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公共教學樓(大學)設計有什麼規范或是要求
以下條目摘選自《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范(GBJ99-1986)》供參考。
第二節 普通教室
第3.2.1條 教室內課桌椅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課桌椅的排距:小學不宜小於850mm,中學不宜小於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小於550mm。課桌端部與牆面(或突出牆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於120mm。
二、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三、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0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宜大於8000mm,中學不宜大於8500mm。教室後部應設置不小於600mm的橫向走道。
第3.2.2條 普通教室應設置黑板、講台、清潔櫃、窗簾桿、銀幕掛鉤、廣播喇叭箱,「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教室的前後牆應各設置一組電源插座。
第3.2.3條 黑板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黑板尺寸:高度不應小於1000mm,寬度:小學不宜小於3600mm,中學不宜小於4000mm。
二、黑板下沿與講檯面的垂直距離:小學宜為800--900mm;中學宜為1000--1100mm。
三、黑板表面應採用耐磨和無光澤的材料。
第3.2.4條 講台兩端與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00mm,寬度不應小於650mm,高度宜為200mm。
第九節 合班教室
第3.9.1條 合班教室的規模宜能容納一個年級的學生,並可兼作視聽教室。
第3.9.2條 合班教室宜設放映室兼電教器材的貯存、修理等附屬用房。
第3.9.3條 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納兩個班的可做平地面;超過兩個班的應做坡地面或階梯形地面。
第3.9.4條 合班教室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5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應大於18000mm。
二、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三、座位排距:小學不應小於800mm,中學、中師、幼師不應小於850mm。
四、走道寬度:縱、橫向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於900mm;當同時設有中間和靠牆縱向走道時,其靠牆縱向走道寬度不應小於550mm。
五、座位寬度不應小於450~500mm。
六、教室的課桌椅宜採用固定式。課椅宜採用翻板椅。
第3.9.5條 在計算坡地面或階梯地面的視線升高值時,設計視點應定在黑板底邊;隔排視線升高值宜為120mm;前後排座位宜錯位布置。
第3.9.6條 當教室設置普通電影放映室時,放映孔底面的標高與最後排座位的地面標高的高差不宜小於1800mm;最後排地面與頂棚或結構突出物的距離不應小於2200mm。
第3.9.7條 放映白晝電影的合班教室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放映室的凈寬度宜為教室長度的1/4~1/2。
二、安裝透射幕洞口的寬度應為教室長度的1/6;洞口的高寬比應為1:1.34;洞口的底面標高與講檯面的距離不宜小於1200mm。
三、放映室的牆面及頂棚面宜採用無光澤的暗色材料。
第3.9.8條 裝備電教設施的合班教室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教室前牆應設黑板和銀幕。前後牆均應設電源插座。
二、室內應設安裝電視機的設施和窗簾盒。
㈡ 大學教學樓建築設計以滿足哪些規范
大學建築教學樓的設計首先要滿足《建築防火設計規范》、《民用建築設計通則》、《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其次滿足上述規范條文外還需要滿足《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外牆保溫工程技術規程》、《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范》、《公共建築設計標准》、《屋面工程技術規范》、《無障礙設計規范》、《建築地面設計規范》,《建築玻璃應用技術規程》等和地方《民用建築強制性條文》等相關規定
㈢ 建築設計:教學樓與操場最小距離是多少哪本規范上有說明
考慮到運動場的使用情況,最好酌情設置緩沖區。《建築設計資料集》第185頁關於「中小內學校體育教室」的容內容中,風雨操場的適宜面積,活動場地邊線與外輪廓之距離標為1000毫米。
雖然這是室內場地的尺寸,也可以作為室外運動場地的設計參考。如果有條件,在運動場與圍牆之間至少留出1米的空間。
(3)教學樓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在近代,建築設計和建築施工分離開來,各自成為專門學科。這在西方是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萌芽,到產業革命時期才逐漸成熟;在中國則是清代後期在外來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築所包含的內容、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復雜,涉及的相關學科越來越多,材料上、技術上的變化越來越迅速,單純依靠師徒相傳、經驗積累的方式,已不能適應這種客觀現實。
㈣ 一般教學樓兩個教室之間的窗間距有沒有要求 建築設計
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 50099-2011
第5.1.8各教室前端側窗窗端牆的長度不應小於1.00m。窗間牆寬度不應大於版1.20m
如果緊鄰的兩個教室屬於權不同的防火分區,還有滿足防火間距的要求
緊靠防火牆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00m;當水平間距小於2.00m時,應設置固定乙級防火門、窗。
㈤ 大學的教學樓建築設計有相關的規范嗎
有的,民用建築通則,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和會議室相關的影劇院建築設計規范,和期刊室相關的閱覽室設計和布置,關於教學樓建築設計的地方性技術措施。
㈥ 如何進行教學樓標准教室的設計
首先要看教學樓是來小源學中學還是大學,而且還要看裝多少人(每班人數)。這直接決定了每一排座位的間距,也就間接決定了教室的大小。
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范GBJ99-86關於教室的內容:
普通教室
教室內課桌椅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課桌椅的排距:小學不宜小於850mm,中學不宜小於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小於550mm。課桌端部與牆面(或突出牆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於120mm。
二、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三、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0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宜大於8000mm,中學不宜大於8500mm。教室後部應設置不小於5600mm的橫向走道。
普通教室應設置黑板、講台、清潔櫃、窗簾桿、銀幕掛鉤、廣播喇叭箱,"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教室的前後牆應各設置一組電源插座。
先計算人數,然後按照以上標准合適的裝下這些人就行了。
㈦ 教學樓樓梯設計規范有哪些
1. 樓梯間應有直接天來然采源光。
2. 樓梯不得採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每段樓梯的踏步,不得多於18級,並不應少於3級。梯段與梯段之間,不應設置遮擋視線的隔牆。樓梯坡度,不應大於30°。
3. 樓梯梯段的凈寬度大於3000mm時宜設中間扶手。
㈧ 大學教學樓設計規范中無電梯最多能做多少層
5~12層裝一台電梯,13以上要兩台。但沒強制,所以一般教學樓最高是4層
㈨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重要公共建築」的條文解釋里「較大規模的教學樓」怎麼確定,多大面積算「較大規模」
按照規定,使用人數超過500人的中小學校或者其他未成年人的學校,使用人數超過200人的幼兒園就屬於重要公共建築!
㈩ 【樓梯設計】中學教學樓的梯段寬度和該層總人數有什麼數值關系
據2011年起的《中小學校設計規范》,中小學校教學用房的樓梯梯段寬度應為人流股數的整數倍。
根據《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即2011年起的實施規范)中8.7.2-8.7.3的規定:
一、中小學校教學用房的樓梯梯段寬度應為人流股數的整數倍。梯段寬度不應小於1.20m,並應按0.60m的整數倍增加梯段寬度。每個梯段可增加不超過0.15m的擺幅寬度。
二、中小學校樓梯每個梯段的踏步級數不應少於3級,且不應多於18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各類小學樓梯踏步的寬度不得小於0.26m,高度不得大於0.15m;
2、各類中學樓梯踏步的寬度不得小於0.28m,高度不得大於0.16m;
3、樓梯的坡度不得大於30°。
根據《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2011(即2011年起的實施規范)8.7.2的說明:
多個學校發生的踩踏事故說明,當梯段寬度不是人流寬度的整數倍時很不安全。
2009年12月湖南省某校樓梯間的踩踏事故使8名學生死亡,26名學生受傷。該樓梯梯段寬度為1.50m(2.5股人流),課後急擁下樓時,會擠入3人,必然有人側身下行,極易跌倒。慘痛的教訓不可重演。為保障疏散安全,本條規定,中小學校樓梯梯段寬度應為人流股數的整數倍。
應依據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的方法,並按本規范每股人流寬度的規定為0.60m計算樓梯梯段寬度。行進中人體擺幅仍為(0~0.15)m,計算每一梯段總寬度時可增加一次擺幅,但不得將每一股人流都增計擺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