上關注和體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學會認真傾聽,在反思中增強研究意識,培育教學機制,在教學中不斷實踐探索,一定能步入這座有效評價的藝術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