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優勢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當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被教師廣泛應用於各類教學。 然而,很多教師為了追求視聽效果而忽視了課件的本質內容,使課件華而不實,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然而,很多教師為了追求視聽效果而忽視了課件的本質內容,使課件華而不實,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誠然,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技術,對傳統教學手段來說是一場革命,由於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使得它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具有很多優勢。誠然,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技術,對傳統教學手段來說是一場革命,由於其自身俱有的巨大功能,使得它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具有很多優勢。 但傳統教學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續至今,是因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但傳統教學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續至今,是因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 信息技術不可能簡單地、完全地取代傳統教學手段。信息技術不可能簡單地、完全地取代傳統教學手段。 因此,教師應注意,在使用信息技術的同時,又注重吸收傳統教學手段中合理的東西,才能做到優勢互補,協同發揮其教學功能。因此,教師應注意,在使用信息技術的同時,又注重吸收傳統教學手段中合理的東西,才能做到優勢互補,協同發揮其教學功能。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要做好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就應遵守以下幾個原則。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要做好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就應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一、以教學為主在很多公開課上,有些教師會千方百計地搞一些課件,以此來體現這是一節充滿現代感的好課。一、以教學為主在很多公開課上,有些教師會千方百計地搞一些課件,以此來體現這是一節充滿現代感的好課。 針對這個問題,我認為,對待課件應主要針對某個教學難點或重點來設計,緊扣教學內容,切忌脫離實際,使學生的注意力僅停留在課件本身上,對其內容卻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針對這個問題,我認為,對待課件應主要針對某個教學難點或重點來設計,緊扣教學內容,切忌脫離實際,使學生的注意力僅停留在課件本身上,對其內容卻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對此,設計計算機多媒體課件時,教師一定要以教學內容和要求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習慣和規律,將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有效地輔助教學。對此,設計計算機多媒體課件時,教師一定要以教學內容和要求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習慣和規律,將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有效地輔助教學。
二、以學生情況為背景在許多學校,多媒體技術已成課堂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二、以學生情況為背景在許多學校,多媒體技術已成課堂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有的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直接從網上下載一個課件,不作任何改動就去上課了。然而,有的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直接從網上下載一個課件,不作任何改動就去上課了。 這顯然不符合本班的學生情況,在教學效果上可能會相差甚遠。這顯然不符合本班的學生情況,在教學效果上可能會相差甚遠。 因此,教師要先熟悉教材內容,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按照傳統方式准備好教案,然後根據教案內容的層次,設置使用Word、PowerPoint、Flash的課件頁面,再上網查詢和教材有關的信息資料,最後經過比較、篩選,確定需要補充的內容,完成課件。因此,教師要先熟悉教材內容,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按照傳統方式准備好教案,然後根據教案內容的層次,設置使用Word、PowerPoint、Flash的課件頁面,再上網查詢和教材有關的信息資料,最後經過比較、篩選,確定需要補充的內容,完成課件。
三、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信息技術的應用不能離開學生發展這一基本原則,而其本身也應當成為學生學習及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目的在於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學活動的探索中。三、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信息技術的應用不能離開學生發展這一基本原則,而其本身也應當成為學生學習及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目的在於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學活動的探索中。 因此,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系統考慮教學活動諸要素、諸環節的相互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優化教學,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因此,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系統考慮教學活動諸要素、諸環節的相互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優化教學,激發學生積極參與。
四、找准切入點信息技術的使用並不意味著教學質量的提高,並非每一節課都要用到。四、找准切入點信息技術的使用並不意味著教學質量的提高,並非每一節課都要用到。 所以,教師應根據教育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選擇是否使用信息技術。所以,教師應根據教育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選擇是否使用信息技術。 應把信息技術的使用目的放在輔助學生學習上,而非輔助教師上課上。應把信息技術的使用目的放在輔助學生學習上,而非輔助教師上課上。
五、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割捨教師的板書板書是教師配合講授和練習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綱契領地寫出來的講授提綱或者畫出來的圖表。五、多媒
2. 如何實現多媒體課件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
一、教師設計出「內容精湛,製作精良」的助教形CAI課件,是使用多媒體授課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
教師應針對所講授的課程分析教學內容,理順該課程知識結構之間的邏輯關系,再編寫腳本。教學內容的選取、表達和組織要有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符合教學原則,表現形式要具有吸引力。課件設計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深入淺出,有條理性,易於學生理解,體現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的原則,照顧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語言文字規范,教學內容及其表達方法符合學科的基本原理。
二、使用多媒體授課,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課堂信息量。
使用多媒體授課減少了教師在課堂上畫圖、板書等工作量,提高了教學效率。運用得好,把握恰當,能夠增大課堂信息量,加快教學進度,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但是在利用多媒體授課的教學實踐中,稍不注意,就會造成課堂信息量過大、教學進度太快,學生在聽課時思維處於過度緊張狀態,沒有足夠的時間理解、消化、吸收,沒有時間記筆記,以致許多學生因無法跟上教學進度而對多媒體教學失去興趣。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已經適應了教師講、自己聽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是順著教師的思路想,而且速度比較慢。因此,使用多媒體授課後,對它的優越性一定要把握得當,把握好「點」與「悟」的度,「點」到的同時給學生留一些「悟」的時間。對於最初接觸多媒體授課的學生,教師一開始應盡量講慢一些、透一些,經過一定的適應期後,再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加信息量、加快教學進度。對一些重要的、較難理解的內容或表達式,不僅要採用醒目的色彩、較大的字體或動畫的手段予以表達,而且要用較慢的速度詳細講解每一項含義。必要時還要有一定的重復,以便於學生加深理解,並且有充分的時間做筆記。
3. 如何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如何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已進入我國的教育領域,並得到迅速發展。河北外國語學院在教學上實現班班都有多媒體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多媒體在教育上的應用,使得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材觀念與形式、課堂教學結構、以至教學思想與教學理論都發生了變革。
多媒體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粉筆加黑板的單一、呆板的表現形式,能將抽象、生澀、陌生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自從有了多媒體教學,課堂氣氛活躍了。尤其是在英語語法教學方面,學生們頗為受益。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動機和興趣。英語語法的教與學是教師和學生最頭痛的事。而現在有了多媒體,教師可以將復雜的語法知識製作成生動有趣的幻燈片,讓學生通過圖片自己來總結語法要點,教師可以將學生總結的要點進行綜合和評價。英語語法教學有了質的飛躍。
在課間,老師可以給學生放一些輕松的音樂或一些與學習有關的比較有趣的資料放給學生看,寓教於樂,既豐富學習內容又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信息時代,我們既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去刺激、鼓勵和指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又應視學生學習興趣、能力和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和多媒體教學的特點來決定採用何種教學方法去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如果完全拋掉了傳統,那麼創新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原有的不能傳承,新的又難以為續,教學處於無所適從的尷尬境地,教育就形成了斷層。因此,我們只有審慎地對待傳統才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我們在教學改革實踐中,只有充分地認識到它的優點和長處,才能去合理地利用和改造它。多媒體教學雖然有很多的優勢,但是它不可能解決教學中的所有問題,因此誇大多媒體的作用,試圖以多媒體教學代替傳統教學的做法是不現實的。無論傳播媒體怎樣先進,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它們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手段。總之,多媒體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的好幫手。經驗表明,最成功的學習項目是把教師活動與技術整合到一個更廣泛的學習活動中去的教學活動。
4. 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有哪些優點
在傳統的語來文教學當中,教自師是課堂的主體,十分強調教學設計的完整性和預期性。
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一般是:要求學生理解文章的詞語意思,概括段意,把握主旨,
領會作者意圖,辨別文體和做出問題的答案。在這樣的思路指導下,學生的想像力很
難發揮出來。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適當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靈感。
在進行作文時,運用多媒體啟發學生想像力,從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5.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多媒體
多媒體教學有其獨到的優越性。它的應用對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創設專逼真的教學情景屬、再現知識點、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擴充課堂容量、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等。但是從本人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的實踐中,也發現了多媒體課件應用中的諸多問題。多媒體課件如果設計不好、應用不當往往容易出現:讓技術喧賓奪主,教師成了「放映員」或「解說員」,課堂成了教師的技術展示課;學生在眼花繚亂的圖文聲像中迷失自我等負面效果。如何才能讓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發揮其優勢,克服一些負面影響,關鍵在於課件的設計和運用要恰到好處。
6. 淺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
1、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開展多媒體教學的實踐活動
2、正確處理版多媒體教學與傳權統教學的關系
3、使用多媒體課堂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3.1從教學實際出發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
3.2在多媒體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不會因多媒體手段而被削弱,而且還應進一步加強。
3.3要適應多媒體教學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更高要求。
7. 如何處理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整合的關系
,正確復對待多媒體在 提高教學質量制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為此,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就正確處理好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整合的6個關系提出自己的認識,以求教於同仁。一、處理 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無數教育工作者在長期課堂教學中總結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盡管傳統教學模式有一定的缺點,但仍具有積極的現 實意義
8. 什麼是多媒體教學談談你對當前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現狀的看法/
么是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的設備部件有?什麼是多媒體教學呢?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多媒體已經廣泛的用於教學領域,這是目前國內剛開始起步的領域,也是一個大有可為的領域,學校的教師通過多媒體可以非常形象直觀的講述清楚過去很難描述的課程內容,而且學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應教學內容。學生還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自學, 自考等。教學領域是最適合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領域。多媒體的輔助和參與將會使教學領域產生一場質的革命。
多媒體教學有那些優點呢?現代教育媒體的發展改變了"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單調.目前很多老師都開始使用powerpoint軟體來製作課件,並且將其應用到課堂上,從而優化了課堂,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一、有效地縮短教學時間,提高記憶效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方便、快捷、高效多媒體教學通過演示課件,使授課方式變得方便、快捷,節省了教師授課時的板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有條件的院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在校園網或者是教育網,甚至整個互聯網上,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師、學生、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交流。
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內容可重復學習,可以進行遠程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節約教育經費,降低教育成本。
三、 綜合應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資料來進行教學活動,而應用普通教學手段難以講清楚,甚至無法講清楚的知識重點、難點,使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在普通條件下難以實現、觀察到的過程直觀而形象。尤其是用圖片,動畫和視頻就更直觀更形象!
四、活躍課堂氣氛,加深鞏固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寓學於樂。因此,課件的知識表達能力更強,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
五、 增大信息量,有效擴展課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3、教學方法單調。多數教師採取讓學生瀏覽教學內容文本的方式,客觀上將一整套的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設備完全等同於一台幻燈來使用,有的甚至僅讓學生自已觀看學習內容軟體進行學習。很少有教師自已開發與教學內容配套的課件。
4、專業人才缺乏,嚴重阻礙了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發展速度。目前,各級各類學校懂計算機操作的教師並不多,能熟練應用或會製作課件的教師更是鳳毛鱗角。而要想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教學,不僅要求教師會操作計算機,還需要懂得圖形、圖像及視頻處理,以及其它電教設備的使用方法。
5、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對於計算機多媒體教學來說,除硬體投入外,應用軟體的開發和購置也是一項投入巨大的工作,費用動輒數千或上萬元,。而自製一個課件又一般需要數個月的時間,這對於資金普遍不充裕的中小學校來說,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發展。
總之,多媒體教學是教育發展的趨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學校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說到底也就是培養我們的學生從主要記憶信息的學習轉變到主要應用信息和創新信息的學習上來,使我們的教育從記憶型教育轉向信息型教育,從單純學習型教育轉向創造型教育,這應該是當前我們學校教育的一場重大革命。
9. 課堂中如何運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激增和教育本身的迅速發展,現代教育的觀念己由原來的「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變為「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育觀念。提倡教師教學生怎樣學習,發展學生的個性潛力及其創造精神,這就要求我們要改革過去傳統的教育方式和陳舊的、落後的教育手段,探究新的教育教學方式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模式正是在這信息技術時代應運而生,其強大的信息容量、生動的直觀感受、清晰的影像及可動畫性,極大的優化了教育過程,使課堂教學更為生動、形象、直觀,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一、 多媒體技術有利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實踐過程,又是信息處理、心理變化的過程,更是探究、情境創設和人格形成的過程。學習興趣是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和能力並與肯定情緒相聯系的積極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強化劑,在學生活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和內驅作用,它能集中注意、活躍思維,使各種競技因素處於全面的競技狀態,它能調動情感、堅定意志,使人積極的尋求滿足認識需要的途徑和方法,而當認識需要得到滿足後,又會使興趣更為豐富和深刻,產生更高水平的認識需要和興趣。教育心理學家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也形象生動的說明了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和特點,運用多媒體聲色並茂、視聽兼有、生動有趣的特點創設情境,在新的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製造強烈的矛盾沖突和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使學生由厭學、苦學變為好學、樂學。例如:在《伏爾加河的纖夫》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將《伏爾加河的纖夫》的畫面資料和《伏爾加船夫曲》的音樂資料有機的整合鏈接製成課件,在講解時,通過「幻燈片放映」先播放一段《伏爾加船夫曲》音樂,在樂曲聲中畫面出現一條伏爾加河,纖夫們在岸邊肩背纖繩弓著腰拉著船艱難行進,伴隨著纖夫的號子聲,畫面轉換成纖夫的腳、肩、頭、面等局部特寫鏡頭,使學生很快的排除外界和內心因素的干擾,融合到畫面和音樂中,從而深深體會到纖夫的艱辛,加深了對課文的更深層次的理解。又如:在《開國大典》一文的教學時,鏈接入開國大典的宏偉壯觀場面的錄像資料,放映一些中華民族英雄兒女面對壓迫、侵略、同仇敵愾的片段影片,結合講解一些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樣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還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
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情景不受時空限制,集畫面、聲音於一體,動態演示與靜態畫面相結合,再現於學生眼前,能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內容,符合學生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特點,學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感」,心生疑惑,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 多媒體技術有利於直觀演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變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直觀的演示,是多媒體教學最主要的特色。一個教師語言表達能力
再強,總不如讓學生邊看、邊聽、邊想、邊動手的效果好,人類感官對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視覺佔83%、聽覺11%、觸覺佔3%、味覺佔2%、嗅覺佔1%,而綜合刺激才能產生最佳效果,由於多媒體教學提供的圖形、聲音、影像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能對學生產生多種感官刺激,使原本單調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可以極大的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技術教學具有直觀、形象、動態演示等一些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功能,形象地呈現事物的現象,具體地表達事物發展的過程,生動地揭示事物變化的規律,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一定的物質形態,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活潑,能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例如:在《繪畫中的空間表現》一課的教學時,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消失點等概念是比較抽象的教學難點,以往藉助課本上簡單的范圖,教師無論講得多仔細都無法讓學生對這幾個概念有著本質的具體認識,現在利用多媒體教學就能很輕松的把這幾個概念講清楚。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先播放片段影像,在田野上有一排整齊的電桿、一條筆直的列車軌道,讓學生從視覺上了解透視規律:「近大遠小、近寬遠窄。」接著播放多種多樣的樓房,讓學生加深對剛才透視規律的認識,再讓樓房慢慢溶解變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從而導入新課,此時插入在視平線以上、以下、左邊、右邊不同方向的立方體,由遠及近慢慢推出,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距離去了解透視,從而理解、掌握透視的概念和規律。這比教師在黑板上畫圖分析講解更直觀、更易懂。又如:「一列長500米的火車以800米/秒的速度,通過一座鐵路橋用了4分鍾,問這座鐵路橋長多少米?」解答這類題,部分學生往往把火車行駛的路程與橋長等同起來,我們用多媒體計算機模擬火車通過鐵橋:播放課件資料片,一列火車在隆隆聲中到達橋頭,從火車頭到達橋上開始,在橋的下面跟隨火車頭同步顯示火車行駛路線,直到火車尾部離開鐵橋為止,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得出:「橋長=火車4分鍾行駛的路程-火車長度」這一數量關系式,在這過程中,啟發、探究、實驗、質疑、收集信息、分析、自主學習是教學的基本形式,這樣利用多媒體形象地呈現了事物的現象,直觀地表達了事物發展的過程,通過動態演示生動地揭示了事物的變化規律,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一定的物質形態,再加上教師的適時講解,做到把知識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突出了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掌握得更牢固。
三、 多媒體技術有利於深化課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在《分數的意義》一課教學時,有按指定的分數給圖形填色的練習,這樣的練習答案是
唯一的,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教學就可以允許學生自由發揮,填完一種後,計算機再鼓勵學生想出別的填法,只要學生填的份數正確,計算機就會給學生肯定的反饋信息,填錯了就給學生鼓勵,這樣,在深化課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在練習中,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可以調節學生大腦興奮,減少疲勞,煥發精神,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無意注意愉快的接受知識,計算機的反饋信息再次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保持其良好的學習心態,達到擴展思維,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有利於因材施教,可以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的訓練,讓各類學生都能「吃得飽」、「吃得好」,而且可以讓學生自我控制練習進度,做到每類學生都能達到各自的教學目標,學生在不知不覺的練習與計算機的表揚和鼓勵中不斷進步,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很好的發揮。
多媒體教學以其嶄新的觀念、生動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我們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它必將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