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維族舞蹈教學

維族舞蹈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9 01:12:53

『壹』 維吾爾族舞蹈有哪幾種詳細一些

1、賽乃姆

自娛樂舞。 在新疆廣播,節奏拍主要,個別地區(如哈密)都要拍。 西奈木原來是一個古老的新疆民間旋律,流暢的節奏,美麗的旋律,適合舞蹈,後來與樂曲組合的旋律的節奏,由兩輪的緩慢轉動形成跳舞形式的部分,被納入了維吾爾古典音樂「十二木kam」。

2、多朗舞

禮儀舞蹈 在二人的基礎上跳舞,一起跳舞。 傳遍新疆麥凱蒂,巴楚,沙沙,阿瓦提等縣。 許多長舞有一個完整的表演節目。 舞者必須從舞蹈開始到結束,中途不允許退出,觀眾不得離開舞廳.

3、薩瑪舞

定製舞蹈。 是在伊斯蘭節日廣場上由男子執行的舞蹈形式。 新疆喀什,沙赫等主要流通領域到地面。 「索馬」原來是新疆傳統的民族舞蹈,已經勝過了一陣子。 引進伊斯蘭教後,逐漸演變成為群眾節日舞蹈活動。

4、夏地亞納

是廣場上的節日盛大集會,群眾舞蹈形式廣泛流行,新疆受歡迎,在新疆南部。 夏娜娜娜是歌曲的名字說維吾爾意思是「快樂」,以前曾經使用皇室的巡邏宮殿,歡迎等儀式音樂舞蹈,發展起來快樂的表達情緒舞蹈,大多是在演出前的集會之前。

5、納孜爾庫姆

表演男子跳舞 主打舞蹈雙重,具有競爭力。 在新疆吐魯番,杉山,Toksun等地區傳播,是婚禮嗨或者最美妙的節目,各地多有半職業性的納孜爾庫姆藝人。

『貳』 如何學好維族舞蹈

您是男生還是女生? 女生的話找肩膀帶動身體的感覺就是所有動作都是肩膀帶。 男生的話就找鼻子尖聞香氣的感覺 一句兩句說不明白 望您能理解

『叄』 維族舞的動律有哪些

由於新疆南北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不同,使維吾爾族各種舞蹈既有共同的風格,又有不同的地區特色。維吾爾族舞蹈的主要特點是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同眼神配合傳情達意。

從頭、肩、腰、臂到腳趾都有動作。昂首、挺胸、直腰是體態的基本特徵。通過動、靜的結合和大、小動作的對比以及移頸、翻腕等裝飾性動作的點綴,形成熱情、豪放、穩重、細膩的風格韻味。

其特點還表現在:

1、膝部連續性的微顫或變換動作前瞬間的微顫,使動作柔美,銜接自然。

2、旋轉快速、多姿和嘎然而止。各種舞蹈形式的旋轉,均各具特色,通常在舞蹈的高潮時作競技性旋轉。

3、音樂伴奏多用切分音、符點節奏,弱拍處常給以強奏的藝術處理,用以突出舞蹈的風韻和民族色彩。

舞蹈中,從頭、肩、腰、臂、肘、膝、腳都有動作,傳神的眼神更具代表性。還要加上「動脖」、「彈指頭」、「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小裝飾,更形成了維吾爾族舞蹈的特點。維吾爾族舞蹈大致可分為自娛性舞蹈、禮俗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

還有一種非常有特點的舞蹈是多朗舞。多朗舞來自塔里木盆地多朗地區(中國西北)。多朗舞有著結構嚴謹的舞蹈形式。

開始跳舞以雙人對舞為主。多少對不限,中途是不能退場的,直跳到競技開始,競技是旋轉,隨著樂曲的不斷變化,競技的人逐漸減少,直到只剩下一個人,這時到了舞蹈的高潮,在眾人的喝彩聲中結束。舞蹈自始至終都在「多朗木卡姆」的音樂伴奏下進行,熱烈而歡快。

(3)維族舞蹈教學擴展閱讀:

發展起源:

新疆地區自古就是中、西交通要道,也是古西域樂舞盛行的地方。中原文化及印度、伊朗文化為主,對新疆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而西域樂舞對中原及其他地區樂舞,也有深遠的影響。漢、唐著名的於闐樂、疏勒樂、龜茲樂、高昌樂、伊州樂等都出自新疆境內。

至今上述地區依然保持著樂舞風習,流傳各具特色的舞蹈形式。這些舞蹈大多與新疆著名古典音樂套曲木卡姆相結合,許多小型表演性節目,多在群眾歡聚娛樂的「麥西來甫」中進行。

木卡姆的演奏與麥西來甫的活動,都是新疆的傳統風習,木卡姆使民間音樂規范化,促進了民間舞蹈的發展;麥西來甫則給人們提供了學習本族、本地區風俗、儀禮,學習民間舞蹈和進行即興創作的機會。

至今的維吾爾族的舞蹈,又回到了原有基礎上進行表演,維吾爾舞蹈可分為自娛性舞蹈、風俗性舞蹈、表演性舞蹈 3類。娛樂和習俗性舞蹈中也存在表現和宗教信仰的因素。

至今在新疆各地民族舞蹈主要有:賽乃姆、納孜爾庫姆、多朗舞、薩瑪舞、夏地亞納、盤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肆』 新疆維吾爾族的舞蹈基本功是什麼

1、壓腿

壓腿是舞蹈的基本功之一,壓腿好的話,跳舞的時候,往往看起來更加的好看自如,一般分為壓前知、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

2、踢後腿

踢後腿也是舞蹈的道基本功之一。一般需要多加練習,在踢後腿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需要身體前傾。這個需要多加練習。

3、劈腿

跳劈腿跳也是舞蹈的基本基本功之一。在練劈腿跳的時候,是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這個基本功非常的重要,往往一個專舞蹈中,這個工作比較多,所以需要多加練習。

(4)維族舞蹈教學擴展閱讀:

新疆舞分類:

1、賽乃姆舞是廣泛流傳於維吾爾族中,以賽乃姆音樂為伴奏的舞蹈,並無規定動作和程式。一般由男女成對而舞,人數不限,舞時歌者不舞,舞者不歌,隨著音樂情緒的發展而發展,最後總是在熱烈地快板中結束。

2、薩瑪舞這種舞蹈主要流行於喀什、莎車一帶。從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以來它就一直伴隨著伊斯蘭教的禮拜活動而存在。每逢庫爾班節和肉孜節,便有成千上萬的群眾在眾人「阿拉――」的呼喊聲伴奏下跳起這種粗獷、奔放、節奏強烈的二拍子舞蹈。

3、刀郎舞這是流行於刀郎地區的維吾爾族舞蹈。是一種男女成對的群舞,其舞蹈動作的優美、舒展、矯健、剛勁有力可居維吾爾族民間舞蹈之首,此外,舞伴互相換位、交錯、配合的默契又別有一番韻味。

『伍』 維族舞蹈鼓點怎麼喊

咚噠、咚噠、咚咚噠、噠噠咚噠咚咚噠咚咚噠。

維吾爾族舞蹈的特點是與民間音內樂結合得十分緊密。

舞蹈中,從頭、肩、腰、臂、肘、膝、腳都有動作,傳神的眼神更具代表性。還要加上「動脖」、「彈指頭」、「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小裝飾,更形成了維吾爾族舞蹈的特點。維吾爾族舞蹈大致可分為自娛性舞蹈、禮俗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

(5)維族舞蹈教學擴展閱讀

還有一種非常有特點的舞蹈是多朗舞。多朗舞來自塔里木盆地多朗地區(中國西北)。多朗舞有著結構嚴謹的舞蹈形式。開始跳舞以雙人對舞為主。

多少對不限,中途是不能退場的,直跳到競技開始,競技是旋轉,隨著樂曲的不斷變化,競技的人逐漸減少,直到只剩下一個人,這時到了舞蹈的高潮,在眾人的喝彩聲中結束。舞容蹈自始至終都在「多朗木卡姆」的音樂伴奏下進行,熱烈而歡快。是維吾爾族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舞蹈。

『陸』 維族舞蹈共幾種是什麼

維吾爾族舞蹈,可分為自娛性舞蹈、風俗性舞蹈、表演性舞蹈 3類。自娛性和風俗性舞蹈中也帶版有表演和宗教因權素。現流傳於新疆各地的民間舞蹈主要形式有:賽乃姆、多朗舞、薩瑪舞、夏地亞納、納孜爾庫姆、盤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其他表演性舞蹈,用道具的有擊石舞、薩巴耶(鐵環)舞、燈舞等。模擬性的舞蹈有:山羊舞、老虎舞、駱駝舞等。這些舞蹈形式也多在麥西來甫中進行。

『柒』 新疆舞蹈的基本動作都有什麼

新疆舞蹈的基本動作:

基本動作有揚眉動目、晃頭移頸、拍掌彈指,另外,昂首、挺胸、立腰也是新疆舞蹈的基本造型。

移頸練習技巧:

1、首先放鬆脖子:

2、做頭部運動,低仰,左右,轉圈,平移,前後伸縮脖子,找一找扭脖子的感覺。

3、動脖子時,下巴收回,雙肩下垂,關鍵是尋找脖頸的意識,用後腦勺的感覺帶。

4、動脖子時候,眼神很重要,要挑眉腳和挑眼角。

5、動脖子方法:側面貼牆。讓身體的一個側面完全與牆相貼(腳腿,胳膊,肩)。

(7)維族舞蹈教學擴展閱讀

新疆舞分類:

1、賽乃姆舞是廣泛流傳於維吾爾族中,以賽乃姆音樂為伴奏的舞蹈,並無規定動作和程式。一般由男女成對而舞,人數不限,舞時歌者不舞,舞者不歌,隨著音樂情緒的發展而發展,最後總是在熱烈地快板中結束。

2、薩瑪舞這種舞蹈主要流行於喀什、莎車一帶。從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以來它就一直伴隨著伊斯蘭教的禮拜活動而存在。每逢庫爾班節和肉孜節,便有成千上萬的群眾在眾人「阿拉――」的呼喊聲伴奏下跳起這種粗獷、奔放、節奏強烈的二拍子舞蹈。

3、刀郎舞這是流行於刀郎地區的維吾爾族舞蹈。是一種男女成對的群舞,其舞蹈動作的優美、舒展、矯健、剛勁有力可居維吾爾族民間舞蹈之首,此外,舞伴互相換位、交錯、配合的默契又別有一番韻味。

4、納孜爾庫姆舞流行於哈密、吐魯番、鄯善、托克遜等地。是一種由男子表演的單人歌舞,以其詼諧、滑稽的內容、動作和獨特的蹲步舞蹈區別於任何一種維吾爾族民間舞蹈。

『捌』 急求維吾爾族舞蹈教學視頻

網路視頻裡面有啊

『玖』 維吾爾族舞蹈怎麼練習脖子

1、找一個牆角,直角型的,然後把兩個肩膀卡在直角中間,身體動不了的同時,嘗試著在水平面動脖子用耳朵找牆的感覺,眼睛同時配合,多練幾次,就找到感覺了。

2、把兩個手(手掌對著耳朵)分別放在耳朵和肩膀中間的位置,然後用耳朵去找手的感覺,這樣反復練習就能找到感覺了。

3、多鍛煉頸椎的柔韌度,方法是:脖子和肩膀的交接處持平保持不動,動的只有脖頸。或者把後背貼在牆上或高背的椅子上,保證讓肩部不動,然後把頭擺正動脖子,練幾次就會了,然後再試著後背不靠練練。初練時肩下垂,但別緊張,要放鬆,然後動脖子,慢慢堅持就會了。

4、還有一種就是,兩手交叉搭住肩膀,用力壓住肩膀不能動,然後把頭擺正動脖子,頸勃不要綳得太緊,這樣就可以慢慢地練習了。

(9)維族舞蹈教學擴展閱讀:

體態及表情:立腰拔背是其體態的突出特點,膝部富有彈性,注重「辮子」的感覺。除了熱情之外,還有很顯著的高貴感,側面表現時下巴抬高,保持微笑、活潑、俏皮。

基本動作:墊步、踏點步、進退步、一步一點,翻腕、柔腕、托帽手、點肩式、移頸、三步一抬、滑沖步、點步定點轉、轉體晃身、轉跪等。

手臂特點:維吾爾族舞蹈的舞姿變化多,造型性強,這就要求手臂有極強的控制和運用能力,才能達到姿態的准確,提高表現力。

節奏的基本特徵:多用切分音、附點節奏和弱拍上給以強勢的藝術處理。如舞蹈動作中的繞腕,指尖的「挑」,腳步的「三步一抬」中的後踢步都是在弱拍做的,因此突出舞蹈的風韻和民族特點。

『拾』 維族舞節奏怎麼喊

咚--嗒咚嗒,咚嗒咚嗒嗒,
咚--嗒咚嗒,咚咚嗒

閱讀全文

與維族舞蹈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