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形體舞
形體舞蹈是一種綜合性的形體訓練舞蹈,具有收腰、健胸、美腿的作用,能內讓人在明快、優美的音韻中美化容身心、陶冶情操。
使人們在優美的音樂中達到收腰、健胸、美腿作用,並可修身養性,增強氣質、風度、儀表,使您在工作的繁忙中擺脫緊張情緒,進入美的環境中。
舞蹈則是不但要做動作還要表達一定的內涵,就是所謂的舞蹈感覺和肢體語言,二者結合在一起就是形體舞蹈,顯而易見就是動作一定不要很復雜,但又有一定的內涵,重在培養氣質,就是當別人看見你,會給人一種高雅,舒服,很有活力的感覺。
㈡ 舞蹈形體動作的特點
舞蹈的形體動作是不一樣的,各種舞蹈有各種舞蹈的特點~
舞蹈是一種時間、空間綜合的形體藝術。 形體空間節奏的靈魂在於力的使用,即完成形體動作時的內在特殊運動形式及其狀態。 形體節奏的本質是生命的運動,是感情的軌跡,是勾通內心情感與外部動作之間的橋梁。
力的使用方法,一般不說有以下幾種值得重視的范疇:
力有延伸:其特點是強調肌肉的條狀伸展。為了表現舒展、寧靜、和緩、深沉、追求、嚮往等諸如此類的內以情感及其節奏,在訓練中,應解決縱橫方向的單向運動能力,以及肢體未梢的細膩牽引感和無限延伸感;在意念上,是一種由里向外無限發展的、呈射線狀的肌肉用力方法。延伸用力是其它一切用力方法的基礎和起點。
力的著重:是通過肌肉運動中有關和部位輕重緩急的協調配合來實現的,一旦重點突出,其餘和部位就自然地降到了從屬的輔助地位
力的發動:指動作過程中,居於主導地位的肌肉或肌肉群,引導著或波及著其他肌肉的運行,使之顯示出一種有機序列性狀態,這是形體窨節奏感的高級表現形式,也是較難掌握的一種用力方法。
訓練應從柔韌、力量、技巧、細膩感覺能力、信息反饋能力五個方面進行。缺一不可。 為了獲得理想的形體空間節奏能力,應重視兩個問題:
一是學會放鬆:所謂放鬆,是在具備訓練有素的肌肉能力的前提下,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和提高,使整個形體具有一種「在放鬆的狀態下用力、在用力的同時還要保持放鬆」的能力。這樣才能在張弛有度的輕重緩急之中,施展出形體空間節奏的魅力。
二是重視腰部:腰部要注意柔韌、力量、及腰部肌肉感覺的靈活的訓練。要重視分析不同狀態下動作的「動機」和內在感覺,在反復的比較鑒別中,找到自己神經系統中的「座標」,從而使腰部眾多肌肉群,能夠隨心所欲的聽從調遣。
㈢ 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基本站立姿勢、步伐、手位、腳位練習,腳步動作舞蹈組合練習以及把桿墊上等一系列基本功練習。老師應針對不同的練習播放相適應的音樂,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更易投入的環境,使他們能自由而充滿激情的享受練習過程。學好的組合、舞蹈分組編排表演,同學們一起觀賞、交流評價。氣氛愉快熱烈,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另外一定要加強課後練習,由於形體訓練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訓練過程,因此,僅僅依賴每周上課訓練的時間是不夠的,教師布置課外練習,引導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1、站立
站立是最基本的姿態,它必須安排在教學課的開始階段。站立的基本姿態要求表情自然、明朗,收下額,閉嘴,挺胸,收小腹,腰部、頸部挺直。臀部略突出,兩臂自然下垂,手略呈圓形。食指、掌指關節接近伸直,中指在褲縫處,但不觸及;兩腿並攏,腳跟靠攏,腳之間夾角位為 45 度,但如膝蓋並不攏,可增至 6度。身體重心通過兩腳中間腳弓前端的位置上。從側面觀察,假設靠牆站立,除腳跟、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肌腹(腿肚子)及臀部觸及牆壁外,其餘部分均不得觸及。正確的站立姿勢可防止駝背、扣胸。
2、 步法
步伐練習包括各種簡單的走步、跑、跑步、跳步等。步伐主要介紹走步、華爾茲步,以便使學生學習正確的步伐及優美的華爾茲步。
3、手形、手臂的基本姿態
手形
(1)芭蕾手指。從手腕到指尖為一圓滑的弧線,後三指輕輕靠攏,食指與中指相錯靠攏,大拇指與食指平行,並在一個面上。
(2)掌。即手掌,在徒手操中五指並攏伸直手的姿勢。
(3)拳。是拇指與食指、中指相接觸成一環狀,其他手指輕屈的自然姿勢,也稱半握拳。
(4)五指張開。五指用力伸張,並在一個面上,手臂上舉時,手腕內扣些。
手臂的基本姿態
(1)手臂由 7 個基本部位,1~7 位(略)。
(2)常用的手臂位置包括側平舉、前平舉、上舉、斜上舉、斜後舉等。
4、波浪
所謂的波浪是身體各關節的依次屈伸,展現出柔韌連綿不斷的波峰,傳遞推移。波浪運動,其運動特點有明確的發力點,並逐漸波及到終止點。通過反復練習,可以發展身體各關節的靈活性,肌肉韌帶的柔韌性及身體的協調性。波浪運動主要包括手指波浪,手臂波浪,胸波浪,髖波浪,軀干波浪,向前、向後全身波浪,側波浪及波浪組合等。
5、 頭部
頭部姿態練習可在屈、伸、繞的基礎上,採用與手臂練習相結合的合練習,以避免由反復進行頭部運動帶來的枯燥感。
6、胸部
胸部姿態練習是重中之重,動作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可以採用徒手操或器械進行練習。
練習一:徒手或持啞鈴振臂擴胸,強調振臂擴胸時盡力挺胸收腹,還原時胸部放鬆。
練習二:俯卧撐,根據練習者的情況做難度不同的練習,女生可作跪式俯卧撐,男生可做俯卧撐。要求下落時挺胸、收腹,屈肘幅度視臂力大小自定。
7、腰腹部
練習一:坐在地上,雙手斜後撐,做雙腿交替上舉動作,腳面、腳背綳直。
練習二:仰卧舉腿,仰卧在墊上,雙腿上舉 45 度,然後還原,要求慢起慢落。
練習三:兩人一組,一人俯卧,手背於腰,起上體,另一人坐在俯卧同學的後腳跟上。
8、腿部
腿部姿態是線條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肢並攏時,大腿、雙膝、小腿內側應貼緊。實際上許多同學達不到這個要求,因此應採用一些針對性的練習。
練習一:矯正 X 型腿或 0 形腿的練習,用一條寬 10crn 的白帶,沿線行走,要領同前面 2,2.1 走步的要求。
練習二:把桿壓腿(前、側、後)、耗腿、搬腿。
練習三:墊上半劈腿,縱、橫劈腿。
練習四:行進間踢腿。
以上練習都可以在音樂伴奏下完成,通過音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㈣ 形體禮儀課是學什麼啊
形體禮儀課主要內容包括形體訓練、初級藝術體操(包括「把桿」「芭蕾手位」「基本步伐」「華爾茲組合」等)、韻律操、健美操、墊上組合練習。
形體課是指一門通過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訓練的方法為主要手段,結合音樂針對人的基本姿態進行的身體活動練習,主要目的是融健身、健心、健美為一體,塑造優美體形及姿態和加強形體美的審美教育課程。
1、基本姿態練習
人的基本姿態是指:坐、立、行、卧。當這些基本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時會給人一種感覺,如:身體形態所顯示的端莊、挺拔於高雅,給人的印象是賞心悅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動的全部)。
由於一個人的姿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通過一定的訓練,可以改變諸多不良體態,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時屈膝晃體,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質訓練
形體基本素質練習時形體訓練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練習中可採用單人練習和雙人配合練習兩種形式。通過大量的練習,可對人體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進行訓練,以提高人體的支撐能力和柔韌性。為塑造良好的人體形態,改善形體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形體基本功練習的內容較多,在訓練時,應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負荷,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基本形態控制練習
基本形態控制練習是對練習者身體形態進行系統訓練的專門練習,使提高和改善人體形態控制能力的重要內容。是通過徒手、把桿、雙人姿態等大量動作的訓練,進一步改變身體形態的原始狀態,逐步形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體動作的靈活性。
這部分練習比較簡單,個別動作要求比較嚴格,訓練必須從嚴要求,持之以恆。
(4)舞蹈形體教學內容擴展閱讀
基本要求
1、課前必須做好准備活動。
2、上課時要穿有彈性的緊身服裝或寬松的休閑服、體操鞋、舞蹈鞋或健身鞋。
3、上課時不能佩戴飾物,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4、課程要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切忌忽冷忽熱、斷斷續續。要持之以恆,力求系統的掌握形體訓練的有關知識和方法。
5、要保持訓練場的整潔和安靜。
6、在做器械練習時,要有專人指導和幫助,特別是聯合器械的運用,要注意訓練的安全。
7、在課前和課後要注意補充適當的水,同時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
㈤ 舞蹈形體訓練基礎的內容簡介
王詩漪編著的《舞蹈形體訓練基礎》主要選擇和運用了中國古典舞的身韻和身法訓練,是為各大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幼師專業)提供的舞蹈課程中基本功訓練部分的教材。由於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特性決定了其舞蹈課程非專業性的同時而又要求學習內容嚴謹規范,並可以根據幼兒教育的需要具有傳統特點和可變性,因而選取了以中國古典舞為主的訓練方法,通過對專業?國古典舞訓練素材的分析和篩選,通過地面練習,把桿練習,中間練習以及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基本練習循序漸進地訓練身體各個關節的靈活性以及肌肉韌帶的柔韌性,掌握基本的直,綳,開的要領,克服身體的自然體態,獲得正確的直立感。學習有關舞蹈的基本知識,術語,常用舞姿,培養節奏感和身段的協調性。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地面素質訓練、把桿素質訓練、中間素質訓練、古典身韻訓練。
㈥ 形體課的基本內容
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基本站立姿勢、步伐、手位、腳位練習,腳步動作舞蹈組合練習以及把桿墊上等一系列基本功練習。老師應針對不同的練習播放相適應的音樂,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更易投入的環境,使他們能自由而充滿激情的享受練習過程。學好的組合、舞蹈分組編排表演,同學們一起觀賞、交流評價。氣氛愉快熱烈,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另外一定要加強課後練習,由於形體訓練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訓練過程,因此,僅僅依賴每周上課訓練的時間是不夠的,教師布置課外練習,引導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1、站立
站立是最基本的姿態,它必須安排在教學課的開始階段。站立的基本姿態要求表情自然、明朗,收下額,閉嘴,挺胸,收小腹,腰部、頸部挺直。臀部略突出,兩臂自然下垂,手略呈圓形。食指、掌指關節接近伸直,中指在褲縫處,但不觸及;兩腿並攏,腳跟靠攏,腳之間夾角位為 45 度,但如膝蓋並不攏,可增至 6度。身體重心通過兩腳中間腳弓前端的位置上。從側面觀察,假設靠牆站立,除腳跟、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肌腹(腿肚子)及臀部觸及牆壁外,其餘部分均不得觸及。正確的站立姿勢可防止駝背、扣胸。
2、 步法
步伐練習包括各種簡單的走步、跑、跑步、跳步等。步伐主要介紹走步、華爾茲步,以便使學生學習正確的步伐及優美的華爾茲步。
3、手形、手臂的基本姿態
手形
(1)芭蕾手指。從手腕到指尖為一圓滑的弧線,後三指輕輕靠攏,食指與中指相錯靠攏,大拇指與食指平行,並在一個面上。
(2)掌。即手掌,在徒手操中五指並攏伸直手的姿勢。
(3)拳。是拇指與食指、中指相接觸成一環狀,其他手指輕屈的自然姿勢,也稱半握拳。
(4)五指張開。五指用力伸張,並在一個面上,手臂上舉時,手腕內扣些。
手臂的基本姿態
(1)手臂由 7 個基本部位,1~7 位(略)。
(2)常用的手臂位置包括側平舉、前平舉、上舉、斜上舉、斜後舉等。
4、波浪
所謂的波浪是身體各關節的依次屈伸,展現出柔韌連綿不斷的波峰,傳遞推移。波浪運動,其運動特點有明確的發力點,並逐漸波及到終止點。通過反復練習,可以發展身體各關節的
靈活性,肌肉韌帶的柔韌性及身體的協調性。波浪運動主要包括手指波浪,手臂波浪,胸波浪,髖波浪,軀干波浪,向前、向後全身波浪,側波浪及波浪組合等。
5、 頭部
頭部姿態練習可在屈、伸、繞的基礎上,採用與手臂練習相結合的合練習,以避免由反復進行頭部運動帶來的枯燥感。
6、胸部
胸部姿態練習是重中之重,動作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可以採用徒手操或器械進行練習。
練習一:徒手或持啞鈴振臂擴胸,強調振臂擴胸時盡力挺胸收腹,還原時胸部放鬆。
練習二:俯卧撐,根據練習者的情況做難度不同的練習,女生可作跪式俯卧撐,男生可做俯卧撐。要求下落時挺胸、收腹,屈肘幅度視臂力大小自定。
7、腰腹部
練習一:坐在地上,雙手斜後撐,做雙腿交替上舉動作,腳面、腳背綳直。
練習二:仰卧舉腿,仰卧在墊上,雙腿上舉 45 度,然後還原,要求慢起慢落。
練習三:兩人一組,一人俯卧,手背於腰,起上體,另一人坐在俯卧同學的後腳跟上。
8、腿部
腿部姿態是線條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肢並攏時,大腿、雙膝、小腿內側應貼緊。實際上許多同學達不到這個要求,因此應採用一些針對性的練習。
練習一:矯正 X 型腿或 0 形腿的練習,用一條寬 10crn 的白帶,沿線行走,要領同前面 2,2.1 走步的要求。
練習二:把桿壓腿(前、側、後)、耗腿、搬腿。
練習三:墊上半劈腿,縱、橫劈腿。
練習四:行進間踢腿。
以上練習都可以在音樂伴奏下完成,通過音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㈦ 形體課和舞蹈課的區別在哪去上了一堂形體課 感覺就是在上舞蹈課呀
形體課和舞蹈課的區別主要有4點:目的不同、學習方法不同、基本內容不同、學習的意義不同。
主要區別如下:
1、目的不同。
形體課:主要目的是融健身、健心、健美為一體,塑造優美體形及姿態和加強形體美的審美教育課程。
舞蹈課:舞蹈是以經過加工提煉、組織、美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來反映社會生活,塑造藝術形象的一門獨立的藝術品作。
2、學習方法不同。
形體課:形體課是指一門通過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訓練的方法為主要手段,結合音樂針對人的基本姿態進行的身體活動練習。
舞蹈課: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高難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
3、基本內容不同。
形體課:形體課主要內容包括形體訓練、初級藝術體操(包括「把桿」「芭蕾手位」「基本步伐」「華爾茲組合」等)、韻律操、健美操、墊上組合練習。
舞蹈課: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
4、學習的意義不同。
形體課:通過形體課的「動手動腳」,可以抑制學生,特別上是獨生子女性格中的許多弊端弱點,在塑造健美的形體,提高了柔韌性、協調性、靈敏性、節奏感合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與人交往、溝通、協調的能力,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潛在素質。
同時,可以加強學生從主觀意識上進行自我形體鍛煉的意識,掌握一些科學必要的鍛煉方法。形體課的開設,是符合社會發展,學校體育與國際體育接軌等需要的。形體課在中學的開展必將得到重視,普及和完善。
舞蹈課:舞蹈可以讓人身材曲線變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緊實。是紓解情緒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活動,增強體質,性格變得開朗,身體變得柔軟,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對肌肉的刺激則是全面性、綜合性的,它的動作兼顧到頭、頸、胸、腿、髖等部位。
㈧ 對形體舞蹈課的建議
個人認為,大學的形體舞蹈課更多的應是注重對學生形體氣質的培養。畢竟大學回生年齡都有20歲左右,特別是那些沒有答舞蹈基礎的學生,他們的柔軟度相對來說比較差,不能對他們有太多的技術技能要求,向他們教授難度相對大的組合。教學過程中應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教學,可以教一些簡單的基訓組合、民舞組合,又或者是劇目排練。
㈨ 形體舞蹈的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八章,主要介紹了人體形態學的評價、形體與科學鍛煉、身體局部練習、身體整體練習、體型異常的矯正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