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辦法及措施
第一、要在課前下功夫認真備課,因為備好課是上好的先決條件,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熟悉教材。也就是教師對教材內容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達到理解透徹,融會貫通,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真正做到「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出於吾之心」,只有深刻理解教材,才能挖掘教材的精髓,在課堂上才能有系統有條理地傳授知識,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
(二)了解學生。班上學生有哪幾個層次,對各層次有哪些需求,防止優等生「吃不飽」,差等生「消化不良」現象的發生,充分估計授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並選擇相應的對策。
(三)設計教學方法。考慮怎麼教好學生,如何對教材內容進行教法加工,如何安排一節課的全部活動。
第二、認真上好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也下幾點原則:
(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
(2)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應從學生的好奇心出發,激發學生的內趨力和強烈的學習慾望。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他們對一些游戲、故事、活動特別感興趣,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就必須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平時教學中,讓學生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以鼓勵為主,真正讓孩子體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這樣往往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古代關於教學方法的故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均是教授學生學習方法的名言,如小學生識字,有相同部首組成的字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師:三個「口」能組成什麼字呢?生:品!師:三個「日」呢?生:晶!師:像這種結構的字還有嗎?生:有。
師:同學們課後查字典找一找,看看誰找的多明天把它寫在黑板上。像這樣不僅縮短教學時間,還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還可以讓學生課外活動充實,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鞏固教學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課後加大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教師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
並利用課余時間對後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經常與後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第四,精選課堂教學習題、作業題。
(一)、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可分口頭、書面、思考,布置課外閱讀作業,力求能開拓學生知識面,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
(二)、作業的內容要精選,份量適當,難易適度,並具有層次性、思考性、應用性、開放性。
(三)、作業的規格要統一,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做到書寫工整、格式規范、步驟清楚、書面整潔。
(四)、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細致、不漏批錯批。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作文必須在下次習作前批改結束,作文批改要有批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字跡要工整。
(五)、重視作業的講評,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同時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
第五、注意家校合作。每學期開學召開家長會,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共同商討教育大計,努力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
(1)開學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擴展閱讀:
教育質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教育制度、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過程等的合理程度;教師的素養,學生的基礎以及師生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程度。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
衡量的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㈡ 小學生幾月幾號放假
2021年1月日放寒假。根據省教育廳的相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將全市普通中小學2020-2021學年度教學及放假時間安排通知如下:
一、學年安排
2020-2021學年共52周。全日制普通高中全學年教學時間41周(其中上學期22周、下學期19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10周。全日制義務教育學校全學年教學時間40周(其中上學期22周、下學期18周),假期12周。
二、開學放假時間
(一)上學期(秋季):2020年8月29日-30日學生報名、學校組織新學年入學教育並做好正式行課准備,8月31日正式行課。2021年1月29日放寒假。
(二)下學期(春季):2021年2月28日學生報名,3月1日正式行課。義務教育學校7月2日放暑假,普通高中7月9日放暑假。
(2)開學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擴展閱讀:
工作要求
1、各縣(區)教育局須嚴格執行上述安排,未經市教育局批准,不得隨意更改中小學開學和放假時間。
2、各中小學須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個別學校因特殊原因確須調整開學放假時間的,由各縣(區)教育局審批後報市教育局備案。
3、各縣(區)教育局和學校應做好師生假期安全教育,結合各地各校實際,適當安排師生開展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安排學生適量的假期作業。
㈢ 教育部就全面恢復教學秩序都發表了哪些聲明
教育部就全面恢復教學秩序都發表以下幾條聲明,下面我就來一一說一下。
首先今年的上半年的部分學生上課效果不是太好,所以教育部聲明,各個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學生的課進行一些調整,以免有不適應的地方。我感覺對這一點聲明還是很好的,因為上半年上課都是在線上看老師直播,我個人也是對線上教學這種方式不是特別適應,集中不了注意,老是想玩手機,所以開學以後我個人希望可以增添一些課,可以把上學期的課銜接一下還挺好的。教育局這樣也是為了孩子們可以更好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好疫情防控,雖然我們國家控制住了,但是還是有一些境外輸入的病例,我們這么長時間疫情防控都過去了,已經不差這幾個月防控了,所以不管是誰,都要有科學的防疫方法,確保自己不會感冒,不出遠門,積極服從學校的安排,只有這樣學校才能正常更方便的管理和調整。
㈣ 如何看待教育部要求全面恢復教學秩序這件事呢
8月27日,教育部發布全面恢復秋冬季教學秩序的通知,今年的秋季學期處於疫情防控下的特殊學期,所以應當格外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絕不能鬆懈,要求學校應確保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全面開學。即學生上學路上尤其是大學生要確保做到自身防護,做好核酸檢測,開學前自行隔離14天,方能達到上學的要求,而且每天的體溫監測是必不可少的,以及高風險地區要做好數據真實填報,必要的話先暫時隔離在家,配合地區工作,這些是安全開學需要確保的。
我認為教育部的這項要求對所有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需要嚴格遵守的,教育部此舉是為了確保教學質量以及健康安全,我們也有義務配合好每一項工作,守護好我們的安全。
㈤ 全國學校全面恢復教學正常秩序,返校學生有多少
9月22日上午,在來教育部新聞自發布會上,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介紹,根據各地教育部門的匯總,截至9月18日全國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中小學均已分批開學,目前全國在校學生總數是2.42億,返校學生占學生總數將近90%。
她表示,這樣一個比例也標志著教育系統經受住了一次歷史大考,已經實現了秋季學期安全正常全面開學,「也就是說學校已經全面地恢復了教育教學的正常的秩序,這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續梅提出,下一步要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繼續以務實的精神和態度,毫不鬆懈地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5)開學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擴展閱讀:
開學防疫意識不能少
全國學校全面恢復教學正常秩序,也表明在疫情背景下能開學那就非常的不容易,這次開學,防疫依然是一個重要的任務,我們也注意到,當教育部強調是全面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包括疾控專家也認同進學校要被口罩。
但全國范圍內師生人員流動非常大,這也是對防控工作的一種很嚴峻的考驗。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好教學計劃,平衡好教學活動與防疫抗疫的關系,這一點十分考驗各級各類學校的校長們。
㈥ 教育部要求秋季學期全面恢復教學秩序,高校何時解封
教育部要求秋季學期全面恢復教學秩序,高校的解封日期也基本已經敲定,那就是開學時間在8月15日以及10月10日之間。科學防疫,科學謀劃和部署秋季開學和秋冬的防疫,是教育系統不可或缺的任務。疫情雖然在秋冬還會有卷土重來的風險,但是安全、科學、高效的組織開學工作,是當前首要的任務。目前,全國大約有三十多個省,已經明確了開學時間。開學還會嚴格遵守防疫要求,那就是分批次入學,入學前各項檢查措施必不可少,持綠碼報道,也是必須做到的事情。
雖然,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防疫的勝利,但是疫情在秋冬季節非常有可能會卷土重來。因此,戴好口罩,盡可能不聚集,常洗手,仍然非常有必要。
㈦ 2021年中小學生寒假假期將延長嗎
隨著國慶假期的結束,各地學校基本上已經進入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大家都知道,學生在疫情期間幾乎是在家上網課,雖然維持了基本的教學任務,但是在開學後仍然需要勘實學習基礎,仍然需要對網課進行鞏固。
因此,很多學校把秋季學期的教學任務安排得比較緊湊,拉長教學時間。各省的教育廳發布最新通知,對於中小學寒假假期有了一個明確的規定,基於農歷新年的時間,學校基本上都是在明年一月的下旬進入寒假假期。
而弊的一面就是寒假假期聚集在比較低溫的階段,容易引發流感,特別是如今雖然疫情進入平穩階段,但並沒有完全消失,因此風險系數比較大。
所以雖然學生們對放假很開心,家長們卻很發愁,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肯定不行,而家長留在家裡照顧孩子也不合適,畢竟還有工作要兼顧,而且大部分行業在年底的時候,都是很繁忙的,家裡有老人照顧孩子的還好,如果沒有就只能孩子自己照顧自己了,而且家長們的放假時間有限,在學習上也起不到太多的監督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網課期間家長們很頭疼的原因。
孩子小的家長擔心的是這一方面,而孩子年齡大一點的家長,又增加了其他的擔憂,孩子大了自主能力也高了,所以家長們基本管不住,如果孩子在放假期間亂跑呢,和同學去人群密集的場所玩呢,畢竟現在的人們對疫情還不能完全放鬆警惕,尤其是在春節前後,人員流動非常大,留在家裡反倒不如在學校里安全。
客觀的說,家長們的擔心也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學校在適當的時間放假,也是為了學生們考慮,所以對此大家只能互相理解了。
不過,也不用擔心,我們想到的,學校肯定也會考慮到,只要注意日常防護,加強免疫力,仍然是可以做到讓孩子放心學習。
㈧ 大學什麼時候可以轉專業
大學轉專業的時間並沒有統一的規定,不同學校的規定不同,具體以學校規定為准。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規定:
第二十一條 學生在學習期間對其他專業有興趣和專長的,可以申請轉專業;以特殊招生形式錄取的學生,國家有相關規定或者錄取前與學校有明確約定的,不得轉專業。
學校應當制定學生轉專業的具體辦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標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學校根據社會對人才需求情況的發展變化,需要適當調整專業的,應當允許在讀學生轉到其他相關專業就讀。
休學創業或退役後復學的學生,因自身情況需要轉專業的,學校應當優先考慮。
(8)開學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擴展閱讀:
教育部2005年9月1日頒布施行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僅提到「學生按學校的規定申請轉專業,由所在學校批准」,並未明確規定專業成績和人數比例。教育部在學生轉專業上給予了高校充分的自主權,但學校會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一些條件。
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大致分為幾種情形:
1、錄取專業不是其理想志願,高考錄取被調劑,往往一入校就有轉專業的念頭;
2、入校前對所學專業並不了解,進校後才發現與想像中的專業相去甚遠;
3、沖著轉入專業更加熱門、更好找工作;
4、極少數同學則受人影響或好奇,「跟風」轉專業。
㈨ 教育部要求全面恢復教學秩序將會給學校帶來什麼影響
受到來自社會的壓力。受到部分家長的歡迎。
教育部要求全面恢復教學秩序,首先會導致學校進行全面消毒,進行全方位清理。
那就是疫情還沒有真正結束,很多地區陸陸續續傳來,有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
這使得社會上有一種質疑的聲音,害怕全面恢復教學秩序後,會造成孩子的大規模感染。這使得很多開學學校需要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
一旦有孩子患上病毒,那麼這所學校將受到極大的影響,可能直接受到上級處罰,並且社會也會有質疑的聲音。
所以學校開學會帶給學校巨大的社會關注度,因為每一位孩子都是社會的未來。
學校牽動著每一個家庭和社會的未來,學校開學需要頂著家長和社會的雙從壓力,一定不能發生感染。
不然將會對學校造成無法挽回的聲譽損失,可能直接會導致學校的社會口碑一落千丈 。
並且學校還會收到教育部門的嚴厲批評與教育,以及社會,家長的追責。
這是每一個開學的學校都需要承受的壓力。
所以教育部的要求,對學校影響很大。學校管理層需要頂著大量壓力來實施教育部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