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考研要考什麼
英語、政治、311教育專業基礎綜合
❷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方法有哪些請運用其中之一作一個簡單的研究報告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方法是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具體方式、手段和規范。它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別:1、 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2、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3、 定性與定量研究4、 宏觀研究與中觀、微觀研究5、 文獻研究與現場研究6、 縱向研究與橫向研究 中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識與理解研究報告:古典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和藝術價值。學生欣賞一些古典音樂可擴大他們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在平時音樂教學中發現學生對古典音樂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從而導致學生審美價值觀的缺失。很多學生更偏向流行歌曲。對這種現象針對校內學生進行定性定量研究調查:問題:1:你對古典音樂的印象:高雅 嚴肅 52%傳統 過時 35%沒有特別印象 10%2. 你是通過何種方式接觸古典音樂的:學校開設的音樂課 75%學習器樂演奏 10%觀看電影 5%3. 你認為聆聽古典音樂可以帶來聽覺的愉悅和藝術的享受嗎?可以,我在其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45% 一般,但我覺得太抽象 30% 不可以,我覺得不能理解古典音樂 20%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為了更進一步促使學生喜愛古典音樂,懂得欣賞古典音樂,讓他們從心裡能夠真正的接受古典音樂,理解古典音樂還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提高課堂上興趣的培養。在興趣的引領下使學生欣賞音樂的路徑不再那麼單一,打開心門感受古典美,感受音樂人生。
❸ 音樂教育學與音樂教學法的聯系是什麼
音樂教育學包括音樂教育法,音樂教育法是音樂教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版
音樂教育法的創新權,推動音樂教育學內容的更新,
音樂教育學的基本理論的突破給音樂教育法提供理論支持
音樂教育學時整體,音樂教育學使部分;密不可分
❹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學法和音樂教育管理方向研究生的就業 如何,一般從事什麼工作
這個專業就業有太多限制,如果不能在高校擔任教師,只能做培訓。
可以專門針對學校老師的音樂教育做培訓機構。
要不就只能做中高考音樂類藝術生的輔導培訓工作。
❺ 中國近現代音樂教育家有哪些百度能否盡快恢復我呢[email protected]
《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1840-1949)》編輯說明
《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是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項目「學校美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本書的出版是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思想、經驗及其發展規律提供原始資料,可供普通學校和各級師范院校的音樂教學和科學研究參考。
一、本書選編的資料自1840年鴉片戰爭始,主要是廢科舉、興學堂以來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止,編錄各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重要音樂教育理論文章及有關史料。既注重文獻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又注重其為當前學校音樂教育提供參考借鑒的實用價值。
二、所編資料選自公開出版的書籍和報刊,篇末均已註明。為了便於讀者使用,全書按專題分為「音樂教育概論」、「音樂教育評論」、「音樂教育目的與教材」、「教學法研究」、「教學實踐、課外活動與師資」、「外國音樂教育」等六個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按出版年代編排。
三、選輯的資料盡量保持完整,大多數全文選錄。篇幅過長時節錄,與學校音樂教育無關的則刪除,均附有文字說明或用刪節號標明。
四、為保持資料的原貌,除明顯的錯訛字予以改正、異體字作相應處理外,對全部資料的文字(包括原注、人名、地名的翻譯等)基本上未作改動。原件殘缺或實在無法辨認的字,用□代替。大多數原件為繁體字豎排本,現改為簡化字橫排本,對一些技術性文字和圖表順序等作了相應更動,例如文字上的「如左」需改成「如下」等,均不注出。
五、有些原件採用的標點符號不符合或不盡符合今日通行的規范,我們在尊重原作,不影響文意和語勢的原則下,略作更動。20年代以前出版的文章大多沒有標點或為舊式標點,現由編者重新標點或改為新式標點,均不另作說明。
六、本書在資料收集過程中,承蒙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圖書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圖書館、首都圖書館等單位和同行的誠摯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謝意。
俞玉滋 張援
1996年10月
《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後記
學校音樂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需要做很多基本建設性的工作。編輯這本《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便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我們開始合作,進行資料收集,雖然始於1993年,但實際上俞玉滋在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專業教學工作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音樂史料,其中不乏今日難於找到的第一手資料,如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等近代早期音樂教育家在日本出版的專論等,這樣就使本書有了初步的基礎。這幾年我們側重於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史料的挖掘和搜集,寧多勿漏,力求全面。在此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有的圖書管理部門為了妥善保管歷史資料,對1949年以前的資料限制復印,張援便帶著微機去采錄。還有的文章,我們採用手抄辦法。當然,如經費充足,能拍照翻印,則可減少精力消耗,獲得更大的效果。
經過努力,共收集到這一時期的有關資料大約800餘件300多萬字。由於篇幅的限制,經過多次篩選,忍痛割愛,七易其稿。現在呈獻給讀者的是87篇文字。與本書編輯的同時,我們將有關美育的50篇文章,集中編選了《中國近現代美育論文選》一冊,已出版。
本書框架的確定,曾經過我們反復的思考和研究,編審會的同志又討論過兩次,對此備加關注,特別是顧問趙沨先生的賜教,使編者受益匪淺。原來曾考慮按照史料出版的年代順序加以排列,但由於篇目數量很大,內容寬泛,如按年代編纂,讀者使用將會不便。所以最後還是採用了現在這種「先分類再編年」的方式。但是由於很多文章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很難嚴格界定類別,這一點敬請讀者注意。
資料匯編呈現的是前人的成果,它們的集成構成了一個民族在某個時期豐厚的文化底蘊,如何將這些信息准確無誤地傳遞給世人以及後人,對史料工作者是一個考驗。有時僅僅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的疏忽,會使一個論點面貌全非。我們所搜集的很多原件,或因年代久遠,或因戰時紙張和印刷水平的限制,使文字難以辨認,往往需要設法找到兩本以上原件,互相印證,才能確認。世紀初的文章中多含有古漢語中的偏冷字,還經歷有清朝末年的文言文、「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過渡型文字和四十年代文白相雜的較穩定型文字幾種形態,除一般繁體字外,還存在著不少古體字、異體字以及某一時期的習慣詞彙等,孰留孰改,要認真判定;加之一些印刷上,尤其是外文拼寫上的錯誤需要辨認訂正;……這些都使文字編輯工作具有相當的難度,工作量之大,不親自實踐的人是難以體會的。我們深感資料編輯工作是一項嚴肅的科研工作,不僅需要耐心細致的秉性,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甘坐「冷板凳」的奉獻精神,更需要相當的理論水平,現代和古代文字功底,扎實的學科知識以及外文修養。限於我們的水平,本書的疏漏和不當之處,懇請讀者和同仁指正,以便今後有機會時再作補充和修訂。
在編輯的過程中,我們參考了過去幾種內部油印的史料集,和若干公開出版的文集,並得到張靜蔚、張前、孫繼南等教授的幫助,他們提供的資料已在篇末註明。馮文慈教授對本書部分篇章文言文的斷句、標點,進行了認真的審閱。趙後起和李岩同志協助了資料的收集。此外,潘怡、楊宗元、曹倩、曹智偉和張笑顏等同志參加了電腦錄入和校對工作。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李玲玲同志精細的審稿,給予可貴的支持。謹在此一並致以深切而誠摯的謝忱。
在此世紀之交,我們在回顧昨天的同時,展望著我國國民音樂教育光輝的明天。
俞玉滋 張援
1997年歲末
《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目錄
第一部分 音樂教育概論
中國音樂改良說 匪石
飲冰室詩話(節錄) 梁啟超
音樂教育論 志忞
《樂理大意》前言 曾志忞
樂歌一斑 保三
論音樂之關系 竹庄
昨非錄 息霜
音樂於教育界之功用 劍虹
樂歌之價值 我生
在北大音樂研究會演說詞 蔡元培
兒童與音樂 周淑安
從小學音樂說到音樂教科書 朱穌典
律動兒童游戲 任雁風
從樂歌科說到音樂科(節錄) 盛朗西
音樂科在小學教育上的重要點 李世駿
為什麼音樂在中國不為一般人所重視? 蕭友梅
音樂教育通論(節錄) 賈新風
音樂教育心理學 鄒敏、鐵明
音樂與音樂教育 雪霞
建國的樂教 李抱忱
談學校音樂教育的建設 汪培元
我國最早的音樂教材 冬宇
音樂在兒童生活中的重要性 陳鶴琴
第二部分 音樂教育評論
對我國現有歌曲的改造觀 唐學詠
我對於我國學校樂歌當改良的芻議 李榮壽
關於唱歌教材上的缺點 劉質平
我國學校樂歌的誤謬 李榮壽
我們音樂界應該怎樣來努力 仲子通
談兒童音樂 石真
關於小學音樂教育 儲敬六
民國以來國內音樂發展的情況 汾生
簡譜述評 尚朋
音樂教育的浪費與吝嗇 高志雲
漫談學校里的音樂課 黎民
第三部分 音樂教育目的、課程設置與教材
《學校唱歌二集》序 陳懋治
《樂典教科書》自序 曾志忞
《教育唱歌》序 李寶巽
《教育唱歌》敘言 黃子繩、權國垣等
《唱歌游戲》緒言 王季粱、胡君復
《唱歌教科書》序 [日]鈴木米次郎
《中學唱歌集》敘 [日]鈴木米次郎
《新編唱歌集》敘言 李寶巽
《學校唱歌集》編著大意 編者
論小學校唱歌科之材料 王國維
《修身唱歌書》序 俞復
《共和國民唱歌集》編輯緣起 華航琛
《重編學校唱歌集》編輯大意 沈心工
《和聲學》編輯大意 高壽田
《中小學唱歌教科書》序 鍾卓榮
《中小學唱歌教科書》序 黃炳照
《重編學校唱歌集》序 黃炎培
《雅樂新編初集》緒言 鄭覲文
《樂歌基本練習》緒言 索樹白
音樂教材之選擇(節錄) 陳仲子
《今樂初集》編輯大意 蕭友梅
致新學制課程標准起草委員會討論中小學音樂科課程綱要的意見書 劉質平
小學音樂教材研究 陳超瓊
音樂教育的意義 柯政和
選擇小學唱歌教材的標准 李垂銘
小學模範音樂教科書的編輯經過 柯政和
部頒小學課程標准內幾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錢光毅
怎樣實行部定的音樂課程標准 柯政和
《心工唱歌集》自序 沈心工
《心工唱歌集》序 吳稚暉
《心工唱歌集》序 黃今吾
魯迅藝術學院創立緣起 毛澤東、周恩來等
魯藝的教育方針與贊揚實施教育方針(節錄) 李維漢
談小學音樂教育 粱持宇
抗戰期間的樂器問題 李抱忱
改進師范學校音樂課程之我見 王宗虞
幼稚園的音樂課 吳增芥
《中學音樂教材》編輯例言 編者
小學音樂課程研究 費竭胤
音樂教材的今昔 樂如
小學唱遊課程目標與教學法 潘伯英
小學音樂教學概論(節錄) 朱穌典
第四部分 教學法研究
教授音樂之初步(節錄) 志忞
《小學唱歌教授法》序 陳懋治
唱歌教授革新之研究 又玄
小學校唱歌教授應注重音階之練音 傅彥長
教授音樂應該怎樣? 周玲蓀
《麻雀與小孩》卷頭語 黎錦暉
藝術科學習法 豐子愷
民歌之教育的價值 柯政和
低年級的音樂教育 易之
怎樣發達兒童聽音的官能 光毅
小學校的音樂欣賞 胡敬熙
《復興初級中學教科書.音樂》編輯大意 編者
音樂欣賞 黃自
中學音樂教學的實際問題 蕭友梅
怎樣教小學生唱歌 王明午
兒童唱歌法 張洪島
音樂的欣賞教育 蔡繼琨
唱名法檢討 李抱忱
音樂教育方法簡論 夏白
兒童與唱歌 繆天瑞
固定唱名法之我見 趙梅伯
唱名法的檢討 應尚能
《小學音樂教材及教學法》自序 繆天瑞
首調音唱法為什麼被廢棄,而換上一個固定唱名法呢? 唐學詠
小學音樂教學上幾個實際問題 屠南先
珍惜著孩子的喉嚨 何紹甲
兒童唱歌一般教學法 繆天瑞
學校音樂教育的兩大問題 仲初
第五部分 教學實踐、課外活動與師資
小學唱歌之實驗 吳福臨
向本社執行委員會提出舉辦夏令音樂學校的意見 劉天華
中小學校唱歌教員之責任 周淑安
師范學校音樂科教學問題 顧西林
小學音樂教學的環境及方法 劉忠謀
一年來教學之回憶 滿謙子
怎樣做一個音樂教師 陳素蓮
北平市的合唱團 李抱忱
小學生的演奏(節錄) 胡敬熙
六年來教學的印象 王抒情
中學音樂教學經驗談 劉已明
一個鄉村師范的音樂教學 俞紱棠
我們的歌詠團 劉錫=
戰時全國中小學音樂教學情形調查 李抱忱
如何解決中小學音樂師資問題 熊樂忱
如何預備做一個小學音樂教師 王宗虞
小學音樂教師應具的幾個條件 陳景倫
湖南中等學校音樂教育一般情況 已明
台灣音樂教育動態 俞仁溥
音樂教育與教育音樂 餘一庵
小學音樂教學經驗談 陳喬德
第六部分 外國音樂教育
小學唱歌教授法(節錄) [日]石原重雄著 沈心工譯輯
《德國國民學校與唱歌》序言 王光祈
德國國民學校唱歌教育概論(節錄) 王光祈
蘇聯的小學音樂教育 [日]黑田辰男著 吳承均譯
音樂教育論(節錄) [日]青柳善吾著 易之譯
美國音樂教育家費仕女士講演記 寇銳使
關於兒童學習鋼琴問題 [日]弘田龍太郎著 陳超瓊譯
兒童音樂生活的內容及其指導 [日]北村久雄著 曾葆譯
蘇聯的音樂教育 [蘇]N.布盧索華著 曾葆譯
音樂教師之資格 William Lovelock著 賦基譯
美國的學校音樂教育 李抱忱
❻ 試從演唱教學和欣賞教學兩方面來論述:你認為學生在音樂課上應該學到些什麼
演唱教學是一種技來巧的提升..學生們在自音樂課上了解到演唱的技巧..如何發聲..對將來從事藝術或者課外的一種技藝是一種提到..從發音的方法方式.以及各種技巧.換氣.氣息停頓.以及音準.來訓練..學生學到的是一種實踐
欣賞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們對藝術的欣賞程度..是一種藝術審美情操的提升..可能會影響到他將來的性格以及更多..讓學生產生對美的感悟..對音樂藝術的欣賞.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讓音樂的理念從欣賞中逐漸滲透給學生..
❼ 音樂課程評價採用的方式與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內容
音樂教學評價,就是針對學校音樂教育目標和音樂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對音樂教師的教學工作質量進行整體的價值判斷,也為音樂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導。課堂音樂教學,是音樂教師評價內容中的一個主要方面,通過課堂音樂教學評價,能檢驗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知識水平、音樂能力的高低、職業風范、人格魅力等各方面的素質。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應該圍繞音樂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否能實現有效的音樂學習,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有效的音樂學習來展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評教學目標,注重全面性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首先,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程標准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在教學各環節的實施中,教師不僅能夠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隱性與滲透性目標的達成,也特別注重「過程與方法」顯隱兼顧目標的貫穿,更注重「知識與技能」顯性目標的落實,在把握尺度、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音樂學習興趣、體驗學習音樂快樂,在著眼於學生四個音樂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方面,能夠做到讓三維互伴互隨,相互滲透,體現出教學目標具體化、可行性、可操作、可檢測強的特點。
(二)評教材處理,注重創造性
首先要看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教師是否能根據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充實,是否加強了方法、應用、探究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學科間的整合和綜合。
(三)評教法運用,注重有效性
從教師對教學方法選擇與運用的角度,評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採用的方法是否能從本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評價教師對來自課堂中的各種信息做出了何種評判,形成了何種反饋,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反饋的信息的。
(四)評學法指導,體現學科性
評課除了要觀察教師怎麼教之外,還要看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學。例如,考察教師能否從學科內容與特點著眼,針對學生的年齡差異、心理特徵、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思維特點、學習修養、學習環境和條件等方面對學生學習進行相應的指導。再如,考察課堂能否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化地學習。
(五)評教學過程,突出合理性
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程序完成的。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實踐是否科學。教學程序評價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2.看課堂結構安排
(六)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重要因素。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板書。2.教態。3.語言。4.專業: 5.操作。6.評價。
(七)評學生能力培養
在評課過程中,還要注意考察教師對學生能力培養的狀況。在具體實踐中,要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問題情境,強化了問題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是否注意挖掘學生內在的因素,並加以引導、鼓勵;是否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教會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八)評教學效果,注重實效性
評價教學效果,要看教學內容的完成程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能力的實現程度、學生思維的發展程度等。進行評課,著重要看教學是否注意聯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從而使學習變成學生的內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結合,使學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是否堅持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其原有基礎上的最好發展。同時,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還應該關注教學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關注學生的和諧發展,是否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課堂評價的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
音樂課程評價應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和發展自己的音樂潛能,建立自信,促進音樂感知、表現和創造等能力的發展,為進一步提高其文化素質及價值判斷能力,樹立社會責任感,培養人生規劃意識等提供有益的參照;有利於教師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有利於學校加強、改進、提高音樂教學工作,促進課程改革朝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
(二)科學性原則
評價指標的確定和評價方法的選擇,應以音樂學科的特點和不同教學模塊的內容標准為依據,體現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的性質,符合高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音樂審美教育的客觀規律。
(三)整體性原則
無論是
❽ 音樂教學課例《京劇大師梅蘭芳》課例中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和原則快點啊
隔三差五戲曲網有,你上去看看!
❾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